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门店全关 克莉丝汀卖楼抵债

2023-07-12 04:28何沛凌
中国食品 2023年13期
关键词:克莉丝抵债货款

何沛凌

昔日“烘焙第一股”门店全关,卖楼抵债。近日,港股上市餐企克莉丝汀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为了偿还拖欠的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已经变卖掉了上海的两处物业。而这并不是克莉丝汀唯一一次“卖楼抵债”,今年三四月份,克莉丝汀曾两次尝试拍卖一栋办公楼,起拍价分别为1.53亿余元和1.2亿余元,最终均因无人竞买而遭遇流拍。

因为拖欠天价债务,今年3月时,克莉丝汀已经陷入停工、断供的泥潭,总部被曝人去楼空,大门紧锁。同时,旗下所有线下门店均已关闭,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运营。

债务高企

公告显示,克莉丝汀这次出售的两处物业,一处位于上海西藏南路1431号1、2层整层,建筑面积为257.96平方米,作办公用途;另一处位于上海惠南镇人民东路2693、2695、2729弄4号202室,建筑面积为214.32平方米,为住宅用途。

两处物业最终卖得人民币1689万元。克莉丝汀在公告中表示,这次卖房的所得款项将用于员工成本、原材料及配料、租金、公用设施及杂项开支。

今年3月,克莉丝汀曾发公告表示,公司在支付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方面出现延误,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额约为人民币5700万元。由于拖欠货款,若干供应商已通过法律程序,冻结了克莉丝汀集团的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约人民币350万元-400万元。

拖欠租金、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就是克莉丝汀卖楼抵债的主要压力源。但是从账面上来看,即便连卖两套物业,对克莉丝汀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弥补其债务缺口。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克莉丝汀发布的2022年中期报告就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已高达人民币5.87亿元。如今,2023年已经过半,但克莉丝汀仍未披露2022年年报,最新的负债数字无人得知。但可以想见,这个数字大概率只增不减。

据了解,目前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法院列为失信公司,公司法人朱永宁名下的多家公司股权也已被冻结。

风光不再

克莉丝汀成立于1993年,一度是上海滩的“顶流”面包店。彼时,中国的烘焙行业整体还是以作坊形式经营,高端的西式点心难得一见,走高端路线的克莉丝汀就显得尤为“高大上”。

2000年时,克莉丝汀成为烘焙行业唯一一家接近千家连锁店的企业,旗下仅直营门店就有800多家,且大多位于城市商圈的黄金地段,风头无人能及。

2012年,克莉丝汀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烘焙第一股”。上市第一年,克莉丝汀实现营收13.88亿元。上市仅两年后,克莉丝汀的发展态势开始急转直下。2014年起,克莉丝汀门店数开始减少,相比2013年减少了100家,仅剩下952家店。2019年、2020年、2021年,克莉丝汀又相继关闭门店117家、99家、55家。截至2022年6月底,克莉丝汀门店仅剩下246家左右。

门店减少的同时,克莉丝汀的业绩也每况愈下。财报显示,2013-2021年,克莉丝汀连续9年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0.37亿元、1.51亿元、1.48亿元、1.21亿元、1.29亿元、2.32亿元、2.07亿元、1.1亿元、1.7亿元。

业绩、门店规模双双持续“滑铁卢”后,克莉丝汀又被曝出了更大的雷。2022年7月,有上海消费者向媒体投诉称自己的克莉丝汀预付卡无法正常兑换,拨打客服电话也得不到回音。上海广播电视台等不少媒体发现,克莉丝汀或已陷入闭店潮,并且出现中央厨房停工、门店拖欠房租等迹象。

而后,来自消费者、供应商、员工和房东的欠款追讨之声愈演愈烈。有媒体报道称,有供应商透露自2022年上半年起,克莉丝汀就开始拖欠货款,由于货款始终未结清,有供应商从2022年10月起选择停供,另有供应商已开始提起诉讼。克莉丝汀不少员工也向媒体爆料称公司欠薪,并稱南京工厂从2022年起就拖欠工资。

今年3月,克莉丝汀总部被曝人去楼空,大门紧锁。3月10日,克莉丝汀发布公告称,因疫情原因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现金流紧张,拖欠金额约5700万元。同时表示所有线下门店均已关闭,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上午9点,“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于港交所暂停买卖,至今仍未复牌。

猜你喜欢
克莉丝抵债货款
以房抵债和让与担保的识别及重塑
烘焙第一股成“仙”记
以物抵债在司法实践中的效力问题研究*
试论以物抵债协议的法律效力
信用证交单不符时买方拒付货款权利证成
克莉丝汀:亏损、衰退还要持续多久?
终于曝光了这个惊天大秘密 重大惊喜:招募经销商 免费铺货卖完再付货款
怎样把“代收货款”这只老虎关进笼子
音乐剧《歌剧院的幽灵》经典音乐唱段分析
竹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