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时”

2023-07-21 07:34李明何丹
中国教师 2023年7期
关键词:双减

李明 何丹

【摘 要】“双时”即学生每天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所用时间和每天的睡眠时间,维系着学生对学校学习的底层情感。“双时”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育人过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合作基础。推进学校教学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促进育人生态建设是“双时”达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双减” 作业时间 睡眠时间 育人过程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这一中心议题,不仅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而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制度实施效果如何?“双减”工作是否真正落地?微观层面的证据集中反映在“双时”上,即学生每天完成学校作业的时长和每天睡眠的时长。

“双时”言简意赅,如同表盘上指示刻度的针,从学生视角清晰明确地刻画出课外学习的时空。实际上,教育部“五项管理”中已涵盖这两个重要指标并提出各学段的具体标准,要求将其纳入规范办学和教育质量考核中。这充分说明“双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也表明办学主体在日常育人实践中帮助全体学生达到“双时”标准,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的改革发展历程。

一、为什么选择“双时”作为反映“双减”工作成效的重要表征

首先,“双时”维系着学生对学校学习的底层情感。学生通过学校学习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美好的成长目标和内心期待需要付出,也值得奋斗。但是这个艰辛努力的过程容易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而发生异化,造成作业时间过长、睡眠时间短的不良局面,因此需要期待和鼓励,更需要支持和守护。首要影响因素是部分家庭在文化课学业水平上对学生产生非理性甚至扭曲的过高预期,不惜通过延长学生个体绝对作业时间和增加校外学科类补习时间来提高学业成绩。实际上,任何学习活动都有其边界效应,学习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睡眠时间和学习节奏,功利短视的应考之教、应考之陪显然背离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由过重课业负担产生的许多消极情绪和负面的舆论导向容易被转嫁到学校,学校育人主阵地的功能和作用会受到严重的挑战和质疑。在此情势下,学校更要全力做好校内减负工作,通过“守正创新”主动回应党和国家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通过优良的育人过程向公众宣讲、传播正确的育人价值观。随着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日益规范,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管理,通过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等举措严守学生完成学校作业时间这条底线,用实际的减负行动明确双减的目标、路径和方法。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校内因素,一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达标,校内考试量多质劣,造成校内教学活动不能促进全体学生实现最优发展。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家庭成长经历,面临不同的升学选择,这就要求学校育人活动要在高水平层次上实现不断更新优化,通过因材施教让学校始终成为接纳并吸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域。但如果课堂教学状况停滞不前或者功能异化,唯有依靠课外作业和日常测试“回血”,再叠加冷峻的分数和排名,最终会导致层层加码、科科加练的残酷现实,学生将无法承受学业之重。此恶性循环将消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感基础。因此,必须筑牢“双时”这一健康成长底线,促进学校学习与学生健康成长间的良性互动,保障每名学生依法享有的受教育权、发展权和生存权得以全面实现。

其次,“双时”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育人过程。“双时”致力于从学生健康成长角度数说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公众聚焦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业水平是否以牺牲全面发展为代价,是否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 并以数据的形式紧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重负担,实时反映学生课外学习过程。“双时”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反映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是兼具公平和质量的数据。学业发展水平和“双时”都不可或缺,两者并不是按等级排列,而是如同稳定的双轨,互相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构筑学生校外学习空间,实时维护学生认真学习、健康成长的发展跑道。

最后,“双时”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合作基础。时间是学校、家庭、社会所拥有的最珍贵的学习资源。“双时”切口虽小,但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反映学生差异化的学习经验,是关于学习时间的一系列挑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精心谋划和持续关注。通过对“双时”的进一步解读,学校、家庭、社会交流彼此的信念、策略和方法,增加对育人目标的认同度,协调各主体的教育干预操作,整合社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各方的教育资源,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促进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关于保障“双时”达标的育人规则,明确在帮助全体学生“双时”达标任务中各行动主体的责任和边界。

二、“双时”达标的路径

“双时”不是“双减”工作静态的、终结性的表征,而是动态的、过程性的表征。追求全体学生“双时”达标就是“双减”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惠及每名学生的过程。因此,“双时”达标也应该沿袭“双减”工作先破后立的改革路径,通过教育系统主动带动各层面的改革,促进学生书面作业时间的合理减少与睡眠时间的合理增加。

1. 推进学校教学变革

学生完成学校作业的时间与学校日常教學紧密联系,是学生正式的课外学习过程。目前,作业“全批全改”已全面落实,重复机械的作业也大幅减少。关键是学科内作业结构和类型亟待完善,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亟待探索,作业设计和作业讲评水平亟待提升,需要在学校层面捋顺“教、作、考”三者的关系,主动进行教学变革。

课堂教学如横轴覆盖了学生在校大部分学习时间,日常考试反映学习质量如纵轴决定学生发展高度,学校作业如上述两者中间的调节轴。调节作用首先表现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它是联系课堂教学和日常测试的纽带。并且,与课堂学习不同,独立作业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习能力,关键是要激活作业的育人功能,通过适量、适度的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等积极的学习情感。低效甚至无效的作业无法支撑纵轴,以考代教、以考代作、以大量的练习册内容作为作业内容,只会导致粗放单一的作业模式,误导学生做额外功,甚至负功。独立高效的作业通过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养成习惯、发展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诊断,发现与期待学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节奏和方法,以发展各学科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因此,自主且高效的作业过程不仅是学生内化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应对测试挑战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教会学生有效利用时间、不断提升责任感和判断力、实现成长的学习环节。

当下,“双减”工作的已有成效为做好教考衔接和转化工作开辟了改革通道。学校育人主阵地的地位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学科课程标准全面实施,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更加规范,盲目超前、加深加难的学习内容得到有效规制,这些积极因素为“教、作、考”的全面变革创造了条件。第一,日常测试要为作业改革奠定基础,通过“少而精”的方式回答“学到什么程度”这一中心议题。减少教学日的考试次数,提高命题质量,依据学情提高选编、改编、创编的题目比例,在用好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升试卷反馈讲评的育人效果,既引导学生反思各学科学习方法,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第二,课堂教学质量要常抓不懈,通过良好的教师团队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始终做好教研组、备课组、“师徒”结对等团队建设,推行推门听课、作业检查评议等制度,齐力扫除“水课”,多开“公开课”,多推“优质课”,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课程素养。只有课堂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教师的专业水准获得学生认可,能够充分展现教师和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才能通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带动作业创新和突破。第三,加强学校作业设计和作业过程的指导。作业设计应充分体现作业的育人导向,通过指向学科课程的核心素养,基于单元教学的整体作业设计,有效控制学生每天作业内容的梯度、难度和强度。作业过程中应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环节,通过问答、示范、结构化作业、鼓励、表扬、面评面批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学生通过高效的作业过程巩固知识,精熟技能,发展各学科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打通独立作业与课堂学习、应对考试之间的有机联系。总之,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应采用持续的课程教学改革直接压减超标的作业时间,促成睡眠时间的合理增长。

2. 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双时”不仅反馈、约束、促进学校层面教育教学改革,托住学生健康成长的底线,对于区域层面教育改革的支撑作用也非常重要。学生健康成长是“双减”改革的基础,并且广大一线学校的主动作为也为区域层面的教育改革提供动力。自2015年起,杭州市每年11月对初中二年级和小学六年级进行“双时”数据监测,数据不仅揭示了学业成绩背后的课业负担过重这一育人难题,而且也预测到社会层面“择校热”“培训热”的到来,“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因此,缩小校际办学差异是整体提升区域育人质量的基础,区域教育改革不仅迫在眉睫,而且确立了“优先促进区域教育公平整体提升育人质量”的改革路径。2020年,杭州市实施公民同招,从生源问题着手缓解“择校热”;同年实施《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大力扶持公办初中落实好育人过程;2022年,义务教育学段22所“公参民”学校全部转为公办;2023年,对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制度进行完善,理顺全面发展和过程评价的关系,极大减轻家长焦虑,同时也把学习生活的自主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与此相应,关于“双时”的数据监测既为惠及民生的改革项目提供支撑,也为教育系统内部诸多专项改革提供依据。2016年至2020年的监测发现,义务教育学段城乡学校学生睡眠时间差距较大,乡镇比城区多0.95小时;城乡学生完成学校作业所用时间也相差较大,城区比乡镇多0.86小时。这说明不同区域的教师不仅生活圈差异较大,而且在专业工作过程和质量考核方面差距更大,城乡教育不能出现“二元结构”,必须协调发展。为此,杭州市进一步深化已经实施十年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工作,强调通过名优教师的核心作用建设教师团队,每年区域内骨干教师交流比例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以上,遴选城区110名优秀教师赴山区4县开展两年一轮的组团帮扶。

同时,对“双时”数据的跟踪和分析,可进一步探明教育政策的施策空间,例如,2022年杭州市出台《市区高中学校布局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加大跨区域名校集团化办学力度,推动市、区(县)两级合作,共建优质高中项目布点从城市新区向县市延伸。2022年,组织70所中小学参与跨地区教共体结对,推出11000多节市级“共享优课”免费开放,组建乡村名师工作室124个。此类专项改革项目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对象精准明确,政策实施专业性强,关键绩效指标明晰。在此过程中,“双时”作为基础数据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公平有质量”的区域教育改革又在质量层面不断提升全体学生的“双时”水平。

3. 促进育人生态建设

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从量和质两个维度把握“双时”,但对于“双时”超标这一问题,要想做到改到位、改彻底还必须在整个社会层面建设“五育并举”的育人生态,使“双时”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波动控制在合理区间。第一,每年全市范围的“双时”监测工作就是办学主体与社会公众主动交流育人过程的“呼吸系统”。宣讲“双时”的重要性就是向公众传播正确的育人价值观,鼓励学生在科学合理的时空范围内,有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第二,在“双时”监测成果应用领域,坚持“低利害,重改进,激活力”的应用思路,大力推行纵向的循证改进模式。通过市、区、校三个层级的监测报告向各教育主体发布监测数据和诊断建议,帮助多元主体在持续的监测数据中,发现教育规律和行动窗口期。此举改变了传统的橫向比较模式,杜绝通过“双时”甄别选拔模范化学校。为此,在学校监测报告中,增设了关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相近学校的均值,旨在打破壁垒,增强校际关于“双时”工作的跨区域合作。数据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通过五年以上的“双时”数据跟踪,帮助每一所学校体认本校学生学习节奏和成长规律,以更加“生本化”的思路推进育人模式的变革,进而不断拓展学校内在发展动力。第三,通过“双时”做好新时代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加法。“万堂专项体育课进校园”帮助更多学生不断提升校内外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出台《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清单》,设计任务群供家庭教育参照。正是多元发力、多措并举,育人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2022年数据显示,全市初中学生每天完成学校作业平均时间为1.96小时,81.8%学生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92.0%学生认同学校作业难度和完成时间;全市初中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8.68小时,84.8%初中生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学生家长对学校办学满意度达到91%。全市小学生每天完成学校作业平均时间为1.54小时,学生对学校课后托管服务满意度达到91.4%;全市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为9.51小时,93.1%小学生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喜爱度达到90%。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责任编辑:孙昕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