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双减”政策,优化数学作业设计

2023-08-07 11:07张智红
江西教育C 2023年7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张智红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减负增效”成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科学合理的作业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维,又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探寻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建构富有生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双减”政策   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优化作业的内容、形式和结构,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状态中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而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一直沿用的是“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书面作业。这种作业模式既缺乏作业形式的变换,又缺少自主性、独立性的思考空间,导致学生思维发展受限。在“双减”政策下,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和作业观,优化数学作业设计,为学生引入多元化、自主性、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真正“学懂、学会和学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设计游戏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复杂、深奥的学科,传统的数学书面作业缺少兴趣的支撑,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改变乏味、枯燥的教学现状,让数学课堂“重获新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化作业,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报30”的游戏,游戏内容与规则是:“同桌两人组成一个游戏小组,相互报数。从1报起,每人至少报1个数,最多报两个连续的数,谁先报到30,谁就获得最终的胜利。”知晓游戏规则后,学生立即投入到游戏中。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取得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

二、设计探究性作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识,从而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内涵。这样的数学作业不仅可以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形成探究意识,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作业:“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陶瓷杯和一个陶瓷碗,然后分别倒入同样温度且同样多的热水,看一看哪个容器里的水温度下降得更快一些?每过3分钟测量一次水的温度,将测到的温度记录下来,根据记录的数据完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生进行实验前,笔者还让每个学生进行猜想与预测,并在探究后将所得结果和原先的预测进行对比。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负责观察,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绘制统计图。这样的探究性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丰盈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三、设计操作性作业,发挥学生智慧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当教师以直接讲解的方式教学数学知识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但是当教师为学生引入实践操作活动时,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课堂参与度提升。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手脑并用。这样的操作性作业,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积累活动经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首先,笔者向学生抛出问题:“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它们的周长相等,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一些?”学生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正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圆的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面积相等。对此,笔者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为学生设计了操作性作业:让每个学生在课后拿同样一根细绳分别围成正方形和圆形,然后测量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根据面积计算公式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比较。这样的操作性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又能提升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四、设计层次性作业,实现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设计“一刀切”的作业,这种作业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要把握学情,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难度不同、类型不同的层次性作业,让学生能依据自身的能力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层次性的作业。一是巩固性作业:“校园里有一个圆形花池,这个花池的半径是8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这样的作业与课堂例题相仿,学生可以直接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得出结果,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二是提高性作业:“一张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纸片,将其分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样的作业是课堂例题的变式,可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三是拓展性作业:“一个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从中挖去一个最大的圆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个作业难度很大,需要学生深入思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三个层次的作业,难度逐步提升,具有明显的梯度性,学生能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作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五、设计应用性作业,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数学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应用性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使学生生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应用性作业,连接数学与生活,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使学生从“课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应用性作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礼盒,长25厘米,高17厘米,宽15厘米。现在准备将这两个礼盒拼在一起,然后裹上包装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提炼生活问题,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刻,从而更好地领悟数学的真谛。

总之,“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让作业发挥最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于智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0):58-60.

[2]王紅军.“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3(6):56-58.◆(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小学)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