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探讨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3-06-26 16:57余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音乐教学农村小学

余云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当中所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强调音乐课程教学中对达成音乐教学目标的各项要素的开发与利用。器乐课程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部分地区学校开展特色化校本教学品牌之一,更是对新课程相关教学改革的顺应,但新课程背景下器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成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难点,如何进行可利用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成为农村小学新课程背景下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从多角度讨论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器乐教学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思路及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小学  音乐教学  器乐课程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151-03

课程资源原本是属于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但新课程实施之后,教育资源与课程资源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对教育资源所作出的优化更多是侧重教育投入,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尤其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其目的是为实现农村与城市小学教育资源的公平与平衡,是拉近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差距的一项举措。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则更多的是解释为教师课程实施过程中所确立的课程资源意识和校本特色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但教育资源与课程资源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也表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执行和教育教学实施的标准化推进,教育资源建设开始将重心移向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方面,而课程资源的建设则开始越来越看重对优质资源的利用,教育资源建设是为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必要条件。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明确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重点和如何突破其中的难点,是其必须要重视和深入讨论的课题。

一、借助信息技术建设,深度挖掘优质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各种具有先进功能的智能化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的全球覆盖也为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教育資源的快速共享,为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的丰富带来更为广阔的渠道。事实上,音乐教育资源的共享是为了能够实现开发成本的有效降低,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城乡音乐教学质量,拉近城乡音乐教学之间的距离,实现城乡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而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小学已经基本配备了功能相对较为完善的多媒体教室,其硬件改善对于软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而教育软件不足则凸显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目前,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当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和难点就在于音乐专业教师的短缺,以及音乐教学资源的不足,无法支撑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而部分经济水平与科技并不发达的地区,农村小学更是面临着师资引进困难和专业教师流失严重的难点,而非专业教师兼职音乐课教学是不得已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就要另辟蹊径[1]。

例如,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优势深度挖掘优质教育资源,为深度挖掘优质课程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多样化。

以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三年级下册中,贯穿整个学期的竖笛器乐教学为例,每一个单元最后环节都为竖笛练习,从基础指法和吹奏呼吸技巧,通过各个单元逐级递进,农村小学器乐教学当中,通过八孔竖笛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高音概念,从而增强其音准感,在掌握与识谱相关的音乐知识之后,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乐感。

初级八孔竖笛的指法较为固定,吹奏技巧的难度较低,知识含量较少,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其悟性和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完全可以满足竖笛指法和演奏技巧的学习要求,而且也较为适合非专业音乐教师来开展教学。同时,八孔竖笛成本不高,完全能够被农村小学生家庭所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检索与下载,本身网络当中能够直接下载的八孔竖笛教学课件数量较多,难度较低,在进行教案编辑时,完全可以参考网络竖笛教案,并且直接引用竖笛教学的曲谱、图片、指法表相关视频与音频资料,而对于网络当中较为稀少的竖笛教学资料,教师也可以参照网络免费的课件进行独立制作,如使用电脑音频制作软件进行录音,由学生进行录像和拍摄,搭配竖笛演奏指法的动画视频,直接演示竖笛演奏指法和演奏技巧,聆听竖笛美妙声音,通过相关资料整理和自制课件的记录,完全能够创造出独属于本学校的校本器乐课程教材。

而对于一些非专业音乐教师来讲有着较高难度的部分课程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专业音乐教师及时交流沟通,或直接请专业音乐教师帮忙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完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所制作的竖笛课程资源,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熟悉竖笛吹奏的技巧,包括指法和呼吸控制节奏。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学生熟悉或喜欢的教学内容为突破口,让学生可以在较为熟悉的音乐旋律中快速理解竖笛的相关知识。竖笛吹奏水平一般是由悟性和练习时间来决定的,学生的悟性决定了学习的效率,而练习时间的长短则决定着吹奏的熟练程度,一些吹奏水平较高的学生每天练习竖笛演奏的时间必定不会低于30分钟。大多数农村小学的学生家庭环境会不允许学生练习竖笛,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竖笛演奏水平上会出现较大的差距,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竖笛学习和练习当中,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教学的方法,建立明确的吹奏级别,用考级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挖掘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来作为课程资源,让先进生带动后进生,由高级别学生帮助低级别学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与练习信心。而处在高等级的学生,通过帮助低等级学生也可以巩固自身对竖笛吹奏技巧的掌握,培养学生“教学”兴趣。

二、打造体验教学模式,开发小学自制乐器课程,拓展特色器乐资源

西方著名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提到:“器乐教学是通往更高体验音乐艺术的阶梯。”器乐课程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创造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农村小学来讲,由于器乐教学条件和对师资力量的要求较高,导致很多农村小学因不具备实施器乐教学条件而无法顺利开展。很多农村小学学生受具体条件影响,接触那些学生眼中“高大上”乐器的机会少之又少,这一体验的缺失也使得学生与乐器之间产生了距离感,对乐器的认知也会较为片面,从而逐渐失去对音乐、对乐器学习的兴趣。为避免出现这些问题,顺应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器乐课程教学的要求及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农村小学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条件和当地特色或一些特产,开发体验型课程,开发出独属于小学生自己的乐器课程,通过自制乐器进行器乐课堂资源的开发,并将其应用到校本特色器乐课程建设当中,打造独属于自己的器乐课程特色[2]。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当中,除固定的几种乐器教学要求之外,其年级教材内容中不同单元会设计不同的曲目和不同类型的乐器伴奏,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结合各个单元教学主题和具体曲目,以伴奏形式将自制乐器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实践,构建出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符合学生音乐水平和能力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从而增强小学器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3]。如在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六年级下册当中,第一单元的《鼓乐传情》教学中,介绍了非洲钢鼓、非洲民歌《巴鲁瓦》中的小木鼓等不同乐器,教师可以根据鼓类敲击乐器进行自制乐器的融入,如在学习“滚核桃——非洲鼓魂”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利用玻璃酒瓶所制作成的乐器融入到演奏中,搭配教师手中的非洲钢鼓,以玻璃酒瓶制成的乐器替换鼓的“5、7、1”三个音,让学生敲击出第二声部中的固定伴奏音,而第三声部是属于吹奏长音的伴奏形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自制乐器伴奏搭配吉他,适当加入自制乐器之后,升华了乐曲合奏的表现力,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在合奏练习中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充分挖掘了器乐课程资源,深化了课程教学内容,而且完全将原本“单声道”的伴奏课堂转化为了更加具有独特特色的“立体声”。

从农村小学生角度来说,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十分喜欢参与一些较为新奇且有趣的事物,或者一些带有挑战性且凸显个性的实践活动,而自制乐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正是这样有着独特魅力和具有强烈趣味性与新鲜感的课程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可以激发出学生的表现欲望,这无疑也为农村小学特色化音乐教学品牌的打造提供了新的灵感,而且很多学生可以将这些自制乐器所取得的成果与家长分享,从而获得强烈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制作的体验、演奏的乐趣、自信的建立和音乐素养的提升,使农村小学学生对美的追求也能够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例如,在苏少版小学音乐课本中三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拨动的琴弦》中,《杜鹃》和《歌表演》都涉及到芦笛的演奏,教师可以利用农村随处可见的吸管来自制乐器,如利用吸管制作吸管膜笛,或制作吸管排箫,或制作吸管拉杆笛,或制作吸管横笛等,用于替代芦笛,或模仿芦笛,通过与学生的不断尝试,制作出更多不同的乐器类型,让学生逐渐掌握制作乐器的技巧,在尝试中不断提炼和完善,开发出更具特色的器乐课程资源,并将其运用到课程教学当中[4]。

三、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利用当地民族特色乐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当中,重点强调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其成为当前各地区农村小学所关注的焦点。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地方及国家支持和指导下,以明确且独具特色的办学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导向,针对农村小学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与地方课程资源的补充,构建出独属于学校自身的开放性课程。尤其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民族乐器或民间传统乐器传承存在着很多问题,人才不足、老龄化严重,推广范围较小,无人问津的传统文化比比皆是,这无疑是当前传统文化传承最为普遍的现象。农村小学可以选择与当地民族特色或民间传统艺术合作,利用当地特色乐器进行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并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建立特色化校本课程,这也是对校外课程资源的一种充分挖掘,同时也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5]。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情系江淮》,其中介绍了花鼓这一乐器类型,尤其重点进行了凤阳花鼓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农村学校而言,或许会因为没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音乐厅等城市中较为常见的资源而不能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交通条件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农村小学最为丰富也最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无疑是校外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当地的民族特色或民间传统器乐传承资源,这不失为一种能够丰富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的途径。所以,在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开发中,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体验当地各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器乐或民间传统器乐之美,将器乐课堂搬到校外,充分开发校外更多更加优质的器乐课程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打造特色化器乐品牌課程。

教师可以通过当地凤阳花鼓民间艺术的传承人,或民间艺人,了解凤阳花鼓或花鼓器乐的历史知识和演奏技巧,或请民间精通凤阳花鼓的艺人走进校园,开展音乐辅助教学,弥补农村小学器乐课程资源的不足。此外,学生家长也是一种有效的器乐课程资源,乐意将一些掌握一定乐器技艺的家长请进课堂,这不但能够缓解农村小学器乐教学课程资源匮乏的困境,而且也可以大大减轻音乐教师的工作压力,更加有助于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和提高家长对学生学习器乐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充足的器乐课程资源以及对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开展器乐教学的有力保障。农村小学应尽快解决当前器乐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重视开发和利用优质器乐课程资源,以自制乐器和当地特色传统乐器为课程资源补充,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小学器乐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靳文曼.新课程下小学器乐课堂教学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6(8):128-128.

[2]严旻媖.乐声涓涓浸染校园——农村小学推广器乐教学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教研版),2021(32):215.

[3]童波.乡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3):97-99.

[4]范丽娟.器乐(竖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9):189.

[5]张中平.开启器乐“童玩”之门享受课堂创造之乐——农村小学开展自制乐器教学的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0,8(4):14-16.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音乐教学农村小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