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合作学习 提升教学品质

2023-08-04 07:35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裴柏顺
中学数学 2023年15期
关键词:评价课堂教师

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裴柏顺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学习形式等日趋多样化、丰富化.不过,因受长期应试教育的束缚,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讲授”为主,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直接将知识讲授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要被动地接受“大容量、快节奏”的学习,还要承受“高强度”的重复练习.这种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将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其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自主进行知识要点的研究,从而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多样化,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化,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化[1].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合作学习的基本内容及教学意义,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仅供参考,若有不足,请指正.

1 合作学习的基本内容

在高中阶段,合作学习主要以小组探究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习主题、重难点、疑惑点等内容展开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分组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做到优势互补.通过交流、鼓励支持,在合作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在提升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旁观者”和“独裁者”,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相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合作学习的教学意义

众所周知,因受教学环境、学习习惯、智力因素等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思维方式、知识掌握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若在课堂教学中搞“一刀切”,就很容易出现“吃不饱”和“够不着”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有效的沟通而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进而有效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另外,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理解与尊重.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借鉴他人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可有效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此优化个体的认知结构,提高学习品质[2].

数学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它既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遇到一些新题、难题,凭借学生的一己之力不能解决时,就需要进行团队合作.这样学生在沟通、争辩、共享中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此收获合作探究的喜悦,提高解题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只要认真备课,然后根据课前预设直接将内容讲授给学生就可以顺利完成教学计划.而实施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精心筹备,而且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各种生成,同时还要处理小组合作中的各种突发问题,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才能确保小组学习朝着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向发展.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应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教师的教学素养,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3 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3.1 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确保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地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在分组时,教师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因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如,有的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比较强,等等.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质,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观察、多分析,将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此提高他们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和活跃度[3].另外,为了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4~6个为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切实提高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效率.

3.2 依据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应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切勿为了追求形式而合作,这样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不同的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在互动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再如,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积累解题经验,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多角度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等等.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既要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各种课堂生成,以此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1对于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若S12=84,S20=460,求S28.

例1难度不大,大多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但是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在解题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从而发挥思维差异的优势,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学生通过讨论,给出了如下两种解法.

所以S28=2×282-17×28=1 092.

解法2:设数列的前n项和Sn,则Sn=an2+bn.

在合作探究前,大多学生仅给出了解法1,而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思考,有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了解题经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3.3 构建完善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对小组合作成果给予正面、客观、合理的评价.如对于取得成绩的小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当然,也要指出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后续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

为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环节中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可以采用师评、组评、个人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此由组内合作推广至组间合作,进一步优化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要摒弃单一的结果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评定,以此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4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限,在合作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障碍,有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因为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若在实施中教师不能进行有效监管,可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规范管理,进而让课程教学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可见,在具体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对目标方案、实施计划和教学环节进行精心预设,还要规范管理,掌握学生之所思、之所惑,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讨论主题,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和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评价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