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辅写、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

2023-07-06 23:00骆恩燕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教学策略

骆恩燕

摘 要 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以读辅写、以写促读,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 以读辅写  以写促读  教学策略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获取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写作是他们提高写作能力、锻炼语言文字能力的手段。阅读与写作是一种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师应从教材资源出发,采用以读辅写、以写促读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实行“导—学—练”的教学形式

所谓“导”,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的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以便及时解决。

所谓“学”,就是在自主閱读、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鉴赏。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探究、概括和提炼。通过分析文本的具体内容和主题思想,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情节脉络、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倾向等。

所谓“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文章初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文章初稿进行指导和修改。通过修改,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主写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

在通过“导—学—练”模式的融会贯通后,学生会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会更加喜欢写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能加深对写作方法的掌握。此外,在“导—学—练”模式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和批改。要根据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给予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例如,在学完《故都的秋》时,首先由老师“导”出文章中对于北方秋色的描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然后,阐述郁达夫以故都的秋“导”出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故乡的热情,对于国运衰微的叹息。之后再由学生研读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绘景写情、叙事抒情、旁逸衬情等。在学习完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作文训练任务,让学生观察身边秋季的一些事物和景色,并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描述出来。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写作训练,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还能灵活运用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总之,通过“导—学—练”三个阶段的学习活动,可以实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精选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要求面面俱到,而要精选阅读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又要适当地降低阅读难度。一般来说,教师应选择那些难度比较大的文章进行讲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

对于那些没有什么阅读价值、容易被学生理解的内容,就可以适当地进行删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对阅读内容进行删减时,要注意对文本内容的选择和重组,合理地确定每一篇文章在阅读中的地位。有些文章虽然不适合作为课堂阅读材料,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有着重要的价值。比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科普类的文章虽然不适合学生作为课堂阅读教材进行阅读,但是对于高中生成长来说却具有一定的价值,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它们作为课外阅读素材进行使用。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其科学探索能力。当然,教师要注意保持阅读内容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选取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完成阅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精选阅读内容,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巧妙运用文本,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写作元素,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全词了解大意,通过上阕对湘江景色的描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导出一幅绚烂秋景图,为下面作者的抒情创造合适的气氛,引出承上启下的一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由此理解作者抒发的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达作者和昔日战友的革命热情和豪情壮志。然后通过“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和上阕遥相呼应。通过对《沁园春·长沙》的整体分析,指导学生写一篇以“青春少年”为主题的文章,可以学作者写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对理想的追寻,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还可以掌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摘抄描述青春年少、远大志向的词句,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不坠青云之志”,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强化他们对文本写作元素的运用和写作能力。

四、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因此,教师应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拓宽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因此,要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质疑、探究能力,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三国演义》《古文观止》等古典书籍。在阅读与写作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书籍中的知识和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思考这些知识和例子与自己写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要为学生做好课外报刊的阅读推荐工作,比如,向学生推荐阅读《语文园地》《读者》《意林》《中国青年》等优秀读物,可以推荐其中的文学作品、哲理性美文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教师充分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搭建好平台,才能让学生真正扩大课外阅读量,储备更多的知识,丰富写作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写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仔细品味,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作者通联:云南文山州一中]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侧重“以写促读”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