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感觉系统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2023-07-17 09:26任艳苹朱炬田丽孙晓慧刘宇飞刘娜张哲成
天津医药 2023年7期
关键词:波幅肢体下肢

任艳苹,朱炬,田丽,孙晓慧,刘宇飞,刘娜,张哲成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进行性退化性神经肌肉疾病,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表现为隐袭性起病的肌肉无力、萎缩及锥体束征,并逐渐进展至全身骨骼肌瘫痪[1]。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预后差,多数患者在发病3~5年内死亡[2]。修订的El Escorial 诊断标准认为ALS 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检查应为正常或接近正常,而明显的感觉神经传导异常(速度减慢或波幅降低)可作为怀疑ALS诊断正确性的重要依据[3]。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ALS 中存在感觉神经系统的异常[4]。本研究应用感觉神经传导检查(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SNCS)评估感觉有髓Aβ 大纤维功能,皮肤交感反应(skin sympathetic response,SSR)评估无髓C 类纤维功能,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ontact heat evoked potential,CHEP)评估感觉薄髓Aδ 纤维功能。通过对ALS 感觉功能整体特征的认识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患者的症状,减少误诊。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 年12 月—2022 年12 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的肢体起病ALS 患者66 例,其中男38 例,女28 例,年龄31~77 岁,平均(58.0±9.9)岁,病程2~36个月,中位病程14.2个月,ALS功能评分量表得分(40.7±6.4)分。ALS 患者符合修订的El Escorial 诊断标准[3](临床确诊和拟诊),且临床查体均无明确的感觉功能异常。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变、酗酒、中毒、药物滥用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或周围神经病变;(2)放置心脏起搏器和金属性导管;(3)不能配合检查。根据临床问诊有无感觉症状将患者分为有感觉症状组13例(sALS组,其中麻木8例、疼痛4 例、自主神经症状1 例,男8 例,女5 例,年龄60.9 岁±5.6岁)和无感觉症状组53 例(nsALS 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57.2 岁±10.0 岁)。另外,同期招募于我院就诊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 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0岁,平均(59.5±13.7)岁。本研究通过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受试者于安静房间取平卧位,保证皮肤温度在32 ℃以上。借助Keypoint 4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Medtronic Co.,Denmark),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的SNCS 和四肢SSR 检测;应用Pathway 疼痛和感觉评估系统(Medoc Ltd),行双侧小腿前外侧及前臂掌侧面的CHEP 检测。SNCS:刺激电极置于手指或足趾末端,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记录参数为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和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异常判断:参照崔丽英[5]的正常值标准,SCV 减慢、SNAP 降低或未引出肯定波形,符合任意一项异常即为SNCS 异常。SSR:刺激部位为一侧正中神经,采用50 mA 强度电刺激,时限0.2 ms,连续刺激2 次,间隔时间至少60 s。记录电极置于双侧掌心和足心,参考电极置于双侧掌背及足背,四肢可同时记录到SSR潜伏期及波幅。异常判断:任一肢体未引出肯定波形判定为异常[6]。CHEP:应用CHEP 刺激器于峰值温度51 ℃时分别刺激受试者双侧小腿前外侧及前臂掌侧面,刺激间隔15~25 s,连续刺激5~8 次。检测方法及仪器参数设置参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7]。采用Keypoint 4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记录N波潜伏期及N-P 波波幅。异常判断:潜伏期>均值+2.5 s 或波幅<均值-2.5 s或任一肢体未引出肯定波形判定为异常[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3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参数的异常率

ALS患者SNCS异常率为0,SSR异常率为21.2%(14/66),CHEP 异常率为27.3%(18/66)。sALS 组SSR 和CHEP 的异常率分别为30.8%(4/13)和38.5%(5/13),nsALS 组SSR 和CHEP 的异常率分别为18.9%(10/53)和24.5%(13/53)。sALS组和nsALS组SSR和CHEP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885和1.022,均P>0.05)。

2.2 sALS、nsALS和HC组SNCS结果比较

3组受试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SNAP和SCV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Tab.1 Comparison of SNCS results between the sALS,the nsALS and the HC groups表1 sALS、nsALS和HC组SNCS结果比较(±s)

Tab.1 Comparison of SNCS results between the sALS,the nsALS and the HC groups表1 sALS、nsALS和HC组SNCS结果比较(±s)

均P>0.05。

组别HC组nsALS组sALS组F n 60 53 13正中神经指1-腕SNAP/µV 23.338±14.302 28.345±13.794 22.169±9.415 2.270指1-腕SCV/(m/s)51.657±4.942 50.976±6.374 50.562±4.408 0.326尺神经指5-腕SNAP/µV 12.965±4.582 11.854±4.526 12.462±3.934 0.857指5-腕SCV/(m/s)58.342±5.098 56.642±5.085 56.769±5.168 1.699胫后神经趾1-内踝SNAP/µV 1.800±0.994 1.963±1.171 1.888±1.251 0.313趾1-内踝SCV/(m/s)45.183±5.030 44.528±6.068 44.223±5.362 0.279腓总神经踝-小头SNAP/µV 1.906±0.979 2.071±1.123 1.860±0.760 0.451踝-小头SCV/(m/s)51.115±6.599 49.798±5.656 49.454±4.390 0.847

2.3 sALS、nsALS和HC组SSR和CHEP结果比较

与HC 组相比,sALS 组和nsALS 组下肢SSR 的潜伏期延长,上、下肢CHEP 检测N 波潜伏期延长、N-P 波波幅减低(P<0.05);与nsALS 组相比,sALS组下肢CHEP检测N波的潜伏期延长、N-P波波幅减低(P<0.05);3 组间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Tab.2 Comparison of SSR and CHEP results between the sALS,the nsALS and the HC groups表2 sALS、nsALS和HC组SSR和CHEP结果比较(±s)

Tab.2 Comparison of SSR and CHEP results between the sALS,the nsALS and the HC groups表2 sALS、nsALS和HC组SSR和CHEP结果比较(±s)

**P<0.01;a与HC组相比,b与nsALS组相比,P<0.05。

组别HC组nsALS组sALS组F n 60 53 13 SSR上肢潜伏期/s 1.383±0.129 1.405±0.101 1.397±0.148 0.639上肢波幅/mV 1.577±1.396 1.135±0.996 0.979±0.516 2.232下肢潜伏期/s 1.834±0.286 2.065±0.372a 2.077±0.316a 6.932**下肢波幅/mV 0.560±0.570 0.519±0.379 0.498±0.378 0.117 CHEP前臂刺激N波潜伏期/ms 345.653±17.356 400.342±59.845a 412.712±60.579a 25.138**N-P波波幅/µV 55.050±14.314 37.404±19.272a 31.348±15.514a 18.332**CHEP小腿刺激N波潜伏期/ms 454.242±33.945 503.896±64.480a 569.200±39.572ab 27.471**N-P波波幅/µV 37.423±14.777 27.151±11.384a 16.473±8.858ab 13.158**

3 讨论

ALS 是一种多系统变性疾病,同时累及运动和感觉系统。临床研究表明,5%~27%的ALS 患者在就诊时主诉有感觉异常,1%~10%患者存在客观感觉异常[9-10]。Hammad等[9]通过对103例ALS患者研究发现,22%的患者存在各种感觉异常的症状,多呈手套-袜套样分布,以麻木感最常见;其次分别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刺痛感和温度觉减退。本研究发现,约20%的患者在就诊时存在感觉异常的主诉,以麻木最为常见,其次是疼痛和自主神经症状,而临床查体均未发现确切的感觉障碍。这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ALS 患者对感觉神经的损害明显小于运动神经有关[4]。

国外关于ALS患者SNCS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Isak 等[11]对18 例ALS 患者(16 例确诊,2 例拟诊)行单侧正中神经和双侧腓肠神经SNCS检测,结果发现44.4%(8例)患者存在腓肠神经SNCS异常。Pugdahl等[12]通过对88 例ALS 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的SNCS 检测,结果发现22.7%(20例)的ALS患者至少有1根神经存在SNAP或SCV 的异常。而Matamala 等[13]对28 例散发性ALS患者行正中神经SNCS检测后发现,与HC相比,ALS 患者的SNAP 无明显差异。国内关于ALS 患者SNCS 研究[14-15]结果则发现异常率为1.5%~15%,相对较低。这可能与检测方法、样本量、选择的神经及人种等多因素相关。冯新红等[15]对205例ALS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SCV 检测发现,仅3 例(1.5%)患者存在异常。本研究采用顺向法行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的SNCS检查,结果发现所有ALS 患者的SNAP 和SCV 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可能与笔者纳入的受试者除外了合并糖尿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变、酗酒、中毒、药物滥用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关。

在小纤维研究方面,Ozturka等[16]研究发现15例ALS患者中有3例下肢SSR未引出肯定波形,异常率为20%。国内有学者比较120 例ALS 患者与130 例健康对照后发现,120 例ALS 患者中有8 例(6.7%)SSR在所有肢体均缺失,10例(8.3%)仅在下肢缺失;SSR缺失率为15%;此外,该研究还发现ALS患者下肢SSR 的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17]。本研究结果发现,ALS 患者SSR 异常率为21.2%,且ALS 患者下肢SSR 的潜伏期延长,与上述结果相似,但波幅与H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纳入的患者样本量、起病时间、起病部位及分组方式不同有关。CHEP 是近几年新兴的评价小纤维神经功能的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已确定了稳定的刺激部位及方法,可选择性刺激Aδ 纤维,评价伤害性痛觉传导通路。Anders等[18]研究发现CHEP的检测结果与皮肤活检有很好的一致性。王宏利等[19]应用CHEP检测方法评估了57例ALS患者和30例对照者,发现ALS患者下肢小腿前外侧和T12刺激的CHEP 起始潜伏期较HCs 延长;上肢前臂和C7刺激的CHEP 起始潜伏期虽有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则提示无论前臂掌侧面还是小腿刺激,ALS 组CHEP 起始潜伏期均较HC 组延长,N-P 波波幅减低,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ALS患者是肢体起病有关。有研究发现肢体起病的ALS 患者表皮神经纤维密度降低,热痛阈值异常;而球部起病的ALS 患者表皮神经纤维密度和热痛阈值均正常[20]。

本研究利用多种神经电生理技术(SNCS、SSR及CHEP)联合评价肢体起病ALS 患者的感觉有髓Aβ大纤维功能和Aδ、C 类小纤维功能,证实肢体起病ALS患者存在感觉系统小纤维损害。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SSR和CHEP虽然可以很好地反映小纤维的功能状态,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无法作为评价小纤维功能的“金标准”。而评价小纤维有无损害的“金标准”表皮神经纤维密度是有创性检查,患者接受度低,无法进行大规模临床筛查。今后笔者将寻求更为直接评价小纤维的电生理方法,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效且客观的数据,以期进一步阐明ALS患者小纤维损害的机制及特征。

猜你喜欢
波幅肢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开封市健康人群面神经分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布范围研究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肢体语言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肢体写作漫谈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频率偏移时基波幅值计算误差对保护的影响及其改进算法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