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美食与牙齿

2023-07-04 07:51舒德
康复 2023年18期
关键词:硬物黑糖梁先生

■文/舒德

咀嚼锻炼与牙口

梁实秋先生的咀嚼能力非同寻常,没有一副上好的牙口与肌肉,恐怕无福消受这千般美食。在《爆双脆》一文中,梁实秋记录了吃爆肚的一段经历。“记得从前在外留学时,想吃的家乡菜以爆肚儿为第一。后来回到北平,东车站一下车,时已过午,料想家中午饭已毕,乃把行李寄存车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斋独自小酌,一口气叫了三个爆肚儿,盐爆油爆汤爆,吃得我牙根清酸。然后一个清油饼一碗烩两鸡丝,酒足饭饱,大摇大摆还家。”

这羊肚吃的就是一个脆生,要的就是那份牙齿间的撕扯弹动。这种吃食浅尝辄止尚可,真要像梁先生那样一口气三盘下肚,怕是腮帮子都会累得吃不了旁物了。不过若是经过长久的锻炼,肌肉还是有可能练出来的。现在就有一种针对于咀嚼肌的锻炼,以期练出一张国字脸来。

我觉得适当的咀嚼还是有好处的,起码可以锻炼肌肉,增强咬合力,提升下颌的稳定性。特别是咀嚼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除了锻炼外,还能起到清洁牙齿的功效。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咀嚼还有助于刺激牙槽骨、颌骨的发育,为恒牙的顺利萌出创造有利条件。

但咀嚼训练也要适可而止,如果单纯为了锻炼,过度磨耗了牙齿反而得不偿失,弄不好还会对颞颌关节造成损伤。

糖醋排骨与硬物

梁实秋在《吃相》一文中引述了一则外国友人的经历。“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他旅游西南某地的时候,偶于餐馆进食,忽闻壁板砰砰作响,其声清脆,密集如连珠炮,向人打听才知道是邻座食客正在大啖糖醋排骨。这一道菜是这家餐馆的拿手菜,顾客欣赏这个美味之余,顺嘴把骨头往旁边喷吐,你也吐,我也吐,所以把壁板打得叮叮当当响。不但顾客为之快意,店主人听了也觉得脸上光彩,认为这是大家为他捧场。”

梁先生说他走过十几个省都不曾见过这番奇景,且此举也不太合中国的礼数。“《礼记》有‘毋啮骨’之诫,大概包括啃骨头的举动在内。糖醋排骨的肉与骨是比较容易脱离的,大块的骨头上所带着的肉若是用牙齿咬断下来,那龇牙咧嘴的样子便觉不大雅观。”

各地糖醋排骨的做法、选材均有不同,江浙一带时而会用些带软骨的小排来制作。烹饪而成的糖醋小排晶莹剔透,肉中软骨咀嚼起来颇有些趣味。但啃食骨头、硬物是口腔医生最反对的举动了。牙齿虽然坚硬,但在跟骨头、蟹壳等硬物硬碰硬时,偶尔也会败下阵来。况且这类“争斗”,赢了不过尝到了美味,输了则是赔了一颗牙齿,连带修复上一颗假牙,总之是得不偿失的。

还有些人习惯于将牙齿当做工具,开瓶盖、起钉子,这更是不可取。天然牙至今仍是无法完全替代的,好好保护才是王道。

各色甜食与牙病

喜食甜食大约是人们的天性,作家也无法豁免。鲁迅先生在日记里写过柿霜糖,梁实秋则描述过吃糖饼的过往。“孩子想吃甜食,最方便莫如到蒸锅铺去烙几张糖饼,黑糖和芝麻酱要另外算钱,事前要讲明几个铜板的黑糖,几个铜板的芝麻酱。烙饼里夹杂着黑糖和芝麻酱,趁热吃,那份香无法形容。我长大之后,自己在家中烙糖饼,乃加倍的放糖,加倍的放芝麻酱,来弥补幼时之未能十分满足的欲望。”

除了糖饼外,梁实秋还写过一众北京的点心。“‘萨其玛’该是满洲点心。我请教过满洲旗人,据告萨其玛是满文的蜜甜之意,我想大概是的。这东西是油炸黄米面条,像蜜供似的,但是很细很细,加上蜜拌匀,压成扁扁的一大块,上面洒上白糖和染红了的白糖,再加上一层青丝红丝,然后切成方形的块块。很甜,很软和,但是很好吃。”

狠狠用牙,又喜欢甜食的梁先生难免遭遇牙病之苦。“昨天在梅子餐厅吃台湾菜……咔嚓一声,上门牙的右邻一枚犬牙(原有虫蛀)断了。”“最近一星期大为牙痛所恼,一再去求医,苦痛不堪,半个脸都肿了。……忍耐而已。”吃糖虽然不必然导致蛀牙,但喜欢吃甜食,又不重视清洁,那就距离龋齿不远了。若是梁先生当初能够做到减少吃糖的频率,多漱口刷牙,或许蛀牙和折裂都可以避免。

“昨晚食冰棒ice cream,咔嚓一声,门牙折断,当时以为是冰块。”冰块也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硬物。冰块的硬度较高,偏偏有人喜欢咀嚼,享受冰块碎裂的快感,但并非每次都是冰块遭殃。角度方向不对或是原有旧疾者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结合梁实秋的谈吃诸篇,看他的晚年日记,也能感到些许无奈与悲凉。一个喜好美食的达人终究因为牙齿不济,时而不得不以肉末、菜泥充饥。写到此处,我希望各位读者能好好爱护牙齿,合理使用,不受口腔疾病的痛苦,终身享受大快朵颐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硬物黑糖梁先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梁漱溟演讲收费
女子离婚后发现前夫隐瞒股权
咬硬物导致国字脸
不可思议的掉牙经历
黑糖和红糖的区别
掉牙记
掉牙记
她在睡梦中,他在等她醒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