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病变程度的关系

2023-08-06 14:15丁仁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1期
关键词:支数颈动脉冠脉

丁仁明

(常熟琴湖惠民老年病医院超声科 江苏 苏州 215500)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且具有异质性,多数学者考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及心肌缺血是其首要病因[1-2]。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可用于反映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同时其解剖位置相对固定、表浅,而超声检查是颈动脉最直接、简便易行的方法,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的形态结构、走行特点,以准确评估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进展情况,对于指导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3-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冠心病患者不同病变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常熟琴湖惠民老年病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 例,其中男73 例,女57 例;年龄66 ~78 岁,平均年龄(72.08±2.56)岁;其中单支病变45 例,两支病变58 例,三支病变27 例。根据冠脉造影Gensini 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Gensini 评分<20 分,43 例)、中度病变组(20 分≤Gensini 评分<40 分,62 例)和重度病变组(Gensini 评分≥40 分,25 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 名为对照组,其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66 ~77 岁,平均年龄(72.01±2.41)岁。两组性别比例、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受检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6]诊断标准,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者,年龄>65 岁;③既往无冠脉支架植入术等相关治疗史。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肌病、瓣膜病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合并原发性恶性肿瘤者;③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④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差者。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荷兰PHILIPS 公司生产的EPIQ5C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 ~10)MHz,检查时所有受检者均取平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利用超声探头沿胸锁乳突肌全面扫查颈部,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动脉管腔情况,在颈总动脉内中膜最厚处测量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之后切换至三维容积模式,探头自动扫描并获取容积数据图像,软件自动描记血管腔面积(LA)、颈动脉顺应性(AC)及弹性系数(EC),所有操作均由1 名超声科医师独立完成,各指标均连续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②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③比较不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④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IMT、AC、E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A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s)

表1 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s)

组别例数IMT/mmLA/mm2冠心病组1301.35±0.4028.73±6.12对照组500.82±0.2641.20±9.46 t 8.68210.414 P<0.001<0.001组别例数AC/(mm2·kPa-1)EC冠心病组1300.78±0.21154.08±24.85对照组500.43±0.14102.42±15.20 t 10.88213.731 P<0.001<0.001

2.2 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重度病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IMT、AC、EC 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病变组,LA 显著小于中度和轻度病变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s)

表2 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s)

注:与轻度病变组比较,①P <0.05;与中度病变组比较,②P <0.05。

组别例数IMT/mmLA/mm2轻度病变组431.09±0.3535.09±7.72中度病变组621.31±0.41①27.66±6.12①重度病变组251.74±0.52①②19.32±5.15①②F 19.41147.036 P<0.001<0.001组别例数AC/(mm2·kPa-1)EC轻度病变组430.53±0.17130.48±21.14中度病变组620.75±0.24①153.65±25.42①重度病变组251.06±0.38①②185.20±33.06①②F 34.57735.834 P<0.001<0.001

2.3 不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三支病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IMT、AC、EC 水平均显著高于两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LA 显著小于两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1),见表3。

表3 不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s)

表3 不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比较(± s)

注:与单支病变组比较,①P <0.05;与两支病变组比较,②P <0.05。

组别例数IMT/mmLA/mm2单支病变组451.05±0.3334.76±7.69两支病变组581.33±0.40①28.06±6.10①三支病变组271.72±0.51①②20.25±5.38①②F 23.34841.793 P<0.001<0.001组别例数AC/(mm2·kPa-1)EC单支病变组450.57±0.18131.09±21.40两支病变组580.76±0.22①155.16±25.02①三支病变组271.01±0.35①②183.44±32.19①②F 28.32435.964 P<0.001<0.001

2.4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IMT、AC、EC 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轻度=0,中度=1,重度=2)、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单支=0,两支=1,三支=2)呈正相关,LA 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呈负相关(P<0.05),见表4。

表4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老年人群由于血管原有功能逐渐衰退,动脉管壁硬度增加,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可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故成为冠心病的高发人群。由于该病多呈慢性进展,而心肌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存在严重病变,往往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及早对冠心病的发生及病变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颈动脉是最容易受累部位,且其硬化病理表现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类似;同时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解剖位置相对固定,故超声检查中获取图像质量较高[7-9]。另外,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以及可重复性高等优势,其可通过测量IMT、LA、AC 等定量指标,有效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病变程度,可作为体表动脉粥样硬化检查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10-12]。李娜等[13]研究表明,随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颈动脉超声特征呈明显的恶化趋势。但也有研究表明,颈动脉窦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此处血流对血管壁冲击较大,故其病变程度相对较高[14]。因此临床上是否可应用颈动脉超声评估冠心病病变程度仍存在争议。

本文结果显示,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IMT、AC、E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A 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说明冠心病患者存在颈动脉的异常改变。IMT 主要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性质,其水平越高表明斑块性质越不稳定,也越容易发生脱落。AC、EC、LA 是临床反映颈动脉血管壁硬化程度及顺应性改变的重要指标[15-16]。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水平变化,结果显示,随冠脉病变程度及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IMT、AC、EC水平显著升高,而LA 显著减小,与郝美嘉等[17]研究结果相符。说明随着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顺应性降低。另外,本研究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IMT、AC、EC 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LA 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呈负相关(P<0.05)。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这可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有望成为临床评估冠心病病情进展的辅助性指标。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有望成为临床评估冠心病病情进展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支数颈动脉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观察方法探讨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