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现代诗”单元的教学重构

2023-07-29 19:57周剑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8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现代诗

周剑

【摘   要】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时,教师可立足语文要素,重构教学内容,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立足文体特征,重构实践活动,设计发展型学习任务;立足学生发展,重构活动情境,设计拓展型学习任务。由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诗;教学重构;诗歌创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并为教师设计语文学习任务作出明确指导,即“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现代诗”单元,本单元学习主题鲜明,并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师应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设计系列学习任务,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构。

一、立足语文要素,重构教学内容,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

本单元选编了多首不同风格的现代诗,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其中,“初步了解”表明了教学需要把握的度。所以,本单元的教学应避免单纯讲解诗歌知识、传授写诗方法,而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感受力等出发,落实语文要素。

进一步梳理教材内容后发现,本单元在课后练习与阅读提示中都提出了朗读诗歌的要求,“综合性学习”中还以小贴士的形式注明了朗读诗歌要注意的事项,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也都指向诗歌的语言表达特点。综上所述,朗读应是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重要且必要的途径。

学习朗读的基础是识字解词、初步感知诗歌。基于此,笔者立足语文要素,借助教材内在的编排逻辑,打破各篇课文间的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并以此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

◆任务一:借助拼音与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读通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并想想诗歌写了什么。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答对即摘一颗星,共摘得(     )星。(用填涂的方式表示摘得星星)

1.“徜徉”读作“cháng yáng”,“曝着阳光”中的“曝”读作“bào”。( ☆ )

2.“波涛、朦胧、藤萝”中没有错别字。( ☆ )

3.《短诗三首》的作者是冰心,这三首短诗都是赞美母爱的。( ☆ )

4.《绿》中“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与“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这两处的省略号用法是一样的。( ☆ )

5.《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這句诗中的两个“风雨”,都是指自然现象刮风、下雨。( ☆ )

◆任务二:小组内开展诗歌朗诵会,夸夸小伙伴读得好的地方,完成摘星卡。

[姓名与诗名 吐字清楚,

没有读错字 读得

流畅,声音

响亮 有一处及以上处理得特别好的 有感情,能打动人 能背诵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诗或一首诗 ☆ ☆ ☆ ☆ ☆ ]

◆任务三:交流并发现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异同点,初步感知现代诗的特点,共摘得(       )星。

1.“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雨后小白菊的可爱、动人。( ☆ )

2.《白桦》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原来句末的“桦、花、洒、画”都是押韵的呀,但也有人说现代诗可以不押韵。这个说法对吗?( ☆ )

3.苏联诗人叶赛宁的《白桦》写了家门前的一棵白桦树。这首诗不仅仅写了一棵树,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爱。( ☆ )

4.“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中的“暗绿”指的是诗人的想象。( ☆ )

5. 诗人艾青说“刮的风是绿的”,这个可以理解,比如春风把柳树吹绿了,但他说“阳光也是绿的”,那就是他缺乏常识,写错了。( ☆ )

从独立学习到合作学习,由字词到篇章,从内容到情感与形式,以上任务立足语文要素,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与形式美,初步认识诗歌的特点。它们打破了语文阅读教学固有的程式,让语文学习有了根基,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立足文体特征,重构实践活动,设计发展型学习任务

《短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要求学生从多个途径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做一个摘抄本,指向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启动阶段。《白桦》课后的“活动提示”要求学生试着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指向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推进阶段。综合两次活动的活动要求,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其特有的表达形式,之后学着写诗。让学生写诗,一方面是让他们学会表达,另一方面则是让他们将自身对诗歌的感知与理解外显出来,两者相辅相成。

《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位于学习任务群的第二层级,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根据现代诗的文体特征,本单元对应的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学习任务群意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于是,笔者重构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了如下发展型学习任务。

◆任务一:以小组(5~8人为一组)为单位,组员分主题收集诗歌,并按要求进行摘抄,然后开展组内分享会,最后在班级内展出成果。

1.活动要求:每人摘抄2~3首以自然(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或者母爱为主题的现代诗。

2.内容菜单:

·摘抄课文中的诗歌。

·摘抄课外读物《繁星·春水》中的诗歌。

·摘抄一位诗人的诗歌。

·摘抄自己喜欢的诗歌。

3.完成作品,成功摘星。

[姓名 主题鲜明 格式正确,字迹工整 作品有设计感 作品美观,让人舒适 乐于分享 ☆ ☆ ☆ ☆ ☆ ]

◆任务二:由仿写到创作,人人都是小诗人。

1.变一变,变成一首诗。

有人说,把长的句子分行写就成了诗。这话说得不完全对,但也不无道理,因为现代诗就是用长短不一的句子一行一行写的。请读一读课文《绿》后面的“阅读链接”,按自己的理解给这段话断行(可以有删减或者添加),将它改成你喜欢的现代诗的形式。

2.仿一仿,仿写一首小诗。

3.编一编,编出一首小诗。

看吧——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听吧——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写吧——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

请你写一首现代诗,运用学过的小技巧,比如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有趣的拟人、一组气势磅礴的排比等。写的时候就要想明白你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4.炫一炫,展示自己写的诗。拍一段朗诵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请亲朋好友点评。

※教师根据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填写摘星卡。

本阶段的两个任务正好实现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任务一中的主题式摘抄涵盖了从收集到整理的全过程,使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广泛阅读、收集现代诗,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归类。这一过程既强化了学生对诗歌特点的认识,又为学生后面创作诗歌做了铺垫。从“变一变”“仿一仿”到“编一编”“炫一炫”,任务二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序列,每一步都为下一步搭建了“脚手架”,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创作的难度。“变一变”侧重诗歌的形式,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初步接触诗歌创作。“仿一仿”中的两个仿写自成序列,题目有梯度。学生可通过填空感受诗歌特有的语言。对《在天晴了的时候》一诗的仿写,则既关注内容,又关注形式,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体验,学生的仿写自然水到渠成。到了“编一编”环节,学生创作的诗歌就呼之欲出了。本阶段,教师全程没有教学生怎么写诗,而是让学生自己悟,逐渐勾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最后,在“炫一炫”环节,教师让学生借助社交媒体,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立足学生发展,重构活动情境,设计拓展型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板块指向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根据需要整理资料,并通过合作编小詩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合作编小诗集是将收集与创作的诗歌汇编起来,集内容与形式于一体,跨文学与美学两个领域,能反映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诗歌朗诵在前两个阶段都有安排,只不过限于学习小组内,内容也有局限性。因此,如果再简单地安排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雷同的形式会令学生产生倦怠。笔者经过综合考量,立足学生多元发展,结合学习任务群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重构活动情境,设计拓展型学习任务,从而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学习资源,构建立体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获得独特的体验,提升核心素养。

◆任务一:汇编小诗集。

1.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对前期摘抄与创作的诗歌作品按主题进行整理、归类,通过剪贴、美化等方式设计一本小诗集,并给小诗集取个名字,后期在班级内展出。

2.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组队并分工,制订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按计划实施,小组成员集体评议活动中各成员的表现。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上交小诗集并在班级范围内展出。

3.评价方法:根据总得星情况进行评价(个人得星+小组自评得星+教师评价得星)。

◆任务二:组织一次关于诗歌的亲子活动。

1.活动要求:从以下活动菜单中选择一项完成,并呈现学习成果。

2.活动菜单:

·了解一位或几位与杭州有关的现代诗人及其作品,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日记、视频、诗人地图)展示成果。

·开展一次以家庭为单位的诗歌朗诵会,展示成果(如视频、音频)。

·与同学或者朋友开展一次涉及两个及以上家庭的云上诗歌朗诵会,展示成果(如视频、音频)。

·读一本诗集,选择你喜欢的诗读给家人听,并获得家人的反馈,展示成果(如日记、视频、音频)。

3.评价方法:按摘星卡摘星。

从形式上看,任务一要求学生展开合作,有利于合作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考查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任务二的创设基于“双减”这个特定背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教师以亲子关系为前提,利用生活情境,设计学习任务,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参与者和评价者。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这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任务二还基于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非常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活动形式丰富有趣。学习任务既能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又充满了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本单元教学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设计了一系列有内在关联的活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加深了对诗歌的感知与认识,沉浸式地体验了诗歌的美,大大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朱国忠.小学语文作业的任务群新样态 [J].小学教学设计,2022(22):4-6.

[3]徐琳琳,赵胤,季美,等.统整与重构:任务赋能思维提升:指向思维能力发展的任务群教学实施的研讨活动[J].小学教学设计,2022(22):31-34.

(浙江省杭州市东园小学)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现代诗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为例谈现代诗教学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卞之琳和穆旦受T.S.艾略特影响的比较分析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