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竞争

2023-07-10 15:35叶水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商品化市场经济竞争

叶水涛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铁帽子王,没有不倒翁,没有任何企业真做到永不言败。“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然界如此,社会生活也是如此。放眼商界,桑田沧海,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发展市场经济必然伴随着竞争,而且必须鼓励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也是实现价值规律的必要条件。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红极一时的企业家,名声鼎盛的企业,转瞬便沦落到破产的边缘。这样的企业家,这样的企业,有如过江之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胜出缘自竞争,一时风光无限;落败也因竞争,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时无处不在。公平竞争是市场的净化剂,也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竞争是一种过程,一种社会过程,即群体或个体之间对于某种指标的比较过程。竞争力是个体参与社会的能力,也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

市场竞争原则与教育、学校的联系,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二者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不是引入,而是由来已久。学校从来都不乏竞争,教育一直都不缺竞争,且形式多样,名目繁多。各类考试、评优评先,涉及职务晋升、奖金发放等,学校一以贯之采用的手段,都离不开竞争。没有了竞争,也就失去了动力;没有了竞争,也就失去了投入的热情。市场竞争原则和方法,在学校教育中早有体现,甚至先于市场竞争。人类的教育比市场更古老,学校比市场经济古老得多。

然而,经济競争有经济竞争的特点,教育竞争有教育竞争的特点。教育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动力,产生活力,是促进学校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竞争不是为了筛选出少数尖子,也不是为了淘汰一些学生。筛选和淘汰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目的。自然的竞争规律,经济的竞争是优胜劣汰,教育竞争不同于自然和经济的竞争,不能实现优胜劣汰。教育竞争,于学生而言,可以长善救失;于教师而言,可以因材施教;于学校而言,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成就他们最好的自己;校际之间的竞争,可以促进交流和互相切磋借鉴。

教育活动并非一切都需要竞争,都含有竞争。教育竞争是需要选择的,教育竞争亦会有消极后果。如同任何竞争一样,建设性的力量与破坏性的力量是交织在一起的。并非一切教育竞争都是正常的竞争。正常的教育竞争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和相应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公平的原则。而公平原则是一切竞争中最重要的原则。在风气不正、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教育竞争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产生很大副作用。

市场竞争以价格为信号,引导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降低和减少资源消耗。实行教育竞争,不能以分数为信号。分数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分数终究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把教育分数化,也不能把教育商品化。教育不能作为商品,学生不能作为商品,人的思想、道德、态度、行为不能商品化,人格不能商品化。

教育不能没有竞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完全抹平考试升学率等,必然导致表面文章和躺平拉倒。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中最缺乏的似乎不是竞争,而是协作。

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更需要强调合作、团结、互助,提倡集体精神、友爱精神,培养和形成真挚、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学校文化。

猜你喜欢
商品化市场经济竞争
市场经济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过度商品化引发的生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