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精准分类与对策研究

2023-08-04 12:18魏媛
国际公关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危机事件分类高校

魏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化创新改革,其自身环境条件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相关教育部门需要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予以重点关注。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类型及存在问题加以探讨,提出相應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危机事件;分类

《普通高等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 (教育部43号令)第五条第七款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校园危机事件的应对。作为一名辅导员以及学生管理者,需要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进行有效预警并积极参与危机事件后期处理以及总结研究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危机事件逐步纳入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高校与社会彼此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变化多端的社会发展趋势对高校学生带来了众多影响,导致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给高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合理化解此类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分类

从整体视角来看,危机主要指的是人或组织在实践生活阶段中受到一定威胁,而且存在发生突发情况等可能性。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主要体现为学生个体或群体的生命安全、自身利益受到一定威胁和迫害,此种事件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一定影响,下面从不同层面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加以分类。

(一)发生规模方面

以发生规模作为分类要素来看,高校学生危机事件通常涵盖个体性和群体性两种类型。如新冠疫情便归属于群体性范畴,在传染性较高的状态下会对学生正常入校、上课带来负面影响;学校内部出现的学生意外死亡等情况便列为个体性类型。

(二)产生根源方面

以产生根源为切入点加以划分,学生危机事件通常包括校园非原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类型。如新冠疫情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无法避免的影响,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源并不在高校内部,因此该事件属于校园非原发性;而学生宿舍突发火灾事故或学生在校内出现意外便归属于校园原发性事件。[1]

(三)危机内容方面

通常情况下,按照危机内容可以将高校学生危机划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主要体现为人身安全层次方面,学生在与其他人发生纷争及肢体接触,或者在食品安全等方面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第二类主要体现为心理健康方面,指的是学生因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而发生自残、自杀等行为;第三类主要体现为财产安全方面,主要指学生的个人钱财受到偷窃或被诈骗电话所蒙蔽等;第四类主要体现为影响正常秩序等方面,如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条件下展开非法集会等;第五类主要体现为网络安全方面,主要涵盖网络诈骗、勒索等。

二、危机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危机管理缺乏认知

在社会发展中,大众普遍认知的危机管理通常体现为解决已发生危机事件的措施和方法,然而危机管理并不单指对事件的处理和化解,其还涉及危机预防、善后处理和危机总结等工作内容。对危机管理认知不足致使大多数高校学生和学校领导者无法在危机发生期间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而且高校的教育管理理论当中缺少有关校园安全及危机等方面的内容,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危机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

(二)缺少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

当前,很多高校在实际发展中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导致学生的意见、想法无法有效反馈,学校在解决问题和实施措施环节缺少即时性和有效性,久而久之便会导致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演变为潜在性危机。另外,应对多样化突发危机事件的工作预案是危机防范管理的关键内容,但很多学校并没有对危机事件处理的具体章程和制度体系加以科学构建和规划,在发生危机事件期间,学校决策者单凭自身的经验和观点处理,导致学校陷入被动性的困境中。

三、高校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

在社会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多样化特征在社会各层次中有所体现,在此影响效果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凸显出多元化发展特点。从整体视角来看,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竞争的社会经济,在此环境中会衍生出多种压力,如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等。另外,由于大学生活与高中、初中生活存在一定差异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初高中阶段树立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大学的众多课程无法有效适应,在学习环节出现成绩不理想或跟不上等情况,在扩招影响下,市场人才供需严重失衡,在此期间出现大学生 “贬值”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实现心中的预期理想,在此环境下迷失自我、失去信心。

在众多压力的影响下,很多心理承受能力薄弱或心理脆弱的大学生便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等现象,为了发泄心中不满,便会采取报复社会、自残等过激行为,极易造成危机事件。在市场环境日趋严峻的发展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压力对高校安定、社会团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二)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当前,社会群众往往会将大学校园比作 “丰富多彩的城市”,其在根本上表示大学与社会两者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在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社会转型及发展格局不断调整优化的趋势下,价值迷失、社会失范等不良行为在社会领域中层出不穷,这些负能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原本的文化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良好树立造成一定冲击,导致大学生在发展阶段出现众多心理失衡、信仰缺失、价值扭曲和缺乏诚信等状况,大学生在健康成长期间受到了严重阻碍,在高校社会形象和声誉受到影响的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危机事件的产生概率。

(三)高校扩招增加管理难度

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数量日益上涨的高校毕业生承担着就业压力,“毕业即失业”对高校毕业生、在校生的心理造成强烈冲击,进而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失衡等问题,给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也给社会的安定和谐埋下安全隐患。

四、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应对策略

(一)创建危机事件应对长效机制

一般情况下,结合危机事件所创建的长效机制往往涵盖三方面内容,分别为危机预警机制、事中应对机制和善后处理机制。

创建危机预警机制。高校需要在处理危机事件阶段,根据发生概率较高的突发事件基本特点构设出科学适宜的突发机制和方案。创建突发预案过程中应将突发情况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应急预案需要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以此来达到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等基本目标。在预案结束后,学校可以通过下发危机事件预案等方法以供学生参考和应用。构建完善、科学的危机预警系统,强化管理层的危机教育和指导,还应对多样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予以重点关注。应做好危机事件的分级管控作业,高校管理人员和领导者需要结合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后果,构建出层次不同、程度不同的应对机制,进而在发生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可以运用相应的方案加以解决。[2]

落实事中应对机制。要求学校管理者及时实施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管理层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深层次探究和分析,在明确事件基本内容和等级后运用与之匹配的应急预案。学校需要强化各类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如果突发事件已经受到学生、社会及教职工的关注和重视,那么校方便需要在获取信息资源后及时加以公开和传播,使学校与学生、社会实现信息共享,并在必要时刻安排专业人员展开危机事件应对处理工作。

在危机事件解决处理后,需要对善后处理机制加以优化和完善。首先,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出一系列危机事件评估机制,针对已经遭遇突发事件的学生开展科学化评估,通过学校管控制度对危机事件实施进一步分析探究,进而及时察觉学校管理期间存在的各项不足之处,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完善;其次,构建相应的安抚机制,学校需要对受到危机事件威胁和影响的学生或群体给予帮助和安抚。最后,构建恢复机制。该机制的创建目标为解决突发事件后及时消除负面影响,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状态,并对各项秩序加以维持。

(二)构建闭环心理干预机制

从整体视角来看,科学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涉及事前预警、干预应对和干预善后等内容。首先,高校需要结合学生基本特点构建心理档案,积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平臺有效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趋势和状况,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加以测评;其次,需要及时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估机制,在发生突发事件后,校方应及时派遣专业人员开展危机评估和判断工作,并在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展开一系列干预处理;最后,突发事件有效解决后,需要强化对受到危机影响群体的进一步关怀、跟进和重视,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运用干预策略形成良好的纵向闭环心理干预机制。

(三)加强学生危机意识

通常情况下,有效应对危机的根本方法是科学识别危机事件,如果在识别危机过程中出现偏差性问题,便会在构建应对危机措施期间存在漏洞和弊端,无法在第一时间有效应对并解决危机,进而给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因此,熟练掌握危机辨识能力是强化高校学生危机意识教育的关键,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危机事件对学生群体开展全方位、全面化危机预防知识培训和指导教育工作,[3]使学生全面了解各类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和内容,形成危机意识,提高其危机意识的敏锐性和辨别危机的精准性,在应对危机时将损失降至最小化。

(四)畅通信息渠道

创建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畅通信息渠道可以及时将危机事件反映到学生危机事件领导小组内部,进而在第一时间加以处理和化解。一方面,相关高校需要积极创建三级信息队伍,其通常涉及班级信息队伍、院系信息队伍和校级信息队伍。学生干部需要充分发挥出学生骨干作用,对班级内部发生的各类异常现象及时上报给辅导员;辅导员应通过深入班级查课、定期宿舍查宿并和学生交流和沟通,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生的第一信息,在发现异常表现和情绪行为后需要及时与学生加以沟通和互动,并将具体情况报告学校管理部门;校级信息队伍由保卫科、心理辅导部门和医务室等职能部门共同组建而成,其需要将突发事件基本状况及时上报危机领导小组。另一方面,相关高校需要及时创建与之匹配的信息报送制度,对信息报送的内容、对象等展开严格规范处理,确保信息互通的效率及质量。

(五)加强危机教育

良好的危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其可以帮助学生在各类危险因素露出萌芽期间及时开展危机预防。除此之外,通过科学有效的危机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充分掌握和了解危机的基本类型、原因和解决方法,在事件发生之际不会出现极度恐慌和惊慌失措等情绪,而且可以镇定地开展自救和互助,加快危机事件的解决和处理。高校可以通过学生大会或干部培训会等途径展开相应的专题培训,强化危机教育宣传工作,积极开展危机模拟演练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危机意识。

五、结束语

文章主要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原因、基本类型加以分析,并阐述应对危机事件的对策方案,如通过加强学生危机教育、制定各类危机应对机制和打通信息交流渠道等。

参考文献:

[1] 张晗,于玲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7):133-134.

[2] 王钦.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应对策略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21,24(03):92-95.

[3] 田力雄.基于网格化管理的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机制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4):9-14.

猜你喜欢
危机事件分类高校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理性追责问题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