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2023-06-23 15:13李璐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创新思维高校

李璐

[摘  要]山水画教学作为传统的艺术课程类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绘画艺术素养,提升其文化底蕴,还能够实现優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发展。本文在简要概述创新思维概念和培养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教学活动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创新思维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为提升创新思维培养实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  中国山水画  创新思维

新时期对艺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山水画课程教学体系中,不仅要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培养,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影响,中国山水画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重视不足,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使得学生无法将知识学习和思维创新有机衔接,进而对人才培养实效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可依托新时期人才培养理念转变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有利契机,完善教学体系,推动学生创新思维水平持续提升,提高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质量。

创新思维概述

1.创新思维的概念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基于新颖独创、突破常规的思维界限,甚至是采用反常规的方式方法思考问题,提出与传统体系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能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美术创新思维则是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将发散思维、形象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相互结合,不断突破自身现有认知水平,能够实现作品创新的思维方式。美术作品创作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创新思维是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学活动开展所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2.强化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在高校中国山水画传统教学模式中,临摹和写生是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对学生基础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尤其在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无法有效衔接,难以凸显并提升学生的个性水平,使其缺乏创新意识,更无从谈起创新思维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美术专业学生,多侧重于模仿能力提升,只能在统一的技法体系下进行创作,使得作品失去了情感表达的特征,缺少应有的内涵。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为学生提升创作水平提供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提升中国山水画创作水平的现实要求,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高校中国山水画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

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思维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对创新思维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深入探析,结合高校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内容的特征和人才培养要求,学生的创新思维包括如下几个组成部分:(1)概念和比较思维。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能够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体系,科学概括创作过程后,可明确中国山水画与其他绘画分类的差异,熟知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要求。(2)分析和综合能力。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应与山水画艺术发展相适应,学生要学会分析不同创作过程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综合为一体,挖掘中国山水画作品的本质,再利用高水平的创作方式将这一本质更好地展现出来。(3)抽象和具体能力。抽象是指剔除中国山水画非本质的特征,而深度挖掘并保留本质特征的思维能力;具体能力则是从抽象过程中找出特殊性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绘画展现能力。(4)迁移思维。迁移思维是指学生在掌握中国山水画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在思维层面所具备的空间转移能力,这也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5)判断和推理能力。这是创新思维的高级层次,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影响因素的推理能力方面,可借此实现创新思维培养。

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水平

情感表达是山水画鉴赏与创作的基本目标导向,以景寓情是中国古代文人和画家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必须要灌注丰富的情感内容,才能够实现作品的内在张力。将情感附在山水画作品创作中,学生可利用情感变化对绘画方式进行弹性改变,更好地完成细节部位的观察和描绘,并实现自我意识的提升。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够深度挖掘不同事物内在联系的思维方式,在山水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将自身情感逐步融入创作过程中,利用反常规的颜色和方式,区别于原有的创作。

2.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学生应用艺术工具和美术语言,表达自信、愉悦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能力,是学习与创作中国山水画过程中所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教学模式,多侧重于理论与艺术材料使用要求方面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创造力养成重视不足。将创新思维培养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目标之一,可结合学生的心智水平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订培养措施,使学生能更加自如地利用基线展现地形关系,灵活性地应用画面遮挡关系、远近关系等,进一步提升对美的感觉和表达的能力,丰富美术语言的应用能力,不断拓展创作思维,直至其具备独立选择创作主题和题材的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创作思维。

3.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生核心素养是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在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中,要做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必须从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等基础层面出发,在日常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提升学生利用创新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山水画创作技能应用习惯。当前,在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形下,高校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思维培养,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成长为适应新时代特色文化创新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4.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中国山水画属于多数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性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整体朝向应用型方向转变的背景下,课程教学活动也应向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向转变。应用能力培养是以学生完善的创新思维体系为基础的,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高校必须遵从人才培养一般规律的要求,全面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为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美术专业人才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为推动我国美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山水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面临的问题

1.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

创新思维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个人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山水画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加大各个方面投入,以确保能够顺利实现培养目标。在当前的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体系中,多数专业课教师还是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在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应用中,多强调学生山水画的创作理论学习和技法应用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强调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但与学生的对接方式较为滞后,无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受知识层次的限制,他们还无暇顾及自身的思维能力提升和思维习惯分析,更难以实现系统性的创新思维培养。因主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使得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难以达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教学资源更新不足

美术教学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学生的創新思维形成需要以大量的临摹和写生为基础,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教师应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灵感创新。当前,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景写生场地较少,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山水环境也极为有限,虽然多媒体和信息化学习平台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客观教学条件的不足,但距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目标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另外,山水画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也需要多方面的资源作为支撑,而部分教师仍利用传统的、陈旧的课程教学资源,对微课、微视频及MOOC等资源的利用不足,无法顺利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3.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足

在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也应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活动组织中,多数教师的教育理念较为滞后,没有认识到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教学流程组织依然以自身认识为主体,将教学内容限定在教材知识体系框架内;在教学平台构建方面,也无法适应新时期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发展趋势,没有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撑平台,使得学生只能够依托传统教学体系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产生负面影响,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在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有的教师因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衔接重视不足,在实践体系构建能力方面存在一定欠缺,无法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要求,难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创新思维培养成效不足。

4.教学模式改革滞后

新型教学模式应用是确保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山水画课程教学体系中,应进一步强化教学模式改革。当前,多数中国山水画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积极尝试新型教学模式,有序推进教学改革。但是由于中国山水画课程纳入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体系的时间较短,关于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方面的文献积累较为薄弱,尤其是关于创新思维与教学活动相互对接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使得教师无法从理论高度分析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无法有效把握教学模式应用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针对性影响,导致教学模式应用成效受到影响,难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创新思维评价不完善

在高校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体系中,要做好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去完善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也就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进行动态化分析,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改革,确保创新思维成效充分显现。但是当前的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评价体系,并没有将创新思维评价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动态了解不够深入,也未能够及时关注相关方面的问题,更无法通过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创新思维评价模块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效果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产生了明显差距,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无法满足个人就业和行业发展需求,致使中国山水画人才基础难以满足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国山水画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的实现路径

1.转变中国山水画教学理念

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条件,在当前教学活动开展依然以教师为主导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内容创新及教学方法应用等,都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产生不同形式影响。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化的传承模式,但是在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所承载的内涵、艺术特征和市场地位都发生了明显变革,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要求。作为艺术传承的重要主体,高校教师既要坚持中国山水画文化传承的精髓和基本要求,又要能够适应市场化转型要求,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也只有在教师教学理念不断创新的情形下,才能够实现教学体系的整体创新,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山水画艺术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体系

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思维培养路径,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动力,是确保创新思维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撑,为组织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与图书馆及地方文化部门加强合作,在遵循版权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将更多的中国山水画传统作品纳入教学资源库,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实践教学层面,应当充分利用区域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自然景区等方面优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野外写生。在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从多个方面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转变

在中国山水画课程教学体系中,要确保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成效不断提升,就必须要遵循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强化对学生主体地位转变的认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创新空间。在理论教学体系中,高校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的优势,设计专业知识学习与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用微视频或自主查找资料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尝试从不同思维视角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写生等教学环节,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思维模式形成的引导上,促使学生将创新思维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再逐步外化至作品创作中,充分彰显创新思维的优势。

4.全面革新教学模式

全面革新中国山水画教学模式,形成系统性的创新思维培养体系,是确保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升、激发创新动力的重要保障。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明确新型教学模式对创新思维培养的引导和耦合作用,能深层次地把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重心。在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新型教学平台在教学组织方面的应用优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将各个环节有机整合为一体,为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创新思维提供有力的支撑。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还要利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和运行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以开设工作室、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等形式,实现作品创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通过市场导向实现创新思维的高水平培养。

5.强化创新思维评价体系建设

强化创新思维评价体系建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是确保中国山水画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效率和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教师可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依照平台问题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评价学生设计时,教师应注重创新思维评价的有机融入,将专业知识考核与创新思维考核有机结合,在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动态的基础上,对教学重心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以确保针对性地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好地提升教学成效。在评价体系中,还应当强化学生自主评价和小组互评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个人创新思维水平,利用自主学习和写生训练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结  语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中国山水画教学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度,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体系,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全面革新教学模式,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思维评价体系,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水平,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中国山水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康正.新安画派作品在山水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黄山学院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6):133-136.

[2]楊新林.王蒙山水画风对高校山水画教学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103-105.

[3]郑旭红.探析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山水画课程“一课双选”的可行性[J].美与时代(中),2020(8):101-102.

[4]李青.高校山水画写生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当代旅游,2019(6):293.

[5]章凯.应用型高校中国写意山水画教学的思考[J].大观(论坛),2018(10):117-118.

[6]杜跃.黄宾虹绘画艺术理论对高校山水画写生创作课程的启示[J].中国民族博览,2018(3):35-36.

[7]柳姗姗.当前高校写意山水画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7(9):118-119.

[8]王林.山水画写生与创作教学题材研究——以安顺人文景观为例[J].亚太教育,2016(30):90.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创新思维高校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中国山水画留白技巧探讨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