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五育并举,培育“大器英才”

2023-07-10 19:45蔡轶佳
教育家 2023年27期
关键词:校史湖州市校友

蔡轶佳

浙江省湖州中学始创于1902年,培育了“龙潭英杰”之一钱壮飞、文学巨匠茅盾、“人民楷模”王启民、“人民科学家”叶培建,两院院士许杰、陆学善、丁舜年、楼之岑、董石麟、王三一、沈树忠、俞飚等一大批杰出校友。学校传承北宋教育家胡瑗确立的“湖学”之精髓,以“承千年文脉,传明达精要,建英才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努力践行“为国植贤”的初心和使命,使学生成长为具有“正气、大气、和气、灵气”特质的“大器英才”。

立足校史,德育培根铸魂

学校立足丰富的校史文化,拍摄纪录片《校史中的党史》,建设“校史纪念广场”,在校史馆举行每届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整合校友资源,将纪念或展示校友事迹的钱壮飞纪念馆、郎部抗日纪念馆、王啟民展示馆等确立为学校的党建基地和德育基地;寻访66位优秀红色校友事迹,编写校本课程。

近五年来,学校邀请各行业优秀校友开讲“德鸿大讲堂”40余期。杰出校友凝聚的爱国精神、新时代“铁人精神”、“探月精神”,共同构成了学校特有的德育资源,润养着一代代湖中学子。

多方协同,智育引领创新

学校借助“湖州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导中心”和“湖州市少年科学院”等平台,打通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与培养的“绿色通道”。

在校培养方面,学校认真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必修与选修课程,开展生涯规划指导,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升学路径;通过举办无人机挑战赛、NOC系列人工智能体验赛、机甲大师对抗赛、未来工程师项目挑战赛等科技赛事,点亮学生的科技梦。

在“大中”衔接方面,学校积极对接一流高校,连续三年成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入选全国首批“浙江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共育基地”;通过“德鸿大讲堂”邀请高校教授、学者莅临开讲,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接触高校创新研究动态和国家科技发展前沿技术。

近年来,学校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在五大学科竞赛中绽放光彩,更有百余项学生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学校先后获得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50余所全国知名重点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称号。2015年,入选“中国百强中学”。

积健为雄,体育强体塑魂

早在2004年,湖州中学就实行了体育分项教学。学校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足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体育课程,保证每天阳光运动一小时。同时,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田径运动会、“德鸿杯”篮球赛、“凌云杯”足球赛、“向上吧,少年”引体向上校园挑战赛、“登顶仁皇”远足等体育活动。

得益于对学生体育运动的重视,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特别是在2022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湖州中学成绩名列前茅。

深耕艺术,美育沁润心田

学校艺术学科师资力量雄厚,音乐学科现有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3人次,所带领的校“清韵”民乐团和“蓝芽”合唱团在整个浙北地区享有盛誉,多次荣获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一等奖。

学校在开齐开足艺术课程的基础上,每年举办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班级合唱比赛、学生音乐会、摄影大赛、涂鸦大赛等艺术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民乐团、合唱团、舞蹈社、吉他社、音乐社等艺术类社团更是学生张扬个性、发光发热的阵地。学校也因此被评为浙江省艺术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湖州市艺术特色学校。

劳动实践,劳育磨炼意志

早在21世纪初学校就在校内开辟了“开心农场”实践基地,这一劳育创举在2010年被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学校联合湖州市龙头企业,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此外,学校注重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每年组织优秀学生与湖城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子女结对,提供免费的学业和特长辅导。“义务家教”志愿者团队获评浙江省“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猜你喜欢
校史湖州市校友
湖州市庚村阳桃规范化栽培技术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湖州市吴兴区:构建消费帮扶机制 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湖州市吴兴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