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

2023-07-05 20:59沈江平
人文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人民

沈江平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人民 生产方式 制度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6-0001-09

现代化作为人类追求自我确证、自我完善乃至生活美好的一种必然选择,寄托了人类的共同情怀和诉求。但因为各国社会制度、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差异性,世界各国关于现代化道路的追求与探索既有相似之处,更有立足自身国情的民族特色。人类终结于“自由民主制度”的神话更是在扼杀其他现代化路径存在的可能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悖论和困境暴露无遗。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努力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诞生了。可以说,兼具批判和继承双重身份的科学社会主义,引领人类思考和走向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创造着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推动着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一个后发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长期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决非“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①之路,具有其他现代化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新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对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比较中扬长避短,坚持走自己的路,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效应和现实意义。

一、人的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显然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上相比较而存在的优势。这种比较意义上的优势,可以从普遍性和其特殊性整体把握。从普遍层面言之,历史生成于主体之人的实践活动,也即人在时空中的场域展开。现代化是人类追求自身美好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从特殊层面观之,西方现代化是西方国家和人民追求自身美好生活的一种活动,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活动。究其根源,现代化是人的一种主体实践活动,表现为人在现代化中的创造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生动体现。在此意义上,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呼唤和确认人的主体性,彰显人的主体性,逐步走向充分有效地调动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实现个体主体性与集体主体性、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统一的进程”。① 可见,融合现代化的普遍特性和自身特殊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本质性建构,是他们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及其产物在时空中的展开,在对外部环境的承继、突破、革新和超越之中,创造了不同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实现了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自我确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显著的优势。从近现代政治史上看,政党是阶级的组织,而从“发展论”来说,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它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并把领导阶级斗争、实现国家转型作为中心任务。迈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在其几百年来的现代化征程中昭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绝不会是一场逻辑的思维风暴或思想演算,也不会是听之任之所谓顺其自然的现实累积,而是与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以及其科学的权威性的领导、动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在实际上已经达到或者可以被认为达到政治高度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②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简单复制往往导致其现代化进程处于不稳定甚至动乱之中。这种异化的政治逻辑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走向“邪路”直至失败。实际上,政党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奋斗付出,表征着现代化道路的不同样态,尤其对处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引领作用。在作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之问的诸多答案中,中华民族的前途依然风雨飘零、不知归处。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抉择。中国共产党是“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③的政党,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秉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人民本位观”,使主体领导实现美好生活的本质力量在客观世界中得到合目的化和合对象化,也就必然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致力文明更新、擘画战略蓝图,彰显强烈的历史自觉、历史担当与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两个结合”中重建了自己的历史主体意识,扎根和激活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力量,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作为领导者,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由“四个现代化”

“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到“新两步走”演变而来,印证着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以宏阔的大历史观审时度势,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正确决策,“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④ 历史昭示,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结束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有效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消除各种思想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推动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第一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① 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搞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对于现代化的目标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引领、路线引领、组织引领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维护和提升党的引领优势和组织优势。

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坚持创造主体与享受主体相统一。“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②早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③的重要判断。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自觉。这体现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作为主体的自主性,具有无可比拟的创造性和实践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因此,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性。历史已经戳破西式现代化“人人生而平等”的神话泡沫。苏联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民的需要,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与认同,最终走向失败。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属性,确保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④的理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致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凸显其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奉行人民立场和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石,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要秉持的基准。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及其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下,我国从一穷二白到盛世中国,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改革到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等,这些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從历史主体维度上理解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实际上在保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续写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精神谱系史等的历史线索,贯穿其中的是对人民群众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主体地位的高度肯定。“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⑤质言之,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为中国的整体发展进步提供了坚实支撑,而且也构成了观照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变量。“真正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是人不断实现着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蕴含超越资本逻辑的现代化实践,它超越了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上的“半截子”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式现代化忽视民众需要、损害人民利益的根本局限性,建构出以人民至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现代化道路。这不仅是因为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获得成功的本质和经验,还在于党和国家深深植根于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有效彰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伟力。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⑦坚持一切发展为人民,“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① 在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就满满的获得感中,中国式现代化真正实现了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的有机融合。

主体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历史也是人作为主体的活动过程。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领导主体,人民群众则是历史发展进步的建设主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在于其革命理论和实践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扫除了现代化发展的绊脚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领导主体与人民主体是内在统一、本质一致的,共同构成现代化中的人的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群众通过现代化实践,自觉将内外环境、目的手段、过程阶段具体地联系起来,在与历史客体多层面的对象性关系中,完整地勾勒与体现现代化建设的图景风貌。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性,但也不能轻视历史主体的作用,最终“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② 作为“唯一具有社会首创能力的阶级”③的人民群众,不仅构成中国社会历史逻辑展开的原初基础,也是推进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动力。总之,“现代化不能只见物质不见人”。④ 中国式现代化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逻辑,对人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种贡献恰恰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

二、物的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物”给予的深厚坚实支撑。这个“物”在静态层面指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包括生产力等的物质财富,也包括具有物质属性的制度及其相应体制;在动态层面则表现为制约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物质生产过程。在社会与人的相互生成和彼此规定中,支撑历史主体展开现代化建设的制度设计、创新机制等方面形成的“物”优势,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搞现代化的国家都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制度,这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决定着不同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制度性质。中国式现代化与其所依存的社会制度和机制密切相关,具有独特优势和内生传统。当前世界存在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两种现代化路径。一系列生存与发展的叠加问题促使人们不能不理性比较不同现代化模式之间的共性与殊异。与具有先发优势的西方现代化相比较,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体现为从“世界远我”到“世界有我”再到“世界向我”的实践历程。制度及创新机制的根本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以及所具有的可持续性、可借鉴性。

强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依托力。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⑤制度不仅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也是一个集中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性范畴,更在归根到底意义上体现为以客观强制性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性范畴。“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⑥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和内在定向,遵循历史更迭的客观必然性,在不断完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体制机制中,设计与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制度体系,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与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生态危机、就业危机频现的“西方之乱”相比,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凸显了自身的制度优势。比如,将社会有机体聚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给人们带来和谐稳定的秩序和高效率,创造出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现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①从本质上而言,现代化的展开既是不断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社会生机活力的过程,同时也依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构新体制、新机制进而不断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内在构成,扎实稳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建设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的支撑力量。70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有效克服和规避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种弊端和不足,如贫富差异不断增大、无产阶级遭受严重等级剥削、精神道德颠倒滑坡、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破坏等,在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中,祛除了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性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②这种制度“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③ 质言之,我们的制度之所以具有显著优势,在于紧紧抓住社会基本矛盾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规律,充分协调构成制度系统的要素及其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自觉依循历史演进规律又实事求是从客观存在出发,走出了一条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在40多年改革开放和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空中,在构筑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在融通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中,在“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为人的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创造了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史和现代化建设史上新的文明形态。于此,我们恪守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通过“中国之治”实现了发展与稳定、统筹兼顾与重点把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大势与历史主动的动态平衡的中国智慧。当然,我们既要看到“东升西降”的发展趋势,更要承认“西强东弱”的现实局势,保持两种制度合作与斗争之间的内在张力,注重价值引领与制度保障的协调配合,努力在制度韧性和制度自信的相持平衡中不断凸显比较优势,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④生产方式作为人类力量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维系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也是考量和把握现代化的根本标准。历史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社会的进步往往依靠社会的创新来推动。这种创造性本质要求赋予新制度以新规定、新要求和新表现,并在重复性机制和创新性机制这两种不同的機制中,追求一种高效优化的社会制度。而“要考察创新的动力来自何处,如何驱动,又必须分析生产方式对创新的制约作用”。⑤ 不同现代化道路的差异性由“怎样生产”决定,这意味我们必须从生产方式的高度来审视现代化所依据的历史方位。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惟有依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才能研判一种现代化道路的优劣及合适与否。西方现代化推动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转变,但以资本逻辑为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必然是引发危机且使之加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条生产发展与贫富悬殊、物质丰裕与精神堕落相伴而行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一条悖论丛生的现代化之路,根本上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中,作为创新主体的劳工大众日益承受着资本主义社会创新的反噬,即资本家财富持续增长,与之相对的无产阶级处于贫困之中。这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创新能力的下降。实践中,那些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蓝本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更多地是落入经济长期滞涨、社会矛盾激化和政治动荡不安的“发展陷阱”。这无疑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的现代化绝非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普世模式,资本逻辑与创新的悖论无法彻底解决。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各项活动的发源地,中国式现代化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方式归根到底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中,努力解决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它不仅在自然界中创造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社会关系,而且孕育着作为历史主体的内在潜力和作为历史客体的社会有机体的未来发展萌芽,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塑造社会关系样态、制定和完善政治制度中找到诠释整个社会历史的锁匙,引领和维护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这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有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比拟的创新优势,比如政治优势和精神优势。党领导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激发出来的动力和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新创新机制更有利于破除人才壁垒,整合资源,将创新不断向前推进。客观地讲,只有创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蕴含的创新驱动机制,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踏上新的征程,取得新的成功。由是观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难以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创新驱动机制的实践创造。在传统与现代、一元与多元、虚拟与现实竞相更迭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式现代化延续和创新了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改写了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开创性地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革新,在不断释放生产力中推动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①较之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蕴含的创新机制,推动塑造出了与之匹配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现代化构成要素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它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有效改革和治理,不断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需要的综合要求。

制度创新原本是制度经济学中的“游戏规则”概念,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中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本质上是社会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呈现。它内在地包含着制度安排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关注,就是在探索一种新的文明秩序、建构与自身相匹配的社会制度及其配套体制,使得这一框架中的经济组织形式、政治架构模式、社会秩序样态和价值观念形式能够有机和谐统一运行并呈现出来。“这一现代化进程在占有现代文明积极成果的同时,正在突破并超越现代性本身。”②在此逻辑下,从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到中国之治,从工业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可以说,制度以及体制建设贯穿始终。在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的情况下,“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③ 唯有在现有的经验里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这一物的优势愈加显著地体现出来。

三、精神的优势

作为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现象,社会意识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精神动力看似缥缈,但在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和社会存在一样发挥着动力作用。两者各司其职,都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成功的要素,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者亦都不可或缺。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和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无疑需要永不懈怠、勇敢向前的精神状态、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党的百年奋斗进程尤其是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塑造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巨大的宝贵财富。“超越西方模式而走一条符合中国民族特点和文化理想的现代化道路,在现代化之科技化过程中‘取利避害和护存民族优秀的道德理想,这是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进化的内在要求。”①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领导人民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成功锻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优势。

精神力量对物质力量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也是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科学对待的具有方向性、基础性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意识不是一个抽象的实体,而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过程的精神再现,对物质力量发挥着能动性和支撑性的反作用,使得社会总体认识水平趋于自觉、科学而上升到新的水平。与此同时,意识在人类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展开的过程中不断表现自身的丰富性,逐步进化和趋于完善,两者是辩证共存的。毛泽东也认为,精神力量“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②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何以在这些国度(中国、印度———引者注),无论科学、艺术、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皆未能走上西方独具的理性化的轨道?”③接着,他给出了答案:“问题的核心毕竟是在于西方文化所固有的、特殊形态的‘理性主义。”④在其理性化就是现代化本质的共同影响下,韦伯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找到了独具特色的精神动力即“‘天职思想与为职业劳动献身”。⑤同时,韦伯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引发且无法解决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悖论。传统是在历史中形成并对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活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这些探讨对于我们深刻把握文化结构的社会功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很好的现实启发。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迁,物质发展与精神变化统一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缺一不可。资本主义现代化“以物为本”,形成一幅幅的拜物教图绘,资本逻辑统治着人的价值和精神世界。可见,只重物质而轻精神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必然陷入困境和悖论。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理论出发点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物质与精神、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辩证思想。实践中,我们是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深刻把握和自觉运用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辩证思想,在百年来的不懈努力奋斗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后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塑造出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化精神力量。当然,这其中也有曲折,如早期重视精神而相对忽视物质,改革开放以来重视物质而相对忽视精神,新时代则注重两者的协调发展与动态平衡。罗荣渠对此早有预见,认为“在现代化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具有占先性;在转变阶段则是经济与技术因素具有占先性;而在现代化后期特别是社会整合阶段,则是文化因素、生态因素等上升到重要地位”。⑥ 在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当下,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这也就不难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因而,我们追求和建构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① 中国式现代化叙事体系的接续书写,彰显着精神力量贯穿始终的独特功效和意义。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的同时,持续促进先进的精神力量向强大的物质力量转变,以之描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图景。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塑造着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精神优势。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依靠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变迁,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获取民族精神,汲取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动力实现精神世界的科学建构,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社会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且意味着在此基础上人的发展;社会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物质形态的转型,也是社会精神形态的转型。”②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拓展,离不开人力、物力,更与作为精神力量的“心之力”密切相关。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③精神力量与现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因為精神优势可以转变为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它们就构成了现代化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相结合”,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融会贯通,并与民族文化传统、红色文化传统、外来文化传统内在接合,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包含着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冬奥精神等,在百年辉煌的艰辛奋斗中塑造,在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中凝练,在新时代推进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中得到弘扬,沉积为人们社会实践的制约力和推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锻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气概与情怀、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流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血脉。毛泽东时代,独具民族风格和历史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鼓舞着人们奔向光明,以战天斗地的激情投入到“四个现代化”的浪潮中,创造出许多人间奇迹。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明确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历史的了解视为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先后提出重视精神动力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增强精神动力、要增强哪些方面的精神力量以及如何增强精神力量等问题,形成了关于现代化精神动力的纲领性宣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和目标,不仅意味着要提升我党艰苦奋斗、改革意识;更意味着中华文脉的接续,对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并通过党的价值观,引导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复兴提供文化支撑。”④具体到精神优势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之中,“仁政爱民”“礼法并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行合一”“实干兴邦”“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重要思想和传统理念,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优势,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之本、动力之源。“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⑤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崇高理想、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拼搏创造、为民服务、百折不挠等精神内涵,其时代价值和实践导向依然星光闪耀。这不仅使全党在政治、思想、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国共产党在砥砺奋进中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并在开创的生动实践中具体化、时代化,其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供给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营养。面对“两个大局”和新征程、新任务,全党全国人民都需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发挥其独特精神优势,在风险挑战和机遇抉择中砥砺前行。

要厘清和重视精神的优势,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与精神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的遵循和运用。这个原理在实践中意味着,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我们要在发挥好物质力量基石作用的同时,也要搞好精神领域的问题,发挥好精神力量的引领作用。这是因为社会进步必然包含着对文化传统的扬弃与革新,而文化传统又是对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生存与发展智慧的凝结,成为现代化实践中亟需社会性改造和创造性转换的内在力量。“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①中国式现代化要保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改旗易帜,就必须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方向引领和推动作用。这种引领和推动作用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精神优势。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实践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物质与精神两者辩证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推进,不断弘扬我们的精神优势,指引着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日益迈进。

四、結语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与现时代密切相关的实践探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去除国家、民族、地域、制度、文化的差异,所有国家都将或早或晚赶上现代化这趟列车。直至当下,人类依旧跋涉在现代化的追寻之中。奋进在第四次现代化浪潮中的西方现代化和处在逐步完善发展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表明人类的现代化是动态发展的。破除现代化的西方想象,中国式现代化以其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的有机构成,其在实践中彰显自觉主动、系统全面、开放包容精神,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在吸收借鉴人类现代化文明成果一般经验和遵循其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从制度架构、政党领导、创新机制、精神动力等方面实现了对已有现代化模式的超越,引领创造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显而易见,具有“后发优势”和“制度优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可供参考的样本。只要契合本民族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每个国家都可以在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中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与拓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我们包括其他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坚定信念,正视并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危机中寻找新机,在挑战中提高意识。历史经验证明,在立足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殊时空方位中,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为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解决一系列世界性难题中提供积极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晓洁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人民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依法治国”的哲学思考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