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革命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2023-07-30 11:22夏蕾
文教资料 2023年7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路径研究课程思政

夏蕾

摘 要:“互联网+”时代,移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带来了新的态势。当前,高校面臨革命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度不够、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实践教学缺乏等问题,应该密切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通过形成“课程思政教师网络共同体”、采用新兴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革命文化”平台等路径推进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增强育人实效。

关键词:“互联网+” 革命文化 课程思政 路径研究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以其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相互交流强等特点全方位融入了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文化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因此,重视和推进革命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思政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要结合新兴技术发展、充分满足学生所需,将革命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

一、革命文化的内涵以及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一)革命文化的内涵

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体现近代中国革命进程的宝贵文化。革命文化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过程中所凝聚和积淀的、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内在本质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成果。

(1)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价值内涵,在中国人民的集体人格上烙下了崇尚理想、追求真理、乐观向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宝贵印记,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2)革命文化被反复凝练和明确为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3)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重大历史转型时期针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理性回答。革命文化始终被广大人民铭记于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教科书、文艺作品、纪念馆以及各种网络平台上反复被叙述和重现,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2]在专业课程中融入革命文化,将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1. 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习包含着精神品质和价值观教育,这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所必备的精神品格。[3]革命文化是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百年历程中形成的,其中最为深刻的精神内涵就是爱国。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话题,将革命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正是为了培养富有家国情怀、立志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

2. 丰富了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一方面,为课程思政提供了生动的案例,能够激励大学生始终牢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鲜血的革命先辈;另一方面,革命旧址、革命文物和纪念馆也为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 提升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将革命文化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就是要将革命文化中展现的“爱国、奉献、牺牲”等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内容,树立大国文化自信,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形成鲜明的政治立场,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升大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感。

二、革命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现状调查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了革命文化的育人环境,对其传播途径、融入方式、教学效果等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解当前革命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情况,笔者向江苏某高校200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以线上问卷的形式展开了调查(收回198份,有效率99%),部分调查情况如下。

(一)关于革命文化的认同感

表1显示,对于“你认为新时期有必要学习革命文化吗?”这个问题,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有38.3%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必要”,选择“无所谓”和“完全没必要”的学生仅占的14.1%和3.5%,说明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较高,能够意识到在新时期学习和弘扬革命文化的必要性。

(二)关于接触革命文化的途径

表2显示的是学生接触革命文化排名前五的途径,网络媒体和影视剧视频均超过了50%,而书籍报刊、革命遗址或传授讲述等传统途径所占比例则越来越低,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

(三)关于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情况

表3显示,接近一半的学生对革命文化和本校课程思政的结合度感到茫然,认为完全没有融合的占到了25%,这说明革命文化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力度还不够,革命文化通过课程内容的进行渗透的效果不佳。

表4显示的是学生认同率排名前四的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手段,超过60%的学生认为找到革命文化元素和课程内容的结合点相当重要,而且新时期必须运用新技术来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另外,学生认为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推进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

三、“互联网+”背景下将革命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

“互联网+”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使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结合以上调查结果,要想真正推进“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工作,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路径,注重转型和创新。

(一)通过“课程思政教师网络共同体”找准思政结合点

科学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推进课程思政的核心和关键,也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传承革命文化的自觉意识,还要具备挖掘思政元素和重构教学内容的能力,而专业教师大多专注于本专业的教学,他们对革命文化的了解和把握与思政教师相比有较大差距。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课程思政必须发挥全员力量,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因此,通过组建“课程思政教师网络共同体”可以从整体上规划和调整教学任务,达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目的。革命文化是个庞大的体系,在“课程思政教师网络共同体”这个平台上,思政教师负责挖掘和梳理革命文化元素,专业课教师选择其中适当的点与学科知识进行结合,行业专家再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对已形成的思政结合点进行审核,最终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和内容重点,科学设计教学体系。“课程思政教师网络共同体”能够发挥“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行业导师”三师协同的作用,帮助专业教师找准课程思政元素映射点,优化课程内容的供给。此外,该共同体还具有以下三个优点:第一,突破空间的局限性,使校内外的专家导师能够通过网络共同体平台实现便捷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第二,打通校内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之间的壁垒,通过网络平台强化课堂教学联系,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第三,建立新的宣传阵地,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从“思政课”转向“每门课”。

(二)通过多样化的互联网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互联网接触率高达100%,平均每人每天上网时长1—7小时的占比 81.3%,每天接触互联网超过8小时的占比15%。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等触手可及的媒介把革命文化引入大学生的头脑中,一方面增强革命文化传承的时效性和时代性;另一方面可以掌握互联网阵地的话语权,建设以革命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交流平台,发挥新媒体对革命文化传承的教育作用。在具体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利用革命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小程序)等平台上“兼具历史厚度、思想高度、情感温度的高质量网络作品”[4]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事实证明,《觉醒年代》等优秀的革命题材影视作品已经通过网络获得了大学生的认可,点燃了他们心中信仰的火炬。同时,革命文化不能仅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传播,应该转变为多维、开放的“集市式”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在线留言板和学生进行关于革命文化的讨论,也可以用超链接、在线答题和发送弹幕等方式进行现场教学互动。关于教学语言的选择,应采用集政治高度、理论深度、生活温度于一体的大众化、生活化的网络流行语言,如语录体、评论体、段子体、漫画体等,同时借助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对革命文化中比较严肃的话语表述进行转化、包装以及“翻译”,从而贴近大学生生活,引起共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三)通过“互联网+革命文物”平台加强实践教学

将革命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必须将育人效果落到实处,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应适度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构建完整合理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只有通过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学习”,学生才能回到革命历史情境中,体会先辈们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使革命文化真正入脑、入心、入行。传统的革命文化育人实践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周边的红色基地如烈士陵园、纪念馆等,或是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前往革命老区进行调研,前者的活动范围比较局限,后者的实践覆盖面比较小,而且都需要占用课外时间,与课堂教学结合不紧密,育人效果也难以评价。“互联网+革命文化”平台以5G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3D、AR/V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影像、超高清视频等前沿科技手段,以传播中国革命时期影像的体验为设计出发点,对革命文化进行全新的展示。平面形态的革命文化元素以立体陈述的方式铺展呈现,从静态转变为动态、活态,虚拟与现实场景的融合使用户体验感达到新高度。随着移动端平台体系的开发和完善,公众号、小程序、PC端能够实现同步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革命文物”平台目前已在全国各大纪念馆、博物馆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少高校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如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新思想践悟馆”就引用了这项技术,馆内不仅有覆盖全国30个红色基地的3D全景资源可供学生选择参观,VR体验区还设置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场景模拟,学生通过体验而获得的实践得分将由系统平台直接产生,作为教师课程评分的重要依据。“新思想践悟馆”于2021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目前,该馆的技术手段和场景资源还在不断更新,与之配套的2023年江苏省示范性培育项目“思政虚拟仿真中心”也正在筹建之中,将为引领全省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教學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N].人民日报,2013-07-15.

[2]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0-06-06.

[3] 石丽艳.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41-43.

[4] 王春霞.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132-13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三维耦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互联网+课程思政”创新育人模式探究(2022 SJYB1796),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路径研究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