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3-06-28 05:14王敏洪鹏鹏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路径探析现实困境

王敏 洪鹏鹏

摘 要: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如今,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在学校层面、思政课实施层面、学生层面都存在着现实困境。高校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深度挖掘作品精神实质、防止过分娱乐化,不局限于思政课、拓展到选修课和专业课,不局限在课堂、推广到学生日常校园活动等方面来搭建育人矩阵,充分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思政课;红色影视作品;现实困境;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66

1 “大思政课”与红色影视作品的联系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大思政课”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进而使课程内容入脑入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就是红色影视作品。

红色影视作品利用艺术手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走出水深火热的困境,如何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最终使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程。红色影视作品正是历史与现实的凝缩,正是亿万中国人书写的时代篇章。红色影视作品以极强的感染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是“大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和素材。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重大,使学生在回顾历史中感悟现实,体悟人生,从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将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2 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2.1 学校层面:缺乏顶层设计、长效机制

2.1.1 未能制定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课的系统性指导规范

由于缺乏系统性指导规范,教师在融入红色影视作品时,往往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选材与运用,融入效果如何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水平。这样一来,就会存在选材作品时长过长、选材随意化、媚俗化或者碎片化、融入内容浮于表面等问题,这就无法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无法保障红色影视作品思政作用的有效发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1.2 未能形成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思政教育并非只有思政课这一个途径,如果只是在思政课堂中运用红色影视资源,可能“给学生带来的触动很容易转瞬即逝,不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无法激发其内心的求知欲和认同感,往往会导致红色影视作品的教育内容消解在日常的消费行为中,既不能运用红色影视作品所传达的教育理念来影响生活,也不能用生活理念来影响教育,往往会使得教育与生活二分化。”为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红色影视资源融入思政课,还应拓展到专业课、选修课、学生日常活动等方面,并形成融入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2.2 思政课实施层面:融入深度不够,未考虑学生需求

2.2.1 素材融入深度不够,未能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在思政课引入红色影视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理论讲解的不足,辅助教师更好地展现和深化教学的相关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所选取的红色影视作品并未紧紧围绕教学要点进行,或者对影视素材的内涵挖掘不够,存在点到为止的情况。在影片播放前后,并未加以深入的分析讨论,未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点。其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暂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并未讲清红色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内涵、文化特质,并未达到讲清道理、升华主题的目的。

2.2.2 部分红色影视作品选材未注意学生接受度问题

在思政课教学中,部分具有革命家情怀的教师倾向于选择时间较为久远的红色经典影片。这类影片虽然较为经典,但“值得深思的是,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拍摄技术有限,部分红色经典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也較为单一,大多数以白描式的记叙手法为主,具有极简朴素的特点。”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彩解读,这类电影较难吸引新时代大学生的观看兴趣。在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富有时代感和更高审美价值的影视作品。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尽量选择贴合00后大学生审美需求且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时间较为久远的影片不是不可以用,而是需要注意讲解方式,力争做到传承红色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2.3 学生层面:需要更多优质红色影视作品,多元文化价值观带来较大挑战

2.3.1 新时代大学生需要更多优质的红色影视作品

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抗日“神剧”“雷剧”的整治和治理。但类似《雷霆战将》等抗日“神剧”依然能够过审并上映的现象仍然存在。青年学生对于红色影视作品有一定的判断力和认知,但如今处于多层次、复杂性和开放型的社会系统中,“仍会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的冲击,致使部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出现新变化。”新时代大学生不是不喜欢红色影视作品,而是需要更多优质的红色影视资源,比如《觉醒年代》《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战狼》等影视剧,就不缺乏青年学生的追捧。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学生对红色影视作品的要求更为严苛。只有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感并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优质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课,才能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才能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2.3.2 多元文化价值观对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课形成较大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们对影视作品有着更多的便捷选择,比如日韩电视剧、欧美电影等。“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多数添加了很多现代化、娱乐化、偶像化元素的英雄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非理性价值观念,这种西方主流价值观念的影视作品的播出会导致荧屏中出现很多不符合社会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与规范的‘雷人片段。”这些西方影视作品所传递出的西方价值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观念,对其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也对红色影视作品形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如何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对红色影视作品以及教师的融入水平有着极大的挑战。

3 红色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在“大思政课”视域下融入红色影视作品,可以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深度挖掘作品精神实质、防止过分娱乐化,不局限于思政课、拓展到选修课和专业课,不局限在课堂、推广到学生日常校园活动等方面来搭建育人矩阵,充分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

3.1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

3.1.1 全方位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筛查机制

学校拟定红色影视融入思政课的政策办法,出台质量考核规定,划拨专项经费,全方位做好顶层设计,逐步对教学形式加以改革,充分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工具”价值。建立针对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课的科学筛查机制,制定可参照的标准。所选的内容需符合教学目标,具有代表性、教育价值,需要经得起考究,能真正传播正能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断地进行修改和更新。在集体备课时可由主备课教师负责提供可融入的红色影视案例,共同商讨是否可行,是否体现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教育价值。

3.1.2 成立“红影实验室”,建立融入长效机制

要想在短时间里呈现较好的教育效果,往往需要剪辑精良的短视频。而互联网上存在的部分视频中的情节、镜头并不适合在课堂中播放。如果不加以审核与剪辑就运用到思政课中,势必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剪辑技术。首先,依托“红影实验室”对思政教师进行剪辑技术培训,让教师具备基本的视频剪辑技术。其次,由于教师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视频一一自行搜寻与剪辑。因此,学院可依托“红影实验室”建立红色影视融入思政课资源库。组织红色影视融入思政课案例评选活动,广泛征集案例,并将评选出的案例纳入资源库,形成资源共享,并推广使用,评选结果可计入教师年度考核。这样既可以集中教师力量,减少教师间的重复工作,又可以保障每年的案例更新,形成资源合力。

3.2 深度挖掘作品的精神实质,防止过分娱乐化

3.2.1 深度挖掘作品的精神实质,及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不应该流于形式,不能点到为止、浮于表面。思政教师要深度挖掘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并及时引导学生对影片所涉及到的教材重难点内容予以讨论。在学生討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予以点评,肯定学生发言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对学生发言中所体现出来的疑惑,教师要及时解答以及耐心引导。通过点评,进一步升华作品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发挥红色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

3.2.2 合理控制时间,防止红色影视作品的过分娱乐化

红色影视作品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思政教师应该合理控制影片播放时间,不能让思政课堂沦为影片播放室,不能本末倒置。思政教师可以截取影片中的经典片段或者对剪辑后的短视频进行播放。单个视频的播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每堂思政课视频的累计播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时间过长容易异化为影视作品赏析课。对于时间较长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课后自行观看。

3.3 不局限于思政课,可拓展到选修课和专业课

3.3.1 学校可设置红色影视鉴赏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甄别力和鉴赏力

学校可设置红色影视鉴赏选修课,通过艺术鉴赏的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在选修课中,可以配合放映经典影视片段介绍红色影视发展历史、理论思潮,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资料、课程设计及课程内容。同时,面对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要在选修课中引导学生如何鉴别不良影视资源,给予学生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导,培养学生对红色影视作品的甄别力和鉴赏力,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排斥不良影视作品,避免受到影响。“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柱石根基,很有必要对自身的发展做出严格的要求,需抱着提升自我修养,陶冶个人情操,培养家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为目的,以达到知、情、意、信、行上的高度统一。”

3.3.2 将红色影视作品融入专业课思政建设,提升专业课的思政性

大学专业课同样具有育人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讲解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可以适当融入红色影视作品。例如,通过红色影视作品展现我国在此专业领域的发展历程,或者通过讲解该专业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技术进展,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怎样对应的历史意义,或者有着怎样特殊的历史背景。将专业发展与党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通过红色影视融入专业课程的方式,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牢基础。

3.4 不局限在课堂,可推广到学生日常校园活动中

3.4.1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主旋律思想教育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观看红色电影活动纳入第二课堂项目,制定评分细则,为学生加相应的活动分数。充分利用教育契机,抓住重大节日教育时机,播放相应的红色影视作品,传递爱国精神。在观影之前,邀请思政教师或优秀学生解读红色影视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红色基因的传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加强主旋律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刻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坚守信仰而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以及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从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3.4.2 开展红色影视主题教育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开展红色影视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红色话剧”“配音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切实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从而感悟历史、体会当下、畅想未来。鼓励学生成立红影社团,依托社团开展趣味活动,例如:角色扮演、角色配音等,以此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拓展同辈群体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活化“大思政课”教育成果。

4 结语

红色影视作品融入思政课,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大思政课”效果,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此方面工作,充分利用好红色影视资源,积极探索运用路径,充分发挥红色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达到培根铸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海霞.红色文化的内化困境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36(4).

[2]许屹山,傅康.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微——以安徽省红色文化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20,(1).

[3]张青.党史教育有效融入“概论”课教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

[4]陈永福,解梦雨.新时代创新红色影视作品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8,(6).

[5]刘昕.谈红色影视作品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J].电影评介,2015,(8).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路径探析现实困境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