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十六国—北朝墓葬出土木俑源流考

2023-08-02 05:37买合木提江卡地尔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汉墓武威河西

买合木提江·卡地尔

一、吐鲁番晋唐墓葬出土的木俑

20 世纪初至今,中外考古工作人员在吐鲁番地区发掘了大量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墓葬。①祁梅香、杜梦:《新疆晋唐墓葬研究述略》,《吐鲁番学研究》2021年第1期。其中,出土木俑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巴达木等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南约42 千米,高昌古城北部的三堡乡和二堡乡(图一)。

图一 吐鲁番十六国—北朝墓地位置示意图(自绘)

以上吐鲁番地区发掘的墓葬当中,部分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一批木俑非常引人注目。所出土的木俑类型包括男女侍俑和木马、木牛、木猪、木骆驼、木牛车、木鸭、木鸟、木独角兽和木鱼等动物俑(表1)。

表1

1975年1975年1975年哈拉和卓75TKM94哈拉和卓75TKM96哈拉和卓75TKM98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同上,第163-164页。同上,第168-170页。同上,第184-187页。1975年哈拉和卓75TKM99十六国时期同上,第192-194页。1975年哈拉和卓75TKM97北凉时期同上,第201-203页。1975年1975年哈拉和卓75TKM101哈拉和卓75TKM73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时期木女俑1件,木男俑1件,木猪1件木女俑2件,木牛(车)1件木男女俑共4件,木牛2件,木马1件木男俑2件,木女俑1件,木猪(实为木鱼)1件木男俑2件,木女俑1件,木猪1件,木牛1件木女俑1件,木男俑1件,木猪1件木鸭1件同上,第182-183页。同上,第113页。

十六国—北朝时期木人物俑皆呈站立状。大部分木人物俑整体削雕而成,双臂置于胸前或无手臂(图二:1—2)。少量侍俑先是削雕身体和头部,再把手臂装配于肩膀处(图二:3)。大部分木人物俑用黑墨描绘出头发、面部五官以及衣着等。而斯坦因发掘的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两件女侍俑,用黑墨描绘出五官,嘴唇、额头的花钿以及两颊的面靥为红色,再用黑、白、红三种颜色的墨描绘出襦袍和长裙(图二:1)。大多数木人物俑的身高在17—24cm之间。

木动物俑中木鸭数量最多,大多为整体削雕而成,也有少量为头和身体拼接而成;木鸭大多为素面,少数用黑墨描绘出其羽毛,其大小一般为:长10—15cm,宽4—6cm,高5—7cm(图三:1)。木牛、木马、木猪、木骆驼和木独角兽等一般先削雕好身体、头部、四肢等各部位,再拼接而成,用黑墨描绘出眼、鼻、耳等各器官以及鞍鞯(图三:2—6)。其中,完整的木牛一般长21—27cm,通高17—19.5cm。两件木马身长分别为26cm 和37.6cm,高分别为16.7cm 和36.5cm。木猪大小不一,长13—26cm,残高5—9cm。所出土的1件木骆驼长26cm,通高43cm。完整的一件木独角兽长22.8cm,残高17.6cm。

图三 吐鲁番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出土木动物俑

对于吐鲁番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木俑来源,目前研究较少。张驰先生认为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墓地出土的彩绘木鸭源自于战国至唐代流行于中原地区的鸭形酒器。①张弛:《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彩绘木鸭流源——兼论南京西善桥南朝墓所出“竹林七贤”砖画中的鸭形器》,《吐鲁番学研究》2013年第2期。卫斯先生反驳彩绘木鸭源自于酒器的观点,认为其“原形”来自于汉唐时期墓葬出土的“彩绘陶鸭”。①卫斯:《吐鲁番三大墓地随葬彩绘木鸭习俗研究——兼与张弛先生商榷》,《吐鲁番学研究》2014年第2期。而吐鲁番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木俑源流问题缺乏整体研究。我们认为,吐鲁番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木俑源头应为战国时期的楚国木俑,随葬木俑的习俗传播至吐鲁番地区,是南方丧葬文化向西域动态拓展的结果。

二、楚木俑的形成与楚国的扩张

楚国是先秦时期兴盛于长江流域的重要诸侯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楚文化。墓葬中随葬漆木器是楚文化典型的习俗,木俑是其中之一,而先秦时期的其他诸侯国主要随葬陶俑。

据统计,至今发掘出土的楚木人俑至少有740余件,主要分布于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四川、浙江等地区。战国中期,楚木人俑主要发现于作为楚国中心的湖北荆州江陵地区和河南信阳地区,还少量发现于湖南长沙和湖北荆门地区。到了战国晚期,楚木俑还是主要分布于两湖地区,但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楚木人俑不仅发现于湖北荆州、黄冈、襄樊及长沙、常德等地区,还发现于安徽的安庆、六安和浙江的湖州等地。②张莹莹:《楚墓出土木俑的考古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这些木俑大部分为直立侍俑,还有少量的跪坐侍俑、武士俑、役俑和伎乐俑等。制作方式为整木雕刻或头、身为整木雕刻,再四肢用榫卯拼接。用黑、红、黄等颜色描绘出头发、眼、眉、耳、鼻、嘴以及精美的服饰(图四)。

图四 楚木俑

除了木人俑外,楚墓出土大量木质镇墓兽。据考古发掘,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出土了330多件木质镇墓,它们一般由底座、头身和鹿角等部分组成。③黄莹:《楚式镇墓兽研究》,《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此时楚国墓葬中开始出现少量的木动物俑。楚国重要城邑—城阳城附近的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M7 出土1 件漆木虎,整体削刻,呈匍匐状,表面通体涂刷黑漆后用黄、浅灰、白色绘出皮毛。④陈彦堂、左超、刘维:《河南信阳长台关七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3期。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1件木卧鹿,身和头部铆接而成。⑤陈逢新:《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战国中期流行于楚国核心的两湖地区的木俑,至战国晚期传播至楚国周边地区,跟战国时期楚国疆域的不断扩张有关。

西周初期,迁徙至荆山地区的季连部族以“楚”为号,楚国雏形形成。周成王时期,熊绎在镐京受封,建立楚国。熊渠在位期间(前886—前877),楚国向南扩张,征服庸国(今湖北竹山县南)、杨粤(位于汉水中游)和鄂国(位于今湖北鄂州)。后经熊挚、熊延、熊通、熊坎等楚国君王的开疆拓土,楚国领土进一步扩大。春秋时期,楚国把北部疆域扩展到襄阳以北的南阳盆地地区,在西隔巫山与巴国相邻,在东占领淮水流域广大区域。战国时期,楚向东灭越,向西灭巴,版图达到全盛,领土包括今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全省,江西北部,浙江东部,陕西汉中道以及四川东川道一半,楚地盖半天下。战国晚期,楚国疆域从北、西两方向不断被秦国侵蚀,最终灭国。①赵炳清:《楚国疆域变迁之研究》,复旦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楚国虽灭,但楚文化在南方的影响依然强大,后来楚国南方文化成为西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时期,楚木俑不仅在楚国的核心区继续流行,还在楚国边疆区流行,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木动物俑。

三、木俑在南方的流行与南方人口向河西的迁徙

西汉初期,木俑继续流行于作为战国时期楚国中心的两湖地区,在湖北除了大量木人物俑外,还出现了少量木狗、木猪、木牛、木马等动物俑,而在西汉中期楚国故地的周边地区出现大量的木动物俑。

西汉早期的湖北荆州江陵凤凰山汉墓群167号墓②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前179—前141)、168号墓③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前167)、8号墓和9号墓④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孝感市云梦县大坟头一号汉墓⑤陈振裕:《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江陵张家山汉墓M127和M136⑥院文清:《江陵张家山两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92年第9期。等墓葬不仅出土了大数量的木人物俑,还出土了少量木马俑、木牛俑、木猪俑和木狗俑等动物俑(图五:1—2)。而这一时期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和象鼻嘴一号汉墓等墓葬虽然出土了大量的木人物俑,但没出土木动物俑。这些木人物俑都以整木雕成,并用各色漆墨描绘,与战国时期楚国木俑相同。而木动物俑是由头、身和四肢分别制作后再组装而成,并用黑墨和红墨描绘出眼、鼻、鞍等部分。

图五 西汉木动物俑

到了西汉中期,继承楚文化,又受到关中、中原等地陶俑的影响,江苏地区发现的贵族墓葬开始大量使用木俑。⑦张艳秋:《江苏出土汉代木俑类型与特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8期。江苏扬州和淮安西汉中期—王莽时期的墓葬中,不仅出土了骑马俑以及站立或跪坐的武士俑、侍俑和伎乐俑等木人物俑,还出土了木动物俑。动物俑除了西汉早期两湖地区出土的木马、木牛、木猪和木狗外,还出土了木虎、木鱼以及木鸽等(图五:3)。⑧王勤金、印志华、徐良玉:《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文物》1980年第3期;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年第1期;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2期;王根富、张敏:《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仪征市烟袋山西汉车马陪葬坑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第11期;佚名:《泗阳大青墩汉墓论证会纪要》,《东南文化》2003年第4期。另外,西汉时期的四川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墓⑨赵树中、胥泽蓉、何志国、唐光孝、陈显双:《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10期。和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⑩沈仲常:《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橔墓》,《考古》1959年第8期。也出土木俑,有木人物俑、木马俑和木牛俑等。西汉中期的这些木俑继承楚地木俑的雕刻方法采用整木雕刻和不同部位榫卯拼接的方式,服饰和发式相较于楚地木俑趋于简化。

到了东汉时期,木人物俑和木动物俑主要出现在河西走廊地区。东汉时期,木俑从江苏、四川等南方地区传播到河西地区,这跟南方文化的向西传播有关,其背后原因可能是南方人口向西域的迁徙。

西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的军事行动不断取得胜利,河西地区重新被纳入汉朝的版图,汉朝在河西地区实行大规模的移民戍边政策。西汉王朝向西域移民的方式有几种,其中常见的是政府有组织地向河西移民。如龙朔二年(前127)向朔方迁徙十万户;①(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页。元狩四年(前119),迁徙关东的贫民总七十二万五千人于河西;②(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8页。元鼎六年(前111),汉朝又破匈奴,向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等地徙民来充实空虚之地。③(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9页。另外一种移民方式是流放。如征和二年(前91),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兵败自杀,其跟随者“皆徙敦煌郡”;④(东汉)班固:《汉书》卷6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2页。汉武帝时,太中大夫索抚,丞相赵周直谏忤旨,徙边,以元鼎六年(前111)从钜鹿南和迁于敦煌。⑤法国国家图书馆:《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31页。而从出土的《居新》EPT56:185、EPT57:73、EPT58:36和《敦煌》1433 等汉简中记载来看,在河西地区服刑的人“遍及全国”。⑥杨芳:《汉简所见汉代河西边郡人口来源考》,《敦煌研究》2010年第3期。流放河西的罪犯一般被允许带上家属。⑦(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1页。这些迁徙于河西地区的移民当中,应该也有来自于南方地区的移民。

东汉初永平年间(58—75),发生了广陵王、楚王、淮阳王和济南王谋反事件,广陵国和楚国被除。建初元年(78),汉朝廷将参加叛乱的广陵、楚、淮阳和济南吏民“徙者数万,又还屯绝域”⑧(宋)范晔:《后汉书》卷48《杨终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97页。。1930年酒泉市金塔县肩水金关出土的241:10号汉简“久生兼崇长不乐安穷□,私官之黄泉下隧未□□”的诗歌为《汉书》记载的广陵王刘胥临终前所赋诗歌。⑨李迎春:《居延汉简所见广陵王临终歌诗及相关问题研究》,《国学学刊》2015年第4期。广陵王刘胥的诗歌在河西地区的传颂,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当时河西地区可能生活着来自广陵国的移民。肩水金关汉简和居延汉简中多次出现“广汉”(广汉县,西汉置,治梓潼县)地名和人名,这说明当时河西地区生活着不少的巴蜀地区移民,河西和巴蜀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①王子今:《汉代河西的蜀地织品——以“广汉八稯布”为标本的丝绸之路史考察》,《四川文物》2017年第3期。而东汉时期,木俑主要发现于河西地区,这是江苏、四川等南方地区的人口向河西地区迁徙的结果。

四、河西地区木俑的发现与河西地方政权统治西域

到了新莽—东汉晚期,河西走廊地区的武威②党国栋:《武威县磨嘴子古墓清理纪要》,《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陈贤儒:《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第9期;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考古》1960年第5期;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威磨咀子东汉墓M25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11期;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2003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5期;朱安等:《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第6期。、嘉峪关③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文物》1972年第12期。、张掖④张小刚等:《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南墓葬2003年发掘简报》,《敦煌研究》2006年第3期。、金昌⑤吴荭等:《甘肃永昌水泉子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等地出现了大量的木人物俑和木动物俑。其中武威地区出土的木俑数量最多,被视为东汉木雕的代表作。⑥胡娜:《河西地区汉晋墓葬出土木雕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河西地区东汉时期的木人物俑相较于西汉时期的南方地区,没有出现太多的武士俑,除了站立或跪坐的侍俑和伎乐俑外,还出现了下棋的六博俑。⑦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大部分木人物俑由整木雕刻而成,头戴平帽,上手曲于胸前,用黑墨描绘出眼、鼻、嘴以及服饰,所着长袍与西汉时期南方木俑一样,为右衽。除此之外,还出现比较修长,头戴凸顶帽子的胡人俑。⑧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2003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5期。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咀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2期。木动物俑相较于西汉时期的南方地区数量和种类更多。除了木马、木牛、木狗、木猪和木虎等外,还出现了木羊、木猴、木独角兽以及木鸡、木鹅、木鹰、木鸠、木长尾鸟等大量木鸟禽(图六:1—2)。这些木动物俑,整木雕刻或由各部分铆接的方式制作而成,用黑墨描绘出面部器官。出现的木六博俑和木马车、木马车、木牛犁⑨张朋川:《中国汉代木雕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34页。等表明,这一时期随葬的木俑更多反映的是死者生前的生活。

图六 甘肃武威出土东汉时期木独角兽和木禽

到了十六国时期,武威地区木俑出现数量减少,⑩钟长发、武威地区博物馆:《甘肃武威南滩魏晋墓》,《文物》1987年第9期;田建:《武威市旱滩坡西晋、前凉时期墓群》,《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34页。呈现出进一步向河西地区西部传播的趋势。张掖市高台县地埂破1号墓[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高台地埂坡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9期。、南华10号墓[1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高台县汉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骆驼城南墓群4号墓[1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墓葬的发掘》,《考古》2003年第6期。和8号墓[14]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甘肃高台骆驼城南墓葬2003年发掘简报》,《敦煌研究》2006年第3期。等东汉末—十六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胡汉彩绘木人物俑以及木马、木牛(木牛车)、木猴、木猪、木虎、木独角兽、木鱼和木鸟等木动物俑。此时的吐鲁番地区,也出现了与河西地区十六国时期木俑种类、制作工艺大致相同的木人物俑和木动物俑。这些木俑向西域的传播,跟河西地方政权统治西域,河西地区人口进一步向西域迁移,河西地区丧葬文化向西域的传播有关。

东汉末年,天下纷乱,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暂时受阻。曹魏王朝统一北方后,在西域设立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来管理西域。①王国维:《〈流沙坠简〉序》,载于《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12页。西晋成立后,延续曹魏时期的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听命于凉州刺史。到了十六国时期,以姑臧(今甘肃武威)为都城的前凉政权开始统治西域,并向高昌(今吐鲁番)继续派驻戊己校尉。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4《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33页。此后,前秦、后凉和北凉时期高昌仍归凉州刺史管辖,西凉政权(400—421)统治西域期间,在高昌郡推广中原的县、乡、里制度。③唐长孺主编,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编:《吐鲁番出土文书·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5页。到了北朝时期,吐鲁番地区处于沮渠氏北凉和麴氏高昌的统治之下。十六国—北朝时期,不断有河西人口向西迁徙。西凉时期,因郭黁之寇,“武威,武威、张掖以东人西奔敦煌、晋昌者数千户”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3页。。后凉吕光时,“镇高昌,命大臣子弟随之”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22《吕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60页。。从吐鲁番晋墓墓志铭来看,吐鲁番存在一定规模的敦煌移民。⑥[日]关尾史郎、田卫卫:《“五胡”时期西北地区汉人族群之传播与迁徙——以出土资料为中心》,《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18年,第81-92页。十六国—北朝时期,从河西地区向西迁徙的这些汉人族群,把原住地的丧葬文化带到了迁徙目的地,⑦[日]关尾史郎、田卫卫:《“五胡”时期西北地区汉人族群之传播与迁徙——以出土资料为中心》,《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18年,第83页。流行于武威地区的木俑也随即传入吐鲁番地区。从而,吐鲁番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中出土了与河西地区相同的木人物俑、木马、木牛、木猪和木独角兽等,而所出土的木禽种类少,木鸭数量较多。

结 论

吐鲁番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出土的木俑是南方文化向西域动态拓展的结果,其背后则是错综复杂的诸侯国、地方政权疆域的扩张和人口迁徙活动。

战国中期,木俑首先在楚国形成,以木人物俑为主,同时还有少量的木虎和木鹿。战国晚期,木俑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张而传播至周边地区。西汉初期,在两湖地区除了木人物俑外,还出现了少量的木马、木牛、木猪和木狗等动物俑。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在江苏和四川等楚国周边地区出土的木俑种类增多,出现了木羊、木鸟、木鸽、木鱼等。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由于移民戍边、流放发边和逃避战乱等原因,部分南方人口向河西地区迁徙,南方丧葬文化传播至河西,河西地区墓葬出现木俑。

东汉至西晋,河西地区木人物俑多为侍俑,同时还出现六博俑;木禽俑种类和数量进一步增多,出现了木鸡、木鹅、木鸠和木长尾鸟;木动物俑新增了木猴和木独角兽等。十六国时期,河西“五凉”地方政权统治西域,河西人口进一步向西迁徙至西域,河西地区随葬木俑的丧葬习俗也随之传播至吐鲁番地区,出现了与河西地区木俑制作工艺相同的木马、木牛(木牛车)、木猪、木鱼和木独角兽,新出现了木骆驼,所出土的木鸟禽种类较少,主要为木鸭,还有少量木鸟。

综上所述,吐鲁番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期墓葬中木俑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南方文化向西域地区动态拓展的结果,其背后先是南方移民向河西地区的迁徙,此后则是河西地方人口进一步向天山中部地区的推进。从中可以看出,在古代我国内地和西域之间存在着频繁的人员迁徙和文化交流,这不仅促进了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猜你喜欢
汉墓武威河西
重任在肩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武威所出西夏买地券再探
升级版河西之战
河西行(组诗)
《马王堆汉墓帛书[叁]》释文补正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