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路,穿越时空的风景线

2023-07-12 14:43许密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电车铁轨长春

一部《人世间》火了一条路,更火了为这个城市服务半个世纪的有轨电车。

这个取景地是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长春;这条路叫“春城大街”,城市烙印深刻的名字;这辆有轨电车是54路,老长春人叫它“摩电”。

热播剧过后,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每天观光、拍照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从江南远道而来的忠实拥趸……人们为了能等到并成功把几辆老式木质电车装进镜头而欢呼雀跃。而我这个“老长春”却冷落了它二十年有余,也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损失。今天,终于走近它,也算是弥补缺憾!

深秋,微凉的风在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间掠过,金黄的叶片打着旋,奏着飒飒的乐声纷纷飘落,像是秋天颁发给大地的一枚枚金色的奖章,像是破碎的羊皮卷上记载的一个又一个零零碎碎的童话。在轨道线两侧,在路轨的缝隙间,在碎石的路基上,在人行道上,铺了一层又一层秋天的记忆。

54路电车,依然是城市的一道风景。

秋凉了,昨夜的一场秋雨浸润出落叶清苦的味道。只有碎石子路基上那两条已被摩得锃亮的铁轨对四季变换置若罔闻,无声无息而又倔强地向远处延伸。那铁轨开始是笔直的,你感觉它似乎一直奔向了天际,可突然一个九十度大转弯,穿过这片杨树林后,隐没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

清晨,行走于54路轨道沿线,踏着轨道边的人行步道,欣赏着沿途美景,迎着有点苍凉的朝阳,一路前行。

54路电车的存在,纯粹是为了怀旧!

老旧的黑皮电线纵横交错地割开都市的天空,黑色涂漆的电线杆依旧如历史的卫士一般庄严挺立。

一辆辆型号、颜色、涂装皆有差别的54路迎面驶来或离我远去,恍惚间时空交错,现代都市的繁华与喧嚣瞬间便切换成一段古旧的褪了色的纪录片,把人们载入了那段曾经的故事里……

车厢大部分是土黄色木质装饰,只有车窗与拱顶大体和车体相同,都是绿色,给人以古朴、沉稳而又宽敞明亮的感觉。车厢两侧,从头到尾是一长排连在一起的与内饰一样颜色的木质座椅,座椅上铺着干净的黑白花儿坐垫,干净、柔软、舒适。两排座椅上方,是带有怀旧色彩的吊环扶手,随着车的前行摇摇荡荡,好像一个个挂饰,很快便将人带入到一段久远又温馨的岁月。眼前仿佛随之出现了曾经温暖的一幕:来,孩子,坐这里挤一挤!一位大妈一边说一边挪动着身体,旁边的人也都自觉地移动着,哪怕已经很挤,哪怕只挪动一点点地方,哪怕你根本坐不下去,心底的感动与温暖也会油然而生。那种纯粹岁月中纯粹的热情,就如这有轨电车一样,永远地留在了记忆深处。

车厢两侧,镶嵌着《感动中国》的人物照片,每个人物都配有详细的事迹介绍。一张张看下去,内心唯有感动。乘着这样一辆公交车赶往城市深处,瞬间能感受到城市的厚重感,城市文化也更加深邃。

有轨电车虽然没有私家车的速度,但行驶很平稳,更不用担心堵车。“咣啷咣啷”的声响盘旋在耳畔,给人无限遐思,金属质感的声音一路陪伴,仿佛一个苍老低沉的声音在讲述着长春这座历史名城的世纪变迁和这条轨道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像绿皮火车的声音,像工人抡大锤的声音,像老式钟表摆锤的声音……这些都属于那个铿锵、奋进的年代。

54路电车,是一段强行保留的记忆。

54路电车线路始于西安大路站,经春城大街驶向红旗街,横跨了绿园区、朝阳区,一路风景诠释着一路的历史。每一个站牌下都发生过无数的故事,它不仅见证过长春人民的多样人生,也记录了无数人分段前行的步履。

54路有軌电车,承载了太多老一辈长春人的事迹。现在,它将古朴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成为长春这座城市中一道跨越时空的风景线。随着时间的流逝,乘车的人变了,窗外的风景变了,但线路两旁的杨树却依然挺拔、茁壮,车轮下的铁轨依然凝重、坚实……

54路电车,如同在历史与现实间缝合的拉链。

有轨电车作为百余年的交通工具,曾经在二十世纪初风行一时。一九〇六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天津试运行。而长春的有轨电车始建于一九四一年,发展的顶峰时期有六条运营线路和八十八辆电车。一九六〇年,长春电车公司职工制造了一台纯手工有轨电车——“长春号”。长春号外壳涂装成绿色,于是,绿色的“长春号”有轨电车穿行在宽阔的马路上,成为一代长春人共同的记忆。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轨电车轨道占地影响以及其他弊端日益凸显,因此被逐渐替代。到了一九九六年,仅剩下54路一条线路,穿越在西安大路与红旗街之间。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私家汽车、公共汽车、出租车、轻轨等公共交通的兴起,有轨电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当今热播的年代大剧《人世间》中,多次出现这样一个桥段:

一身藏蓝工装的周秉昆骑着一辆自行车,伴着微凉的风行驶在下班的路上……背景中有一群同样藏蓝的身影,特别醒目的是远处一辆黄白绿相间的有轨电车惊起枯黄的落叶,从背景虚化的大光圈镜头中缓缓驶来。车轮驶过,两侧落叶像溅起的波浪层层翻涌。伴着车轮与铁轨撞击产生的“咣啷咣啷”声,超过了周秉昆的二八自行车……

一条铺满落叶的铁轨,一辆充满历史感的木质有轨电车,一群为了生计而奋力前行的人,这毫无违和感的画面,再一次把人们拉回了那个峥嵘岁月,远去的“摩电”以及与之有关的故事像张开翅膀的鸟儿,从历史深处飞了出来……

54路电车,是长春人留在史册上的印记!

深秋时节,铁轨两旁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呈现出金黄色油画的质感。风吹,叶落,呈现出春城大街最美的落叶景观。

当电车缓缓行进到该路段,道路两旁纷纷飘舞的黄蝶和铺满轨道的落叶相互呼应相辅相成,似乎有意为唯美而又浪漫的背景铺陈。几辆红白相间的电车相继驶过,再配上缓缓而行的“长春号”电车,果然绝美!在我看来,毫不逊色于俄罗斯的雪国列车、日本江之电的轨道美景,网红打卡地实至名归。

54路有轨电车,就这样穿行在这座城市之间,我想它将与汽车城与电影城都会成为长春这座城市的关键词,成为这个历史名城独一无二的标志性符号!

作者简介:许密,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意文》等刊。

(责任编辑 徐文)

猜你喜欢
电车铁轨长春
基于Baja电车点线面动态仿真转向设计
初夏
小电车,大问题
铁轨之间:一战停战百年鉴
印语长春
最早的电车用马来牵引
铁轨接口处为什么有缝
辛苦的电车售票员
走进长春净月潭
长春——我热爱的森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