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实施“立德树人”育人路径研究

2023-07-04 04:57柴彬柴瑞雅
高教学刊 2023年37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品德教育立德树人

柴彬 柴瑞雅

摘  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进行课程及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固有的教学体系及思想认识,一些院校课程思政在实施中流于形式。该文深度分析立德树人的本质及当前高职院校实际现状,提出实施课程思政应顶层设计,将课程思政细化至每一个教学环节,校、师、生“同频”,教、学、考“共振”,让立德树人全面“灌溉”,“节节”生长,形成立德树人的无缝育人机制。

关键词:品德教育;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育人机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1-0156-04

Abstrac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due to the inherent teaching system and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the form.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essence of fostering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and the current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roposes that the top-level design should be implemented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at the course should be detailed to every teaching link,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among school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ing, learning, test "Resonance", so that fostering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can be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ly and gradually and form the seamless education mechanism of fostering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al mechanism; teaching reform

第一作者簡介:柴彬(1972-),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

“德”即一个人的德行和品格,是人的品德修养与政治素养的统称。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道“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德不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化反映,同时也是人的行动“指南针”,其伴随人的一生,同时也影响人的一生。有德之人,厄穷不塞;无德之人,如同虎狼,只有利益,没有是非仁义。自古以来,无论各种宗教教义,还是中华文明道德传统,都把德作为考察人品的首要依据。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一  立德树人是党对人才的根本要求

(一)  德是人生前进的垫脚石

德是我们前行的垫脚石,垫稳了,就能迈出坚定的步伐,垫不稳,就会跛足、摔跤,甚至永远爬不起来。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涌现出无数以苍生为重、为大义而争、为气节而亡的民族英雄,也有为蝇头小利出卖尊严、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可以说是一个正义与邪恶、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史。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借助于手机等终端,铺天盖地,滚滚而来,使我们目不暇接;鱼目混珠,说东道西,让人难辨真假。西方自由化思潮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浸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角落,网络上否定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事件此起彼伏,甚至个别高校教师也肆意亵渎历史,发表不当言论。这种谣言惑众、歪曲事实的做法严重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是非观念和价值标准。尤其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西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影响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我们特别要重视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入脑入心[1],使青年学生成为心持正念、志存高远、敢于担当,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  德是个体对客观世界的长期认知的内化

一个人品德的形成要经过“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是虽然表面上接受某种理论表述,但对这种理论的合理性和依据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已经认可他人的理念,在思想与行动上产生了以他人为榜样的想法;“内化”是指在认知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高度一致,他人的观点和思想就是自己的信念。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不仅要学生认同我们的价值观,更要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在高校课程的体系中,学生的品德教育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课程来完成,按照教育部规定课时要求,思政课程一般只开设两个学期。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思想认知“生根发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是持久的、长期的,不应该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大学阶段,学生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主观意识较强,猎奇探新,急于认识外面的世界。网络媒体上各种思想、潮流,堂而皇之地从不同的渠道进入大学生的视野,时刻不停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认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成长形影相随,久久为功。高校要形成一个立德育人的“共同体”[3],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共同育人,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  德是行动的“方向盘”

德既包括个人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个人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行为,它是主观认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也是一个人价值追求的体现。在生活实践中它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行动的“方向盘”,是人生的“指南针”。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德行,就会有什么样的目标,也就會有什么样的人生。有德者知耻辱、明是非,能上进;无德者,背信义、弃节操、唯图利。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大批明德知耻,崇德向善,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公民[4]。

二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

(一)  物质文化空前繁荣,享受主义抬头

在当前物质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部分学生受家庭环境熏陶或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注重对物质生活追求,个人主义盛行,享乐主义严重,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国家没有概念,对社会没有认识,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好恶为依据,缺乏责任心和社会担当意识。

(二)  基础知识薄弱,难以适应大学要求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本地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文化底子薄,理解能力弱,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以后,所学的知识难度增加,对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吃力,无法跟上学习节奏,逐渐产生消极应付心理[5],大二以后,部分学生开始在学习上无心“恋战”,每天在手机游戏中寻找心理寄托,尤其理工科专业成为重灾区。

(三)  对人生没有规划,部分大学生躺平大学生涯

在高校扩招政策下,大批中职学生进入大学,部分学生对未来人生没有规划,也无期待,满足于当前现状。进入高校,仅仅是借以度日,走一步算一步,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愿努力前行,浑浑噩噩,躺平式学习,面对社会竞争,恐惧逃避,不愿面对。

(四)  网络消极信息严重干扰大学生求学历程及身心健康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借助于智能终端进入任何平台,获取各种信息,当前,抖音、头条、快手、B站、知乎和微信等APP在网络上的活跃度不断提升,这类微媒介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形势的主要渠道。由于信息准入门槛较低、网络监管漏洞,导致各种消极、低俗、虚假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上,不良信息靠读者自发举报来进行监控,使学生很容易接受负能量影响而产生消极思想。部分学生每天靠观看小视频打发时间,对社会新闻没有基本的判断和识别能力,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好吃懒做,昏昏度日惟贪睡,风吹浪打我依然!

三  课程思政是柔性的思想教育

(一)  采用轻松、温和的教学方式,可消除学生的情绪阻抗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多年学习历程中,长期在学校的各种制度、纪律的约束中,甚至被老师多次指责、批评过,“刚性”的管理使他们对学校有很强的阻抗心理,对老师不信任,对学校所教的内容不感兴趣,尤其专业知识呆板、冰冷,空洞抽象,没有激情。而思政课又带有很强的理论说教及概念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抗拒。将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充分融合,不是拿事说人,而是就事论事,旁征博引,借题发挥,使学生既感觉老师的说教不是针对自己,但又和自己有关,使其自动对号入座,寻找差距。这种“柔性”的教育方式既改变了乏味的理论说教,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通过他人的案例进行适度的引导、联想、自我反思,从而达到思想内化的效果。

(二)  运用真实案例,可提高说服效果

课程思政的案例都应该是真实的案例,通过视频、声音、图像等方式融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去直观判断事情的真伪与曲直。教师通过“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段,制造场景、渲染气氛,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深入人心,留下深刻记忆。长此以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使其思想内化,最终形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情感和奋发有为的报国之心。也使得专业教师一改往日不苟言笑,僵硬刻板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有活力、有激情,更接地气。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专业教师的学识水平及人格魅力,专业课成为“有温度的课堂”。

四  培养有责任担当和理想信念的教师队伍

(一)  教师是立德树人的主力军

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和贯彻者[6],是立德的“播种机”,是树人的“操盘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有一支信念强、站位高的新时代有担当的教师队伍,能知历史融文化,扬精神铸魂魄,才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立德树人对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立德树人的实施者,首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只有政治立场坚定,有高度爱国情怀的人才能担当育人重任。习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7]。加强教师的德育能力建设,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培养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很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三)  专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学科壁垒

专业课由于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及逻辑关系,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王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写论文、做课题,慢慢固化了自己的知识边界,形成专业领域的知识“半径”和学科壁垒。对思政领域认知不足,理解不透,没有知识积淀,对思政案例听到的较多,深入领会学习的较少,用起来更加捉襟见肘。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时显得力不从心,手足无措,导致课程思政上热下冷,呼声很高,响应的较少,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打破学科壁垒,深入研究思政领域,广泛了解国计民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未来,拓展知识空间,积极探索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四)  培养一支政治站位高、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在当前环境下,具备思政能力的专业教师还不多,应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系统开展课程思政的培训与学习,提升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让专业课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同课程思政,自觉承担育人职责,增强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的职业情感,以高度负责的態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8],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中自觉主动地将党的教育方针及教育目标落实到教学任务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和进步,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又专又红的技能型人才。

五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提高育人效果

(一)  让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将更有亲和力

高校应将地域特色和人文资源特色,作为立德育人的方向和着力点[8],有针对性地挖掘思政元素,讲自己身边的事,讲父辈的事,讲家乡的事,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在专业课中将革命历史知识、地方历史变迁、生产方式变革、生活水平提升等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具有天然的优势和亲和感。

全国各省市区在革命战争中及新中国的建设进程中,都曾涌现出大量的革命英雄人物、大国工匠、创业先锋和技术能手,他们来自于本乡本土,在平凡的岗位上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或引领历史潮流,或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国家和平、人民幸福安康、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案例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具有独特优势。高校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和平、安宁是无数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通过学习父辈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存在感、价值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荣誉感与归属感,从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创新,情系故土。

(二)  用革命精神培养职业情怀,树立青年学生的工匠精神及责任意识

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将“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铁人精神”、“治沙精神”、“抗疫精神”等革命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革命先烈对中华大地、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无数普通劳动者、科研人员一辈子以身许国,默默奉献,才使得我国工业由无到有、由弱到强。从而对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就业导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培养专业技术还是专业态度,红色文化资源都能够为学习任务提供真实且说服力较强的教育素材,对形成克服困难、团队合作、精业、敬业的工匠精神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六  思政元素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一)  思政元素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融入课程

每个专业要建立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资源库,根据其内容及形式,进行分类管理供教学共享,对思政内容要进行认真考究、查阅资料,力求数据准确详实,不能道听途说,似是而非。教师在应用思政案例时应进行甄选、加工。思政案例要进教案、有设计、有文案。对于具体案例应该讲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具体人物,来增强真实性和说服力,不可随意发挥,否则将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

(二)  课程思政要见缝插针,以短平快的方式实施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目标相同,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但它们的课程性质不同,教学任务不同。专业课的根本任务还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因此,在实施思政教学时时间不宜过长,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情感,烘托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及认知反思,应以短平快的方式实施,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否则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反而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学生认为教师上课随心所欲,没有重点,使学生失去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  课程思政要注重使命担当、职业情怀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课程思政的主体是专业课,专业课是课程思政的载体。思政元素应该紧密贴合专业知识及任务点,在专业教学的实施中,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合,重点培养学生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的敬业精神及职业情怀。使学生了解当前行业环境、认识专业特性及社会功能,熟知职场要求,形成职业道德,使他们在未来进入职场以后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及生存能力。

(四)  情感共鸣是课程思政的判断标准

实施课程思政是否成功的判断标准就是思政案例能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不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思政就是失败的。所以,思政实施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旧事重提、引古论今,以情感人。在实施思政元素时要融入教师自己的情感,配合画面、声音,甚至要准备相关道具、布置场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切不能语言冰冷,或居高临下,含沙射影、批评、讽刺挖苦学生。高职学生大都在求学过程中历经批评、指责、打击,只有以情感人,才能温润心田,激发动力。为达到良好效果,应该将学生设计到思政元素的实施场景中来,通过角色扮演、充当评委、导师、主人公,使其身临其境,感受气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达到思想内化的功效。

七  课程思政要顶层设计、科学管理

(一)  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建设共享资源库

学校要建立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建设开放型的思政资源库,根据思政元素的内容、意义、特点,进行分类管理。思政内容应该严谨、观点明确,思想积极,具有教育价值。由专人负责建设、管理思政资源库,审核、管理思政资源,并不断补充更新,使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校内其他专业课教师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共享使用,以提高思政实施的效率和质量,避免同一个思政元素在不同的课堂被不同的教师演绎成不同的版本,甚至自相矛盾。

(二)  开展课程思政精品课、示范课,推动课程思政见实效

学校应成立思政教研室,制定、规范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设计精品案例,开展教学观摩,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思政支持及教学指导。通过建设思政精品课及示范课,为各专业课程铺路架桥,作出示范引领,带动广大教师快速入门。

(三)  建立思想政治评价体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教与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教应有学,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建立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考评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应该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在课程教学中应将思政指标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在考核中将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怀作为重点环节,结合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进行评价。通过校、师、生三级“同频”,教、学、考三阶“共振”,才能形成有机和长效的思政氛围和铸魂机制。

八  结束语

当前,国家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大思政体系,促进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9]。

精神无形,却能让人负重前行。只有不断培养大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于吃苦,努力创新的有志青年,使他们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努力改变生活条件,代代相傳,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兴旺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事业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 贾志强.以立德树人为指向的学生品德培养探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2020(14):72-75.

[2] 韩伟.论“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道德培养[J].今古文创,2022(12):108-110.

[3] 李桂兰,孙雪琳.关于高校思政课综合实践教学“育人共同体”的探索[J].文教资料,2020(10):137-139.

[4] 汪晓东,李翔,宋静思.总书记这样和大学生谈心[N].人民日报,2021-12-01.

[5] 张莹.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优良素质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3):42-45.

[6] 金国峰.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14-17.

[7]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8] 孟上九,李进京.大思政观视域下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2):73-74.

[9] 梁小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党史教育的价值及实现——以广东南路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为例[J].探求,2021(6):86-92.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品德教育立德树人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