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层级化模式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23-07-10 03:23李汉军
教育家 2023年27期
关键词:层级学科人才

李汉军

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建构“早选苗、早育苗”的基础教育机制,对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及早挖掘,深度培养,探索并逐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需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以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引领,探索建构以层级化模式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积极打造“人文四中,踔厉笃行”的办学特色,努力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新时代人才。

打造层级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实际执行者。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视野、学科素养等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

为提供人才支撑,让优秀的人培育更优秀的人,学校创新实施“学科领军人才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三个团队”。在支持新时代学科教育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人选成长的基础上,学校又组建数理化生信息学奥赛团队、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类竞赛团队和艺体金牌团队,深入加强校内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各团队竞相开展丰富、有效的竞赛辅导活动,分批次邀请国内一流学科专家来校,进行团队建设指导及专业培训。同时,学校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与激励制度,督促各团队进行阶段性的计划制定、总结汇报,有效推动系列活动有序实施,激励教师自觉成长。

积极推动教师层级发展,有计划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持续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在进行骨干型、专家型教师认定的基础上,学校还实施骨干教师先期上课制度和青蓝工程,评选首席教师,招聘学科名师,邀请省、市专家进行教学专项视导,多措并举激励一批教师快速成长,从而带动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的整体跃升。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与评价,积极支持教师发展。為积极应对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现已邀请20余名国内知名专家进校开展培训讲座,最大程度开阔教师知识视野。同时,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国内高端培训,并分批对参训教师进行业务测试,有效评价,努力打造一支省市级名师队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好师资储备。

构建层极化的拔尖学生培养机制

针对学生在思维、个性、学业、志向等方面的差异,学校因材施教,构建了层级化的拔尖学生培养机制,不断促进学生科学发展、多元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撑。成立深度学习中心,因校制宜进行规划部署,完善组织架构,制定相关制度方案,有序实施培优策略。学生根据学业特长、思维品质、知识储备等特点自主选择培训科类,由教练团队逐步有序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此外,为提升培优的精度与力度,学校还定期邀请业界知名专家进校开展知识讲座,并统筹利用校内名师资源,为学生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多维度构建拔尖学生培养机制。

探索建立“小学—初中—高中—高校”贯通培养机制。在2023年3月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同志在谈及拔尖学生培养相关政策时表示,将开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选拔、培养、升学的通道,让有天分、有潜力、有志趣的学生脱颖而出。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学校与区内各初中学校联合,探索启动艺体、信息学奥赛的“初中—高中”贯通培养模式,并专门组建踔厉班,统筹学科内优秀教师开展辅导授课,努力抓住青少年智力、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及时引导其学科专业成长,拓展、提升思维品质。同时,学校努力探索“高中—高校”贯通培养范式,与多所国内知名双一流高校联合,设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学校还利用高端设备与优质资源,为区内小学设立研学基地,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励其远大志向。

进行层级化的时空调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进行长期的系统规划,需整体统筹教学时空与教育资源。基于此,学校科学调配、周密安排拔尖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地点,以全面提升教学效率。

进行课余时间的科学安排。学校规范选拔有学科特长的小学生、初中生组建贯通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科学规划课外时间,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学科冬(夏)令营等跨学段的贯通培优课程,调拨优质骨干师资进行阶段式培训,以提前储备拔尖学生“种子”。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根据在校拔尖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素养提升方案,并长期、实时跟踪,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研学等活动,为拔尖学生提供最优化的成长建议。

进行空间的优化调配。各学科开辟专门教室设立虚拟班,与国内名师团队联合开展“双师课堂”,以突破重难点知识为目标,帮助拔尖学生完善知识架构,锻炼创新思维,提升学科综合素养。依据学情,各年级科学调配教室、实验室等学习空间,安排教师定制个性化的综合育人课程,全力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支持。

建构层级化的课程体系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紧跟教改步伐,聚焦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志愿填报等重点问题,探索形成了“4332”选课走班模式(“4”是指根据学生基础学情与思维品质分为4层;“33”是指固定语数英3科,其余学科选择3科走班;“2”是指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双线管理),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选课要求和成长需求,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学校根据新课标与高考评价标准,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支持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多种资源优势,开设创客、围棋、书法、电脑编程、足球等80余项特色课程、重点课程,并且不断优化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特色课程教学模式,努力为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体化贯通特色课程——初高中衔接课程、竞赛先导课程、学科竞赛课程、强基培优课程,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校还全面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改革,全面丰富课堂教学样态,鼓励教师借助大单元教学新型课堂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合作路径,充分利用高校专家进校园等多种机会,聘请高校教授、博士、知名校友等高层次人才,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在激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的同时,进行生涯规划的引导。此外,挖掘学校周边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与平台,形成合作共建、相互成就的办学机制,进行资源互补利用。各年级踔厉班还以周边企业、历史旧址等为研学基地,开阔视野,丰厚知识储备。

总之,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彰显“人文四中,踔厉笃行”办学特色,学校着力创建全方位的层级化培养模式,不断升级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努力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力争培育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层级学科人才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