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做?做到真?做至美

2023-08-03 00:05刘静娴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7期
关键词:巴蜀律动办学

刘静娴

在这人间最美四月天,我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小学理科名教师中的一员,在项目负责人王贵林(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长)带领下,走进重庆百年老校——重庆市巴蜀小学,与这座慕名已久的名校零距离接触,真切感受巴蜀“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见证教育是“做”的哲学——真心做、做到真、做至美。

有直击教育本质的办学理念

每所学校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为什么而办学?因为它决定着一个学校教育的高度。直击教育本质的办学理念,不只是要实现一种教育理想,更要实现其社会理想。

巴蜀小学在创立之初,通过《巴蜀日报》就曾经发布:“要继往开来地创造教育,要适应潮流,要发扬文化,要扶植思想……”巴蜀小学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也充分证明了将自己放在深邃宽广的历史河流中,主动承担起引领时代进步的历史使命,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

在回答“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他们从“创造教育”走向“激活教育”,再到如今的“律动教育”,已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哲学体系。“律动”是精神的象征,律动教育就是通过尊重儿童、研究儿童、发现儿童的真实需要,以共同经历、彼此滋养为途径,使儿童获得灵动发展的教育。正是这种大情怀大格局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执着坚韧的奋斗精神,展现出中国基础教育的新高度。

校长马宏在《教育是“做”的哲学》讲座中说:“每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特色源于其由来已久的教育使命和一方水土文化滋养。”因此,办学理念是在站在教育本质的视角进行提炼、践行,且不断发扬和传承的。

有强大的文化引领

学校的文化元素不是靠装修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弹丸之地也可以让人流连忘返,理念、思想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流淌,在强大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的教育才有新深度。

“巴山印古今,蜀水刻春秋。小时见未来,学问要创造。”“巴蜀小学,古今春秋,未来创造!”在校长的报告分享中,我找到了“素质教育看巴蜀”的答案。学校形成了以“学科+”为主要特征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强调学科是基础,“+”即突出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整体融合,强调学科与不同关键要素的深度链接和融合。

“学科+学科”的研究,以主题、项目、问题为载体,以真实问题和任务为驱动,在完成国家课程任务的前提下展开探索。例如,以“科创小世界”为主题,将《钱学森:月亮上的环形山》整本书阅读与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整合设计,开启“科学家的世界”“太空漫游指南”等课程的探索之旅,将科技强国的梦想播撒在巴蜀孩童的心中。整体化、系列化、长程化地“真的做,做到真”。只有“思”与“做”的结合,才能编织一张有价值意义之网,一张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之网。用“薪火相传”去做研究,做到“慢下来”“沉下来”“静下来”“凝出来”“播出去”,用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

有行动力的卓越校长

重庆是一座火辣辣的山城,但校长马宏给人的印象是温和、雅致、不张扬,甚至有些低调。在她的讲座中,我们充分地感受了她饱满炽热的教育情怀:率先示范做研究,以学校为家,以育人为乐,如醉如痴地投入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其敏锐的洞察力: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教育的方向,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能勇敢地面对学校发展的真问题,能率先找到突破的方向,为同行和后来者开辟一条新路。她注重目标引领(为何做):培养走得远的巴蜀人;团队共行(一起做):组织让生命增值的生活;选点突破(做起来):小行动成就大作为;常态优质(做出来):事因人而成,人因事而美;创新驱动(持续做):共同经历,彼此滋养。

一位卓越的校长,除了有行动力,还一定是伯乐,有远见,善于对接成长的平台,常做、善做成人之美的事,给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有团结务实的管理团队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思想过硬、精诚团结、业务精湛、砥砺奋进的管理队伍。没有强大的管理团队,一个人再有能耐也不行。管理班子的配合度、执着度决定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宽度。

我们参观巴蜀小学的当天,学校同时要接待3个参观团,但各级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各司其职,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了解,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集体决策制,由校长、副校长、课程部主任、校办主任等组成。比如在每周一次的行动例会中,课程部精心组织策划,学校决策层的一些成员从教师专业素养展示、巴蜀教育故事分享、重要工作友情提示等方面,寻找学校生活中的问题及亮点,以表演、讲故事、主题发言、现场互动等生动的形式传递给全体教师。这时,课程部主任既是决策层的成员,也是这个执行团队的成员。这种灵活的自主转换机制使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实现了准确决策,有效执行。

巴蜀小学管理团队的身上,有精神的高度自由,精神世界的丰满纯粹,为学校事业的发展而满怀激情。正是因为有这样自觉的团队,学校的发展才有继往开来的精气神,才能有纷至沓来的教育美好。

有会研究的专家型教师

好学校的教师,一般都具有高度的专业自觉,有自己的研究偏好,追求专业精进,享受专业的滋养和教育的美好。教育不是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而是要点燃他人的生命之火,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力度。

在学校律动教育思想的引领下,“让每个人努力成为自己的光”,学校以顶层设计驱动行动创新,让教师的成长有方向;每个人看见自己的潜能,并为之而努力,让教师的成长有支架;学校始终回到原则把握而不仅是技巧的精进,让教师的成长有动能。比如吴倩老师,二十余年来,从美术教师到学科负责人、副校长,她用一日日的专业自觉,带领学生奔赴一个又一个“赛场”,带领教师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在她看来,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教师,一定会尊崇内心的追求,热爱每一个孩子,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以学术守候生命的静好。其他教师身上,散发同样的激情和光芒,它源于对职业和自我的认同,源于自我实现和陪伴学生成长的幸福,更源于与团队同生共长的价值感。

教師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教师发展的理想状态就是:理论有高度、专业有温度、能力有厚度和工作有效度,不断地自勉、奋进,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路径,为他人的成长贡献力量,洞见未来,学习、研究、努力着,为当下,更为未来,实现自己教育的幸福人生。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巴蜀律动办学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三个经济”律动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