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各民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共进路径

2023-07-14 22:49王岚陈敏
民族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地区

王岚 陈敏

[摘要]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征程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推动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必须牢牢抓住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一方面应通过坚持思想文化引领、拓宽宣传教育渠道、营造浓郁氛围、借力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等措施,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实现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以生态优先的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创新、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措施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2-0016-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苗族家风家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研究”(18YJAZH090)、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21GTYBC06)、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岚(1967-),女,贵州松桃人,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学。 四川 成都 610041 陈敏(1996-),女,四川安岳人,四川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四川 成都 610068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现代化需要汇聚起各民族的磅礴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力量,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精神动力;民族地区同步现代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国式现代化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年关于民族地区实现同步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较少,张智勇、文传浩(2022)提出了同步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治理同效,服务同质,发展同步,文化同向”的五个协同之路。[1]陈文烈、梁思宇(2022)探讨了生态文明导向下民族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路径。[2]宁亚芳(2022)总结了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成效与基本经验。[3]赵泽琳(2022)提出应通过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重阐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四个维度。[4]高永久、冯辉(2023)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相互促成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二者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5]李俊杰、王平(2021)阐释了在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中需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6]马成明、崔莉(2022)论述了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全方位着手,指出民族地区健康发展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7]张港、郭雪冬(2022)从现代化道路上的主体、内涵与目标等視角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其实践理路。[8]李军龙(2022)认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从坚持党的领导、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向着力。[9]蒋慧、孙有略(2022)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逻辑及其未来转向。[10]

上述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成果总体偏少,尤其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各民族现代化相关联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本文拟探讨推进各民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共进路径。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各民族的现代化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家庭,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包括各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范围的现代化,也是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参与,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反复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又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他们对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也有论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共同富裕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从先秦思想家管仲的“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以天下财利天下人”的主张,到农民起义将领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从儒家思想家的“大同社会”理想追求,到近代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及孙中山先生“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抱负,无不反映了我国先民对实现共同富裕理想社会的憧憬。

实现共同富裕,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在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条件。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实现共同富裕置于治国理政更凸出的地位,提出:“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共同富裕思想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促进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找到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它势必会超越西方现代化“线性发展”和“资本主导”的结构性弊病。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标志,为人类解决“共体富裕”难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是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和生态屏障区,155个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森林面积占全国的43.9%;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65.9%,有328个县(旗)位于22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民族自治地区总面积的48.5%。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我国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防线几乎在少数民族地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和地区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地区和国家长治久安,也有利于维护我国与周边地区的睦邻友好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啃下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民族八省区GDP总量从1978年的 57.89 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4491.94 亿元。民族八省区2000~2020年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2.66%,高于全国11.66%的平均增速。经过8年接续奋斗,民族八省区 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少数民族自治地方42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历史性飞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为各民族紧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祖国统一、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石,是民族团结、和谐交融的情感纽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加强各民族共同团結奋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基础。

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为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1]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不断侵略,我国各少数民族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汉族人民一道,英勇杀敌,保家卫国。抗日战争进一步激起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各民族人民同仇敌忾,并肩作战。正是依靠各民族群众团结一致才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同样是依靠各民族群众团结一致,戮力同心,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族人民一道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体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一道迈进小康社会。历史证明,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才能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建起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固的思想长城,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同样离不开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11]

我们必须看到,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存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民族地区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致贫因素多元复杂、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党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领导各民族人民攻坚克难,如期取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与汉族地区和中部、东部等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也就决定了要实现各民族共同的现代化,将是一项极其复杂艰巨的任务,必然要求各民族要互帮互助、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凝聚共同进步、共同奋斗的合力,更要充分发挥各民族群众的聪明才智,不断激发各族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久久为功,为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地区的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进实现各民族现代化的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始终贯穿现代化进程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引导各民族群众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现。

(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压实推进各民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就像阳光、空气和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稳定的奠基石。[13]要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细致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全体社会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1.坚持思想文化引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魂。没有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也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各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爱国诚信、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等思想资源,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持续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新四史的宣传学习和教育,用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各族干部群众,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建设,发展文明鄉风,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为核心,教育引导各民族群众,着眼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自觉维护各民族大团结,坚决抵制各种分裂言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实现个人、国家、社会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2.拓宽宣传教育渠道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标语、公益广告等公共媒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用接地气、生活化、故事化的形式,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讲述群众身边人、身边事,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群众喜欢听、听得懂、听得进。使民族团结教育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传播效应,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同时,要充分借助网络媒介的作用,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融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文化,使互联网成为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平台。例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从1984年起,把农历六月确定为“民族团结宣传月”,至今已连续38年组织开展活动,“宣传月”早已是凉山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特色和品牌。2021年起,州政府又确定“宣传月”的前一天为“民族团结进步节”。全州设立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牌5000多块,大型永久性宣传牌500余块,出租车、电影院、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电子屏推送民族团结进步标语20万条,印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册60余万册。另外,在新闻媒体上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推送民族团结进步公益短视频。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开展网上有奖知识问答、利用微信朋友圈推送民族团结宣传公益短信等。[14]

3.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浓郁氛围

建设民族团结教育文化墙、文化长廊等。以讲故事、漫画宣传各民族一家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通俗易懂的乡风文明规约上墙,图说民族团结好人好事,让群众出门看得见,抬头看得到,打造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文化墙画卷。以文化人,传播正能量,一墙一阵地,引导村民感悟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铸就伟大新时代的模范事迹和精神力量。发挥民族文化馆、博物馆的作用,挖掘整理民族团结、脱贫攻坚等方面涌现出的人物、事迹,以文字、图片、实物、影像等形式陈列展出,让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起建设美好家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热情和斗志。

4.借力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在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包括民间歌舞、史诗及乡规民约等,其中蕴含了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民族团结教育的资源。贵州锦屏县隆里乡华寨村,分布着侗族、苗族、汉族,2007年,该村结合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制定了“以歌劝和、合约管理”的《华寨村村民自治合约》,创造了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村和美、民族和谐的独特方式。“加强团结,和谐共处,以歌劝合,”等内容被写进合约,每户村民签字按手印后,刻在石碑上,正式生效。为调解纠纷,村民自发结成劝和小组,自编自唱《劝和歌》《戒赌歌》等,制作“家和万事兴”牌匾,凡有村民发生争吵、打架行为,就由“劝和小组”上门唱《劝和歌》:“ 家庭之间要和好,家里和好万事兴”“有事摆开说明白,莫把烦恼记在心”,并送“劝和匾”劝和。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效果独特,华寨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将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谣应用在乡规民约中,解决矛盾,调节纠纷,提高了村规民约的亲和力、实效性。华寨村还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等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三字歌”,规范日常行为。[15]历史上乡规民约在民族地区曾经起到维护社会稳定、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作用,今天在民族地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我们应积极借鉴各民族群众广泛接受的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村寨治理等方面的新内容,通过它们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进群众的内心。

5.深入推進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社区、模范村寨、模范个人创建活动。树立先进典范,组织观摩学习。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寺庙等“六进”工作,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等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提出“人人都知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人人都了解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知识,人人都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大局”的“三个人人”的工作目标;总结出“十一步创建工作法”,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六进”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创建“进部队、进派出所、进牧场、进卫生院”的“十进”活动,实现创建全覆盖。[1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显著。此外,还应进一步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范围。将创建工作从以民族地区、乡村、西部地区为主延伸到散杂居地区、东中部地区、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

(二)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同步发展,是实现全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了各民族共同的现实利益及共同的未来愿景。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难以实现;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代化,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加快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满足少数民族的美好生活愿景,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1.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少数民族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的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民族地区尚需要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易返贫人口发现和帮扶机制,分层分级做好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多维度促进务工就业,扎实推进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包括搬迁人员的技能培训,务工就业,当地产业发展以及后续配套设施等方面工作。继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建设、提升撤并村通畅公路、旅游景区路以及产业路。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改造、城乡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为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更要注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质,持续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大力推进5G通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避免区域数字鸿沟出现,[17]为产业发展壮大创造优先条件。

2.坚持生态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民族地区生态资源富足,但生态环境普遍脆弱,要坚定不移地以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为指导,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坚持生态优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民族地区要整合和利用好当地的各种资源,找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结合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提升民族地区资源利用效率,坚决禁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资源开发,自觉抵制高污染、高能耗。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要打好“绿色牌”。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和生态屏障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绿色能源优势,推进节能降碳工作,提高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占比,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让“绿色低碳”赋能地区发展。[18]民族地区还要打好“特色牌”。民族乡村要大力发展特色、低碳的农牧产业,开展规模化畜牧养殖,不断加大对林果业、种养殖业、畜牧业、奶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特色生态产业体系,推进民族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发展,构建“政府+企业+农户”的产业模式。努力打造一批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品牌。打好文旅融合的旅游牌。立足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风情、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打造以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为主题、彰显文旅融合的产业链,以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基础。来自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2015年在民主镇玛瑙村苗寨成立了马边县首家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2018至今已带动大小凉山地区800名妇女居家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超过8000元,农村妇女“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梦想照进了现实,乔进双梅还培养出多位“网红”绣娘,开展直播带货。[18]

3.深化改革创新,增强内生动力

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地区应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要适应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在立足内在的资源禀赋和外在条件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贵州省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优势,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2021年数字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为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快速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对行政监管机制进行优化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等改革,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提升公共服务的便利度,加快推进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推进“互联网+监管”应用,优化政务服务。

4.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全国一盘棋的系统发展中,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国内循环的带动,也离不开国际循环的促进。民族地区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范围更大、领域更宽、层次更深的对外开放。[19]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畅通各种要素流通渠道,充分激活市场活力。促进民族地区各部门、企业广泛参与到全国市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北部湾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发展。同时,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位居沿边的区位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平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推进与周边国家的深入合作,推进民族地区自贸园区建设,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缩小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差距。优化就业创业环境,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成长计划,大力拓展城乡居民就业渠道,开展大规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投入,巩固拓展全民参保计划成果,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优化补充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各族群众共享优质的教育、舒适的人居环境、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总之,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民族地区应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智勇,文传浩.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五个协同”发展之路[J].理论思考.2022(52):45-47.

[2]陈文烈,梁思宇.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民族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81-87.

[3]宁亚芳.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成效与基本经验[J].民族研究.2021(6):12-26.

[4]赵泽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6):21-29.

[5]高永久,冯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J].民族学刊,2023,14(01):1-12+140.

[6]李俊杰,王平.民族地区应在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 (8):9-17.

[7]马成明,崔 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健康发展的 “五位一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2,13(11):9-17+142.

[8]张港,郭雪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J].学理论,2022(12):26-29.

[9]李军龙.以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6):67-70.

[10]蒋慧,孙有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11.

[11]习近平.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 2019-09-28 .

[12]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N].人民日报,2022-03-06.

[13]尔肯江·吐拉洪.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 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J].红旗文稿,2022(08):4-9.

[14]石榴抱籽幸福长 ——凉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纪实[N].凉山日报,2022-11-04.

[15]王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明乡风的路径[J].民族学刊,2020,11(02):103-109+145-146.

[16]木里县经济社会发展巡礼[N].凉山日报,2019-10-09.

[17]涂裕春,陈冰.加快推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EB/OL](2022-12-26)[2022-12-27].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shx/shx_sxk/202212/t20221226_5572714.shtml

[18]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脱贫不是终点 要让非遗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1-03-03)[2022-10-28].光明网,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news/2021-03/03/content_77267315.shtml.

[19]青觉,岳清春.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N].中国民族报.2021-04-06.

收稿日期:2023-01-02 责任编辑:贾海霞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地区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