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中成长:戏剧文学的重要打开方式

2023-06-27 04:05缪白孙嫄胡根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演绎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

缪白?孙嫄 ?胡根林

摘 要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良知与悲悯”,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该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剧,提升文学欣赏能力。本文以教学设计为素材,评析了设计中的积极经验,总结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戏剧文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关键词 学习任务群 单元教学 教学设计

【任务群解读】

课标对该任务群提出实施建议: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在阅读情境中进行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以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学会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

本单元选取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戏剧名作的片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过程。但窦娥、鲁侍萍、哈姆莱特,其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当下境遇、性格、想法与选择各有不同,其悲剧命运的内涵有多重解读的空间。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探究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具体内涵,感受毁灭带来的“恐惧和怜悯”,激发内心的良知,体会悲剧的震撼和“净化”作用。在理解戏剧的文体特点,领略悲剧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古今中外比较中初步认识传统戏曲、现代话剧和西方古典戏剧。

因此,“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落脚于本单元,主要是通过阅读鉴赏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欣赏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欣赏戏剧组织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通过改编剧本、参与排演或观看演出、写作剧评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的魅力。

【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

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内容特征。戏剧塑造人物、推进情节、呈现主题,都与戏剧冲突发展紧密联系一起。学会分析和把握戏剧冲突,体会其多方面的作用,理解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对情节内容的了解上升到对思想主题的探讨,是戏剧文学的重要学习内容。

戏剧是特定空间发生的表演艺术,开展戏剧活动是学习戏剧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建议在本单元学习中能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将课本学习和戏剧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真切感受戏剧魅力,理解和把握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戏剧表演、剧本编排、剧本改写、戏剧海报、戏剧评论写作与交流等都是戏剧活动的不同形式,可因地制宜,相机开展。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联系课程标准,明确所属学习任务群,筛选学科“大概念”

1.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本单元属于必修“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的第四个学习单元,目标定位为:(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2)从语言、形象、情感、意蕴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2.教材分析:(1)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良知与悲悯”,三部戏剧作品都是悲剧,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蕴,同时又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风格特点,能够启发学生认识悲剧作品的艺术特点,理解不同戏剧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发现中外悲剧作品的美学价值。(悲剧作品有何特点与价值?)(2)戏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形式特点十分鲜明。本单元教学的核心任务基于戏剧体裁的特点展开,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品味欣赏戏剧语言等,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加深对戏剧体裁的认识,发展文学鉴赏的能力。(戏剧作品如何塑造人物、推进情节、呈现主题?)(3)戏剧是在特定空间中发生的表演艺术,除剧本外还可以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加以呈现。通过编写台本、编排演出等活动,将阅读与表演相结合,理解认识戏剧的舞台性,同时体会剧作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激发内心的良知与悲悯。(如何补充、修改台本,让戏剧作品及其主题更好地在舞台上加以呈现?)

3.学情分析:(1)生活经验:伟大的作品不仅深刻反映生活的真实,同时又是对现实的提炼与升华。本单元的三部戏剧作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均存在一定距离,学生想要直接进入文本,理解人物心理、把握作品主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及阅读体验相结合,深入体验,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2)语文经验:大部分学生具有观摩、欣赏戏剧演出的经验,但缺少剧本的阅读经验,对戏剧作品设计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和戏剧语言缺乏深入了解,鉴赏能力较弱,缺少改写、续写文学作品的寫作经验。

4.单元大概念:(1)学习人文主题—— 坚守良知,心怀悲悯[回应教材分析(1)];(2)语文学科大概念:把握戏剧冲突,感受艺术形象,欣赏语言表达,理解作者创作意图、体会作品思想主题[阅读,回应教材问题(2)];(3)基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对剧本进行合理的修改、增减,创作演出台本,在演出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呈现主题[编写台本、编排演出,回应教材问题(3)]。

二、围绕大概念,提取学习元素,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自己的经验,精读《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并选择其中一部作品,完整阅读全剧。剧本阅读从置身冲突中的主要人物入手,通过梳理主要人物的身世命运,把握矛盾冲突,认识矛盾冲突在推动剧情发展上的作用;欣赏个性化的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对白、独白及舞台提示,感受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及复杂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表达。在文学作品阅读的审美感受中,领悟悲剧作品的深沉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

2.借助摘录、评点、朗读和讨论交流等方法,进行文学形象细读,欣赏戏剧语言,初步掌握戏剧体裁的特点,形成文学阅读的经验。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基于对原作的感受与理解,对剧本进行合理的修改、增减,创作演出台本,在演出中更好地表现人物、呈现主题。

三、预估学习结果,确定表现性评价任务

总任务:学校艺术节期间要举办名为“走近戏剧作品,感受悲剧之美”的主题系列活动,你作为此项活动的负责人,需要向同学普及戏剧知识,介绍经典的悲剧作品,参与编写台本、组织排演,吸引更多人欣赏戏剧作品,感受悲剧之美。

子任务1:写一份节目介绍单,向全校师生介绍艺术节上演出的戏剧作品,并从语言、形象、情节、情感等角度详细阐释该作品的艺术魅力,吸引更多老师和同学欣赏戏剧作品。[回应单元目标(1)]

子任务2:策划并组织一次“戏剧知识擂台赛”,题目包括一般的戏剧知识,如戏剧的发展历史、戏剧类型、戏剧要素等,也包括《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作品及其作者的相关知识,在知识竞赛中,令广大师生了解古今中外的经典悲剧作品,初步形成对悲剧的认识。[回应单元目标(2)]

子任务3:策划并参与悲剧作品的演出活动,基于对原作的感受与理解,对剧本进行合理的修改、增减、补充说明,创作一份演出台本,在艺术节的汇报演出中更好地向观众表现剧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作品的思想主题。[回应单元目标(3)]

四、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活动

1.单元引读课:走近悲剧故事,感受悲剧之美(1课时)

(1)创设单元学习任务情境:戏剧是舞台艺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缤纷的舞台上,多少人世间间的悲欢离合、冷暖爱恨被演绎得让人生出无限的叹息、欢笑、怅惘、悲凉……无论是中国传统戏曲韵味悠长的唱词(对应《窦娥冤(节选)》),还是现代话剧极富个性与动作性的对白(对应《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都将一个个饱满而鲜活的人物真切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的心弦被这些人物的命运所牵动,唤起我们内心对不幸者的同情,对丑恶、不公的鄙弃,以及对正义、道德的追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伟大的悲剧作品,通过剧中人物的遭遇,感受不同时代、民族的剧作家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与关切,让我们的心灵也在其中得到洗涤与净化。

(2)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通过展示学生仿写片段,引导学生纵向对比改编剧本与司马迁《鸿门宴》的原文,进而探究叙事类文本和代言类文本的不同点,明确戏剧剧本的基本特征。

步骤1:展示原文片段和仿写片段,请学生回答两者的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明确戏剧剧本的基本形式特征。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分组讨论,在把握戏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对比,进一步提炼出三种改编剧本的不同风格和特征,为后续文本学习进行基本的理论铺垫。

步骤1:分组讨论,每两组同学围绕一个改编剧本进行细读和研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单。

步骤2:分享讨论成果,横向对比,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三篇文本的个性化特征。

2.单元重点突破课:揣摩戏剧语言,探究悲剧意蕴(6课时)

(1)《窦娥冤(节选)》精读课教学活动设计(2课时)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品之一,观赏中国传统戏剧作品时我们会发现,曲词结合说白的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请你观看昆曲《窦娥冤》第三折,结合课文注释和已有知识,梳理归纳中国古代戏剧的艺术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1。

步骤1:课前观摩昆曲《窦娥冤》选段,结合课文注释,填写学习任务单1。

步骤2:班级内交流學习成果。

步骤3:师生共同归纳整合,明确中国古代戏剧的艺术特点。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窦娥冤》讲述了一个以窦娥的悲惨经历为主线的悲剧故事,“比窦娥还冤”也成为一句民间俗语,用以表达深似大海的冤屈之情。自读课文的节选部分,请你谈谈窦娥之冤,冤在何处?

步骤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相关句子或段落,进行提炼整合。

步骤2:学生分享交流学习成果。

步骤3:总结归纳窦娥的冤情,理解剧作中窦娥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及围绕她展开的矛盾冲突。

学习活动三

情境与任务:《说文解字》中对“冤”的注解为:“冤,屈也。从兔从冂。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古人造“冤”字时之所以选择兔子而不是其它动物,原因之一为:兔子性情温顺谨慎,却遭受压迫,这样造字丰富了“冤屈”的内涵。其二,“兔”意为“向上跳”。“冖”与“兔”联合起来表示不断向上顶起覆盖物,引申义为“内心不平”。在选文中,面对深似大海的冤情,善良、本分的窦娥是如何表现的?她的内心是否经历了一些情感变化?请你研读人物的唱词、说白,走进窦娥的内心世界,感受窦娥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完成学习任务单。

步骤1:学生根据任务情境,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人物典型形象及内心情感变化的代表性语句,完成学习任务单。

步骤2:学生分享交流观点,依据文本分析窦娥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及产生情感变化的原因,补充修正学习任务单。

学习活动四

情境与任务:第三折的高潮在于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在被押赴刑场的过程中,窦娥痛斥苍天不辨忠奸,临行前却又指天立誓,许下三桩誓愿。你如果看待窦娥痛斥苍天与指天立誓这一前后矛盾的行为?

步骤1:默读课文,圈画、分析关键词句,填写学习任务单。

窦娥痛斥苍天是因为____________。窦娥指天立誓是因为____________。我认为前后矛盾的行为背后所反映的是____________。

步骤2:小组讨论交流,整合自己的观点,列举相关的证据并作简要说明,准备向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争取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步骤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步骤4:交流之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学习活动五

情境与任务: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地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无疑令人深感痛心、惋惜,甚至愤恨。窦娥悲催的命运令人同情,造成她悲剧的原因引人深思。请你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窦娥含冤而死的悲剧命运?

步骤1:学生自读课文,归纳总结出导致窦娥含冤而死的原因。

步骤2:学生交流探讨观点。

步骤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导致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分析领会作者在窦娥身上寄寓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现实意义。

(2)《雷雨(节选)》精读课教学活动设计(2课时)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七十九年前的今天,年仅23岁的曹禺(1910-1996)先生以他在清华大学就读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一举成名,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悲剧的结尾,一声沉重的叹息。今天,就让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地走进被称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究其人物塑造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善于把人物置身于事件的舞台中心,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课文选段,以示意图的形式梳理围绕主人公展开的矛盾冲突。

步骤1:学生根据任务情境,自读课文,以示意图的形式梳理围绕主人公展开的矛盾冲突。

步骤2:学生交流讨论学习成果。

步骤3:修改完善示意图。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戏剧的矛盾冲突是随着剧情发展自然产生,而剧情的发展又是人物间的对话不断推动的。课文是《雷雨》的第二幕中的节选部分,一共有两场戏,剧情发展分为四个发展。在戏剧作品中,剧情的发展常常是由人物间的对话不断推动的。请分角色朗读剧本,关注人物动作、对白及其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分析置身于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中的周鲁两人各自的心理活动及情感变化,总结二人的形象特征。

步骤1: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细读课文,揣摩戏剧语言,完成学习任务单。

步骤2:学生交流讨论学习成果。

步骤3:修改完善表格。

步骤4:教师引导,补充矛盾冲突示意图,明确除人物间的关系冲突外,人物的内心冲突亦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重要部分,对于塑造复杂、立体人物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活动三

情境与任务:曹禺曾有这样一番话语留世:“周朴园也是一位有性情的人,不要认为那个时代的资本家就没有了人性。”你认为周朴园是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请结合文本,找到相应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步骤1:默读课文,圈画剧本中的关键词句,填写学习任务单。

我认为周朴园____________一位悲剧性的人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小组讨论交流,整合自己的观点,列举相关的证据并作简要说明,准备向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争取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步骤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步骤4:交流之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学习任务单。

学习活动四

情境与任务:《雷雨》剧作中,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出了三十年前的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呈现出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还有强烈而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終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在这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生命的不归路。看似无数的巧合交织成了命运的阴差阳错,然而悲剧的发生真的只是因为巧合吗?请你分析并思考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步骤1:根据情境任务,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并列举证据作简要说明。

步骤2:学生交流讨论观点。

步骤3:总结悲剧发生的原因,认识周、鲁两家的根本矛盾,补充完善矛盾冲突示意图,明确除人物关系冲突和内心冲突外,戏剧冲突还包括环境冲突,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步骤4:阅读《雷雨·序》,读完后师生共同讨论,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

(3)《哈姆莱特(节选)》精读课教学活动设计(2课时)

预习作业:自读《哈姆莱特(节选)》,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梳理节选部分的主要故事情节。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作品,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莱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请你结合选文,谈谈在你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位怎样的王子?

步骤1: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填写学习任务单。

我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位____________的王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小组内讨论交流,整合观点,列举相关的证据并作简要说明,准备向全班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争取得到同学们的认同。

步骤3: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探讨交流。

步骤4:交流之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学习任务单。

学习活动二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每当说起《哈姆莱特》中的经典台词,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就是第三幕第一场中主人公哈姆莱特最深入人心的独白,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深刻思考。朗读哈姆莱特的这段独白,品析人物语言,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思考哈姆莱特究竟为何会有生存还是毁灭一问。

步骤1:自由朗读哈姆莱特的独白,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从人物个性、戏剧情节等角度对这段独白的语言表达及思想内涵加以分析,生成自己的观点。

步骤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整合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发言阐述。

步骤3:归纳小结哈姆莱特生出“生存还是毁灭”这一问的原因,理解这段独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明确其在塑造人物形象及戏剧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活动三

戏剧的最后,哈姆莱特在自己中毒之时终于下定决心,杀死了杀父仇人克劳狄斯,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但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有同学认为作品的结局不胜人意,因此在编写台本时对作品的结局进行了修改—— 哈姆莱特在被毒剑刺中前就揭穿了叔父的恶行,杀死了他为父报仇,并成为了新的国王。你认为这样的修改合适吗?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步骤1:基于分析研讨得出的人物性格与情节发展中的矛盾冲突,判断对结局的这一改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步骤2:班级交流探讨观点。

步骤3:得出共同结论,明确哈姆莱特之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感受作者在其中寄寓的写实情怀与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探索思考。

3.群文阅读课:体悟悲剧价值,唤醒悲悯情怀(1课时)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本单元的三部戏剧都是经典的悲剧作品,同时亦是我国古典戏剧、现代戏剧、西方戏剧的代表作品,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蕴,同时又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风格特点。请结合以往戏剧作品的学习经验,从戏剧结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命运结局、悲剧效果等几个方面对《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三篇课文进行梳理。

步骤1:学生自主填写学习任务单。

步骤2:小组内交流讨论学习成果。

步骤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

步骤4:补充完善学习任务单。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对于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尾,鲁迅颇有微词,他认为这样的结尾显示了不敢面对现实的“凡是总要‘团圆,正无须我们焦躁”(《论睁了眼看》)的自欺欺人的心态。王国维则从民族美学精神的角度加以阐释:“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宋元戏曲史》)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合乎大众的审美心理,并非没有积极的意义。请你比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这三部作品的结局,从什么是悲剧性,人物的处境、追求与命运的关系,对观众的触动程度,作品的审美价值、社会意义等角度展开思考,就“《窦娥冤》是否可以被称之为悲剧”这一论题,发表你的看法。

步骤1:学生根据观点分组,从什么是悲剧性,人物的处境、追求与命运的关系,对观众的触动程度,作品的审美价值、社会意义等角度开展辩论准备,确定辩手。

步骤2:开展班级辩论,依照立论、质辩、总结陈词三个环节进行。

步骤3:观众投票,选出胜方。

步骤4:师生进一步就对悲剧的理解及悲剧的审美价值展开交流,明确悲剧作品的共性和特性,领悟中外悲剧作品的美学价值。

4.写作与交流课:演绎悲剧人物,呈现戏剧舞台(2课时)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学校艺术节期间要举办名为“走近戏剧作品,感受悲剧之美”的主题系列活动,每个班级需要推选出一个节目参加艺术节的正式演出。你作为班级的一份子,需要和小组成员一起,在《雷雨》或《哈姆莱特》中选择一个片段,编写台本并进行排演,争取向大家呈现出优秀的演出。

步骤1:全班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研读剧本,在《雷雨》或《哈姆莱特》中寻找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的情节,在比较、交流的基础上确定演出内容。(所选片段应是相对完整的经典片段,如“周朴园逼繁漪吃药”“哈姆莱特比剑决斗”等,可以不局限于课文内容。)

步骤2:将剧本分成若干小片段,小组分工合作,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删减;揣摩意蕴丰富、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的关键台词及动作,挖掘隐藏的含义与动机,把潜台词转化为明确的语言在台本中进行补充,以帮助演员更好地演绎角色。

步骤3: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导演负责进一步整合、细化台本,演员分角色研读台本,体验、分析人物感情。导演与演员共同探讨表演时不同角色的说话方式、神情姿态、舞台走位等,对台本进行补充。

步骤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初排与复排,调整、确定角色的台词对白、舞台行动及情绪表现等,对配合表演的道具、布景等适当地加以完善。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戏剧是在特定空间发生的表演艺术。光有剧本的文学性不能构成完整的戏剧。戏剧需要演员在特定的空间,用形体动作以及对白等表演手段,把剧本的内容通过演出者的感受和理解具体地表现出来。通过观看戏剧表演、参加戏剧演出,可以获得对戏剧表演性的直接体验。请你参与本小组的演出并观摩其他小组的演出,选出你心中的最佳戏剧节目。

步骤1:参与本小组的展演。

步骤2:观摩其它小组的展演。

步骤3:依据表演评价表,师生共同对演出进行评价总结,评选出最佳节目。

步骤4:导演、演员和观众各自形成一篇导演手记、演员手记或观演心得,记录自己在这一学习任务中的的思考和发现。

5.单元梳理课(1课时)

学习活动一

情境与任务:文学作品的阅读的目的是“為获得文学体验而阅读”,本单元我们围绕“良知与悲悯”这一话题,阅读欣赏了古今中外的三部著名悲剧作品,并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创作,排演了课本剧。请借助表格,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加以梳理和反思,完成单元学习收获清单。

步骤1:梳理并反思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填写单元学习收获单。

步骤2:学生分组交流,然后推选代表向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步骤3:修改完善自己的收获小结。

学习活动二

情境与任务:戏剧艺术,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欣赏戏剧作品可以丰富我们对生活的艺术感受,激发我们内心追求正义、道德的高尚情怀。除了本单元我们所学习的三部经典著作外,戏剧艺术的殿堂中还有许多优秀作品值得品味欣赏。请根据你本单元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制作一部戏剧欣赏入门指南,帮助更多的人走近戏剧作品,感受戏剧之美。

步骤1:自由思考欣赏戏剧作品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起草设计自己的戏剧欣赏入门指南。

步骤2:小组内进行交流,在草案基础上进行修改,完成一份小组戏剧欣赏入门指南。

步骤3:各小组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交流。

步骤4:全班共同修改完善戏剧欣赏入门指南,确定终稿。

【专家视点】

对于戏剧教学,历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一种是把剧本当做戏剧文学本身,采取的是观众的视角,往往体现为阅读鉴赏课;一种是把剧本当做戏剧文学的底本,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变剧本为台本进行排演,采取的是演员(包括导演、布景、场记等)的视角,往往体现为活动课。

具体到本单元,第一种思路是打通三篇课文,以戏剧语言为突破口,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戏剧冲突,探究悲劇意蕴,在阅读鉴赏中理解戏剧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形成这样四个任务:任务一,细读角色个性化语言,分析三个剧本剧中角色的性格特点;任务二,揣摩三个剧本角色语言的潜台词以及富有动作性特征,进一步理解角色;任务三,分析三位主人公所处的矛盾漩涡,从戏剧冲突角度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任务四,比较分析,在古今中外比较中感受东西方戏剧不同的特质,体会不同的悲剧意蕴,认识悲剧的美学价值。第二种思路则以戏剧演出为核心任务,通过演出者的演绎来体现其对剧本的理解。演出的规模可大可小,内容可长可短,可以是这三篇课文中一篇,也可以是某一篇某一个幕(折)或某一场。大致可以形成这样五个任务:批注阅读三个剧本,进行演出分组;任务二,揣摩人物性格,进行角色PK,完成演出分工,确定演出名单;任务三,观看戏剧演出,进一步理解剧本,进行台本创作;任务四,班级演出;任务五,活动反思与总结,撰写排演手记、人物理解或剧评。

上述两种思路,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前者能兼顾三篇课文,细读文本,将探讨戏剧知识和单元人文主题贯通,深入探究,还有关键的一点——教学时间可控,不足是学生缺乏实践,感触不深;后者重点聚焦,具身实践,能充分领略戏剧艺术的魅力,不足是学生容易顾此失彼,参与了排演,忽视了单元综合贯通,投入精力也多。立足于现实和操作性,将这两种思路进行综合处理,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也就是把剧本阅读赏析作为台本创作、舞台排演的基础,主要放在课内,而把舞台排演作为作业或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安排在课外。缪白老师和孙嫄老师上述的单元整体设计和教学现场,体现的就是这种各取所长的综合策略。从她们的单元任务设计的角度看,前两个任务侧重于剧本阅读与赏析,如写一份节目介绍单,介绍艺术节上演出的戏剧作品,从语言、形象、情节、情感等角度详细阐释该作品的艺术魅力,如策划并组织一次“戏剧知识擂台赛”,后一任务侧重于台本创作和舞台演出;从课时安排上看,课内的11个课时中9个课时偏剧本阅读与赏析,2课时偏台本创作和演出准备;从课型角度看,重点突破课、群文阅读课,在阅读赏析层面既有点上的突破,也有单元整体的贯通,单元起始课、表达交流课和梳理探究课,都是包含读写思演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活动。可以说,这种综合策略很好实现了优势互补,一方面学生赏析了剧本,学到了丰富的戏剧知识,另一方面深入揣摩人物,思考作品细节,团队协作,经历了难得的舞台表演,获得了精神的成长。

总之,戏剧作为舞台艺术,读剧本,固然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感染力,而创作台本,参与排演,登上舞台,亲身体验,则更能让学生卷入其中,感受其无穷的魅力。以教材中的戏剧作品选段为基础的班级话剧表演、举办全校规模的戏剧节等活动,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也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能帮助学生感受戏剧、了解戏剧,激发兴趣、促进成长的重要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注意处理演出准备环节“读”和“演”的关系,演出排练环节规模“大”与“小”、“部分主创”和“全体参与”的关系,演出结束环节“观”和“评”、“演”和“得”的关系等,一定可以捕捉到学生戏剧活动中的闪光点,并充分感受他们心灵上的启迪和成长。

[作者通联:胡根林,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缪 白,上海进才中学;

孙 嫄,上海浦东复旦附中分校]

猜你喜欢
演绎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误读为“演绎”的“同人”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