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符号视野下汴京灯笼在女装中创意转化研究

2023-08-02 03:55吴苗苗古怡杨帆文司琪

吴苗苗 古怡 杨帆 文司琪

摘 要:汴京灯笼文化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作为我国灯彩文化的重要分支有着较为明显的符号特征,于女装设计领域而言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以民艺符号学为研究视角,归纳出汴京灯笼的造型、图案、色彩显性符号与美好感情观隐形符号,通过符号元素的整理提炼与现代女装进行融合设计。研究认为:汴京灯笼合褶造型提取再设计在女装局部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与现代审美需求;结合现代色彩审美原则从汴京灯笼的五色观中提取出经典色进行色彩转化,再选用新潮的面料,创作出极具时代感又不失汴京灯笼符号特征和文化内涵的女装。文章通过设计实践证实了汴京灯笼与女装设计的创新结合,具有丰富的设计价值和文化意义,并为汴京灯笼文化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路径。

关键词:汴京灯笼;民艺符号;设计价值;女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 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3)02-0033-06

民艺符号是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即为可以传达中国民族精神与内涵的艺术媒介。“民艺”一词起源于柳宗悦编著的《民艺四十年》,他曾指出所谓民艺,是与一般民众生活有着深厚友谊的工艺品[1],而符号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可以是所有能够以形象 (包括形、声、色、味、嗅等)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2],强调呈现出文化元素显性符号与隐形符号之间的关系,兼具形式美感与深层思想[3]。作为中国传统民艺符号,灯笼对于民间群众来说是喜庆的象征。开封的汴京灯笼作为传统花灯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继承了我国民间艺术的文化特征,体现了开封地区居民对工艺美术的真挚追求和生活乐趣的热烈向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部分[4]。据《开封县志》记载,“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朝晚期,创始人张泰全将自己的书画装裱技术与制灯工艺相结合,受到当地民间百姓的欢迎。如今,“汴京灯笼张”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7代的传承,而每一代传承人在传统制灯工艺的基础上,善于结合时代特点融入新的创作思维,不断推陈出新,使“汴京灯笼张”这一文化瑰宝经久不衰。

1    “汴京灯笼张”的研究现状

“汴京灯笼张”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第七代传承人张俊涛建立起“汴京灯笼张”民间博览馆。然而,“汴京灯笼张”在学术界并未得到太多的关注,从知网进行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相关论文仅有不到20篇,大多是从历史溯源、美学特征和品牌推广方向研究,主要论述“汴京灯笼张”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传承发展的方法,并未对“汴京灯笼张”在女装领域的设计应用有过较多研究。如今,随着女性对精神生活和对女装设计文化内涵的追求,具有文化价值的设计更易被大众所认可;此外,我国政府提倡非遗进行市场化运作,汴京灯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女装设计领域进行创新融合发展,能够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2    符号语义下的汴京灯笼文化元素提取

汴京灯笼受到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影响,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从汴京灯笼的显性符号与隐形符号的角度分别进行探索,首先提取汴京灯笼表层的造型工艺、图案、色彩特征,通过现代设计原则转译成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视觉语言符号。接着探究汴京灯笼美好感情观的隐形符号,结合当下群众情感与精神需求进行提取分析,为汴京灯笼在女装设计上的创意转化寻找切入点。提取内容见表1。

2.1    汴京灯笼的显性符号

(1)造型技艺提取

汴京灯笼的造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几何形与肖形。几何形中有基础的球体、圆柱体以及复杂几何组合体,灯体往往装饰带有光影效果的褶皱、色彩艳丽的渐变色或图案,简单大方又不失美感。其中宣纸竹篾彩灯是宋式宫灯的代表,它是将宣纸进行压褶处理过后,可随意变换各种形状,在造型上强化出格子形状与解构的特征,充满韵律感[5]。在工艺方面,汴京灯笼主要采用合褶造型工艺、扎制工艺和着色绘图工艺,其中合褶造型工艺就是将裁剪整齐的纸张进行轧纹处理,成百褶纸后做出形状。民艺造型技艺提取是 “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再生设计,通过创新与再设计在造物理念、 时代审美、功能和技术材料、工艺创新上与时代同步”[6]。提取灯笼的球形几何形态转化为具有美感的灯笼袖,夸张的灯笼袖一直以来是服装设计师运用的热门元素,融入灯笼袖廓形的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图1);在Dior2007春夏高定秀场上,设计师提取灯笼的合褶工艺转化为褶皱元素应用在服装上并搭配靓丽的色彩,带来的栅格化肌理与量感多变的褶皱设计富有韵律感(图2)。

(2)图案纹样提取

汴京灯笼上面绘制着丰富的图案纹样,视觉内容饱满,有如意纹、花鸟纹、龙纹、牡丹纹、水纹、回纹、卷草纹等吉祥纹样,其中受到儒释道思想影响而产生的云鹤纹、八卦纹等为常用纹饰[7],图案纹饰生动自然,疏密有致,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除此之外,汴京灯笼的纹样排列遵循形式美法则,具有代表性的“喜相逢”纹样根据对称均衡的原理,通常是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的动物形象,以成双成对的格式出现,符合人们追求热闹团圆的心灵需求[8]。汴京灯笼的纹样图案较为繁复,在提取元素时应选取一个或几个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单体或组合作为提取对象,同时与现代设计方法相结合,再根据美学原理,将提取对象进行概括凝练后,使用独立运用、反复运用、大小面积运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纹样变化方法,二次创新出多样的装饰艺术效果。

(3)色彩提取

汴京灯笼作为開封灯会热闹气氛的符号,在用色方面普遍带有象征性和寓意性,民艺色彩浓艳并具有地域性审美特征,遵循我国传统五色观,以正红、亮黄、翠绿、深紫等作为主色进行搭配,用大面积的纯色、对比色、补色,辅以小面积的调和色进行点缀装饰。在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影响下,使得河南文化中的颜色呈现出对比强烈、丰富饱满的视觉效果,形成了大俗及大雅的艺术特色。色彩提取与运用方面,可以通过降低纯度与明度的方式,设计出接近马卡龙色系、莫兰迪色系等符合现代审美的配色方案。在传统色彩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流行色彩趋势,大胆创新出符合现代设计精神的色彩表达。

2.2    汴京灯笼的隐形符号

隐形符号是借助图形符号延伸出内在意义,它是显性符号抽象化的结果,需要借助物质载体对外进行文化寓意、思想内涵的表达。汴京灯笼作为当地民间习俗文化的物化形式,承载着民间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趋利避害、求吉纳祥的精神内涵,从汴京灯笼艺术特色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即为汴京灯笼的隐形符号。例如汴京灯笼中的祥兽、花卉等题材反映出民众的吉祥如意、避祸就福的心理需求;“麒麟送子灯”“榴开百子灯”则寓意子孙满堂、人丁兴旺;“阿福灯”“牡丹富贵灯”则表示民众招财求运的愿望。情感化设计是现代设计中的热点,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注重提高设计的文化内涵。汴京灯笼在展现美学价值的同时传递出情感价值,情感寓意契合了当下的情感化设计需求。

3    汴京灯笼符号在女装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3.1    提高女装设计文化内涵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我国服装设计起步较晚,法式、韩式等外来风格一直占领我国的女装市场,我国大量的女装设计师为了顺应国际的流行趋势以及市场的变化,出现对外来风格的设计方式与方法模仿甚至照抄的现象,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我国女装市场拥有属于本土女装的设计风格,提升女装设计的文化内涵,那么传统民间文化力量的注入势在必行。汴京灯笼始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及浓厚的生活气息,将这一系列符号注入现代女装设计当中,不仅有助于推动汴京灯笼民间文化的活态传承发展,而且能够满足女性对设计的精神需求。

3.2    丰富女装设计造型手法

汴京灯笼的民艺符号与女装结合,不仅有效地提高女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也为设计师在女装造型设计手法上提供了素材。从灯笼中提取的“灯笼袖”造型被设计师应用于女装设计中,灯笼袖肩部泡起、袖口收缩、整体袖管呈灯笼形鼓起,这种夸张又不失可爱的袖型深受女性消费者的喜爱。除此之外,汴京灯笼的“合褶工艺”,应用在女装上,可以出现褶裥立体肌理效果,能够增添作品的韵律感。

4    汴京灯笼符号在女装设计中的创造性转化探索

传统民艺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女装设计,本质上是传统与现代结合过程中的改良问题[9]。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变化,现代女性往往追求时尚、个性美,而汴京灯笼所展现出来的特征仍然是传统的形式,已不再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若想要推动汴京灯笼在女装中的发展,得到新时代女性审美的认可,就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当代女性的审美需求,运用多种现代面料与设计手法来引领时尚。因此,本文以95后新時代女性作为目标消费群体,将汴京灯笼符号特征作为灵感来源,通过元素提取、重构再设计“灯芳?”系列女装,实现了在造型、色彩、面料等方面协调统一。

4.1    造型轮廓简化设计应用

“圆形西瓜灯”是汴京灯笼中的经典造型代表,骨架结构的伸缩实现了灯笼褶裥的自由张合,外观造型能够增加女装设计的产品识别度,将灯笼的合褶造型提取转化为横向褶裥造型与纵向褶裥造型,分别设计在女装的上衣袖肘关节处、下裤裤腿处。一方面从人体工学角度出发,褶裥自由张合的特性与人体工程学特征一致,应用在袖肘处更加便于胳膊肘关节的活动,能够提高服装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从美学角度出发,褶裥元素运用到局部设计中能够使服装呈现出层次性与多样性(图3)。

4.2    色彩面料结合设计应用

从色彩的角度分析,汴京灯笼用色方面符合传统五色观念,以红、黄、蓝、黑、白为主色。在色彩提取过程中,设计以“宋代宫灯”和“五谷丰灯”为代表,提取汴京灯笼的传统经典色,蓝色、黄色与红色,结合现代色彩审美原则进行色彩再设计,从色彩搭配及纯度和明度的方面考虑,转化为当下流行的牛仔蓝、雾霾蓝、活力黄作为系列女装设计的主色调。在面料的选用上,选取了富有现代气息的牛仔面料与皮革面料,最后将面料与色彩相结合,创作出了极具时代感又不失汴京灯笼符号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时装设计(图4)。

4.3    整体效果图表达与成衣展示

“灯芳?”系列女装设计的效果图与成衣图如图5、图6所示。在造型上,汴京灯笼的合褶造型应用在系列女装的局部造型,褶裥的设计手法赋予了女性服装节奏感和活力感,并为女性身体的肘关节处的活动提供了方便。在色彩与面料方面,牛仔蓝、雾霾蓝、活力黄作为服装的主色,效果图的整体风格呈现出低调、大气并富有文化底蕴的设计理念,面料选用了具有现代感的牛仔面料与皮革面料。

5    结语

“汴京灯笼张”作为我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符号特征,受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影响,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作为开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艺符号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不论是从它自身的显性符号特征还是隐形符号特征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当今强调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将汴京灯笼与女装相结合,不仅为汴京灯笼文化提供新的活态传承方式,提升了民艺文化的文化价值,也为女装设计提供了案例参考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郭艳.守护乡韵:民艺语境下的乡村视觉形象塑造探讨[J].喀什大学学报,2019,40(05):79-84.

[2]李丹.设计的民族化:关于民艺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05):64-66.

[3]周庆.叙事性设计的符号学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04):127-131.

[4]刘惠迪.传统美术类灯彩的保护研究:以汴京灯彩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5):71-73.

[5]張芦.河南非遗灯彩文化衍生品设计应用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21.

[6]崔华春.民间艺术考察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68.

[7]田珂.“汴京灯笼张”的历史传承及美学特征[J].艺术教育,2014(11):59-60.

[8]谷莉.宋辽夏金装饰纹样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9]扶娟.“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2,44(17):109-111.

Abstract: Bianjing lantern culture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 years.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lantern culture in China,it has obvious symbolic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a high reference value in the field of womens clothing design.This paper adopt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takes folk art semiotics a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ummarizes the shape,pattern,color explicit symbols and invisible symbols of beautiful sentiments of Bianjing lanterns,and integrates the design with modern womens clothing through the sorting and refining of symbolic elements.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extraction and redesign of the pleated shape of Bianjing lanterns conforms to ergonomic principles and modern aesthetic needs in womens clothing.Combined with modern color aesthetic principles, classic color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five-color view of Bianjing lanterns for color transformation, and then fashionable fabrics are used to create womens clothing with a sense of the times without losing the symbol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ianjing lanterns.This paper confirms the innovative combination of Bianjing lanterns and womens clothing design through design practice,which has rich design value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and provides a new path for the living inheritance of Bianjing lantern culture.

Key words:Bianjing lanterns;folk art symbols;design value;womens cloth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