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域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中的融入模式研究

2023-07-11 07:47樊晨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使得多模态交际成为大学生必备技能。作为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为目标的大学英语,在利用多模态资源展示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如何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使学生有效进行中外文化对比和批判性思考,现已成为大学英语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以多元读写教学法为理论依据,提出通过文化主题凝练、多模态资源选取、中西方文化对比、批判性思考等方式进行多模态教学设计,同时还提出修改课程大纲、设计多模态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及第二课堂活动等教学建议,以期通过多模态资源整合,在大学英语中有效融入中国文化,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资源 多元读写教学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建议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模态视域下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旅游文化形象提升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JK0258)。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领人们进入新媒体时代。抖音、快手、Vlog等自媒体的涌现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途径去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提供了图片、肢体语言、视频、音乐等多种模态的信息资源。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从传统的文字识读转换为多模态资源整合,其交际方式也转换为声音、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多模态交际。因此,掌握多模态知识获取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大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社会的必备技能。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教材内容选择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新进展,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为培养具有前瞻思维、国际眼光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因此,如何利用多模态资源在大学英语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多模态视域下大学英语读写课中融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社会意识的体现、民族精神的延续,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声音、视频及文字等多模态资源成为国内外交流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如李子柒拍摄的日常生活系列视频受到众多国内外人士的赞美和推崇,也成为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中国朴素乡土文化和田园生活的窗口。大学生作为多模态交际的主体之一,其对多模态文化资源的正确理解、吸收和创造,在文化的国际化正向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过于强调课本内容,课程设计以教材内容为主,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英语教学侧重于考试内容及相关技巧讲解,在文化展示方面也多倾向于西方文化。虽然自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后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内容考查,但是课堂上关于中国文化的融入还是相对较少,也不够全面,学生仍更多注重翻译技巧的训练。另外,很多英语教师没有出国留学经历,也很少有机会去英语国家与当地人进行交流,这就导致英语教师缺乏真实语境的跨文化交际体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较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包含古文、唐诗、宋词,还包含各地历史、地理、风俗及艺术。在课堂中融入这些知识时,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拥有深厚的汉语文化功底,广泛涉猎翻译著作,懂得专有名词的正确英文表达,还要对不同地区的文化有深入了解,这些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积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战略背景下,大学英语作为展示国家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应该结合授课内容适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思辨性地看待问题,同时也能够用英语正确表达中国,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多模态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

多模态教学概念是由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NLG)在1996年提出的,其宗旨是利用声音、图片、文字、语言、手势及空间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国内的多模态教学研究路径为:从多模态理论框架的构建到学生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探讨,再到利用多模态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其中多元读写教学法成为教育学与多模态的研究热点。

多元读写教学法包含四个要素: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架和转化实践。实景实践指的是教学设计要基于真实的语境;明确指导将设计意义的资源从语言扩展到图像、手势等多模态符号,指导学生如何在真实的语境中创造性地建构知识;批评框架是指在实景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明确指导了解多模态(语篇)中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转化实践指的是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本文以多模态视角下多元读写教学法为理论框架,以外研社《新一代大学英语1(基础篇)》教材为依托,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融入,并设计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模式,其模式如下:

1.单元主题里中国文化的提炼及多模态资源的选取

大学英语课程每个单元都有固定的主题,中国文化的融入须结合单元主题。如第二单元“The Magic of Words”主要讨论英语的魅力,讨论英语中单词和语义的矛盾性,如同义词在词组中可能表达相反意思,反义词在词组中可以表达相同意思,揭示语言的复杂与奥妙。在引入中国文化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整理汉字的特点及汉语中的一词多义;也可以从唐诗翻译角度入手,选取同一首唐诗不同译者的译作,欣赏他们的翻译技巧及风格。第三单元“The Art of Living”中介绍美国人的待客之道,此时可以融入中餐礼仪,给学生讲述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学生通过比较东西方餐桌礼仪的异同,发现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及处世哲学。文化话题的选取一般要贴近英文课程主题,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从同一个视角看待不同文化也更容易进行横向对比及深入思考。

多模态资源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负责不同模态的资源,如文字版、视频版、声音版等不同模态的资源,把找到的资源发布在网上学习平台Tronclass上。学生可利用资源形成自己的初步观点,并发布在讨论区。教师从教学角度选取比较合适的多模态资源,通过多模态资源的整合对课程进行设计,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思考性。多模态资源的来源要比较权威,内容应积极向上,形式可以多样化。此外,多模态文化内容要紧跟时代潮流,贴近大学生生活,紧跟实事热点。如写作课上可以提供真实场景:结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流行,通过新闻、采访等多模态资源,让学生挖掘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分析其走红的原因。

2.中西方文化对比及批判性思考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让学生使用英语对其进行表达,更重要的是能够整合多模态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比东西方文化,找出异同,了解其背后包含的思想内涵及逻辑支撑,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如在“A New Journey”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文字等资源对比中西方名校校训、学费、录取模式、课程设置等,进一步了解其异同,同时思考中外名校建设过程中的优点及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

教师要通过明确引导让学生明白,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不是为了否定或批判西方文化,而是让学生通过文化去了解人们的行为,客观看待世界的多样性,以更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东西方文化。如“The Art of Light and Shadow”这一单元介绍迪士尼拍摄经典动画片《冰雪奇缘》中遇到的困惑及突破。进行文化融入时,教师可以选取中外在童话或神话故事基础上改编的电影,先让学生课下观看,通过批评框架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中人物的刻画方法及主旋律的异同。转化实践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本单元可以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观看由神话或童话故事改编的中美经典动画片各2~3部,总结原作品拍成电影中发生变化的要素及原因。

教学建议及启示

1.教师多模态理论学习及课程设计

首先是课程大纲的调整,课程大纲决定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多强调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把握、考试技巧的训练,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深入了解。新课程大纲应根据单元主题适当融入中国文化,如中国的节日、名胜古迹、书法、绘画、戏剧、饮食、教育及影视等。融入这些内容时,不必刻意地做专题讲座,可以在文章导入、单词讲解或课文理解互动时自然融入,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主题要与时俱进。

其次是课程的设计。多模态课程设计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多模态教学理论依据,把握多元读写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产出导向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高校可就具体的中国文化内容和融入方法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各个单元主题研讨,以保证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课文为主,选取合适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多模态资源,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匹配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或作业的设计也应多样化、多模态化,如作业可以是口头表达、PPT演示、视频制作、英文写作、在线互动等。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选择,以及手势及表情的管理、服装的选择与搭配,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视觉氛围和互动氛围。课程的考核方式同样也应多模态化,比如可以是书面作业、口头汇报、视频或PPT及第二课堂活动等。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时,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深入了解欧美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因此,英语教师应当积极涉猎英语国家文化,通过国际新闻、纪录片等了解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状况,通过阅读英译经典中文著作、观看国家精品课程或关于中国的英文纪录片,熟悉特定用语的表达和使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敏感性,以实现在英语课堂上能够正确且自然地融入中国文化。此外,英语教师还应不断关注最新教学理论和学科发展动向,可以通过外研社UMOOCS、U讲堂及外教社等提供的在线讲座或课程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2.学生多模态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课堂上,教师可模拟真实场景,根据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模态资源提供相关信息;学生通过教师的明确指导分析多模态资源中所展示的文化要素,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在相关课后活动中运用,形成多模态学习的闭环。学生语言输出形式可以是PPT汇报、视频配英文字幕解说,也可以是定向写作。教师在设置此环节时,可从东西方文化中某个具体的点切入,让学生从细微处入手,进行深入思考。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课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如从Ted演讲、Chinadaily及Youtube等相关网站中获取多模态资源,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会科学评价、分析网络资源,培养自己的辨证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活动,不断实践所学知识。例如,可以参加英语电影配音大赛、单词挑战大赛、演讲比赛、歌曲大赛及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多模态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关注国内外文化时事,通过新闻报道或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时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运用自己的既有知识对这些多模态资源进行深入思考、解读、比较、总结。学生可通过比赛、课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积极去设计、创造多模态资源,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下正确运用各种模态资源。

3.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的多模态有机结合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线上线下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虽然线上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及时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的学生容易分神等,但是在线教学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和展示功能,在课程中融入有趣的中国文化要素,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中国大学MOOC等线上学习平台,推荐学生学习符合课程大綱要求的精品在线课程,如UMOOCS中的包含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课程《风从东方来》《英语畅谈中国》等。

在日常的线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多模态课件,增加文化元素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指导有效性。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拓宽自己的国际化视野。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类英语比赛,通过配音、制作视频及PPT、录制音频等多模态方式,提升其多模态英语的应用能力。

结  论

文章以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多元读写教学法为理论依据,探讨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中的融入途径。在教学方面,描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任务,阐述了具体的文化融入方法,包括文化主题的确定、多模态资源的选取与设计、中外文化对比、批判性思维培养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教学建议:修改大学英语课程大纲,融入中国文化要素;通过U讲堂、各类在线教学及学术讲座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水平,提高其多模态教学设计能力;线上与线下平台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学生通过多模态资源提升自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中国文化的融入使大学英语课程更具人文性和关怀性,在多元读写教学法中,教师创设真实场景,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模态资源并开展分析、讨论,继而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让英语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融入中国文化时需适时、适量及适当,对于融入的方法和途径也要不断实践和创新。

参考文献:

[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eatures [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1):60-93.

[2]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張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9-14.

[5]张德禄,张时倩.论设计学习——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1-8+159.

[6]韦琴红.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2):28-32.

[7]韦琴红.超文本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4-47.

[8]葛俊丽,罗晓燕.新媒介时代外语教学新视角:多元识读教学法[J].外语界,2010(5):13-19.

[9]冯德政.基于多元读写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以英语语言学课程为例[J].中国外语,2017(3):55-63.

[10]雷茜.基于设计学习的外语本科生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提案写作设计学习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3):19-25+159.

(樊晨:西安欧亚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