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间种生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2023-07-13 15:35嵇迎燕钟章敏黄应宗莫钟敏
广西农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葛根生姜栽培技术

嵇迎燕 钟章敏 黄应宗 莫钟敏

摘要:作物间种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同一土地单位面积上的作物产值。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葛根间种生姜每667 m2葛根和生姜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02.30 kg、800.50 kg,葛根间种生姜总产值13936.76元/667 m2,比单种葛根增收1316.66元/667 m2,比单种生姜增收4960.76元/667 m2,增收效果显著。文章详细阐述葛根间种生姜的种植模式及茬口安排、种植地块的选择及处理、葛根栽培技术要点、间种生姜栽培技术要点,旨为规模化推广葛根间种生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葛根;生姜;间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19;S632.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2-00-04

Technical Model of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Pueraria Interplanting with Ginger

Ji Ying-yan, Zhong Zhang-min*, Huang Ying-zong, Mo Zhong-min

(Zhongshan County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Hezhou, Guangxi 542699, China)

Abstract: Interplanting of crop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light energy and land resources, and increase the output value of crops per unit area of the same land. After year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 average yield of pueraria interplanting with ginger was 1602.30 kg and 800.50 kg per 667 m2, respectively. The total output value of pueraria interplanting with ginger was 13936.76 yuan/667 m2, which was 1316.66 yuan /667 m2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planting pueraria, and 4960.76 yuan / 667 m2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planting ginger.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income is remarkable.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planting mode and stubble arrangement of pueraria interplanting with ginger, the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planting plots, the key points of pueraria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terplanting ginger cultivation and other technical poi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arge-scale promotion of technical model of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pueraria interplanting with ginger.

Key words: pueraria, ginger, inter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葛根為豆科葛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中国卫生部首批批准的药食同源两用植物[1,2],既可作为食物食用,也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突发性耳聋等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及经济价值。生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历史久远,食之有温肺化痰止咳、开胃健脾等作用,是煮菜用的调味品,也是作为瑶族油茶的原料之一,深受人们喜爱。葛根是藤状搭架高秆作物,行间空旷荫蔽,单种葛根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而生姜是矮秆耐阴作物,不耐强光和高温,单种生姜需要投入遮阴设施,增加生产成本。葛根是深根作物,生姜是浅根作物,单一种植都不能充分利用土壤中各层的养分。单种某一品种,所产出的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本研究依据冼成基等[3]对香芋、粉葛、生姜间套种栽培技术的成功例子,经在藤县探索实践,归纳出了葛根间种生姜立体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解决了上述单一种植葛根或生姜的弊端。在钟山县经过多年的探索应用葛根间种生姜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2018—2022年钟山县累计种植葛根806.71hm2,其中采用葛根间种生姜模式种植面积约266.67hm2。据统计,每667 m2葛根和生姜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02.30 kg、800.50 kg,葛根和生姜的市场销售价格分别为6.20元/kg、5元/kg,葛根产值9934.26元/667 m2,生姜产值4002.50元/667 m2,葛根间种生姜总产值13936.76元/667 m2,比单种葛根(平均产量2035.50 kg/667 m2,产值12620.10元/667 m2)增收1316.66元/667 m2,比单种生姜(平均产量1795.20 kg/667 m2,产值8976.0元/667 m2)增收4960.76元/667 m2,增收效果显著。

1 种植模式及茬口安排

葛根,2月中下旬进行定植,12月中下旬采收。

生姜,3月中旬催芽,4月上旬移栽定植,11月中旬采收。葛根需留档种植,起畦(包沟)160~170 cm,

葛根单行种植,其种植带宽为60 cm,预留70~80 cm

空档间种生姜,开沟宽为30 cm。

2 种植地块的选择及处理

2.1 种植地块的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壤pH值6~8,且前茬未种植过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的旱地,作为栽培地。

2.2 整地施基肥

葛根与生姜都是块茎作物,土壤疏松有利于块茎膨大,当前茬作物采收后,采用大型拖拉机进行40 cm左右的深翻深耕,破除深层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上下层土壤的沟通交换、加厚耕作层,经过暴晒后,能够有效的杀灭越冬的害虫、虫卵,降低越冬虫口率。移栽定植前的2~3 d,选晴天结合整地进行施肥,每667 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 kg加复合肥30~35 kg后,采用旋耕机起畦一体式拖拉机进行旋耕起畦,畦面宽130~140 cm,畦高30~35 cm,沟宽30 cm。畦面宽60 cm用于种植单行葛根,畦面宽70~80 cm用于间种生姜。沟开在间种生姜与邻行葛根之间。

3 葛根栽培技术要点

3.1 品种和种藤的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和商品性好的品种,如“粉葛一号”等。应选取充分木质化、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藤蔓作为种蔓,剪取距离根部150 cm以内且芽苞大、茎粗超过0.5 cm的藤段作为种藤。

3.2 插穗的选择及处理

在12月将种藤剪去头和尾,并剪成长度为6 cm左右且带有1~2个节眼的插穗。注意刀口要平滑,上端剪口用油漆进行涂抹,防止水分蒸发。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消毒3~5 min,捞起并晾干水分;再用生根粉600倍液浸沾芽节下端,促生根。

3.3 扦插

3.3.1 配制营养土

将复合肥、磷肥、细土按2∶2∶100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商品有机肥反复搅拌均匀,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覆盖薄膜进行堆沤30 d左右。

3.3.2 建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便于管理且未种植过葛根的地块作为苗床,整成畦面宽100~120 cm,沟宽30~35 cm,苗床长度可根据地块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然后将之前处理好的營养土均匀铺在苗床畦面上,厚度7 cm左右为宜。

3.3.3 扦插

1月中旬,将插穗剪口下端斜插入苗床,每667 m2扦插6.5万株,注意要将腋芽露出,不能埋在土里。腋芽眼要朝上,淋透水。再用竹子搭建简易小拱棚盖膜防寒,苗床要注意保持湿润而不积水,发芽后施一次氮肥。

3.3.4 炼苗

在移栽前3~5 d进行炼苗,通过揭膜降温、适当控水来锻炼幼苗的抗逆性,以利于移栽后葛根苗早生快发。

3.4 移栽定植

葛根苗龄在30 d以上就可进行移栽定植。选取健壮的扦插苗,在2月中下旬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在距离畦边30 cm的位置进行单行定植,保证葛根种植带宽60 cm,行距为160~170 cm,株距为45~50 cm,每穴1株,每667 m2定植750~900株。定植完成后淋足定根水。

3.5 田间管理

3.5.1 补苗

及时检查葛根苗的移栽成活情况,发现有死苗、缺苗,及时拔除补种,确保全苗。

3.5.2 追肥

提苗肥:葛根苗移栽成活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 m2用复合肥3 kg加尿素2 kg兑水500 kg进行淋施;间隔20 d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 m2用复合肥5 kg加氯化钾5 kg兑水500 kg进行淋施;之后可根据苗的长势情况确定是否进行第三、四次追肥,每667 m2用肥与第二次相同。

块根膨大肥:一般在定植后80 d左右块根形成,每667 m2用高钾复合肥30~40 kg进行穴施,间隔20 d施1次,施2~3次。

3.5.3 搭架引蔓

葛根藤节多,藤蔓长,当藤蔓爬到地面上,藤节容易长出不定根,所以要用竹竿、木条等搭支架将藤蔓引上架,搭架不仅有利于葛藤进行光合作用、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也能为间种生姜创造遮阴条件。一般当藤蔓长到20 cm以上时,进行搭架引蔓。用200 cm左右的竹竿或木条搭成篱笆状,将藤蔓扶上架,搭架宜早不宜迟,且要确保支架插深插实,以防藤蔓重时被风吹倒。

3.5.4 修剪

为抑制植株疯长,需对葛根藤进行合理修剪,促使块根膨大。每株留3条健壮藤蔓,要及时抹去80 cm以下的侧蔓;藤蔓爬到竹竿顶部时除去顶芽,然后每根主藤蔓保留3根较为粗壮的侧蔓,当侧蔓长到100 cm左右时要摘除顶芽,促使下一级侧蔓萌发,使根部有充足的营养供生长膨大;结合修剪除去枯藤、弱枝、病枝、残枝等;6~8月除去花序,利于块根积累养分。

3.5.5 修根

定植后80 d左右块根即可形成,要在块根膨大前,选晴天早上或傍晚挖去葛根基部周围的土层,每株保留2~3根粗壮且形态好的块根,其余的全部割除,然后将土壤回填。修根完成后,结合培土追施一次重肥,每667 m2施用高钾复合肥40~45 kg,注意肥料不能与块根直接接触。

3.5.6 病虫害防治

葛根虫害主要有蟋蟀、金龟子等,多发生在生长前期,病害主要有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疫病、炭疽病。应注意选用防治葛根病虫害的药物时应避免选用生姜敏感的药物,兼顾防治生姜病虫害,需进行统防统治,全面喷药。

蟋蟀: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 g与炒香的麦麸或米糠5 kg混合诱杀,每667 m2用20%氰戊菊酯乳油110 mL兑水70 kg进行喷雾防治,应从地块四周开始进行喷雾,再逐渐向中心喷雾,避免蟋蟀逃走。

金龟子:成虫在晚上出来咬食叶片。可用灯光诱杀,或摇动葛藤,趁其落地假死时进行捕杀。每667 m2用90%晶体敌百虫70 g兑水70 kg喷施叶面进行药物防治。

根结线虫病: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10%噻唑磷乳油20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

根腐病:每667 m2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或用15%络氨铜水剂8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

立枯病:每667 m2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 g兑水70 kg进行喷施,间隔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

炭疽病:每667 m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 g兑水70 kg进行喷雾。

霜霉病:每667 m2用66.5%霜霉威盐酸盐水剂95 mL或用40%百菌清悬浮剂150 mL兑水70 kg喷雾进行防治。

3.6 适时采收

12月中旬块根不再膨大,淀粉含量达到最高,这时可进行采收上市。选择晴天进行采收,采收时先砍掉葛藤,拔掉支架,再根据块根的生长方向,挖走葛根周围的土层,使块根与周围土壤分离,注意不要伤到块根。

4 间种生姜栽培技术要点

4.1 种姜的选择及处理

选择无病虫害、无损伤、肥大不干缩、皮色金黄、芽壮的姜块作为种姜。3月上中旬将种姜掰成有2~3个分枝的小块,每小块带2个健壮芽眼,选晴天晾晒2~3 d,以利于提早发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5 min,再用经过消毒处理的细沙土堆放催芽,芽长到1.2 cm左右时进行栽种。

4.2 栽种

4月上旬将催好芽的种姜间种到种植葛根时预留的空档内,栽种时要合理密植,以利于提高生姜产量,一般间种生姜时株行距为15 cm×30 cm、种植沟深为10 cm为佳,每667 m2用种量80~100 kg,种姜芽眼朝上种植,用2~3 cm细土进行覆盖,淋足定根水。

4.3 生姜田间管理

4.3.1 水分管理

生姜喜温暖、耐阴湿、怕炎热,需保持土壤湿润且不积水。一般在栽种后保持土壤面干燥,出苗后到收獲前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旱为宜,生长旺盛期要及时浇灌防止干旱。

4.3.2 追肥管理

生姜耐肥,生长过程中根茎不断分生膨大,应少量多次进行追肥。注意不能在高温多雨的天气追肥,可结合浇水追肥进行2~3次中耕除草和培土,每次培土3~5 cm厚。齐苗后进行第一次追施,每667 m2用复合肥3 kg或尿素2 kg兑水500 kg进行淋施;当苗长有2~3个分枝时进行第二次追施,每667 m2用复合肥25 kg进行穴施;生长旺盛期,每667 m2用花生麸100 kg加复合肥15 kg进行穴施。

4.3.3 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虫害主要是姜螟、甜菜夜蛾、蛴螬等,病害主要是姜瘟病(姜腐烂病)、叶枯病等。

姜螟:在幼虫3龄前,每667 m2用25%杀虫双水剂300倍液灌根进行防治,也可每667 m2用90%晶体敌百虫80 g或20%灭扫利乳油55 mL兑水70 kg喷雾进行防治。

甜菜夜蛾:每667 m2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0 mL加90%晶体敌百虫87.5 g兑水70 kg喷雾进行防治。

蛴螬:每667 m2用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 kg加干细土50 kg搅拌均匀,撒施于生姜周围或结合追肥穴施进行防治。

姜瘟病:每667 m2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 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40 g兑水70 kg喷雾进行防治。

叶枯病:发病初期,每667 m2用40%百菌清悬浮剂117 mL兑水70 kg喷雾进行防治。发生较严重时,每间隔7~10 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4.4 采收与贮藏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姜成熟度进行采收,一般在7~8月中旬可采收嫩姜上市,也可在11月中旬采收上市。需要贮藏的可带少量泥土进行采收,采用地窖、坑埋等方式进行贮藏待售。

5 小结

该模式通过采用高-矮作物搭配方式进行间种,在葛根栽种时合理密植,合理预留行距,并适时栽种生姜,充分利用光、热、气、水、土等自然资源,发挥作物间的互利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资源利用率[4-6],增加同一土地单位面积上的作物产值,产生较好的经济收益,值得在贺州等区域适度推广应用,助力当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旭东,王爱勤,何龙飞.葛根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1-16.

[2]罗勇.葛根实用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前景[J].南方农业,2015,9(27):16-19.

[3]冼成基,卢运富.香芋、粉葛、生姜间套种技术[J].南方园艺,2009,20(3):55-56.

[4]于琴芝,高立波,龙代英,等.葛根套种花生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园艺,2022,33(2):57-59.

[5]于琴芝,李良劭,莫庚生,等.幼龄果树套种葛根高效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21,537(19):29-30.

[6]周艳霞,万正林,邓俭英,等.不同栽培密度对广西葛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3):45-48.

(责任编辑:黎月娟)

猜你喜欢
葛根生姜栽培技术
药食两用话葛根
夏吃生姜益健康
颈椎病良方葛根汤
地龙生姜平喘
Self-Consistent Sources Extensions of Modified Differential-Difference KP Equation∗
生姜拌醋治腿关节疼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