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3-07-18 11:34李方
艺术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新文科创新

摘要:2019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概念。它是基于传统文科提出的,是理念革新的表现。在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快的背景下,传统文科思维模式越来越不适用,如果始终按照传统文科思维开展教育,就难以将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这势必阻碍国家未来的发展。素质教育大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应当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新文科的提出与实施,可以促进文科教育深度改革,做到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与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对文科教育有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一方面是先进技术逐渐渗透到文科教育之中,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另一方面是科技思想对文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文科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多学科融合,拓展学科思维,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其成为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因此,新文科提出与实施背景下应当客观审视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是否科学、合理,明确其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文章以新文科为背景,分析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明确其存在的问题,探究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可行路径,希望能够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文科;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J5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4-0-03

0 引言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内涵不断更新,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因为新文科的提出与实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此,需要探究具有可行性的创新与发展路径,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应当以新文科为背景,客观审视艺术设计教育,精准把握教育问题,积极革新,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1]。

1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1.1 新文科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

基于对新文科的理解,从新文科视角审视艺术设计教育,艺术设计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1.1.1 满足社会需求

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岗位,如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划分并不是非常清晰明确,要胜任平面设计等某一岗位工作,不仅要掌握平面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这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授专业知识,还要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岗位工作内容,系统地教授学生,全面培养学生,使其成长为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1.2 艺术设计思维活跃、多元

艺术设计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来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出新颖独特、极具艺术魅力的作品。从本质上讲,艺术设计教育是一种人在特定场景下的体验,其关键是体验,通过体验来形成、强化艺术设计思维,懂得、掌握艺术设计技能,等等[2]。

1.1.3 注重各学科交叉融合

以往艺术设计教育更注重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具体开展艺术设计教育之际,应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前提,注重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传统艺术学科、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交叉融合,以便全方位教授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展现自我价值。

1.2 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2.1 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需要高校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保证教师数量足够、教学能力较强,如此才能在具体开展教育工作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人才需求,统筹规划,编制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方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系统教授学生、全面培养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3]。但事实上,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佳。部分高校持续扩招,招收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没有考虑教育教学需求,积极招聘优秀教师,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难以合理安排教学工作,也难以实现小班授课,教师在开展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效果不佳。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教授,并且习惯采用直接讲授方式,这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专业人才。

1.2.2 教学资源有待丰富

开展艺术设计教育,要求高校配备足够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施设备等,以便教师既能组织学生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逐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部分高校因资金实力不足或对艺术设计专业不够重视,未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资源情况、积极构建完善的教学设施或配备教学物资等,导致实践教育活动难以有效开展,难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训练,等等[4]。

1.2.3 教育管理有待强化

要想真正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就要落实教育管理工作,深入了解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情况,明确存在的教育问题,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积极改进艺术设计教学。但事实上,部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形式化严重,没有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或管理能力不强,未能从专业角度出发,全方位了解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強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管控,比如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组织教研活动、促进校企合作等,不利于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

2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1 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新文科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将学生培养为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我国艺术设计行业更好发展。艺术设计教育革新,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探究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模式,比如“互联网+教育”模式,既可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与行业发展无缝衔接,又可以组织开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及主动探究,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增长见识、提高知识水平、强化各项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等,逐渐成长为行业、社会乃至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5]。

2.2 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新文科背景下,创新艺术设计教育,可以使教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按照新的人才标准审视在校学生,明确学生與专业人才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艺术设计专业相关岗位的内容及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策划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涵盖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如此不仅能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还能促进学生拓展艺术设计思维、强化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等,使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在社会中立足,也能提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水平,促进高校更好发展[6]。

3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策略

3.1 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

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教师队伍问题。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教师数量是否满足教学需求,明确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以便吸纳优秀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要了解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教师的表现,明确教师存在的不足,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交流活动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成长并胜任教育工作,使艺术设计教育满足新文科的要求[7]。

3.2 丰富教学资源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要侧重实践教学,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各项技能与能力,使学生成长为行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了保证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应当正视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以完善教学基础设施;采购教学物资,以便在充沛的教学资源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另外,为顺利开展现代化教学,学校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依托先进技术打造具有本校教学特色的网络化教学平台,支持艺术设计教育。

3.3 优化艺术设计教学

3.3.1 体验式教学

要想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逐步将学生培养为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获取艺术设计专业语言信息和图像信息,输入大脑,再通过大脑的判断,获得良好的感知,真正理解、掌握及吸收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育教学必须强化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为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教学前半段依托网络平台呈现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赏,之后组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后半段进行合作式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置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相互交流探讨,共同设计与创作艺术作品,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8]。

3.3.2 现代化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运用于艺术设计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现代化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主动学习、思考、探究等,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强化自身各项能力,为成长为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了解、学习及掌握新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VR技术等,以有效应用技术手段开展现代化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搜集相关素材或资源,利用VR技术进行处理,通过虚拟仿真功能生成相对真实的工作场景或比赛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化身为工作者或者比赛者进行艺术设计,如此能够调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借助智能化设备讲解理论知识,然后组织学生依托智能化设备进行艺术创作,如此能够让学生全程参与,深入学习与加强实践训练。

3.3.3 拓展教育内容

新文科视野下,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局限于过去简单的艺术学、美学、工学等学科的“拼盘式”组接,而是要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艺术设计教育要以跨越性的视野应对教育方式的革新,建立跨专业培养的“大设计”教学体系。为有效开展“大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应当深入了解艺术设计相关学科内容,结合学科知识,设计艺术设计通识基础课程,组织开展复合型教学活动。在策划与设计教学之际,教师应当充分考虑艺术设计相关岗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筛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学科知识,以保证复合型教学活动真正贴近岗位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教育与培养,帮助学生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另外,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在组织开展复合型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便在教授学生多学科知识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比如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创作艺术作品,以此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9]。

4 结语

新文科的提出与实施,使文科教育受到较大的影响,走上改革之路。从当前高校开展的艺术设计教育情况来看,改革成效并不显著,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能力不强等,对此,应当构建优秀教师队伍、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活动等,以真正提高艺术设计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颜梦冉.产教融合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措施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5):97-99.

[2] 褚军刚.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J].上海工艺美术,2022(2):13-15.

[3] 杨滨.现代智能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教学探索[J].美与时代,2021(12):126-128.

[4] 周燕玲.新文科背景下粤港澳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新艺科建设探索[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0):

88-90.

[5] 彭小艳,魏洪丞.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思考探讨[J].商情,2022(30):88-90.

[6] 詹和平.詹和平: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设计教育的思考与行动[J].设计,2021,34(22):79-82.

[7] 王锐.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思考[J].创意设计源,2021(3):39-43.

[8] 程雪松,张楠楠.空间文创:新文科视角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0):295-299.

[9] 曹学莉,李向伟.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思考[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4):125-129.

作者简介:李方(1985—),女,河南太康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育新文科创新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游戏的吸引力研究及其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