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场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2023-07-30 09:24王美丽博冬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六苏木镇人民政府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嗜血干酪鼻窦

文│王美丽 博冬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六苏木镇人民政府)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该病分布广泛,发病率高,对蛋鸡和肉鸡养殖业可造成严重的危害。鸡感染副鸡嗜血杆菌后主要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如鼻腔和鼻窦炎症、流鼻涕、打喷嚏、脸部肿胀等。鸡感染副鸡嗜血杆菌后生产性能可受到严重影响,蛋鸡产蛋率显著下降,肉鸡体重增重减少、肉质降低,导致鸡群淘汰率升高,若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还可导致病鸡死亡,对养鸡业可造成严重的危害。鸡传染性鼻炎在世界上流行较为广泛,我国于1987年首次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目前该病在我国呈现多地区流行趋势。当前,我国肉鸡和蛋鸡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肉鸡和蛋鸡养殖密度不断加大,同时活禽和禽产品贸易频率提高,使得鸡患疫病的风险不断提高。在鸡规模化养殖中,鸡传染性鼻气管炎是需要重点防控的细菌性疫病,应予以重视。笔者对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进行总结,并根据规模化鸡养殖特点提出防治建议,希望为规模化养殖场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一、病原特点

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为副鸡嗜血杆菌,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大小为1~3微米×0.4~0.8微米,不形成芽孢和鞭毛,强毒株可形成荚膜,但荚膜在体外传代时极易丢失。副鸡嗜血杆菌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时菌体形态规则,为小杆状,但在液体培养基或培养时间过长后菌体形态可产生变化。根据平板凝集试验可见副鸡嗜血杆菌分为A、B、C共3个血清型,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可将该菌分为A1、A2、A3、A4、B1、C1、C2、C3和C4共9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菌株以A血清型为主,部分地区也存在B型和C型菌株。A型和C型的副鸡嗜血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B型的部分菌株也具有一定的致病性。A型副鸡嗜血杆菌可凝集马、羊、鸡、鼠等动物的红细胞,C型副鸡嗜血杆菌经处理后方可和甲醛固定的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B型副鸡嗜血杆菌不能凝集红细胞。副鸡嗜血杆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体外培养时需要较高的营养需求,如在5%二氧化碳环境中该菌生长较好。此外,副鸡嗜血杆菌体外培养时还需添加V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部分可分泌V因子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支持该菌的生长,并且可出现卫星现象。部分菌株还需要添加鸡血清、脑心浸出物、胰蛋白酶等。副鸡嗜血杆菌在鲜血琼脂和巧克力琼脂上培养后可形成露滴样的小菌落,不产生溶血环。此外,副鸡嗜血杆菌还可在5~7日龄的鸡胚卵黄囊内增殖,通常在接种后1~2天即可导致鸡胚死亡,并且可在卵黄和鸡胚中检测到该菌。副鸡嗜血杆菌对外界抵抗能力极低,从宿主体内脱落后很快死亡,在生理盐水中处于22℃环境中仅可保存24小时,培养物在45~55℃环境中2~10分钟即可死亡,在冻干的条件可存活10年。副鸡嗜血杆菌对常用消毒剂较为敏感,使用消毒剂消毒时经较短时间即可灭活该菌。副鸡嗜血杆菌的血凝素、脂多糖、多糖和含有透明酸质的荚膜是主要的毒力相关抗原,其中血凝素具有凝血活性,脂多糖可引发中毒症状,多糖可引起心包积液,含有透明酸质的荚膜与鼻炎症状有关。

二、流行特点

1.易感动物。鸡传染性鼻炎常见于各日龄的鸡,但高日龄的鸡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7日龄的雏鸡通过鼻腔人工感染可引发传染性鼻炎,3~4日龄的雏鸡感染后发病率较低,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4周龄至3年的鸡最易感染该病。有研究表明,人工感染4~8周龄的鸡仅有90%的试验动物出现典型症状,而13周龄以上的鸡感染后出现症状的鸡占比高达100%。此外,与低日龄的鸡相比,高日龄的鸡感染副鸡嗜血杆菌后潜伏期较短,症状更为严重且病程更长。鹌鹑也可感染副鸡嗜血杆菌,并表现出毒性反应症状。

2.传染源。在规模化鸡场中,患病鸡或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慢性感染的病鸡以及带菌鸡更是鸡群中重要的传播途径。

3.传播途径。副鸡嗜血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病鸡或带菌鸡咳嗽、打喷嚏时可将副鸡嗜血杆菌排出体外,形成带菌的飞沫或尘埃,易感鸡通过呼吸道吸入被副鸡嗜血杆菌污染的尘埃或气溶胶即可通过呼吸道感染。此外,副鸡嗜血杆菌还可污染饮水和饲料,在易感鸡采食被污染的饲料或饮用被污染的饮水时经消化道传播。

4.其他因素。鸡传染性鼻炎还与其他可导致鸡群免疫力降低或呼吸道刺激等因素有关,如鸡群饲养密度较大、舍内拥挤、不同日龄的鸡混饲、通风不良、舍内空气潮湿闷热、氨气浓度大、缺乏维生素A、感染其他细菌或寄生虫等。鸡传染性鼻炎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鸡群发病率较高,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该病流行高峰期。

三、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鸡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鸡鼻孔可见稀薄的水样鼻液。随病鸡病程发展,病鸡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并逐渐浓稠,有臭味,病鸡呼吸困难,摇头,打喷嚏,用爪搔鼻和喙。病鸡鼻腔内的分泌物变浓稠,干燥后聚集在鼻孔周围形成黄色结痂,堵塞鼻孔。病鸡脸部出现炎症,脸颊单侧或双侧出现眼周围组织水肿,严重时可导致病鸡失明。患病后期,病鸡口腔、腭裂有大量干酪样分泌物,气管、肺部和支气管出现炎症,呼吸困难,出现湿啰音。患病过程中病鸡精神沉郁,食欲显著下降,体重降低,母鸡产蛋量显著下降,公鸡肉髯明显肿大。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的副鸡嗜血杆菌性脑炎,出现急性神经症状后死亡。鸡感染副鸡嗜血杆菌后的潜伏期一般较短,通常为24~36小时,人工感染潜伏期更短,为18~36小时。由于病鸡的抗病能力、营养水平、鸡群管理水平不同,该病的病程存在较大差异,人工鼻腔感染引发的传染性鼻炎病程通常为6~14天,由感染性鼻窦分泌物引发的鼻炎可达50天以上。鸡传染性鼻炎通常死亡率较低,一般为20%,多数鸡在治疗后可痊愈,但若出现继发感染或并发症也会导致病死率升高。

四、病理变化

剖检患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鸡可见其结膜囊有脓性渗出物形成的黄色干酪样块,进而导致病鸡出现眼部肿大。鼻窦感染后可导致眼下组织水肿、充血、水肿,外观呈黄棕色,剖检肿胀部位可见黄色干酪样物质,底部有溃疡性角膜炎,严重的会导致病鸡失明。鼻腔和鼻窦黏膜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黏膜潮红、肿胀、充血,表面有大量黏液,鼻腔和鼻窦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器官和支气管表面覆盖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患病严重的病例也可见支气管炎和卵囊炎。病鸡面部和肉髯皮下组织水肿,眼部和鼻部有硬痂,眼睑粘连。产蛋鸡输卵管有黄色干酪样物,卵泡松软、血肿、坏死或萎缩,公鸡睾丸萎缩。

五、诊断

若鸡场内出现病鸡,临床表现有咳嗽、打喷嚏、流脓性鼻液,眼周围组织水肿等症状,剖检可见鼻腔和鼻窦内有大量干酪样渗出物,可初步判定为鸡传染性鼻炎。但由于鸡传染性鼻炎与鸡霍乱、禽痘、维生素缺乏症等具有相似症状,因此该病的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可采集病鸡的眶下分泌物、鼻腔或鼻窦分泌物等进行染色镜检,也可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若镜检后发现有呈短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与葡萄球菌一起厌氧培养后出现卫星现象且菌落呈露滴样、针尖大小,或经生化试验判定为副鸡嗜血杆菌即可确诊。也可采用血清平板试验、试管凝集试验、红细胞凝集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ELISA等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DNA探针技术、PCR技术和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也可用于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

六、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嗜血干酪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副干酪乳杆菌RS26培养条件优化
副干酪乳杆菌RS26培养基优化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一起猪圆环病毒病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