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与贫儿》中汤姆形象解读

2023-08-10 09:27蒋芯怡
文学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拉康阶级镜像

蒋芯怡

内容摘要:汤姆在《王子与贫儿》中以乞讨者的形象出现,阶级和父母塑造着他的形象,此时的汤姆缺乏对于“自我”的认识,在安德鲁神父的影响下汤姆萌生了对于自我的思考,触发了他对于自我的追寻。在他者的影响下汤姆对自我的定位认知出现偏差,将理想自我中的王子形象与真实自我统一起来,使得汤姆的形象在他者的审视之下不断地发生异化。而随着理想自我镜像的破碎才让汤姆回到了现实,正确的认识了自我。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分析汤姆从贫民向贵族转换的生活经历中,从身份认同到主体迷失最后实现自我身份重构的过程。通过汤姆自我蜕变的过程,对阶级先天优越论进行质疑,进一步论证人生而平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阐释自我身份追寻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追求。

关键词:马克·吐温 《王子与贫儿》 镜像 他者 主体 异化 自我

《王子与贫儿》是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两个身处不同阶级的男孩——王子和贫儿,在机缘巧合之下,彼此借由外貌和声音的相似而进行了一场身份互换的冒险旅程。通过这种身份的互换,架起了贵族阶级和贫民阶级间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两个阶级之间相互的碰撞与融合。本文将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映照下,通过文本解读,去探究汤姆身处不同阶级时,“他者”是如何影响着他对于“自我”的追寻及重塑的。

一.存在的缺席

存在的缺席表示主体的生活在某一方面是空白和缺失的,即出现了裂痕,体现了主体自身存在的不完整性,而这种缺席往往要经过外界的干扰,才能让主体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匮乏。神父的出现使得汤姆安定的生活出现波动,让汤姆意识到贫民阶级与贵族阶级间的天壤之别。此时汤姆不能清晰的认识到“我”的存在,也不能正确的定位自己,因此自我在此时还未确立起来。面对此缺席,汤姆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不断用欲望填补那份缺失,试图在现实的裂痕中摸寻自我的存在。

(一)缺失的自我

小说中,阶级差异让出生于同一天的两个孩子遇到了不一样的境遇。贫儿汤姆生活在离伦敦桥不远的一个肮脏的死胡同里,人们管那儿叫做垃圾大院。汤姆从小住在破败不堪的房子里,席地而睡,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汤姆不仅需要四处乞讨,还得领受来自父亲和祖母的辱骂和殴打,常常在疼痛和饥饿中睡去。但此时的汤姆并不认为这样的生活很糟糕,相反,他以为生活本该如此过着,因为在垃圾大院生活的其他孩子也和他一般这样过着。此时的汤姆处于镜像阶段的初期,他的成长环境和父母对其的影响构建了汤姆最初的理想自我,但此时的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由阶级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此时汤姆对于自我的定义还是较为模糊的。每个人一出生就被阶级所左右着,不同阶级所分配到的社会资源和权利也是截然不同的。阶级差异来源于人,而人又始终被阶级差异所影响着,这种影响从个体诞生之日便降临在个体身上,阶级间的差异往往又会影响着个体一生的命运。出生于王氏贵族的子女便享受着荣华富贵,而出生于乡间田埂上的子女却背负着贫困的枷锁。汤姆出身在贫民阶级,属于社会中最底层的一批平民,处于贫民阶级的平民所被分配到的资源也是最为有限的,他们常常只能依靠乞讨和坑蒙拐骗来勉强维持生计。由此,处在相同阶级的人所生活的环境也是相似的,没有经过外物的刺激,不会有人想要去打破原有的生活状态。

在这样一群充满乌合之众的垃圾大院中,有一位知识渊博的安德鲁神父在偷偷教授孩子们正当的行为,他教会汤姆基本的拉丁语,并给汤姆讲述迷人的故事和传说。这让汤姆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和垃圾大院截然不同的地方,在神父的教导下,汤姆的见识增长了许多,他知道了有别于他自身而存在的另一个阶级——贵族阶级,认识到外面世界的宽广。他的思维也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生活上的贫困并不足以完全击垮一个人的意志,精神上的束缚使得汤姆越来越想要逃离这不堪的地方,想要感受被人爱戴的感觉。在小伙伴面前扮演王子也象征着汤姆内心深处的渴望,这一变化,使得汤姆沉醉在这之中,激发了他的想象。神父传授知识给汤姆的过程中,让汤姆产生了摆脱贫穷生活的念想从而过上舒适的日子,使得汤姆原本平淡的现实生活出现裂痕,主体呈现出某种空虚。现实中的缺失感借由梦境的产生得以显现,在梦中他用充足的金钱来填补贫穷的生活,不必忍受挨饿,不用再为生活的不安定而担惊受怕。正是因为梦中的人物太过美好,以至于在梦醒后,汤姆常常会为现实中自己衣着的破烂不堪和满身肮脏而感到难过,难以再用隐忍的态度去面对这苦淡、困苦的生活,使得汤姆的空虚感越来越大。

现实中存在的缺席,才导致了欲望的产生,正是因为某一方面的匮乏,才导致了对于缺失那部分的渴望。而欲望的受挫,使得“我”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主体才逐渐形成自我。欲望本身就是缺席的产物,只有当你发现你需要的东西不在时,你才会意识到缺失,从而产生需求。神父的出现使汤姆意识到贫民阶级与贵族阶级的不同,发现生活的不完整性,并随着“他者”概念的形成或分离从而产生焦虑,体会到缺失感,发现自我的不完整,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除了长相的相似之外,汤姆借由梦境形成想象的理想自我,为主体和理想自我间建立了一种追寻的趋势。在追逐理想自我的过程中,汤姆身上渐渐显现出了高贵的王族气势,这也使得他能够顺利躲过所有人的眼球,成功的假扮王子。自我的缺席体现在汤姆的梦境当中,起初因为对假扮王子这一身份的不适应而分外想念那个破旧的垃圾大院,但当汤姆填补了心中的空虚感,完全适应了王子的身份之后,他再也没有做過关于回家的梦,他的梦中也不再有他的母亲,随着汤姆梦境的转变可以看出他心理的变化。

(二)萌发的欲望

当汤姆生活在垃圾大院时,他的梦想仅仅是想“亲眼见到一位真正的王子”[3]4,这属于汤姆心理上的“需求”。在他真的遇到王子之后,当王子说要与他互换衣裳时,汤姆一方面出于对王氏威严的惧怕,另一方面是出于自身对舒适生活的渴望,才使得他能遵循内心的欲望答应了王子的要求。正如拉康镜像理论产生的前提是要有婴儿出现在镜像前,而此时的汤姆就犹如站在镜前的婴儿。婴儿在还未学会说话时,起初的行为表现类似于动物,会通过哭闹、打闹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生理上的“需求”,而当婴儿学着运用言语表达来表现其需求时,便产生了“请求”。当婴儿向对方诉说请求以达到自身需求时,语言就产生了异化。此时“语言的异化首先就体现在婴儿所请求的必然多于他所需要的,而拉康正是将请求比需要所多出的那一部分界定为‘欲望”[10]。为此,正是因为汤姆欲望的萌发才促使他去“照镜子”并迷恋于镜中自我的王子形象。欲望是人类的一部分,正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的缺失,才使主体产生了欲望,但现实界中的需求和想象界的请求之间总是存在着偏差,当主体说出他的请求时,主体的请求只是异化了的请求。

“正是由于语言的介入,才使主体从生理性的需求衍生为符号性的欲望,也才有了一个追随无意识的能指链苦苦寻觅其欲望对象而不得的欲望主体”[10],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它永远都不能使主体感到满足,相反,它的实现反倒会催生主体产生更大的欲望。在汤姆真正过上了王子一呼百应的生活之后,他迷恋于这虚幻的镜中像之中,此时他的“请求”早已超过了他最初的“需求”,他的欲望也在一点点的扩大。代鞭童的出现,让他知道要如何应对王宫中的规则,他不再害怕帝王生活,他开始适应了王宫的生活,尝到了财富与权利带来的甜头,于是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他“渐渐喜欢晚上被十分隆重地引去睡觉,早上被人精心仔细地穿衣打扮”[3]185,他甚至因为有一大批大臣和近侍陪同其用餐而感到十分的自豪。为了撑起自己的排面,原本服侍的四百个仆人也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虚荣心,于是把他们增加了两倍。他最初也盼望着失踪的王子能够解救他于苦海,但在权利与荣誉的熏染之下,他把这一切都抛之脑后,失踪的王子也成了不受待见的幽灵,甚至连他最爱的母亲和姐姐也从最初的想念变为了畏惧,因为汤姆害怕她们的出现会“使他原形毕露,把他从高位上扯下来回到贫民区去过那贫困下贱的生活”[3]187,从汤姆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可以侧面看出权贵对人性的诱惑以及欲望对人性本真的左右。

二.想象性认同

想象性认同是主体为满足自身需求而对自我形象进行想象,是将他者形象错认为自我形象的一种误认。汤姆在被幻想的镜中我所建构,从镜中感受到自我的完整性,此时汤姆还无法区分现实中的我和想象中的我,将他者进行想象性投射,认同想象之像,而忽视现实的自我。

(一)王子影像中的“伪自我”

“拉康认为,人类的认识开始于人们对于形象的迷恋,具体来讲开始于婴儿对自己镜中影像的认同”[17],把镜子作为载体将婴儿原本破碎的身体建构起来,借用外物使得婴儿意识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个体,自己身上的器官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变得趋向于整体性。在镜子阶段,婴儿将自己的影像和自己相联系,把镜中的影像当作了自我。人类与动物不同,婴儿一出生便是不成熟的,他不能灵活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去达成某种目的,他还需要母亲去哺育他成长。汤姆正如那位婴儿一样,因为欲望的萌发站到了镜前,此时的他还未建构起对于自我的认识,于是他把王子这一形象当作了自我,借由王子这一形象看到了自己的成熟。自我与镜中影像的关系构造了想象中的世界,镜子作为衔接不成熟和完满之间的桥梁,让汤姆进入想象世界,帮助他看到自己的理想影像。

为了逃避苦难,汤姆在垃圾大院勾画出了“王子”这一替代者形象来逃避现实困境。在现实中忍受着饥饿的汤姆,脑海里又想起了梦中的辉煌景象,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有一种无意识力量一直在无形中指引着他朝着王宫的方向走去,直到他遇见了真正的王子。对于二者而言,触发二人镜像式情景的则是“阶级”这一符号,他们都对各自所在阶级产生好奇,二人通过这种镜像投射相互吸引,并转换为相识的欲望。此时的汤姆还未充分的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这使汤姆产生了对方就是自己的幻觉,混淆了真实与幻境,不断刻画自我作为替代物的身份,将镜中像指认为真实自我,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感。但镜中的影像是虚假的,镜中人和实体人之间是一个对称关系,他们之间是相反的,所以从镜子中认识到的自我也是虚假的,是“伪自我”。“拉康镜像理论中的‘我与‘他者相应而生,‘自我是在由无意识决定的新的主体布局中根据‘他者而构成的,自我其实就是伪自我,他者就是自我的缺失”[13],镜中形象的完整性和理想性促使着主体不断前进,从而使得主体从缺失的个体逐渐趋向于完整。

(二)对镜像的误认

拉康将婴儿成长过程中的第六至十八个月称为“镜像阶段”。镜前的婴儿在面对镜中影像时会产生两次误认:一是将镜中形象指认为另一个人的形象;二是婴儿将镜中影像确认为自己,婴儿将影像中虚假的幻象误认作了真实的存在,这是对真实和虚幻的杂糅,由此婴儿开始了对镜中像的自恋循环。自我的形成是在对他人的误认中产生的,婴儿在年幼时,还未形成自我意识,却能将镜中的影像与自我相联系。这是“‘典型情景之中的‘象征性模式,在镜子与婴儿的典型情景中,婴儿的他者正是镜中的影像,这时婴儿与镜中的影像融为一体,从而也就造成了婴儿对于影像的误认”[11]。当汤姆还生活在垃圾大院时,便将自我代入“王子”这一角色之中,与小伙伴扮演宫中的游戏,甚至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小朝廷,实行分封制。他将自我刻画在虚构的镜像中,在角色扮演中对理想自我进行塑造,这沉醉其中的幻象便是一种误认。汤姆在扮演王子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主观性,他意识不到象征符号所建构出的虚拟世界和他被询唤为一个不是自己的王子的真实过程。

“由‘镜像阶段的经验中可察觉到,主体为了满足欲望,从而虚构一个镜中之想象,进而认同想象之像,从而否定自己”[2]。在湯姆的脑海中时常会出现一个梦境世界,从梦想着能见到一位真正的王子,到梦到自己也是一位王子。贫儿汤姆与王子爱德华属于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但在身份互换的这段时间内,他们彼此都体验到了不同阶级的乐趣与苦楚,彼此互为镜像。主体为了满足自我诉求,将欲望映射在想象界中,但梦境终究是虚幻、飘渺的,并不会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由此它是缺失的。

汤姆在皇宫中的生活如往常一样,他也渐渐习惯了自己身为王子的身份,在汤姆成为国王后进行断案,汤姆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解救了三个原本无辜的人。此时,汤姆在属于贫民阶级的三个罪犯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明白法律的残酷以及司法机构的腐败,在这样的镜像中,它清楚的知道罪犯是无辜的,并通过事实为她们的罪行进行开脱。这是汤姆在扮演王子的过程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作为冒牌身份的真实性,他既行使了作为国王的权力,同时又满足了自己作为贫民时内心对于这一事实的渴望。随着汤姆阅历的增长,汤姆对理想生活的想象被现实的残酷一次次击破,此时的“自我”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是汤姆的生存遭遇与自身的分裂状态构成了他的“镜像阶段”。

三.主体的异化

主体的异化与周围环境对其影响有关,主体异化的过程是对他者形象的认同过程,这需要放弃和异化主体自身的某些特征。汤姆在他者的审视中,被他者的行为和言语所影响,逐渐肯定自身的王子形象,这种异化构成了汤姆新的身份,促使着汤姆在这之中不断思考自我,使汤姆在他者认同中不断异化。

(一)被凝视的汤姆

初到王宫生活,汤姆只觉得自己是一个俘虏,尽管他希望自己能成为王子,但他依然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真的王子,此时的他还未感受到王族权利对他的吸引力。他只认为自己是个被囚禁在金丝笼中的鸟,失去了自由。当汤姆假扮成王子,并参加第一次进膳时,汤姆种种自给自足的行为在皇家贵族中都变成了一种古怪的行为,就连吃饭都需要在鉴毒官试吃过的前提下再进行用膳,以至于让汤姆显得手足无措起来。当汤姆因为鼻子痒而不知如何是好求助于周围的人时,周围人面对这史无前例的场面一时也局促、慌乱起来,在进膳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得汤姆怀疑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汤姆成为王子后,每天都必须经历繁杂的礼仪,他被鉴食官、餐巾官、司酒、几百个侍从包围着,表面上看,汤姆作为国王是被服务的对象,但从深层去剖析,他们作为服务者处于低等位置,却在以上帝的视角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汤姆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此时主体被凝视。这并不代表现实中他人对主体的直接凝视,也可以表示主体自身所能体会到的一种感觉,即汤姆认为自己被凝视。汤姆在拥有权利的同时,又处在一个被看的位置。汤姆原本的梦想是当一位闲适自由的王子,可现实与幻想间的天壤之别让他后悔当一位王子。汤姆在被他者凝视的过程中扮演王子这个角色,逐渐认同凝视者的看法,迷失了自我,以至于真把自己当作王子。正是这种错认塑造了新的身份,也正是这种整体性的幻觉构成了个性的现实,构成了主体的自我异化。

(二)他者幻境中汤姆的异化

“拉康的‘镜子阶段解释了拉康镜像理论的内核,即他者理论”[13]。在拉康看来自我往往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去认识自己,而他者就产生于自我对镜像的认同过程中。汤姆一出生便被裹在破布里,“酗酒、胡闹和打架在那里是常事”[3]3,他从小就在挨打和饥饿中度过,父亲和祖母对他的毒打和谩骂并没有使他对生活的现状感到任何的不适,但在安德鲁神父对他讲完奇幻的故事后,他逐渐难以忍受身上肮脏的衣服,他发现了河水除了可以玩耍之外,还可以将自己身上的污秽洗刷干净。此时的安德鲁神父便作为一个他者形象出现了,作为他者,当主体认同他者的看法时,便会被他者的行为或言语所影响,正是因为汤姆认可了神父的言语教育,才使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正深陷于泥潭之中,让汤姆产生了逃离原本生活的想法。

从镜像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人们在不断追寻着自我,在镜像世界中,主体以想象的方式逐渐异化。“除了自我对镜像世界中的我产生自恋情节,镜像阶段还包括了众人之境的审视”[2]。汤姆在想象域的误认中产生“异化”并在众人的目光之下扮演着非自我的异化身份。当汤姆和爱德华王子互换身份之后,老国王并没有发现汤姆的真实身份,依然认为汤姆就是自己的亲身儿子,王宫中的所有人也对汤姆就是真正的爱德华王子表示充分肯定,宁愿相信他疯了,也不愿相信他是假的王子,始终把汤姆对于王子这一身份的否定当作是他得了一场病。国王、伯爵等人的言辞和举动影响着汤姆的行为,始终让逃离“王子”这一身份成为不可能,反而让汤姆对这一身份的扮演越陷越深。代鞭童告诉汤姆关于爱德华王子的过往,为汤姆能更好地扮演和适应这一角色奠定了基础,也为一直害怕假王子身份暴露的汤姆找到了一味安定剂。在他者的影响下,汤姆除了原先外貌和声音与真王子相似之外,现在他还拥有了他者赋予的属于真王子的一部分记忆,尽管这份记忆并不属于他本身,而是以代鞭童的口吻复述出来的,这为汤姆的冒牌身份找到了可以充当王子的理由,有了这份记忆汤姆就能灵活地应对一切来自王氏的麻烦。“拉康认为,婴儿出身前,在母亲腹中就已经被他或她即将进入的那个大的语言系统所期待、所设定、所命名”[13],国王、伯爵等这些带有强制性的他者形象对汤姆的认同带有一种暴力性倾向,致使汤姆一直将自我建构于王子的镜像中。汤姆在他者之镜中肯定另一个自己,通过他人夹杂着欲望的目光,进入他者审视,催化着汤姆在这之中不断思考自己,使汤姆在伪认同中不断异化。

从表面上看主体的建立依赖于自我的异化,但实际上自我意识出现和异化的过程是相伴而行的。自我的建构既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他者,而他者的产生來源于自我对镜中影像的认同。自我便是从对镜中影像的认同中获取踏实感和满足感。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由于主体自身存在的缺失,自我只有从他者身上进行自我倒映时才能完成自我意识的确立和构建。因此他者的审视代表了自我的自主性,他们以无形的影子存在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主体成为应该成为的形象之境。

四.自我的再认识

成为万人之上的王子,是汤姆对自我最初的认识。在阶级领域的转换中,汤姆修正了对想象自我的误认,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不断发觉自我的存在,从镜像破裂的事实中实现了对自我的再认识,以此不断重塑和完善自我,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一)假王子镜像的破裂

来到王宫后,除了享受王权之外,汤姆也逐渐意识到王权所给自己戴上的枷锁,即失去自由。来到王宫之前,汤姆最大的愿望便是能亲眼见到王子。因为在他的认知中,王子的身份所带来的无上权利能让他过上舒坦的日子,不必再受父亲、祖母的辱骂和殴打,这是处于底层阶段的汤姆对上层阶级的认知。但当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时,他发现拥有权利的代价便是失去自由,每天必须面对王宫里的繁文缛节,不能随心所欲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他顺利接手王位时,他的生活节奏也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尽管现在的他已经是万人之上的国王了,但他依然需要按照先王的遗嘱行事,按照摄政王赫特福德以及众位大臣的意见行事。

当老国王驾崩大臣们为逝者商量后事时,作为新任王位继承者的汤姆本应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在面对老国王的欠款问题意见与大臣相左时,他的看法却被赫特福德伯爵否决了,此时汤姆意识到他就像一个傀儡,仅仅只是作为行驶权力的工具而存在,而不是作为人而存在。汤姆逐渐发现镜中所塑造的王子形象并不是真实的他。当汤姆出巡寿贺时,在出巡现场他的“贫儿”身份被母亲认出后,他的形象一下子被打回了原样,这段时间在王宫中学到的所有礼仪以及因为财富和权力所带来的优越感一下子全都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只有苦恼和消沉,汤姆瞬间认为自己比在地上爬的蛆虫还要低贱和卑微。他既不是真正的国王,也已不再是垃圾大院里那个浑浑噩噩的汤姆,面对身份的失语,使得汤姆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母亲的出现打破了他是王子这一幻象,也打破众人之前对他原有形象的塑造,正是汤姆原先对自我的误认构成了镜像,也正是这种整体性的幻觉构成了自我的异化。汤姆通过质疑他者塑造下的自我形象和对母亲形象的认知认出自我身份,从而打破了非自我的王子镜像。

(二)自我的救贖

尽管代鞭童告诉了汤姆真王子的一切事情,但有一件事情是只有真正的王子才知道的,那就是作为国王的象征符号——玉玺,所藏身的地方,这为后来证明真王子的身份奠定了基础。在加冕日时,汤姆揭示了自己是假王子的身份,并用玉玺向大家证明了爱德华才是真正的王子,当他成功地指认爱德华为王子并将王位归还回去时,隐藏在他者欲望下的主体看透了欲望背后的本质,他最真实的自我形象被激发了出来,他依然是那个善良的汤姆,他不再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是懂得控制它。不同的阶级导致了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和认知方式,在阶级领域的转换中,汤姆学着约束自己的本能和欲望,抵御来自权利的诱惑,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并没有以悲剧作为结果,而是带着一种美好的寄托。王子既没有因为汤姆盗用他的身份而对他严加打击,也没有取消汤姆所颁布的为人民利益着想而设立的法条,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不同阶级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和宽慰的愿望,并在这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在与王子互换身份的这段时间,汤姆打破了原先身处贫民阶级思维的认知,让原本存在缺陷的生活得到了填充,最终实现了完善人格的转换。

从乞丐到王子,再从王子到“国王保护的人”,汤姆完成了自我蜕变的过程,他通过自己的智慧串联了与贵族阶级沟通的纽带,获得了大家的赞同。汤姆打破了原有的思维认知结构,在他经历镜像分裂时,他通过指认爱德华为王子以及承认母亲的身份,明白当下的王子形象并非真实的自我,从而对自我展开审视与剖析。自我的建构既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他者,在他者的帮助下,汤姆认清了自我身份,修正了原先对想象自我的误认。为此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在此合而为一,汤姆从对自身形象进行审视和剖析中得出了自我价值的体会,从而实现了镜像的延伸与自我形象的重构。借助王子与贫儿的身份互换,以两个还未被阶级观念所固化的孩子的视角,相互认识和体察对方所处阶级的生活,揭露出不同阶级的生活面貌从而产生鲜明的对比,缩小阶级差异,缓解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郭晶晶.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魏一鸣.“双生”的自我寓言:岩井俊二电影《情书》的镜像世界[D].兰州大学,2022.

[3]马克·吐温著,曹海英译.王子与贫儿[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4]福原泰平著,王小峰,李濯凡译.拉康——镜像阶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5]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周海燕.外国文学中的黑色幽默文化分析——基于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03):124-126.

[7]杨莹.镜像阶段理论视角下《第十二夜》马伏里奥身份建构的失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1):76-78.

[8]王小燕.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主体的成长——解读《追风筝的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03):92-96.

[9]李幸,姚国军.在“他者”中寻找真实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海上钢琴师》和《楚门的世界》[J].电影评介,2014,(13):46-47.

[10]卢毅.当代欲望主体的哲学处境——拉康与萨特学说中的自我、主体与他者[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6):30-38.

[11]邵文硕.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理论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03):95-97.

[12]王平原.以拉康之“镜”透视人之“自我”——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深层逻辑透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7,39(04):24-28.

[13]黄丽娟.从拉康“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06):86-87.

[14]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36-38.

[15]严泽胜.拉康与分裂的主体[J].国外文学,2002(03):3-9.

[16]曾景婷.“镜像理论”关照下影像维度的他者认同与自我重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99-101.

[17]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06(07):24-27.

(作者单位:仰恩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拉康阶级镜像
镜像
镜像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对《孟子》的误读?
镜像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精神分析批评中存在的几种对拉康的误读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