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罐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2023-08-09 06:07肖彬娥陈衍尧范伟锋吕燕碧何敏峰招少环关露娟孙平秀林舒婷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1期
关键词:训练组肌群气滞

肖彬娥,陈衍尧,范伟锋,吕燕碧,何敏峰,招少环,关露娟,孙平秀,林舒婷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一种病因不明确,排除已知疾病或病理改变导致的腰骶部、臀部疼痛,伴或不伴有下肢症状的慢性疼痛综合征[1]。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以及现代人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虽多样,但目前并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如何有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重要意义。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腰椎稳定性失衡有关,而核心肌群训练对于稳定脊柱、提高机体协调性及改善腰痛具有明显作用[2]。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归属于中医“腰痛”范畴,拔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之一,常应用于治疗腰腿痛。平衡罐源于拔罐疗法,融合各种罐法,可充分带动腰背部肌肉运动,有效改善腰背部软组织紧张度,协调肌肉,强化脊柱稳定性[3]。本研究主要观察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罐对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疼痛、活动功能及肌耐力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平衡罐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训练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7.03±3.56)岁,平均病程(8.25±2.54)个月。平衡罐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65±4.20)岁,平均病程(8.74±2.40)个月。联合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70±4.36)岁,平均病程(9.16±2.36)个月。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4]。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诊断和治疗下腰痛的临床指南》拟定诊断标准[5]。腰骶部、臀部疼痛,伴或不伴有下肢症状,病程3个月以上;下肢肌力、反射功能无异常;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②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气滞血瘀型腰痛的诊断标准[6]。腰痛刺痛或酸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局部压痛明显,痛处拒按,活动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沉涩。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50岁;患者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由骨质疏松、泌尿系统结石、腰椎滑脱、椎体感染、结核等原因引起的腰痛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参与研究前两周接受过相关治疗,影响疗效观察者;认知或精神障碍者;有明确手术指征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2 干预方法

2.1 训练组 接受核心肌群训练。由专门的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借助瑞士球(直径65cm)进行训练,按照端坐、双桥、屈膝双桥、反桥、俯卧撑等顺序进行训练。端坐:患者端坐于瑞士球上,身体自然放松,垂直放于身体两侧,肩部与髋部成一直线,保持30s。双桥: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于胸前,双足跟置于瑞士球上,抬起骨盆,使骨盆、肩部、足部成一直线,保持30s。屈膝双桥: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抱于胸前,双足置于瑞士球上,屈膝关节,使骨盆、肩部成一直线,保持30s。反桥:患者取仰卧位,双肩置于瑞士球上,膝关节屈膝成直角,双足平放于地面,使膝部、骨盆、成一直线,保持30s。俯卧撑:患者取俯卧位,双肘尖置于瑞士球,使肩部、髋部、膝部、足部成一直线,保持30s。每个动作练1次,连续练3个循环为1组,每日1组。连续训练3周。

2.2 平衡罐组 接受平衡罐治疗。平衡罐操作按照闪罐、走罐、留罐顺序进行。闪罐:患者取俯卧位,医者在患者膀胱经及督脉所在部位,按经脉循行路线进行闪罐,动作迅速轻巧,闪罐范围由肩胛间区至腰骶部,上下往返1次计1个来回,重复3个来回。走罐:闪罐后,医者在施术部位均匀涂抹陈渭良伤科油(佛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粤药制字Z20070486),沿膀胱经走行进行走罐,动作轻柔,走罐范围由肩胛间区至腰骶部,上下往返1次计1个来回,重复3个来回。留罐:走罐后,医者在患者膀胱经及督脉上留罐,留罐过程中施以摇、抖、振、提等手法,时间5~10 min,其间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的改变,若皮肤颜色呈深黑色,立即取罐,避免产生水泡。间隔3日治疗1 次。连续治疗3周。

2.3 联合组 接受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罐干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治疗时间与训练组、平衡罐组相同。连续干预3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疼痛越严重。②腰椎功能。采用 Roland-Morris 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定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腰椎功能,RMDQ评分范围为0~24 分,分值越高则腰椎功能越差[7]。③指地距离(FFD)。患者取站立位,双足并拢,膝关节伸直,躯干向前弯曲,上肢伸直垂直地面,测量患者指尖与地面的距离。干预前后各测量3 次,取平均值。④静态肌耐力。患者下半身俯卧于器材上,上半身悬空,以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为界,双手抱头,将上半身抬起,使脊柱成直线与地面平行,用秒表记录坚持时间,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测量[8]。⑤动态肌耐力。干预前后,患者卧于30°斜板上,双腿并拢固定,以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为界,双手环抱于胸前,背部伸直成一条直线,再次复位,以每分钟25次的频率进行,记录动作完成次数。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9]。治愈:腰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6]。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3组患者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事后两两分析用SNK法;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VAS评分比较 干预前,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s)

表1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训练组干预后比较,▲P<0.05;与平衡罐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评分 干预后评分联合组 40 6.33±1.09 3.40±0.67△▲#训练组 40 6.00±1.57 5.10±1.37△平衡罐组 40 6.50±1.28 4.15±1.12△

(2)RMDQ评分比较 干预前,3组患者RMD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RMDQ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训练组干预后比较,▲P<0.05;与平衡罐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评分 干预后评分联合组 40 16.35±2.27 5.48±1.41△▲#训练组 40 16.88±2.72 9.70±1.73△平衡罐组 40 17.03±2.15 6.60±1.50△

(3)FFD 比较 干预前,3组患者FF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FFD 均较干预前缩小,且联合组小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指地距离比较(cm,±s)

表3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指地距离比较(cm,±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训练组干预后比较,▲P<0.05;与平衡罐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指地距离 干预后指地距离联合组 40 24.05±3.64 11.33±1.59△▲#训练组 40 25.20±3.86 16.85±2.56△平衡罐组 40 24.05±3.05 13.78±2.45△

(4)静态肌耐力比较 干预前,3组患者静态肌耐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静态肌耐力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联合组高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静态肌耐力比较(s,±s)

表4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静态肌耐力比较(s,±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训练组干预后比较,▲P<0.05;与平衡罐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坚持时间 干预后坚持时间联合组 40 54.24±12.28 87.80±16.76△▲#训练组 40 55.68±12.19 72.37±15.05△平衡罐组 40 58.93±13.32 82.08±15.56△

(5)动态肌耐力比较 干预前,3组患者动态肌耐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组患者动态肌耐力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联合组高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动态肌耐力比较(次,±s)

表5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干预前后动态肌耐力比较(次,±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训练组干预后比较,▲P<0.05;与平衡罐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动作次数 干预后动作次数联合组 40 53.45±13.62 85.55±16.39△▲#训练组 40 55.43±10.82 76.30±15.03△平衡罐组 40 55.10±14.42 79.70±13.46△

(6)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训练组的75.00%(30/40)及平衡罐组的82.50%(3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3组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腰椎是连接胸腔和骨盆的唯一骨性结构,是人体负重最大、活动最多的部位。腰椎的稳定性依靠脊柱本身及附着于脊柱周围的软组织共同维持。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是非明确原因引起的腰痛症状,临床对于其发病原因未达成共识,主要认为与腰椎间盘、小关节退变,肌肉因素,韧带损伤,骶髂关节因素,心理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9]。研究表明,下腰痛与腰部肌力下降有关[10]。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腰部肌力,恢复脊柱内、外源性稳定,对于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痛、腰部功能重建及避免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对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干预包括教育与安慰、卧床休息、康复训练、手法治疗、药物治疗、消融术等[11]。康复训练逐渐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欧洲慢性腰背痛管理指南推荐使用运动疗法,认为该疗法可有效缓解腰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12]。本研究采用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法主要针对腹直肌、腹横肌、背阔肌、腰大肌、竖脊肌、多裂肌等肌肉。其中腹直肌、腹横肌对于核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腰痛患者腹横肌收缩明显延迟,且收缩方向改变为方向性特异收缩模式[13]。背阔肌在人体活动、功能锻炼及脊柱支撑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腰大肌是深层核心肌群的一部分,其位置非常接近腰椎和髋关节的运动轴,因此有助于维持腰椎和髋关节的稳定和共轴。竖脊肌、多裂肌均为椎旁肌,其对脊柱稳定性起主导作用。本研究借助瑞士球进行核心肌群训练,使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突出运动感觉综合训练,可激发躯干肌肉与周围各大肌肉群间的神经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增加人体本体感觉的神经适应性反应,该反应利于产生更高效的神经招募模式,促进机体激活、募集更多的核心肌群运动单位,使肌肉功能不断调整,以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14-15]。郭湄[16]在药物及推拿治疗基础上予以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发现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属于中医“腰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无非外邪侵袭、跌仆损伤、劳欲过度等,引发气血失和,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正如《外科证治全书》所言:“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致。”故治疗当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为主。拔罐疗法具有祛除外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拔罐产生的负压效应引起局部组织结构特异性改变是拔罐产生疗效的基础。目前,临床对于拔罐疗法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一方面认为拔罐时可使紧张的肌肉被动拉长,同时局部痉挛组织血液灌注增加,提高局部痛阈及耐痛阈;另一方面认为拔罐过程中产生的吸附力及火罐的温热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机体氧合血红蛋白及脱氧血红蛋白含量均增加,且前者增加多于后者,使机体处于高供氧、低消耗的状态,利于加速新陈代谢和代谢废物排出[17]。平衡罐融合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拔罐方式,闪罐功专温寒补虚、祛瘀通络。此外,通过闪罐时的反复吸拔,皮肤一紧一松,形成机械刺激,可兴奋神经血管,增加细胞通透性,改善局部循环及营养供应。走罐时对局部组织进行牵拉,可有效放松紧张的肌肉。留罐时的持续吸附力刺激,同时配合闪、摇、抖、振、提等手法,可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刘保新等[18]将平衡罐应用于非特异性下腰痛,可有效降低疼痛评分及Oswestry指数,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3组患者VAS、RMDQ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FFD均较干预前缩小(P<0.05),静态、动态肌耐力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联合组VAS、RMDQ 评分均低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P<0.05),FFD 均小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P<0.05),静态、动态肌耐力均高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训练组及平衡罐组(P<0.05),说明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罐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其腰部活动功能,提高静态、动态肌耐力,疗效优于单纯核心肌群训练或平衡罐治疗。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今后将完善试验设计方案,进一步深入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平衡罐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训练组肌群气滞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