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人民的“洋亲戚”朱迪斯·杭特

2023-07-23 15:50林卫国
文史月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岚县女士

林卫国

山西岚县人、美籍华人张民觉先生(1908—1991),是闻名国际的生殖生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他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和“口服避孕藥之父”,拥有无数的“粉丝”。

定居于马萨诸塞州、就职于波士顿生理咨询机构的美国公民朱迪斯·杭特女士( Mrs.Judith Hunter),与张民觉先生相识和交往多年,是张民觉先生的“忘年交”,情谊深厚。

1991年6月5日,张民觉先生在美国麻省与世长辞,享年82岁。哀痛之余,朱迪斯·杭特萌生了一个念头:撰写一部《张民觉传记》,把张民觉先生的事迹记录下来,既寄托自己的哀思,也让更多人了解张民觉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于是,她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自费到张民觉先生的出生地山西进行采访。她的申请很快获得批准。山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专门派员管理协调并提供翻译;岚县政府和政协领导十分重视,做出具体安排为其采访提供方便;张民觉先生的国内亲属则积极给予配合。

于是,我有幸代表山西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在1993年10月中旬,全程陪同朱迪斯·杭特女士在太原和岚县进行了采访活动。不仅进一步了解到张民觉先生的事迹,也了解到张民觉先生与朱迪斯·杭特女士一家关系的内情。

“ 张民觉先生是我的‘母亲!”

“张民觉先生是我的‘母亲!”朱迪斯·杭特女士跟大家一见面就这样说。开始大家一听,顿感惊讶和疑惑,听了解释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朱迪斯·杭特女士的母亲是张民觉先生的家庭医生。她是个独生女,9岁时就认识了张民觉先生,你来我往,情同父女。后来,母亲去世了,朱迪斯·杭特悲痛得无法自拔。张民觉先生安慰她说:“人死了是不能复生的,你不要太悲伤了,今后我就当你的妈妈吧!”朱迪斯·杭特内心异常激动,立即投进张民觉先生的怀抱,亲切地叫:“妈妈!”从此,每逢母亲节,朱迪斯·杭特总要给张民觉先生送上贺卡和礼物,张民觉先生也会在百忙中抽时间请朱迪斯·杭特聚一聚,畅叙“母女”之情。

朱迪斯·杭特结婚以后,丈夫也是张民觉先生的“粉丝”,两家来往更加密切。他们有4个子女,个个都喜欢张民觉先生,把他当爷爷、奶奶。回忆起平时同张民觉的交往,朱迪斯·杭特女士说:“我经常为张先生做饭,熨衣服,还有——”她做了一个捶背的动作,“当女儿应该做的事,我全做了。”

“张先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或旅游,我丈夫就让我陪张先生,一路上照料他。我家三代人,一直把张先生当作我们家庭的一个成员。”朱迪斯·杭特女士动情地说,眼睛里闪烁着依恋和怀念的波光。

“我是岚县人民的亲戚!”

探访张民觉先生的故乡,是朱迪斯·杭特女士来华采访的重要日程之一。1993年10月28日,岚县政协派车来太原迎接朱迪斯·杭特女士,我和张民觉先生的长女张燕林女士同车随行。

我们一行人来到张民觉先生的出生地——岚县敦厚乡艾蒿沟村,走访了张民觉先生的亲戚,拜谒了张民觉先生的祖坟,并详细地询问了张民觉先生童年的情况。这个村比较贫困,村民们的居住条件和卫生状况都比较差,朱迪斯·杭特女士毫不介意,她亲切地拉住张民觉先生的堂弟张民懿的手,说:“我也是张民觉先生的女儿,到岚县探亲来了!”说罢,上炕盘腿而坐,同大家聊起了家常。

在艾蒿沟村党支部书记吴贵栓的陪同下,客人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张民觉小学。这座学校的校舍是张民觉先生生前捐资兴建的,现有4个年级、两名教师、28名学生。师生们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显得有些羞怯拘谨。朱迪斯·杭特女士参观了学生做作业的情况,询问了教师的学历、待遇,还把学校的里里外外都拍了照。为了表示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她给学校赠送了一些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有电子计算器、微型手电筒、儿童用品、图片画册、糖果等,这全是她特意从美国采购、携带来的。她说:“参观张民觉小学,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张民觉先生生前一直关心家乡的教育。他若知道家乡的小孩都能上学受教育,一定会很高兴的。”告别时,规规矩矩的小学生仍然不好意思向客人打招呼,但两位年轻的女教师已经变得活泼起来,用英语向朱迪斯·杭特女士说:“再见!欢迎您再来!”朱迪斯·杭特用不很标准的汉语高兴地说:“好!好!”

回到县城,朱迪斯·杭特女士通过政协,向岚县张民觉奖学基金会捐赠了316美元,并说:“我也是岚县人民的亲戚,要为岚县教育的发展尽一点力!

“他(张民觉)是科技界当之无愧的伟人”

朱迪斯·杭特女士在各种场合,向张民觉家乡的父老乡亲介绍了张民觉先生的事迹。

张民觉先生于1933年自清华大学毕业,留校担任助教。1938年,参加中英庚子赔款留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学英国的机会。1941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在那里,他将自己擅长的精子取样和冷冻保存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剑桥大学农场,首次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培育出一头健壮的牛犊。

1945年春,张民觉先生离开英国来到美国,加入伍斯特基金会实验生物研究所(英文缩写为WFFB),成为该所首批也是首位终身研究员。他在这里整整奋斗了40余年,完成了两项轰动世界的研究成果。

第一项成果是发现了“精子获能”。同年,澳大利亚学者奥斯汀博士也发现了相同的现象。国际生理学界把他们二人的发现,命名为“张—奥斯汀原理”。

第二项成果是体外受精研究有重大突破。1959年,张民觉先生成功地完成了兔子体外受精的实验。1969年,成功地完成了人卵的体外受精。张民觉开创性的实践和成功的经验,为日后“试管婴儿”的研究提供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开辟了通向成功的道路。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露易丝·布朗(女)在英国曼彻斯特诞生了!消息传到美国,张民觉先生立即成为新闻的焦点。一些报纸纷纷以《张民觉的女儿》为题,报道“试管婴儿”研究和诞生的经过。“试管婴儿之父”的称呼从此在全世界流传开来。张民觉先生的名字则成为光荣永恒的标志。

张民觉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还从事节育的研究。经过10年的研究,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开发出简便易行的口服避孕药,使生理学的原理直接应用于人口的控制。当今世界上有数亿妇女在服用这类避孕药,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巨大,难以估量。

朱迪斯·杭特女士斩钉截铁地说:“张民觉先生对人类的贡献确实太大了,他是科技界当之无愧的伟人!”“但是他太诚实了,性格又很内向,对待名利地位态度超然,从不计较,甚至在别人剽窃他的科研成果的时候也满不在乎。就说口服避孕药吧,在美国就先后有几个人标榜自己是它的发明者。我们心里当然很清楚,但不明真相的人就容易受他们迷惑欺骗。而张民觉先生只顾埋头研究,也不站出来解释、反驳。我对此感到不平!我要把事实的真相告诉全世界,把这个名正过来。这就是我写《张民觉传记》的主要动机之一。”

朱迪斯·杭特女士还披露了张民觉先生研究生涯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她说:“张民觉先生搞实验经常是夜以继日,达到忘我的境界。他曾經因疲劳过度而昏倒过去,我母亲赶快给他打针抢救。醒过来以后,他又继续工作。……他喜欢听音乐,但不善于社交。长时间伏案工作,使他的脊背有点弯。经常趴着观察显微镜,也影响到他的视力……”

朱迪斯·杭特女士还说:“张民觉先生曾3次被推举为诺贝尔奖候选人。若非张先生离世,倘能继续从事研究,最终很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张民觉先生出名以后,成了美国人崇拜的偶像。许多姑娘主动接近他、追求他,但他毫不动心,也不多看一眼。”

1990年4月24日,张民觉先生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同事、朋友、亲戚都纷纷向他表示衷心祝贺。但是他显得很平静,并没有表现出兴奋激动,这与他一贯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一脉相承。

朱迪斯·杭特女士还向大家披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内部旧闻”:“20世纪50年代,美国当权者推行‘麦卡锡主义,大肆镇压共产党人。因为张民觉先生在许多场合表露自己对中国大陆的思念之情,流露出欢迎共产党新政权的政治倾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怀疑他与共产党有联系,先后五六次到他住所检查,找他谈话。张民觉泰然自若,毫不惊慌。他独自举杯,慢慢地喝酒,对那些家伙不理不睬。那些人当然找不到什么证据,自讨没趣,只好不了了之。”

“给我起个中国名字吧!”

不管是采访还是游览,不管是乘车还是用餐,朱迪斯·杭特女士总是离不开两个本子:一个是采访记录本,一个是《英中短语对照手册》。一有空,她就学习汉语:“你好,谢谢,山西,岚县……”每天坚持念,竟然能够用汉语表达简单的意思。

有一次外出采访前,朱迪斯·杭特找不到眼镜,让陪同人员在一边等候。她不好意思,再三用汉语说:“对不起!对不起!”她翻遍了房间各个角落,也不见其踪影。后来,张燕林女士叫起来:“看,在脖子上!”大家顿时开怀大笑,说:“真是骑着毛驴找毛驴!” 朱迪斯·杭特问这句话什么意思,翻译用英语作了一番解释。朱迪斯一听也乐了,用汉语说:“我真笨!我真笨!”

谈起学习汉语的故事,朱迪斯·杭特女士说:“张民觉先生很早就教我用汉语数数:一、二、三、四……他还教我说山西的农作物名称:玉米、莜面、土豆……我还想再学点别的,但有困难,张先生的岚县口音太重了。他说的汉语不是标准的普通话,不少中国人也听不懂,所以大家宁可用英语跟他交谈。”

朱迪斯·杭特女士说:“我喜欢中国!为了更多地了解中国,我回美国后要找机会进学校去专门学习汉语。”

在岚县招待所的客房里,朱迪斯·杭特对大家说:“我在北京为我女儿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枚金质毛主席像章,挂在项链上的。

在太原,朱迪斯·杭特女士想采购一些有地方标志的手工制品,可惜未能如愿。在食品街口,我们看到编织旅行袋印的是“北京旅游”字样,就是没见“太原”或“山西”字样的。朱迪斯·杭特女士说:“到上海时,我要给儿子买一套中山装。我们全家对来自中国的物品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朱迪斯·杭特女士参观山西大学时,东道主特意送她一件印有“山西大学”字样的T恤衫。她如获至宝,再三道谢,并说:“我总算有了一件印有山西标志的东西了!”

4天的采访结束了。“洋亲戚”朱迪斯·杭特女士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岚县。她拉住县长吴志国的手说:“再见!我还要再来,带着我的两个儿子来!”吴县长说:“欢迎!欢迎!”

在汽车上,朱迪斯·杭特女士对大家说:“给我起个中国名字吧!”

“好呀!”大家被她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纷纷出谋划策。这个说:“叫张美丽吧!”那个说:“叫马丝丝吧!”我想到一个主意,对大家说:“她这么热爱岚县,我们就叫她‘爱岚吧!再从她的英文名中取一个‘朱字作姓,就叫‘朱爱岚,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个名字不错!”大家一致赞同,翻译立即把“朱爱岚”的含义告诉她。朱迪斯·杭特高兴得用不甚标准的汉语说:“好!好!我就是朱爱岚!”说罢,她从提包里掏出一块小石头让大家看,“这块石头是我从艾蒿沟拣来的,我要带回去做个纪念。当我看到它,就会想起中国,想起山西,想起岚县……”

后来我得知,朱迪斯·杭特女士撰写《张民觉传记》和带孩子来华访晋的计划未能实现。其原因是她在艾蒿沟拜谒张先生祖坟时,到附近山地观光,一只脚踩到一个草丛掩盖的洞穴里负伤了。当时看着不碍事,没流血,她也没喊叫疼,就没送她到医院检查。没想她回到美国后,脚伤一下子就严重发作导致身体瘫痪,竟坐上了轮椅。

回想起我们在太原和岚县采访的日子,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思念,同时还有对她健康的担忧。我想对朱迪斯·杭特女士说:“尽管我们看不到你撰写的《张民觉传记》,尽管岚县人民等不到你带着孩子来走亲戚,但是你对中国和山西那份浓浓的情意,已经足够让我们永久忆念、回味和珍藏!”

猜你喜欢
岚县女士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岚县为马铃薯技术员“集中充电”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国内外专家齐聚岚县 共谋马铃薯产业发展——2019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岚县召开
吕梁市岚县:“五水”同治,打造良好生态水环境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岚县第五届“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启动
女士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