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写人生

2023-07-13 04:46李咪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永动机潜心行笔

李咪

一撇一捺,人字易成。小小的“人”字在书法中,竟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起笔之时,藏而不露;行笔之期,不偏不倚;收笔之际,缓缓出头。写好一个“人”字很简单,但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却并不容易。

潜心积累,静待时机,此之谓藏而不露。“小不忍则乱大谋”,两千多年前,孔圣人如此说道。若在人生起笔之时便锋芒毕露,恃才而骄,就难免会成为划过夜空的流星,绚烂却又极为短暂。“霸气震神州,凌云志未酬”,你可曾听到那乌江畔至今吟唱的悲歌?项羽年少时曾豪言“剑一人敌,不足学”,最终也落得在乌江自刎;你又可曾看到过新城之上的那一口墨池?那是王羲之,虽年少有才,却将锋芒藏匿,潜心积累,终成一代书法大家。潜心积累者,将如那灿灿星斗,于苍穹中寻一隅,永悬于夜空之中。

把握方向,坚守正道,此之谓不偏不倚。上流失之毫厘,下流差之千里,若不把握正确的方向,不偏不倚行走在正道之上,就难以书写人生的华章。我们耳熟能详的物理学家焦耳,也曾因为痴迷于永动机的发明,没有认识到这方向一开始便错了,白白耗费十余年精力而无果。

人生起笔固然重要,它决定着我们以后的最高限度,但行笔之期,则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如何不偏不倚行笔,是我们一生都在探索的事,也是我们一生都应该追求的事。

持续发力,厚积薄发,此之谓缓缓出头。梅花傲放扑鼻香,正是在风霜雨雪中发力的结果;水滴十年石终穿,正是它长久以来积蓄的成果。大自然以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诠释了持续发力这一书法智慧,同样的,书写人生也绝非是一朝一夕的成果。古人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持续发力,不急于求成,终能有所成,有所获。

承前人之路,开后者之先河,此之谓描紅。翻开中国史册,无数前人为我们开辟了道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书写人生的“红模子”,让我们有前路可循。然而只是一味地承前人之路、描前人之字,则难以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有描前人之字的智慧,这样才能新而不逾矩,但我们更要有秀出自己风格的勇气,这样才能新且不逾时。

人字虽只有一撇一捺,但其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却适用于我们一生。运墨收笔承其道,一撇一捺写人生,践行书“人”之智慧,方可成大写之新人,担当时代复兴之任。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镇中学‖指导教师:刘宇航

[JIJIGONGZUOSHI][吉吉工作室]

习字之初,“人”字往往就先于其他字被认识了,这个最常用的字,只有一撇一捺两笔,看似最简单,其实却有着极为复杂、深刻的内涵。它起笔之时,藏而不露;行笔之期,不偏不倚;收笔之际,缓缓出头。一撇撑起架构,一捺稳住平衡,似乎谁都可以轻松写出,但想要写得四平八稳、头尾平整,又绝非易事,这个字,与人生的经营何其相似!

人生起笔便锋芒毕露的项羽没有潜心积累的耐心,于是他的“人”没能写完就垮了下来;运笔下行,没有坚守方向的焦耳,白白为所谓的永动机浪费了十余年的光阴;持笔发力,厚积薄发的王羲之则凭着一池墨水,磨出了稳健内敛的笔法,“人”字入木三分,写出人生佳句……

要写好这个简单的“人”字,既要描前世人的智慧,又要出新时代的风格,一撇一捺的道理,就包含在一笔一划之间,也践行于一生一世之中。

【适用文题】一字一世界;书写青春;汉字的魅力……(苗与)

猜你喜欢
永动机潜心行笔
传说中的“永动机”真的存在吗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为什么造不出来永动机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潜心』三十载 为国铸重器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永动机不永动的奥秘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突出特色学雷锋“五老”潜心育后人
潜心筑平台 全力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