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来空空导弹发展与能力

2023-06-25 08:59李斌刘琪徐琰珂
航空兵器 2023年2期
关键词:空空导弹空战研制

李斌 刘琪 徐琰珂

摘要:      作战需求牵引和技术进步推动一直是空空导弹发展的两条主线。 本文简要梳理了美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历程, 提出作战概念是牵引导弹研制的原点, 而导弹技术体系水平决定了作战使用方式。 结合美国装备论证机制和持续涌现的新作战概念以及不断演变的作战体系需求, 总结了未来空空导弹研制需要重点关注的能力。

关键词:     空空导弹; 作战概念; 发展; 空战体系; 需求牵引; OODA中图分类号:      TJ760; V2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5048(2023)02-0083-08

DOI: 10.12132/ISSN.1673-5048.2022.0148

0引言

空空导弹是夺取空中优势的最重要武器。 现代战争中, 联合作战、 信息战、 网络中心战都离不开制空权的支持, 只有掌握制空权, 才能保证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空空导弹始终以满足空中优势作战为目标, 经历了从无到有、 從弱到强的四代发展历程, 攻击距离逐步增加、 作战灵活性持续提升、 易用性和环境适应性不断改进, 形成了红外和雷达两种制导体制, 能够远中近距搭配使用, 可全空域、 全方向、 全天时作战, 在历次军事冲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是各军事强国优先发展的精确制导武器装备[1]。 从世界范围发展来看, 各个军事大国都在对第四代空空导弹进行改进/改型和升级, 并开展了新型空空导弹概念研究, 为未来空战体系和平台发展提供武器装备支撑。

美国是空空导弹研制与实战的引导者, 采用基本型系列化的发展思路, 研制服役AIM-9响尾蛇、 AIM-4猎鹰、 AIM-7麻雀、 AIM-54不死鸟和AIM-120先进中距等四代、 五大系列空空导弹。

文献[2]回顾了四代空空导弹70年的发展历程和空战的四个阶段, 并论述了空战需求和技术进步推动空空导弹更新换代等观点, 提出了导弹发展的“远程化、 自主化、 网络化、 小型化、 跨域化和多用化”需求, 随后提出了空空导弹面临的具体挑战[1]; 文献[3]从空海联合作战的角度, 分析了美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历程, 结合新概念、 技术对未来空空导弹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文献[4]对比了美国空军和海军空空导弹的发展特点, 提出了空空导弹发展的关注点; 文献[5]通过对美国作战概念演变、 空战能力和专项技术研究等的分析, 提出了空空导弹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文献[6-7]分别梳理了近距和远距空空导弹的发展历程, 并提出了技术发展方向。

本文在简要回顾美国空空导弹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结合美国装备论证机制和持续涌现的新作战概念以及不断演变的作战体系需求, 提出了下一代空空导弹需要具备的能力。

1美国空空导弹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 美国海军研制了红外型AIM-9响尾蛇和雷达型AIM-7麻雀系列空空导弹, 而美国空军则研制了雷达型AIM-4猎鹰系列空空导弹, 当时美国空军和海军在空空导弹研发领域处于竞争状态, 为此空军还在猎鹰基础上研制了红外型AIM-4B/C/D/G, 海军在响尾蛇基础上研制了雷达型AIM-9C, 各形成了“一弹双头”互换方案。 由于猎鹰导弹战斗部较小、 无近炸引信、 使用不便等众多不足, 在越战中实战效果较差, 美国中止了猎鹰系列导弹的研制。 1956年, 美国物理学家麦克利恩博士为海军研制了一种能够利用发动机高温红外辐射来拦截轰炸机的响尾蛇导弹。   早期的AIM-9B只能从尾后攻击低速目标, 且易被天气影响。 美国海军和空军在AIM-9B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改进研制, 美国海军研制了AIM-9D/G/H型, 美国空军研制了AIM-9E和AIM-9J/N/P型。 AIM-9D是在美国海军和空军独立分型发展后研制的第一个海军响尾蛇导弹, AIM-9G在AIM-9D的基础上提高了前置截获能力, AIM-9H进一步改进了电子元器件缺陷, 提高可靠性和维修性。 美国斯佩里公司为美国研制的麻雀导弹于1955年入役美国海军, 随后美国海军研制了半主动雷达型麻雀导弹AIM-7C, 并为适应新型舰载机研制了AIM-7D。

航空兵器2023年第30卷第2期李斌, 等: 美国未来空空导弹发展与能力20世纪80年代左右, 随着美军联合作战概念的提出, 美国海军和空军开始联合研制空空导弹, 以避免军种间的竞争性内耗。 研制之初, 美国空军和海军联合改进设计麻雀和响尾蛇导弹, 包括AIM-7F/M和AIM-9M/L型, 但由于兵种需求差异, 海军和空军产品的技术状态有所不同。 AIM-7F改型较大, 采用了脉冲多普勒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 AIM-7M提升了可靠性。 美国海军还独立改进研制了AIM-7P, 作为AIM-120入役前过渡装备。 美国海军认为航空母舰编队在被敌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时生存概率很低, 提出了远程空空导弹特殊作战需求, 因此美国海军独自研制了AIM-54不死鸟系列导弹, 用于攻击远程飞机、 反舰导弹等目标。 不死鸟导弹是二战后美国装备使用的第一型远距空空导弹, 也是最先入役、 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远距空空导弹。 21世纪初, 唯一能挂载AIM-54的美国海军F-14舰载机退役, AIM-54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美国联合作战等作战概念的发展, 美军停止研制AIM-7麻雀系列导弹, 并开始联合研制第四代的AIM-120先进中距导弹和AIM-9X响尾蛇导弹。 AIM-9X Block II和AIM-120D分别为美国现役第四代红外型和雷达型空空导弹, 如图1~2所示。 AIM-9X Block II是AIM-9X最新改进型, 主要是增加了双向数据链实现发射后截获能力, 通过改进作战飞行软件提高了抗红外诱饵能力, 重新设计引信提高了引信抗干扰能力, 采用高抛弹道增加了导弹发射距离。

AIM-120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 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现役中距空空导弹。 AIM-120D是为满足美国海军对下一代远程导弹的需求, 填补“不死鸟”导弹退役后留下的空白而研制, 在AIM-120C-7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进, 加装了一个增强型双向数据链, 采用紧耦合型IMU/GPS制导装置和新的软件版本。 AIM-120D还能利用地面设备获取目标信息, 拥有基于战场信息共享网络的作战能力。

美国空空导弹的发展历程如图3所示。 美国海军在早期空空导弹研制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现代空空导弹研制中美国海军和空军并行主导研制, 海军提出的作战需求和性能要求是空空导弹研制重要的顶层输入。 美国海军和空军联合主导的导弹的发展历程都充分贯彻了系列化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坚持需求牵引原则, 根据实战情况和技术储备, 以小步快跑螺旋上升的思路对导弹进行改进与升级; 一方面坚持系列化发展思路, 充分利用已有平台保证技术继承性, 显著缩短了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成本与周期, 也有利于减少导弹的种类, 降低导弹全寿命周期成本, 简化部队的作战使用维护保障。

空空导弹的发展始终遵循着一条主线[2]: “以实现空中优势作战为目标, 以提高作战使用灵活性和易用性为方向, 以攻击性能不断提高的目標、 适应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和满足载机不断变化的作战使用模式为需求, 发展相应的关键技术, 拓展相应的能力, 形成相应的装备”。 从作战概念的发展和空战体系的演变[8]角度看, 空空导弹打击能力突飞猛进。 如红外型空空导弹从AIM-9B和AIM-9D分别只能在尾后±15°和±50°锥角内攻击, 到AIM-9L除前向±15°锥角外其余角度可攻击, 再到AIM-9X能大离轴全向攻击; 雷达型空空导弹从AIM-7A驾束制导尾后小锥角攻击、 AIM-7C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迎头和尾后小锥角攻击, 到AIM-7F兼顾脉冲多普勒与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全向攻击, 再到AIM-120主动雷达导引头全向攻击。 根据文献[2]数据, 以目标为中心的典型攻击区, 如图4所示, 其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从近距到远距攻击、 从尾后到全向攻击的发展主线。

2美国未来空空导弹发展主线

纵观空空导弹70余年发展的历程, 作战需求牵引和技术进步推动一直是空空导弹发展的两条主线, 未来空空导弹仍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发展。

2.1需求牵引

作战需求牵引主要包括作战概念、 目标和环境的变化。 作战概念对导弹的研制和使用起到牵引作用, 是导弹设计的原点。 美国作战概念层出不穷, 并建立了完善的体系, 从高到低分为顶层作战概念、 联合作战概念、 军兵种作战概念、 装备作战使用概念, 以下承上逐级集成, 为顶层作战概念提供支撑。 美国海军先后提出的空海一体战、  网络中心战、 分布式杀伤、 全球公域介入与联合机动等作战概念, 其重点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 在体系支持下形成广域作战网, 缩短OODA决策周期, 有效保护航空母舰等核心装备安全。 在各种作战概念牵引下, 美国一面通过升级软硬件提升AIM-9X和AIM-120性能, 一面开展新一代空空导弹特征和关键技术研究。 2020年9月, 在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信息支持下, 美国MQ-9死神无人机成功发射AIM-9X Block II空空导弹命中了BQM-167靶机[9], 该演示验证项目表明网络集成和跨域解决方案可大幅降低OODA时间。 美国以作战概念牵引空空导弹设计[10], 在制空作战方面追求强大的全态势感知能力、 网络作战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等, 正在从武器决定作战样式到根据作战概念设计战争所需武器转变。 在分布式协同作战概念牵引下, 美国提出了CUDA空空导弹、 游隼空空导弹、 小型先进能力导弹等概念导弹[11-14], 开展研制射程更远的AIM-260空空导弹, 用来配合飞行导弹挂架项目进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 如图5所示。

作战目标的变化包括纵横两个维度, 纵向上作战目标性能不断提升, 战斗机已发展至第四代, 飞行、 隐身、 攻击和自卫等能力不断提升, 文献[15]回顾了固定翼舰载机发展历程, 并提出了下一代舰载机主要能力特征。 横向上作战目标类型不断扩展, 从攻击轰炸机到螺旋桨喷气战斗机, 再到隐身飞机、 无人机和巡航导弹, 甚至临近空间飞行器, 目标的飞行特性、 易损特性、 信号特征、 对抗能力等变化区间非常大, 对空空导弹总体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作战环境的变化包括自然环境、 背景干扰和人工干扰不断复杂化。 太阳、 云雾、 地海背景和自然气候对空空导弹作战性能影响很大, 红外型空空导弹探测体制存在原理缺陷, 无法在云雨等天气全天候作战, 地海背景给导引头下视探测、 引信启动等带来了不利影响, 前两代空空导弹不具备下视下射能力, 现代空空导弹在低空作战时仍要被海面云雾干扰。 抗人工干扰能力是空空导弹不断优化改进方向, 对于红外型空空导弹, 人工诱饵干扰从点源、 多点源、 面源诱饵发展至动力型诱饵[16], 在运动、 能量、 形状等特性上模拟目标特性。 针对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拖曳诱饵由简单转发向复杂调制发展, 从拖曳式向投掷式、 伴飞式发展。

2.2技术推动

空空导弹技术水平决定了其作战使用方式, 对于空战体系[8]而言, 其OODA环节受体系保障、 舰载机平台、 空空导弹、 目标平台、 目标对抗、 作战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这些因素的性能决定了空空导弹作战使用的具体形式。 作为空战的主要武器, 空空导弹技术的发展也引导了空战战术的变革。 1982年, 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的贝卡谷空战凸显了技术引导空战战术改变而带来的巨大空中优势。 叙利亚米格战斗机装备的P-3环礁、 P-60蚜虫导弹分别为第一、 二代红外型空空导弹, 仅能从尾后、 后半球攻击, 而以色列F-15等战斗机装备的python-3怪蛇、 AIM-9L响尾蛇导弹为第三代空空导弹, 具备离轴全向攻击能力。 F-15等战斗机在空战中无需绕到敌机尾后, 战术使用更灵活, 在作战体系信息和电子战支持下, 以色列战斗机创造了82∶0的空战奇迹[17]。 AIM-9X Block II等第四代红外型空空导弹具备了大离轴发射能力、 发射后截获能力, 作战使用更加灵活, 如图6所示。 第四代雷达型空空导弹弥补了机载雷达与导弹性能不匹配的不足, 使超视距作战逐渐成为主流, “四先”成为空战制胜准则。

美国空空导弹坚持系列化发展思路, 充分利用已有平台, 显著降低了研制周期、 成本、 风险、 保障规模, 但受限于平台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研制的, 在利用先进技术大幅挖潜提升性能后, 仍与未来空空导弹“六化”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如AIM-9X II对载机占位需求高、 协同作战能力不足、 不具备全向敏捷攻击能力等, AIM-120D在内埋弹舱内挂装数量少, 不具备远距攻击高价值空中目标能力等。

空空导弹的技术体系主要分为导引、 制导控制、 引战和推进技术等。 通过空空导弹四代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技术的发展始终以适应新的目标、 新的作战环境和新的作战模式为需求, 不断提高武器作战使用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但同时也受当时技术体系发展水平的制约。 红外型空空导弹技术体系发展如表1所示。

2.3美国新型空空导弹

21世纪初, 美国根据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CIDS)开发美国下一代空空导弹项目[10], 以作战概念为输入分解并确定能力需求, 针对需求细化初始能力并分解牵引出关键技术, 形成初始能力文件(ICD), 再根据关键技术演示验证评估结果给出导弹总体方案。 美国下一代空空导弹项目表明其关注的焦点从方案转变为能力需求和关键技术, 并以现有空空导弹为平台进行快速迭代验证, 降低技术风险。

为保持制空作战优势, 美国持续探索未来空空导弹技术。 21世纪初的双射程导弹、 双任务导弹和三类目标终结者导弹项目虽未转入型号研制, 但验证了大量关键技术, 完成了技术储备。 近些年, 美国提出了CUDA、 游隼等小型空空导弹[11, 13], 以实现在内埋弹中超高密度挂载, 提升制空平台活力密度; 提出了LRE-W和AIM-260等远程空空导弹[9, 11], 以实现远距攻击, 提高打击体系节点能力; 提出了机载自卫拦截弹[11]等, 以主动防御替代被动诱饵干扰, 提升平台在高竞争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美国未来空空导弹发展符合文献[2]提出的导弹发展的“远程化、 自主化、 网络化、 小型化、 跨域化和多用化”需求。

3未来空空导弹能力

3.1融入空战体系

美国不断发展的网络中心战、 分布式杀伤等作战概念牵引了空战的发展, 在作战概念、 军事需求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下, 空战体系构成、 特征和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 空战体系的核心是OODA环, OODA描述空战全过程, 包括态势感知Observe(O)、 态势分析Orient(O)、 确定作战目标Decide(D)和火力打击Action(A)。 随着空战体系发展, OODA各环节表现形式也在变化, 如态势感知从飞行员肉眼观察到预警机等平台雷达探测等、 火力打击从早期的机炮变为现代的空空导弹。 空战体系已从机械化时代发展到了信息化时代, 即将向智能化时代迈进[8]。 未来空战体系的特征包括以网络为中心、 有/无人协同作战、 临近空间高超武器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实现从飞行员决策到人机智能融合决策、 从单一平台探测到分布式平台探测, 空战体系OODA将演化为O2A, 进一步压缩攻击闭环时间, 如图7所示。

作为空战的主要武器, 空空导弹也必然要与新的空战体系深度融合。 在网络化、 信息化的基础上, 空空导弹应充分整合跨域化平台、 武器、 传感器等节点能力, 实现多源信息共享融合制导、 协同打击, 提高载机平台生存能力、 作战灵活性和作战效能。 在无人、 分布、 协同、 跨域融合过程中, 人工智能快速处理各平台传递的海量信息并根据融合信息结果, 辅助或自动决策攻击目标, 同时将自身获取的信息传递给各平台。

当前美国的NIFC-CA系统提高了各平台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是美国体系化作战的发展趋势。 在NIFC-CA系统中, 隐身F-35突前部署, 为作战体系内的其他航空母舰、 舰载机、 导弹等提供态势感知能力,  AIM-120D和AIM-9X Block Ⅱ通过弹载双向数据链, 实时地接收空战体系内F-35等平台提供的目指信息, 并快速完成信息融合用于制导, 实现了链条式杀伤到网络化杀伤转变, 如图8所示。

3.2小型隐身

在各种作战概念指导下, 美国也在积极探索新型空空导弹概念, 其中CUDA和游隼等空空导弹都具备小型化特征, CUDA和游隼的弹长都约为1.8 m, 是AIM-120D弹长的一半。 在气动[20]、 结构、 推进和制导等先进技术支撑下, 小型空空导弹在缩减尺寸与重量的同时, 主要性能几乎与现役空空导弹相当。 美国海军F-35隐身舰载机内埋弹舱只能挂装4发AIM-120D, 当F-35内埋挂装小型空空导弹时, 挂装数量增大1倍, 显著提高了平台火力打击密度和作战效能, 如图9所示, 同时也降低了航空弹药保障和调度管理要求。 此外, 小型化空空导弹也能挂装于有效载荷不大的无人机平台, 在有人/无人飞机平台协同作战中, 提升分布协同、 高密度火力打击作战能力。

空空导弹小型化的同时也减小了自身RCS和红外辐射特性, 提高了雷达和红外隐身能力, 减小了目标机的告警时间。

3.3攻击多目标

基于网络信息的体系对抗中,  预警机、  电子战机等大型飞机承载着空中信息重要节点的作用, 是体系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在贝卡谷空战中, 以色列F-15战斗机在E-2C预警机和波音-707E电子战飞机的支持下, 快速获取了叙利亚战斗机的态势信息, 并干扰叙利亚战斗机, 实现了战场单向透明, 为AIM-9L和python-3完成最后一击创造了绝好条件。 因此, 空空导弹应具备打击预警机等信息节点, 削弱或摧毁对手体系作战信息网络, 降低其信息战能力。 此外, 加油机能提高舰载机作战半径和巡航时间, 轰炸机可携带大量反舰导弹实施饱和攻击, 因此, 空空导弹在攻击传统战斗机、 无人机和巡航导弹目标外, 还要具备攻击预警机、 加油机、 轰炸机等新目标能力, 甚至要跨域打击临近空间飞行器能力。 目标种类增加使空空导弹面临的目标特性、 飞行特性、 易损特性、 对抗特性等更加复杂, 给空空导弹提出了认得准、 飞得远、 打得狠和快速评估毁伤的要求。

美国AIM-120D目前不具备远距攻击预警机、 加油机和轰炸机等高价值空中目标能力。 主要原因是F-22隐身战机内埋挂载AIM-120D攻击部署在后方的预警机等高价值空中目标时, AIM-120D有效攻击距离不大, 且A極距离太小, F-22很难找到安全发射窗口。 未来空空导弹迫切需要在减小阻力、 增大推力、 特种弹道等方面采取针对设计, 提高攻击距离, 协同攻击实现远距隐蔽打击预警机等高价值空中目标能力。

3.4模块化设计

美国为缩短研制周期、 减少研制费用、 简化维护保障作业, 通常将空空导弹改型为面空导弹[21-22], 配置在其他武器平台,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麻雀导弹下海”, 即AIM-7E麻雀空空导弹直接上舰成为RIM-7E海麻雀舰空导弹。 美国防空导弹的成品和元件模块化设计以及优良的技术储备, 为海麻雀的不断优化提供了扩展空间。 20世纪90年代, 海麻雀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进, 编号为RIM-162“改进型海麻雀(ESSM)”, 大幅提升了防空距离, 初步具备了面防空能力, 如图10所示。 ESSM在驱逐舰、 护卫舰和航空母舰平台上进行了拦截反舰导弹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22-23]。 美国将AIM-120D导引头用于标准-2 Block IV, 形成具有协同作战能力的标准-6远程舰空导弹, 并于2018年实现“标准导弹上天”, F/A-18E/F舰载机挂载去掉助推器的标准-6导弹, 用于远程打击空中目标、 舰船目标。 此外, 美国以AIM-9L为基础研制了海拉姆近程舰空导弹, 以AIM-120D为基础研制AMRAAM-ER增程型防空导弹, 法国以MICA为基础研制了VL MICA垂直发射型导弹, 可用于陆基或舰船平台, 派生武器上舰同时要增强网络化信息化设计, 形成即插即用能力, 快速在各种平台形成战斗力, 满足分布式作战要求。

值得说明的是, 模块化设计在增强通用性、 降低研制和保障费用的同时, 也有可能牺牲性能, 如法国MICA具备可互换的红外和雷达导引头, 被称为“雷达型空空导弹中机动能力最强的, 红外型空空导弹中射程最远的”导弹。

3.5综合保障设计

综合保障是影响装备战斗力的关键, 提升保障能力就是提升战斗力。

空空导弹搭载平台和使用环境的扩展, 使空空导弹全寿命周期可能面临着非常高的保障要求。 在航空母舰平台上, 空空导弹面临场强高达6 000 V/m强电磁环境[15], 以及舰艇和舰载机排放SO2等废气引起的强酸性盐雾环境(美国航空母舰上实测PH值约为2.4~4.0), 与传统的高温、 高湿、 高盐雾、 强太阳辐射叠加在一起形成更严酷的“三高三强”(高温、 高湿、 高盐雾、 强太阳辐射、 强电磁场、 强酸性)的使用环境, 需要开展全寿命周期腐蚀防护与控制、 电磁兼容性、 可靠性等设计。 弹体表面海洋盐雾腐蚀情况如图11所示。

综合保障是影响舰载机出动和回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实战数据表明: 舰载机加油和挂弹是单飞行甲板作业周期内耗时最多的保障作业, 分别耗时14 min和8.3 min[25]。 航空母舰上空空导弹保障工作的特点是有限时空综合保障, 即在有限时间、 有限空间、 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工作, 具备复杂程度高、 安全性要求高、 时间要求快等特点, 因此高效安全的空空导弹保障作业是提高舰载机的出动与回收能力的重要支撑。

对于航空母舰上的空空导弹来说, 更重视弹药安全性、 电磁安全性和舰上特殊使用环节诱发的安全性, 必须针对海军作战使用环境开展安全性设计, 降低导弹在安全事故中的反应等级和破坏程度。 美国对上舰空空导弹提出了快烤等6项钝感弹药安全性要求、 安全裕度等3项电磁安全性要求, 以及制动冲脱、 跌落、 海水浸泡、 卤代烷等安全性要求[26]。

4总结

纵观美国空空导弹的发展演变过程, 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空空导弹更新换代的驱动力。 在作战概念和作战需求的牵引下, 不断改进优化OODA环, 缩小OODA环时间, 夺取空战优势, 为此建立了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火力打击能力, 发展了网络作战能力、 人机智能融合决策能力等, 其发展能带来如下启示:

(1) 加强空空导弹“通用化、 系列化、 模块化”设计, 精简空空导弹型谱, 优化远距、 中距、 近距、 小型空空导弹系列。 AIM-7麻雀空空导弹下海及后续进行的持续改进、 标准-6舰空导弹上天为空空导弹三化设计及派生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2) 加强空空导弹“远程化、 自主化、 网络化、 小型化、 跨域化和多用化”设计, 随着作战概念、 空战体系的演变, 未来空空导弹将深层次融入空战体系, 通过高速信息网络, 实现分布协同作战能力, 提高火力打击密度和作战效能。 在分布式等作战概念指导下, 不断采用小步快跑螺旋进步的改进模式, 充分挖掘已有产品潜能快速完成改型, 在各种平台实现分布式作战能力。

(3) 加强空空导弹上舰带来的舰-机-弹适配性设计, 满足多兵种作战需求。 空空导弹与航空母舰适配性主要针对上舰面临着“三高三强”的作战使用环境、 有限空间时间的综合保障约束、 严格的弹药安全性要求等开展设计, 空空导弹与舰载机适配性主要在传统机弹相容性基础上, 增加滑跃/弹射起飞、 拦阻着舰动力环境。

参考文献:

[1] 樊会涛,  张蓬蓬. 空空导弹面临的挑战[J].航空兵器, 2017(2): 3-7.Fun Huitao, Zhang Pengpeng. The Challenges for Air-to-Air Missile[J]. Aero Weaponry, 2017(2): 3-7. (in Chinese)

[2] 樊会涛, 崔颢, 天光. 空空导弹70年发展综述[J].航空兵器, 2016(1): 3-12.Fan Huitao, Cui Hao, Tiang Uang. A Review on the 70-Year Development of Air-to-Air Missiles[J]. Aero Weaponry, 2016(1): 3-12.(in Chinese)

[3] 郭正玉, 刘琪. 从空海联合作战看美国空空导弹发展[J]. 航空兵器, 2018(6): 11-15.Guo Zhengyu, Liu Qi. Evolution of Air-Sea Batt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S Air-to-Air Missile[J].  Aero Weaponry, 2018(6): 11-15.(in Chinese)

[4] 潘辉, 卫旭芳. 美国海军空空导弹发展历程及启示[J].飞航导弹, 2020(3): 46-50.Pan Hui,  Wei Xufang. Evolution and Inspiration of American Navay Air-to-Air Missile[J]. Aeor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20(3): 46-50. (in Chinese)

[5] 栗飞, 刘琪, 郭正玉, 等. 美国制空作战能力演变对空空导弹发展的启示[J]. 航空兵器, 2021, 28(4): 11-15.Li Fei, Liu Qi, Guo Zhengyu, et al. Implications of Evolution of US Air Combat Capability for Development of Air-to-Air Missile[J]. Aero Weaponry, 2021, 28(4): 11-15.(in Chinese)

[6] 张俊宝, 张蓬蓬. 未来近距空空导弹发展思考[J]. 飞航导弹, 2019(1): 31-36.Zhang Junbao, Zhang Pengpeng.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ort Range Air-to-Air Missiles in the Future[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19(1): 31-36.(in Chinese)

[7] 刘颖, 陆宁, 赵鸿燕. 国外远距空空导弹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J]. 飞航导弹, 2017(11):  21-27.Liu Ying, Lu Ning, Zhao Hongya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Foreign Long Range Air-to-Air Missiles[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17(11): 21-27.(in Chinese)

[8] 樊會涛, 闫俊. 空战体系的演变及发展趋势[J]. 航空学报, 2022, 43(10): 527397.Fan Huitao, Yan Ju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ir Combat System[J].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22, 43(10): 527397.(in Chinese)

[9] 任淼, 李浩, 刘晶晶, 等. 2020年国外空空导弹发展动态研究[J]. 航空兵器, 2021, 28(5): 38-45.Ren Miao, Li Hao, Liu Jingjing, et al. Research on Foreign Air-to-Air Missiles Development in 2020[J]. Aero Weaponry, 2021, 28(5): 38-45.(in Chinese)

[10] 刘代军, 张蓬蓬. 美国下一代空空导弹发展历程与启示[J]. 航空兵器, 2016(2): 3-8.Liu Daijun, Zhang Pengpeng. Development and Revelation of US Next Generation Air-to-Air Missile[J]. Aero Weaponry, 2016(2): 3-8.(in Chinese)

[11] 张俊宝, 张蓬蓬. 美国未来空空导弹发展研究与思考[J]. 电光与控制, 2022, 29(3): 65-68.Zhang Junbao, Zhang Pengpeng.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Future Air-to-Air Missile Development of America[J]. 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2022, 29(3): 65-68.(in Chinese)

[12] 张俊宝, 张蓬蓬. 小型先进能力空空导弹发展分析及启示[J]. 飞航导弹, 2019(10): 36-38.Zhang Junbao, Zhang Pengpeng.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dvanced Capability Air-to-Air Missile[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19(10): 36-38.(in Chinese)

[13] 陈辛, 张俊宝, 史荣宗. 游隼空空导弹发展及作战分析[J]. 飞航导弹, 2021(12): 25-29.Chen Xin, Zhang Junbao, Shi Rongzong.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Analysis of Peregrine Falcon Air to Air Missile[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21(12): 25-29.(in Chinese)

[14] 段鹏飞. 空空导弹小/微型化发展趋势与启示[J]. 航空兵器, 2021, 28(3): 18-21.Duan Pengfei. Development Trend of Air-to-Air Missile Micro Miniaturization[J]. Aero Weaponry, 2021, 28(3): 18-21.(in Chinese)

[15] 王永庆. 固定翼舰载战斗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J]. 航空学报, 2021, 42(8): 525859.Wang Yongqing. Fixed-Wing Carrier-Based Aircraft: Key Technologi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J].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21, 42(8):  525859.(in Chinese)

[16] 张静元, 赵非玉, 高旭恒, 等. 国外动力型诱饵的研究现状[J]. 光电技术应用, 2020, 35(2): 1-6.Zhang Jingyuan, Zhao Feiyu, Gao Xuheng, et al. Research on Kinematic Decoy at Abroad[J]. Electro-Opt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2020, 35(2): 1-6.(in Chinese)

[17] 彭军, 张明智. 网络信息体系复杂性及建模仿真研究[J]. 装备学院学报, 2016, 27(6): 106-111.Peng Jun, Zhang Mingzhi. Study of Complexit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s of System[J]. Journal of Equipment Academy, 2016, 27(6): 106-111.(in Chinese)

[18] 明宝印, 毕建国, 邢晓岚, 等. 国外空空导弹发展的新特点[J]. 飞航导弹, 2011(4): 55-59.Ming Baoyin, Bi Jianguo, Xing Xiaolan, et al. New Features of Abroad Air-to-Air Missile Development[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11(4): 55-59.(in Chinese)

[19] 中國航天工业总公司《世界导弹大全》修订委员会. 世界导弹大全[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 751-765.Revision Committee of the World Missiles Catalogue of China Aerospace Industry Corporation. World Missiles[M]. Beijing: Military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1998: 751-765.(in Chinese)

[20] 李斌, 刘仙名. 空空导弹气动外形演变历程及启示[J]. 航空兵器, 2019, 26(2): 1-14.Li Bin, Liu Xianming. Evolution and Inspiration of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Design of Air-to-Air Missile[J]. Aero Weaponry, 2019, 26(2): 1-14.(in Chinese)

[21] 刘代军, 天光. 空空导弹派生武器彩色图片集[M]. 2版.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7.Liu Daijun, Tian Guang. Photo Album on Derivative Weapons of Air-to-Air Missiles[M]. 2nd ed.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17.(in Chinese)

[22] 刘晶晶, 谢翔, 沈欣, 等. 国外空空导弹派生武器系统发展研究[J]. 航空兵器, 2019, 26(6):  60-67.Liu Jingjing, Xie Xiang, Shen Xin, et al.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Foreign Derivative Weapon Systems of Air-to-Air Missiles[J]. Aero Weaponry, 2019, 26(6): 60-67.(in Chinese)

[23] 侯学隆, 辛元杰. 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的发展分析[J].飞航导弹, 2021(6): 49-55.Hou Xuelong, Xin Yuanjie.Development Analysis on ESSM[J].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2021(6): 49-55.(in Chinese)

[24] 肖军, 廖志忠, 吴连锋. 空空导弹弹体结构海洋环境腐蚀防护[J]. 航空兵器, 2019, 26(6): 86-92.Xiao Jun, Liao Zhizhong, Wu Lianfeng. Study on Corrosion Protection on Structure of Air-to-Air Missiles in Marine Environment[J]. Aero Weaponry, 2019, 26(6): 86-92.(in Chinese)

[25] 劉发朋. 舰载机弹药保障系统优化与仿真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11-12.Liu Fapeng.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Ammunition Support System for Carrier Based Aircraft[D].Harbi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2017: 11-12.(in Chinese)

[26] MIL-STD-2105D. Hazard Assessment Tests for Non-Unclear Munitions[S].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1.

Development and Capability of American Air-to-Air

Missile in the Future

Li Bin Liu Qi Xu Yanke

(1. China Airborne Missile Academy, Luoyang 471009, China;

2. Project Center of Air Force Equipment Department, Beijing 100843, China;

3.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Air-based Information Perception and Fusion, Luoyang 471009, China)

Abstract: The demand-pull and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ve been the principal line of air-to-air missi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American air-to-air missiles, puts forward  that the operational concept is the original point of missile design,  and the level of missile technology system determines the way of operation. Combine the US  equipment demonstration mechanism, the   new operational concept and the operational system requirements, the capabilities of future air-to-air missile are proposed.

Key words: air-to-air missile; operational concept; development; air combat system; demand-pull; OODA

猜你喜欢
空空导弹空战研制
最强空战王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拦截空空导弹成新趋势
空战之城
美国将为F—35战机增加内部武器挂载量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85:0”的叙以空战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