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脑室脑囊虫迅速消失1例

2023-06-26 09:48屈晓东张中景姚鹏飞关海滨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阿苯达唑囊虫侧脑室

屈晓东 蔡 霞 张中景 姚鹏飞 关海滨 周 杰

1 病例资料

53 岁男性,因间断性头痛半个月余于2021 年5 月26 日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伴恶心,无呕吐,无抽搐及意识不清等。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 ℃,呼吸20次/min,心率80次/min,血压120/80 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MRI检查显示:左侧侧脑室额角内异常信号(囊性包虫?),幕上脑室系统扩张、积液(图1A~D)。头颅MRA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诊断考虑脑囊虫病。腰椎穿刺术测颅内压300 mmH2O,脑脊液无色、清亮,脑脊液及血清囊虫抗体检查呈阳性;脑脊液细胞数216×106/L,蛋白989 mg/L,葡萄糖2.96 mmol/L。追问病史,病人家中常年养牛。5月28日,服用阿苯达唑片[按20 mg/(kg.d)剂量],0.4 g,3 次/d,给予脱水、抗癫痫、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5月28日复查头颅CT显示:脑实质内多发散在内小钙化灶(寄生虫性病变?),双侧侧脑室对称性扩张,考虑为梗阻性脑积水(图1E~H)。5月29日,MRI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左侧侧脑室前角内囊性病变消失;左侧基底节区神经上皮囊肿;幕上脑室系统扩张、积液(图1I~K)。6 月1 日,在全麻下行神经内镜下脑室探查术,术中见左侧侧脑室脑室壁颜色发白,质韧,探查整个左侧侧脑室未见囊肿及占位(图1O、1P);脑室内留置引流管一根,术后3 d拔管(图1L~N)。

图1 侧脑室脑囊虫迅速消失病人影像表现

2 讨论

脑囊虫病为颅内较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是感染囊尾蚴所致,好发于我国西南、西北等牧区,病人常年居住于牧区,有牛、羊密切接触史,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及颅内压增高症状。脑囊虫病有四种分类:脑实质型,蛛网膜型,脑室型,脊髓型。脑室型囊虫病是最严重的类别,这是因为脑室型囊虫病一般均有梗阻性脑积水,囊尾蚴在发育过程中排泄毒素,造成炎症性变态反应,引起导水管堵塞、粘连,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以致脑室扩大,形成脑积水。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本文病例口服阿苯达唑治疗(0.4g,3次/d),以及抗癫痫、止吐等治疗。本文病例侧脑室内脑囊虫2 d后迅速消失,非常罕见。分析该病例,在侧脑室脑囊虫消失前实质做了两个可能的有效操作,一是腰椎穿刺术释放20 ml 脑脊液,二是口服阿苯达唑。该侧脑室内脑囊虫病灶能迅速消失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头颅CT示脑内有多个散在钙化影,说明以前感染过脑囊虫病,脑囊虫已经激活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二是,病人对阿苯达唑非常敏感,在病人免疫系统激活的情况下服用阿苯达唑,使脑室内的囊虫迅速消失。当然这是我们的临床推测,具体机理还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阿苯达唑囊虫侧脑室
液质联用法测定牛乳中阿苯达唑残留标志物残留量
阿苯达唑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及其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阿苯达唑及其亚砜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及残留消除
邯郸市中医院脑囊虫病科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护理体会
葡聚糖凝胶过滤-HPLC法测定阿苯达唑前体胶束的包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