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作品中的雾意象研究

2023-08-07 19:49任依依
关键词:时局老太爷浓雾

陈 娟,任依依

(南华大学 语言文学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便将其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物象。“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其本义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在众多的自然意象中,“因其变化万千的姿态呈现和朦胧迷离的意境营造,雾成为古往今来众多文学作品着力表现的特殊意象”①。雾是茅盾笔下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在《子夜》《秋收》《雾》等作品中,作者经常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自然之雾以深刻的内蕴,如命运之雾、心理之雾和时局之雾等,这些雾象征人物无法逃离的天命、挥之不去的苦闷,并同时指征黑暗的险恶现实。雾意象的书写对于渲染环境、塑造人物以及彰显主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命运之雾——难以逃离的悲惨处境

在《秋收》和《当铺前》等作品中,茅盾经常用雾来象征农民的悲惨命运,展示农村悲惨的生活图景,以此表达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帝国主义的不满和抗议。可以说,命运之雾是茅盾作品中雾意象的一个重要表征。

在小说《秋收》中,抢米风潮爆发时,老通宝得知多多头参与了抢米,非常生气。他夜里还迷信地想着多多头是“长毛”冤魂转世,愈想愈怕,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就是正当他在这里咬牙切齿恨着阿多头的时候,那边杨家桥的二三十户农民正在阿多头和陆福庆的领导下,在黎明的浓雾中,向这里老通宝的村坊进发”②,这里的“浓雾”点出了当时的时间——黎明时分,太阳还没有出来,农民们就已经出发,体现出农民饿肚子的时日已久,以及他们抢米的心情非常急切。农民们在饥饿、败落的雾中前行,这雾既象征着他们的悲惨命运,也展示出当时农村悲惨的生活环境。

杨家桥的农民到了老通宝他们村坊后,多多头招呼自家哥嫂一块去抢米,却意外得知自家赊了米,于是阿四赊来的米便被大家平分了:“东村坊的人和杨家桥的人合在一伙,忙着淘米烧粥,清早的浓雾已散,金黄的太阳光斜射在稻场上,晒得那些菜色的人脸儿都有点红喷喷了。”②这句话描述得非常详细,其中包含着对农民的神态和动作描写以及景色描写,从“菜色的人脸”可以看出,农民们饿肚子的时间已经很久了,而后文的“红喷喷”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民们吃饱饭的神态。同时,这一处的“浓雾”又和上文的“浓雾”相照应,不仅表现出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笼罩在农民头上饿肚子的困境暂时解除,他们暂时摆脱了饥饿的困扰。可是对于当时的农民来说,那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命运之雾,是由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腐败政策和农民们自身愚昧落后等决定的,抢粮风潮是农民们最初的觉醒,但也治标不治本,这命运之雾依然把他们“包裹”其中。

“天像有点雾,没有风。那惨厉的汽笛声落到那村庄上,就同跌了一跤似的,尽在那里打滚。”②这是《当铺前》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当时王阿大准备将家里的几件衣服包起来去镇上当铺当了买粮食。在这里,作者用简短的一句话点出了当天的天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阴天,同时也营造出了一种沉闷的气氛,并且与下文描写王阿大山穷水尽的生活困境相呼应。这雾把农村笼罩住,更是笼罩在王阿大一家头上,他们家已经家徒四壁,前一天已经将家中最后一点粮食吃完了,王阿大只能将他们仅有的破衣裳送进当铺。象征着农民悲惨命运的雾只是这样三言两语地被提及,也暗指着王阿大的生活处境在当时很常见,甚至不值一提。王阿大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贫苦农民的一个缩影,他家值钱的东西早已经在此之前变卖光了,家里能称得上是“宝贝”的东西,还是三个月前挣的一个蜡烛头。作者通过对王阿大生活横截面的描写,向读者展示出当铺前更多贫困农民的悲惨命运。

可以看出,在《秋收》和《当铺前》中,茅盾以雾渲境,通过对雾的描写,渲染出了20世纪30年代农民生活的典型环境,农民们有过抗争,可依旧饥饿遍地、黑暗重重,且最终换来的是更为严重的打压。这种象征难以逃离悲惨困境的命运之雾,使作品的环境刻画更具有代表性,也更发人深思。

二、心理之雾——挥之不去的苦闷

除了命运之雾,茅盾在作品中还描写了心理之雾。心理之雾,指的是人物心灵上所弥漫的一层雾,这层雾挥之不去,象征着人物内心难以摆脱的苦闷。《子夜》中对吴荪甫的一段描写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证:“在往常,这一切都是怎样地立即能够刺激起吴荪甫的精神,并且他的有经验的耳目怎样地就能够从这灯光从这骚音判断那工作是紧张,或是松懈。但此时虽然依旧看见,依旧听得,他的脑膜上却粘着一片雾,他的心头却挂了一块铅。”③当时吴荪甫正烦心于三件事:厂里的怠工,交易所里的斗争,还有家乡的变乱。家乡的变乱使他放出去的账只能收回六成,电场里还坏了一架马达;交易所方面,原本他和赵伯韬合作想在股票交易中贱买贵卖,谋取暴利,却不想现在公债市场颇有“杀多头”的趋势,吴荪甫不禁心中郁闷。这两方都没有好消息传来,而此时吴荪甫的电话还坏了,以致不能及时了解工厂的情况,这让本就郁结的他更为烦闷,于是坐上汽车亲自去厂里视察。坐在车上,“变成了浓雾的细雨将五十尺以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晕的外壳”③。吴荪甫坐在这架在迷雾中向前冲行的车里,联想到自己办企业也像是在荒唐虚无中向前走,感到一阵冷意。于是便有了前面那一段心理描写:“他的脑膜上却粘着一片雾。”③这个“粘”字用得非常巧妙,生动形象地将雾的绵绸以及摆脱不掉的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更为传神地刻画出了吴荪甫心中的苦闷。

此外,同样也是在《子夜》中,还有一段关于吴老太爷下车时所看到的场景的描写:“在这香雾中,吴老太爷看见一团蓬蓬松松的头发乱纷纷地披在白中带青的圆脸上,一对发光的滴溜溜转动的黑眼睛,下面是红得可怕的两片嘻开的嘴唇。”③这句话中的“香雾”是指吴老太爷心中的雾,原本人们可以通过鼻子闻到浓厚的香气,在吴老太爷这里却成了肉眼能看见的雾。作者使用通感手法,形象描绘出了林佩瑶身上香味的异常浓郁,就像雾一般将吴老太爷笼罩其中。被“雾”笼罩住的吴老太爷的内心是苦闷的,在他看来,就是这让人迷失的香雾将他的“金童玉女”一一改变,使他们一个贪婪地望着妖艳少妇,一个期待着穿上时髦的装束。

吴老太爷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无法忍受现代城市文明的激荡,就像“僵尸”般到了大都市上海就立即“风化”了。小说开头有关于吴老太爷进城的长篇描写:由于农村的混乱,“土匪实在太嚣张”③,“邻省的共产党红军也有燎原之势”③,虽然他不相信土匪和红军会伤害到他,但“坐卧都要人扶持,半步也不能动的他”③不得不对“新式企业家的‘子’”③妥协了。吴老太爷坐在小箱子——汽车里,用乡下绅士的眼光看上海这座摩登都市。各色各样的车子,各色各样的男人女人,让吴老太爷感受到了压迫,觉得浑身不舒服。而吴荪甫的妻子林佩瑶,出身豪门名士之家,曾进过资产阶级的教会学校,既受过古典式的教育,又享受着“五四”以后新得的“自由”。她知书达理,温柔美丽,对丈夫言听计从,是传统贤妻的典范。但她娇好的容貌在吴老太爷眼里却成了“夜叉”模样,银铃似的声音在吴老太爷耳中又成了“一串艳笑”,馥郁的香气快要使吴老太爷窒息。但这一切不是她故意而为之,而是封建传统意识和资本主义金钱文化冲撞交织后的自然流露。

可以看出,茅盾在《子夜》中对心理之雾的运用,写出了人物心中的郁结,不管是因事业而苦恼的吴荪甫,还是受到现代大都市冲击的吴老太爷,他们心中就像是粘了一层浓稠且挥之不去的雾一般,苦闷到了极致。这种以雾衬人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满。

三、时局之雾——险恶黑暗的现实

在散文《雾》中,茅盾描写的雾意象非常之多,这些雾意象可以称为时局之雾,它们象征着险恶的时局。文章一开头便写道:“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④这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了雾的厚重及范围之广,且用词巧妙,“遮没”一词生动地渲染出当时沉郁的氛围。在后文,作者曾提到后窗那一带的山峰“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④。作者直言山峰是他的“灵感源泉”,那么当看见他的“灵感源泉”被雾“遮没”时,自然不会觉得这场景有什么美感。“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④这是描写浓雾下太阳初升的场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连续使用两个动词“钻出来”“躲开”以及形容词“可怜”,便将太阳在浓雾笼罩下极力挣扎的样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而“吞噬”一词使得浓雾犹如怪物一般张着血盆大嘴的形象跃然纸上。原以为雾会因此消散,太阳拼尽了气力,却仍不敌这“怪物”,最终大地被雾气吞噬。在这句话中,“太阳”象征着光明,而“浓雾”则象征着当时时局的黑暗。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中国大革命宣告失败,处于白色恐怖氛围之中。茅盾写《雾》时正流落在日本,对现实感到苦闷、愤怒,却又无法改变。于是他用象征的手法,在散文《雾》中将雾比作当时现实的黑暗,通过“遮没”“吞噬”等词将雾的凶狠和残忍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作者在文中直接表露:“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④接下来,作者更是直接将“雾”与“寒风”“冰雪”相比:虽然他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倘若与“雾”相比,他更宁愿是后者。“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象陷在烂泥淖中,满心想挣扎,可是无从着力呢!”④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浓烈,也更加以雾衬托出对这险恶时局的厌恶之情。同时作者也给出了他的理由:雾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无从着力。比起被沉闷的雾气吞噬,作者更宁愿在凶狠的寒风和冰雪中奋斗。这段话也表达出茅盾的态度:在这样黑暗的笼罩下,他不愿一味的苦闷,也不甘沉闷的压迫。“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④他宁愿在狂风暴雨中顽强奋斗,这种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与高尔基在《海燕》中的那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卖豆腐的哨子》是茅盾的另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日本小贩卖豆腐时吹哨子的声音的描写,表达出他巨大而又“难言”的怅惘忧愁。而这怅惘忧愁,正是作者对黑暗时局所发出的无限感慨。作者在文章的末尾表达出他的感受:“我猛然推开幛子,遥望屋后的天空。我看见了些什么呢?我只看见满天白茫茫的愁雾。”④这里的“雾”同样象征着当时黑暗险恶的时局,一个“只”字,将雾笼罩在整个世界,甚至吞噬整个世界的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在“雾”前所加上的修饰语“愁”,不仅给“雾”加上了情感色彩,还准确地抒发了作者当时的主观感受。这个“愁”不是乡愁,因为“像我这样的outcast,没有了故乡,也没有了祖国,所谓‘乡愁’之类的优雅的情绪,轻易不会兜上我的心头”④;也不是关于理想的愁,因为“过去的,只留下淡淡的一道痕,早已为现实的严肃和未来的闪光所掩煞所销毁”④;也不是怜悯,因为作者知道,“怜悯是亵渎的”④;更不是同情,因为作者从“心底里敬佩他们那种求生存的忠实的手段和态度”④。所以,通过作者的自述,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茅盾心中的愁,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这些在险恶时局下挣扎的底层劳动者们。哨子的呜呜声震破了空气,传到茅盾耳里,这声音让他读出了社会的哀嚎,引起了他的怅惘,于是他猛地推开幛子,却只看见了那“险恶的时局”。文章在点出这险恶的时局后又戛然而止,让人深感彷徨与沉重。由此可见,茅盾在作品中通过对时局之雾的描写,将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熔铸于笔端,以雾显题,凸显情感,从而使作品内涵更为丰富、耐人寻味。

从散文《雾》《卖豆腐的哨子》到小说《秋收》《当铺前》《子夜》,可以发现茅盾使用雾意象的巧妙之处,这些雾既象征着农民悲惨的命运,也同时暗示人物心理的苦闷,并表征险恶的时局。可以说,以雾渲境、以雾衬人和以雾显题,是茅盾作品中雾意象的重要艺术价值。茅盾笔下的雾,没有囿于个人,而是指向了整个时代与社会,在这种大我之雾的书写中,铭刻着作者对历史、民族和时代的忧患意识以及深厚的责任感,而这也是茅盾笔下雾意象之时代价值的重要彰显。

注释

①赵红:《苏轼诗词中的“雾”意象论略》,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44-48页。

②茅盾:《林家铺子:茅盾精选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53页、第56页、第150页。

③茅盾:《子夜》,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第140页、第12页、第7页。

④茅盾:《茅盾散文》,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第16页、第14页、第13页。

猜你喜欢
时局老太爷浓雾
时局图
时局图
独立江畔
《子夜·第一章》:吴老太爷之我见
浓雾
我迷失在茫茫浓雾中
时局图
时局图
三老太爷
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