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甜糯1号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3-07-17 09:27杨虎周刚王薇陈光勇张世洪徐星华欧阳友香宋伟
种子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秦巴山区夏播种植密度

杨虎 周刚 王薇 陈光勇 张世洪 徐星华 欧阳友香 宋伟

摘    要:糯玉米籽粒表面蜡质光滑,胚乳中含有大量支链淀粉,由位于第9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着其物理和化学性状。糯玉米使用范围较广,除可以作为菜用玉米供人类食用外,还可以用于畜牧业、工业和制造业等。文章通过试验设计、产量比较等,阐述了适宜花甜糯1号在秦巴山区夏播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

关键词:花甜糯1号;秦巴山区;糯玉米;夏播;种植密度;施肥量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0-0004-04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基金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2016-620-000-001-063)。

作者简介:杨 虎(1986—),男,汉族,湖北郧县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玉米育种、玉米区试、玉米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小麦区试等。

通信作者:周 刚(1975—),男,汉族,湖北房县人,本科,正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区域试验、玉米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随着国家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饮食越来越讲究。普通玉米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甜玉米、糯玉米成為餐桌上的“常客”[1]。据统计,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hm2,鲜食玉米年市场消费量达到570亿穗。鲜食玉米产业已成为继玉米饲料、玉米深加工后又一新兴产业[2]。

糯玉米作为水果玉米、蔬菜玉米的重要“成员”,以软糯香甜的独特风味及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在鲜食玉米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鲜食糯玉米的夏播模式可以起到调整种植业结构、丰富鲜食玉米市场、为畜牧业提供绿色新鲜秸秆饲料等作用,有较大的经济价值[3]。

十堰市是有悠久历史的玉米主产区,鲜食糯玉米产量严重不足,每年50%~70%的鲜食糯玉米需要从附近省份调运,本土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只占很少部分,缺口巨大。据调查,造成十堰市鲜食糯玉米缺口巨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农户不会选择合适的优良品种,没有高效的生产模式和高产技术支撑;十堰市每年只种植一季春玉米,春季糯玉米可以由本土提供一部分,秋季鲜食糯玉米全部依赖调运。夏播鲜食糯玉米生长速度快、生育期短,可以迅速填补市场空白。本试验探索秦巴山区夏播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花甜糯1号产量的影响,筛选出秦巴山区花甜糯1号最适合的种植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房县红塔镇谢湾村,东经110°43′11″,北纬32°06′25″,海拔429 m。试验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1~2.5 ℃;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0~15 ℃,极端最低气温-17.6 ℃(19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0.4 ℃(1996年7月20日)。年日照时数1 700~2 000 h,无霜期223 d,年平均降水量914 mm,雨日100~140 d,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春季“倒春寒”,夏季“卡脖旱”,秋季阴雨、大风和低温天气。试验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上等,地力均匀,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四周无遮蔽物,排灌条件好。前茬作物为小麦。

1.2 试验材料

供试甜糯玉米品种为花甜糯1号。底肥使用“鄂中牌”硫酸钾型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追肥使用宁夏生产的“洁美牌”尿素,总氮含量≥46%。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同播期,5行区,行长6 m,行距0.67 m,2因素随机设计,见表1。种植密度为A因素,设4个处理,分别为A1处理(37 500株/hm2)、A2处理(49 500株/hm2)、A3处理(60 000株/hm2)、A4处理(67 500株/hm2);施肥量为B因素,设3个处理,尿素追肥量分别为B1处理(150 kg/hm2)、B2处理(300 kg/hm2)、B3处理(450 kg/hm2)。共12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采用机械化翻地,人工播种,底肥统一施用复合肥750 kg/hm2。

1.4 田间管理

本试验于2021年6月8日播种,6月15—17日出苗,6月22日间苗,6月29日定苗,7月1日追苗肥,7月27日追穗肥,6月18日和7月10日打药防虫,9月2—6日收获,见表2。由于种植密度增加,抽雄期、吐丝期有所延迟,8月9—13日抽雄,8月11—15日吐丝。

1.5 测定项目

记载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采收期等物候期,在花期后调查植株性状,在采收期取3次重复中间3行测产,连续取20株鲜穗样本测量鲜穗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穗鲜重、鲜果穗产量,品尝评价蒸煮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随着种植密度增加,株高、穗位呈现正增长,其中,A1B1处理最低,株高242.2 cm,穗位95.8 cm;A4B3处理最高,株高257.9 cm,穗位105.2 cm。穗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A1B3处理最长,穗长21.0 cm;A4B2处理最短,穗长18.6 cm。穗粗在4.7~5.0 cm。秃尖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正增长,其中A1B1处理最短,长2.0 cm;A4B1处理最长,达3.4 cm。倒伏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最低为0,最高为A4B3处理,达到3.7%。倒折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其中最低为0,最高为A4B1处理,达到3.0%。穗行数变化不明显。行粒数呈现负增长,其中A2B3处理最多,有39.5粒;A4B3处理最少,有32.9粒。穗粒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负增长,其中A2B3处理最多,有521粒;A4B3处理最少,有441粒。百粒重湿重A4B1处理最少,有35.9 g;A1B2处理最多,有39.2 g。单穗粒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负增长,其中A2B3处理最多,有198 g;A4B3处理最少,有162 g。

2.2 相同施肥量下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在相同施肥量的情况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小区带叶总重呈现增长趋势,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5.88 kg;A4B3处理最多,有22.12 kg。商品穗重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5.02 kg;A2B3处理最多,有16.28 kg。非商品穗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现增长趋势,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0.86 kg;A4B3处理最多,有6.08 kg。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3 234.00 kg/hm2;A4B3处理最多,有18 434.26 kg/hm2。商品穗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2 517.29 kg/hm2;A2B3处理最多,有13 567.35 kg/hm2。

由图1可知,果穗数虽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但非商品穗数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4穗;A4B3处理最多,有30穗。商品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A1B1处理最高,达91.49%;A4B3处理最低,达62.96%。

2.3 相同种植密度下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产量幅度为13 234.00~18 434.26 kg/hm2,商品穗产量幅度为12 517.29~13 567.35 kg/hm2。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肥量增加,小区带叶总重呈现增长趋势,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5.88 kg;A4B3处理最多,有22.12 kg。商品穗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增长趋势,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5.02 kg;A2B3处理最多,有16.28 kg。

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3 234.00 kg/hm2;A4B3处理最多,有18 434.26 kg/hm2。商品穗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1B1处理最少,有12 517.29 kg/hm2;A2B3处理最多,有13 567.35 kg/hm2。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及蒸煮品质的影响

评价蒸煮品质时,在每项种植密度中施肥量最大的小区连续选取20穗进行蒸煮,由5位专家进行品尝鉴定。

由表6可知,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幅度为12 318.24~13 520.18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A2B3最高,为13 520.18 kg/hm2;A1B3最低,为12 318.24 kg/hm2。蒸煮品质综合评价随密度增加呈现逐步降低趋势,A1B3最高,达82分;A4B3最低,达76分。

花甜糯1号果穗秃尖长,商品性差,外观等级均比较低,这与本试验选择夏播和种植密度设计有关。从籽粒色泽、皮感、糯性、蒸煮风味等品质指标分析,花甜糯1号等级为2级。

2.5 双因素下产量比较

玉米作为需肥量较大的作物,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投入大量肥料。调查表明,国内玉米对氮肥的利用率仅35%左右,67%的农户凭经验施肥[4]。目前,人工、肥料成本增加,许多农户不注重肥料选择,或者只施用底肥,不施或少施追肥,导致玉米单产低下。鲜食糯玉米作为需肥量大的作物,不施或少施肥料会导致果穗短小、产量低下、品质拙劣。本试验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B1处理产量均为最低,B3处理产量均为最高。但是,施肥不是越多越好,肥料施用过量会导致枝叶高大、倒伏倒折现象加重。因此,一定要科学、合理施肥。

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充分利用地理空间和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同一肥料水平下,各种植密度处理中,A1产量均为最低,再次证明合理的种植密度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保障[5]。但不是种植密度越大,产量就越高。本试验中,A4处理种植密度最大,产量却不是最高。这是因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产量虽然有所上升,但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空间变小,营养物质积累降低,从而导致秃尖变长,籽粒变小,果穗变短、变细,商品率严重下降。因此,合适的种植密度也是高产的前提之一。

3 小结与讨论

夏播甜糯玉米可以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增加农民收入,但不能为了高产而盲目增加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花甜糯1号作为鲜食糯玉米,不是提高产量就能增加收入。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以及科学的施肥量,有效提高单产,增加商品穗产量,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试验得出,秦巴山区夏播花甜糯1号最佳种植密度为49 500株/hm2,最佳追肥量为450 kg/hm2。

参考文献:

[1]劉淑丽.鲜食糯玉米高效优质种植技术[J].吉林蔬菜,2014(6):19-20.

[2]贾铭,张世洪,杨虎,等.鲜食糯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1,39(17):48-50.

[3]朱彦辉,赵璞,刘玉强,等.河北省鲜食糯玉米一年两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5):66-68.

[4]周灵芝.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9):6-8.

[5]周刚,杨虎,陈光勇,等.肥料与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郧单22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43-45,55.

猜你喜欢
秦巴山区夏播种植密度
秦巴山区牟牛沟滑坡体治理施工技术
近16年秦巴山区TRMM降水资料的降尺度研究
曲周县夏播工作总结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
我校协办“放飞梦想的翅膀·秦巴山区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