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豪,孙自强:当代学校应建构“伦-理-道-德”一体化的德育形态

2023-07-04 02:05
中小学德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实体性二者伦理

姜子豪,孙自强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23年第3期《“伦-理-道-德”一体化的德育形态及其建构》一文指出,伦理是社会关系及其规范秩序,是个体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实体性存在;道德是根据伦理的实体性要求所进行的主体建构,是人们对社会关系所规定之“道理”的认同、接受与内化,它表现为个体的主观意志和内在品质。伦理与道德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二者存在实质性的沖突和根本性的分歧,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阐释。然而,当代学校德育放大了二者的区别,割裂了伦理与道德的内在一致性,使学生陷入深刻的内心矛盾。在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价值观方面都表现出伦理与道德的疏离。德育应寻求二者的统一,建构“伦-理-道-德”一体化的德育形态。

具体来说,从“伦”出发的德育形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强化学生的伦理认同;二是教会学生以“伦”的思维进行思考;三是培养学生的伦理交往能力。循“理”而进的德育形态包含对伦理事实理解与把握,对伦理价值的领会与认同两方面。经“道”而生,德育必须从“理”的认识形态走向“道”的实践形态,为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避免有心无力的状况发生。明“德”而成,育“德”是当代德育应遵循的目的,而育“德”的关键在良心的培育,可通过良心基本内容或条目的确定,榜样示范、行为激励等方式来实现。

猜你喜欢
实体性二者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摇曳
从实体性存在到规范性存在
“人的自然性与实体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区域的“实体性”及其政策含义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试论企业中文件的定义与分类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