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念分析中提升学生思辨性表达能力

2023-07-06 11:45储云
语文教学之友 2023年6期
关键词:概念分析逻辑思维

摘要: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运用概念分析法进行思辨性表达是提升写作思维品质的关键。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巧用概念分析法透视作品的内涵、价值、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表达,提升学生写作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概念分析;思辨性表达;逻辑思维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突出了以思辨性思维为主导,以“表达”为宗旨,旨在培养有见识、有个性的表达者的教学目标。其中,“思辨”这一特性是以理性思维为主要学习先导,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形象思维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思辨性表达”能力的考查。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从形式上看,注重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方面的能力;从内容上看,高考语文作文题更加注重锻炼学生在阅读与表达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巧用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锻炼思辨性读写能力。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写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整部作品以费孝通先生所在的社区为研究点,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社会结构,真实地展现了一定时期下的中国现状。书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概念,涵盖了中国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观念、人与自然、人与礼法等各个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巧用这些概念,通过梳理、整合、分析、归纳,使学生将其有效运用到现实写作中。

一、聚焦概念内部,提升逻辑表达能力

首先,注重概念内部,分析其内涵。“语言文字的梳理与定义”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础型任务。其中,“定义法”是概念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在《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整部作品的概念,进行逐层梳理,洞察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剖析语言材料的内涵。比如,学生摘录出作品中的部分关于概念的表达,如:

1.无政府是一种不需要规律而自动的无为而治具有秩序的社会状态。

2.当然所谓“无政府”绝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要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无为而治”的社会。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概念内涵,剖析其表达方式。围绕上述概念,学生会发现:两个语段分别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对“无政府”进行了概念界定。语段1主要是从“无政府”的表层、深层特点上进行定义。语段2主要运用了诠释的方法进行定义;两个语段运用了“否肯式”的表达方式,不断地对概念进行甄别、比较,进而凸显其核心特征和内涵。

其次,巧用概念分析法,形成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教师不妨寻找相应的论题,要求学生巧用下定义、做诠释等方式进行仿写训练。比如,笔者执教时要求学生紧扣2022年全国语文新高考I卷作文题“本手”与“妙手”两个概念进行定义。部分学生形成了以下片段:

“本手”乃是一种夯实基础、追求“务本”“求真”的精神,而非刻意做作、生拉硬拽,违背规律、背离正道的法则。

“妙手”不是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做法,而是循序渐进、固本溯源、待时而动的佳境。

可见,学生在不断地分析“本手”与“妙手”的特点,梳理出二者之间的关系,由表及里地剖析出其概念内涵。在思辨性表达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概念的内部,辨析清楚事物所具有的本质特点,进而把握好写作方向。

二、放大概念外部,提升辩证表达能力

对于概念分析,教师需要从单一的概念内部逐步走向概念的外延,不断放大概念外在的影响力,以深度验证其表达效果。

首先,明确概念外延范围,增强表达的真实性。所谓概念的外延是一个大名词,包含种属、矛盾、同一等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清晰地辨明外延与内涵之间的关系,才能透过现象剖析本质。比如,《乡土中国》中有许多概念在特定的语境下有着特定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文段梳理,联系现实进行概念的分析。比如,许多学生结合表述“乡下人土气”相关的语段,认为“土气”一词为贬义词。基于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读作品,激活思维,对“土气”一词的外延进行界定,清晰地认识论题的本质,形成个性化的解读。具体为:

“土气”是根深于土地之中,刻入炎黄子孙命脉之中的基因。它不是一种油腔滑调、蝇营狗苟的行为,而是一种与生俱来、朴实诚恳的精神。它不是忘乎所以、违背本心的背信弃义,而是一种生于斯、死于斯的精神信仰。

其次,辨析概念异同,增强说理的深刻性。《鄉土中国》共涉及了30多个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有着相似性和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抓住不同概念之间的矛盾点或者联系点,逐层展开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比如,笔者执教的时候将“地缘与血缘”“土气与俗气”“礼俗社会与人治社会”“反对与反抗”“欲望与需要”等进行有效辨析,明确二者在外延上的区别。比如,在学习“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团体格局”“个人主义”“自我主义”等进行辨析,进而得出概念本质。

此外,运用还原描述法,加深概念辨析。为了让概念更清晰地呈现出来,教师还可以巧用概念画面还原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概念的内涵。仍以“差序格局”为例: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可见,该语段运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比喻阐释了“差序格局”差等次序和亲疏远近的关系。依据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还原描述法”对文本中其他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思维训练。

三、巧用概念支架,提升准确表达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好奇心和学习力。”可见,语文学习在于唤醒和发现,教师需要巧搭各种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进阶。

首先,巧设情境支架,阐释概念。真实的情境可以关联课本内外,打通文本知识与自身体验之间的屏障,拓展写作思路。比如,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差序格局”的内涵,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现象,搭建情境支架,帮助学生展开关联性、系统性的思考。具体为: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一个小小的口罩在当时有可能成为少数家庭、少数人、少数国家头疼的问题。假如你家有多余的口罩,你会先支援谁?假如你家现在很缺口罩,假想一下谁会最先支援你家?

这是一个生活情境化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自己——自家人——邻里乡亲——村镇社区——市政府——国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图式法,由圆心向外生出圈子,进而形象地展现出“差序格局”的特征。同时,学生由此想到了生活中的“朋友圈”“关系圈”“校友圈”等现象,进而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其内涵。

其次,追根溯源,有效运用概念。《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著作的代表,旨在激发读者观照现实,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基于此,教师需要搭建现实问题与作品中相关学术观点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差序格局”,教师可以引入经典文本《鸿门宴》中的“酒桌文化”(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让学生分析文化背后的原因以及心理。再比如,“五服”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礼俗,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了分析“五服”的文化成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差序格局”的概念进行阐释,并且联系实际阐释其利弊。

总之,思辨性思维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语言知识建构与理解。对于《乡土中国》这一部著作,教师需要依托“概念”,将语言理解与思维训练融合在一起,真正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进而富有逻辑地进行表达。

参考文献:

[1]纪秋香.依托“概念”,提升写作表达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2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顾丽丽.在项目式学习中提升语文阅读探究能力[J].语文教学之友,2023(3).

作者简介:储云(1990— ),女,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概念分析逻辑思维
拱结构概念分析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拱结构概念分析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TED文化交流类演讲的概念功能分析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探讨《伤寒论》中葱白止利功效的新发现
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相关概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