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礼中见修养,自省中见智慧

2023-07-17 04:03郭婧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个人修养反省楚国

郭婧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到楚国,楚成王以礼相待,并追问重耳何以报答自己。重耳回答:他日如两军相遇,晋当退避三舍,再相周旋。楚臣子玉闻言,请求杀了重耳,以绝后患。楚成王说:“楚国的忧惧,在于自己不修养美德。我如果品德有亏,杀了重耳又有什么作用?”

三年之后,晋、楚相争,此时的重耳已经成为晋文公。他兑现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上述材料中重耳、楚成王和子玉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重耳流亡楚国,楚成王以礼相待,遵循礼节,体现个人修养;子玉欲杀重耳,楚成王清醒自诫、自我反省体现治国智慧。我以为,楚成王对我启示颇多,可谓君子。

他启示我们,尊人守礼可见修养,逆境中的善助可点亮微芒。

当年,重耳流亡列国,诸国冷眼相待。唯有楚成王,真心纳之且以礼待之,其中纵然有利益的考量,也有着对末路少主的尊重与关怀。这便是个人修养的体现。若是平日对穷途之人不屑一顾,又怎么会对重耳伸出仗义之援手?回顾当下,又有多少人对高位者彬彬有礼乃至阿谀奉承,而对弱势群体飞扬跋扈,礼数尽失?身为一国之君的楚成王对流浪窘迫的重耳的礼待显得尤为可贵,启示我们何为平等的关怀与尊重,启示我们于自身丰足之时也不能忘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爱护。

是以,小小善助点亮微芒,造炬成阳。重耳成功返晋,当上国君,并承诺且做到了退避三舍。滴水之举可漾涌泉,在他人山穷水尽时助其一臂之力,或许就能改變他的一生,产生许多正面的影响。且看宋江时时善待李逵,之后黑旋风劫法场,使得绝处逢生的宋公明续写水浒传奇;江上渔父摆渡相救后,伍子胥昭关夜奔,终强吴破楚以报父仇……当今,你我应传承助人之义举,增益个人与社会。

他启示我们,反省自诫可见智慧,要拔开表象的雾霭看到未必悦目的本质。

面对子玉的请求,楚成王并非杀重耳以绝后患,而是头脑清明,看到了治国的本质——若国君自身德行有亏,又如何能消除忧患?作为一国之君,面对轻而易举的选择还能反思自身,虑其本质实属难得。且看当今社会,我们总是抱怨路上塞车、下雨路滑导致迟到,却不愿面对自己时间规划不充分的本质;我们总是抱怨领导、上级不能慧眼识珠,却不愿面对自己表现欠佳、能力有缺的本质;我们总是埋怨努力没有回报,耕耘没有收获,却不愿扪心自问:自己行事效率如何?是否是感动自己的“假努力”?的确,本质与真相往往残忍冷酷,直击我们内心深处的软弱与痛点。但,唯有像楚成王这样拒绝自欺欺人,用反省回击疑虑,用本质破解表象,挣脱表象的樊笼迎来人格的成长与更新。

此种智慧于当今仍有现实意义。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提高个人修养,以礼待人,关怀弱者;面对浮世万千的虚华表象,我们应不惧真相,勇敢揭露本质,反省自我以实现成长。

愿你我都能像楚成王一样,既成守礼之修养,又有自省之智慧,以温润自信之姿,面向未来!

(指导教师:李兰/编辑:李跃)

评点

作者审题非常准确,抓住楚成王这个角色,从“守礼”和“自省”两个层面来分析从其身上得到的启发。由文章标题即可见作者选择的立场和文章的整体结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便于阅卷老师抓住核心内容。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从史料中看到人物与事件的当下意义,“回顾当下,又有多少人对高位者彬彬有礼乃至阿谀奉承,而对弱势群体飞扬跋扈、礼数尽失?”这样的发问可谓振聋发聩。“我们于自身丰足之时也不能忘记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爱护”,这样的观点可见作者的可贵情怀和高远格局。第二层观点的论证,紧扣社会中“严于待人,宽以律己”的现状来进行评析,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强烈感知到,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进行真诚的思考是一种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个人修养反省楚国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小燕子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反省与克制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