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情真相

2023-06-28 07:13姜丹
垂钓 2023年5期
关键词:鱼情根子漂浮物

姜丹

现在钓个鱼真不易,好像破案一样,要一环一环去推理,抽丝剥茧寻真相。

东北有一种小型名贵鱼叫柳根儿、柳根子。确切地说,目前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有一定数量的柳根儿野生种群,吉林省、辽宁省也有,但是数量极少。所以对于钓友来说,柳根子还真是难得一见。

深秋以后,东北的一些黑坑老板为了延长营业时间,通常会投放一些耐低温的鱼种,以前除了鲫鱼别无他选,现在市场日渐成熟,个别老板开始投放柳根子了。柳根子可不像鲫鱼,它比鲫鱼贵好多倍,投放越多,投入就越大,风险也越大,所以这些老板并不多投,为了让它有一定的密度,鱼塘往往比较小。因此即便钓黑坑,柳根子也属于比较稀少的鱼种。

去年入冬前,我们当地的一个小黑坑投放了一些柳根子。毕竟是养殖鱼,我并未表现出太大兴趣,100元的竿费也让我觉得不值,所以我仅保持关注而已,看别人冒着小雪钓个五斤八斤也没心动。

一晃开春了,一个冬天下来,那些幸存的柳根子算是半野生了,我终于可以出手了。

现实的鱼情比想象中的要好。我和钓友来到这个小黑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漂在水面的腐草烂叶,那是去年秋天的枯草落叶落到水底腐败后产生甲烷气体,开春后水温升高,甲烷膨胀,浮力加大,又随甲烷一起冒了上来。这东西随风到处漂,影响下竿,我们只能找水面干净的地方凑合着钓。没承想我打出第二竿就遇到一个截口,浮标还没到位就送了上来,提竿中鱼,手感还不错,挺有劲的,可是紧接着钓组就弹了回来,鱼脱钩跑了。继续钓,又连续跑了三条。我不免有些发蒙,因为此时我的钓友还没下竿。水面上的漂浮物正不紧不慢地向我漂来。趁“漂浮物大军”还没到位,我瞅准时机又甩出一竿,还是截口,我没立即提竿,延迟2秒才提竿,中鱼了,一条摇头摆尾的大柳根儿直飞上岸,掂量着将近2两重,这算是大家伙了。

我好不容易找到点儿规律,可是这个钓位也没法钓了,水面已经挤满了漂浮物,必须搬家了。

我又急三火四地找了一处相对干净的地方,刚调好浮标又来了一条。我的钓友还没下竿呢,我这儿已经六条了,小的1两半。

鱼情好得超乎我想象。我的钓友更夸张,开钓后抛了不到十竿就上了三对“双尾”。钓了半辈子鱼,啥时候遇到过这么好的鱼情啊!心脏再大也不可能泰然处之,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吧!可是,该死的漂浮物又漂了过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便开始孜孜不倦地寻找水面干净的地方,起初还拎着钓椅找,后来漂浮物越来越多,只能见缝插针地抛竿,也就没必要带钓椅了。再后来,整个水面全被漂浮物覆盖,我俩无计可施,只能大眼瞪小眼。收竿?这刚上午10点,继续钓?只能盼着起风。那就等等吧,毕竟春天我们这儿的大风一向有摧枯拉朽之势,起风可期。

下午果然起风了,只是时刮时停,风向不定、风力不定,毫无规律可言。好在风几番刮过,总有某个角落能临时伸竿,可是早上的鱼情却不复存在,我俩端着竿子满塘子迁移,忙活一下午,只有我钓到一条鲫鱼。

鱼不咬钩挺叫人闹心,原因倒是很简单,因为水下有东西在腐败——水面的漂浮物就是证明,这些东西在腐败的过程中会消耗氧,产生沼气,鱼缺氧,自然不吃食儿。想到这里,下一次的出行计划就有了雏形,重点是一定要起早,趁着早上鱼情好的工夫尽快钓,尤其要挑选有风的天气出行,风向随意,能把水面吹干净就行。

老板愁容满面,看起来比我俩还难受,毕竟这样的水情耽误他揽客赚钱。他想不通漂在水面的是何物,我告诉他是腐草烂叶,他不认同,大大小小三个鱼塘,以小路相隔,那两个塘子为啥没有这种情况呢?我告诉他,那两个塘子里有鲤鱼和草鱼,一冬下来,秋天刮进去的那些草叶树叶全被它们吃了,而这个塘子里没有大鱼,或者大鱼极少,所以这些草、叶就会留在水底。

眼看漂浮物消散无望,我俩极不甘心地打道回府了,不过一想到美味的酱焖柳根子就在不远的前方,心情也就不那么沮丧了。

我收拾鱼的时候发现,鱼的内脏非常干净,而且每条鱼体内的鱼卵都满满登登的,美中不足的是土腥味很重,大概这就是养殖鱼的通病吧,本以为一冬下来土腥味能消失,看来还得再等等。到了吃鱼环节,我尝了一口就把魚倒掉了,因为鱼肉有一股浓烈的农药味。土腥味我可以容忍,毕竟鱼塘不大,鱼的密度较大,养殖鱼产生的粪便也多,排泄物在腐败的过程中会产生出氨和氮,这两种东西的浓度高,鱼就有土腥味,这是养殖鱼的共同特点,对人没有危害,只是口感不佳而已。至于农药的味道,其实是苯酚的缘故,苯酚对人体有害。相关资料显示,有这种味道的鱼极有可能在养殖的过程中受到过严重的工业污染。若真如此,这鱼还敢吃吗?还敢钓吗?细思极恐之余,我又感到特别遗憾,多好的鱼呀,偏偏受了污染。

眼下最乐观的打算是来年或者后年去钓它们的后代,即至少要等上一两年,这可真够煎熬的。

现在钓个鱼真不易,好像破案一样,要一环一环去推理,抽丝剥茧寻真相,我甚至质疑自己还适不适合继续钓下去了。

后记:有很多被污染的水域会出现一些不被人重视的现象。比如文中黑坑老板的另一个塘子,一个水泥管与连接水库放水口的小河相连,终日不停地淌水,给人的感觉水质绝对问题。可是我渐渐发现,只有大雨过后,那个塘子里的鱼才咬钩。由于鱼的密度很大,所以起初我认为是缺氧导致的,可是大雨过后数天鱼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钓者无一不“空军”。我开始怀疑我的判断了,与此同时另一种假设出现了——水体可能受污染了。大雨后,塘里的水几乎被换了一遍,原塘老水被稀释,水质得到短暂改善,于是鱼儿疯狂开口,几天过后,新水又被污染水替代,鱼就再度消沉了。这一假设后来得到印证——上游有一家屠宰场和一个污水处理厂 。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会遇到各种状况,这些状况的背后可能另有故事。

猜你喜欢
鱼情根子漂浮物
神秘的海上漂浮物
浇水要浇在根子上——汉滨区提升扶贫资金效益
三峡水库水面漂浮物对近坝段水体重金属的影响初探
“新官”与“旧账”——表面是“交接”问题,根子是“担当”缺失
提问:鱼情有几种?怎样在不同的鱼情下钓鱼?
冬钓大棚的鲫鱼、鲤鱼应该怎么调标?
一种新型带电导线漂浮物清除器研制
影响野钓的那些事儿
见微识鱼情
——解读鱼类世界的隐秘真相
水电站漂浮物堆积形态模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