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型企业重大涉税风险识别机制的研究

2023-08-11 14:02罗璇
支点 2023年8期
关键词:大型企业风险管理

罗璇

【摘要】伴随着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数据的深入应用及外部监管方对企业信息的深度整合,企业在外部监管环境下将变得越来越透明,如果企业不加强自身涉税风险防控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模式和日趋巨大的业务量时,未来将可能难以及时识别、应对潜在的税务风险。本文旨在从涉税风险识别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现状、应对方案等方面,探索如何在大型企业通过建设规范高效的涉税风险识别机制,助力企业提升依法合规纳税管理水平,做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大型企业 风险管理 管理体系建设

在企业纳税管理过程中,涉税风险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纳税管理的复杂度也会随之加大,涉税风险的识别难度更会变得日趋复杂,因此,本文以涉税风险识别机制进行综合性阐述,以供参考。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考虑涉税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本文通过思考建立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涉税风险识别机制,为各企业涉税风险管理提供参考[1]。

(一)形成企业内部专业知识的积累沉淀

以涉税风险识别机制为抓手,并不断进行优化、完善,是对以往税收风险管理经验的知识总结、积累、沉淀,也是建立企业涉税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性资料库、知识库,可以强化企业对涉税风险的警惕意识与提升涉税风险事前识别能力,为今后升级企业全面税收风险管理打下专业基础。

(二)不断优化识别涉税风险的管理手段

涉税风险识别机制的建立,可以考虑作为一项财务、业务在涉税风险管理上有机融合的管理模式。以往的涉税风险识别管理一般参与在业务发生后的环节,风险控制滞后,或是财务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涉税风险时提醒、指导业务部门进行调整,或是风险暴露后由财务部门指导业务部门一起进行事后被动应对。通过不断优化涉税风险识别机制,企业可以提升事前识别涉税风险的管理能力,由企业全体员工与财务部门协同制定计划性应对策略、方法,未雨绸缪,变被动为主动,提升企业涉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探索经验

企业以涉税风险识别管理机制为切入点进行涉税风险管理的尝试,涉及企业各业务链条、各部门、所有员工,是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上的一次探索。

(四)有利于减少企业税收违规成本

通过推进涉税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可以强化税收风险事前管理意识,进一步提升相关业务涉税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有利于保障业务合规性,减少公司在业务链条上的税收违规成本。

二、风险识别管理现状

在传统涉税风险识别机制上,企业往往会在事后通过财务人员或者外聘税务顾问等形式对企业进行事后税务健康检查,了解企业自身存在的涉税风险。但无论是企业内部专业人员还是外部专业人员进行的检查,都难以避免人工操作上的一些主要风险,如受制于人工专业能力和工作精力的限制,往往难以准确、全面地对企业涉税业务进行系统检查。尤其是这些人工方式,相对于在税务系统已形成的大数据监控、交易层面数据分析等新型信息化手段,已明显不能保障企业的效益[2]。

税收政策一般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并发布实施的,且由于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不同断句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语义理解,因此,如果不将政策进行定量或定性的系统转化,企业在风险控制效率上将很难实现突破。如何通过事前设计合理的风险提示是本文主要切入点。

三、应对方案

建立契合企业具体业务的涉税风险识别机制,是完善识别业务涉税风险的具体抓手,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涉税风险识别能力,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涉税风险管理。

(一)加强财税政策研究分析运用能力

财税政策的运用能力是涉税风险识别管理的基础能力。当前,企业经济活动正变得日趋丰富,做好财税政策研究工作对企业更好把握政策走势、行业趋势、产业态势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作出应对策略,争创产业链成本领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企业可以考虑从更加高效、精准、务实、管用的角度,聚焦服务企业战略制定、生产经营、改革转型、投资决策,进一步推动企业的财税政策研究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并在此过程中打造一支能熟练掌握政策的政策研究队伍,形成助力企业发展的“参谋部”“智囊团”。

(二)加强企业涉税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建设

企业可以考虑参考税务系统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从企业现有各项信息平台中提取各类相关信息,借助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丰富经验形成的涉税风险应用场景,为企业设置综合全面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以新型智慧为企业涉税风险管控赋能[5]。

针对共性风险识别指标,企业可直接进行外部借鉴。如类似提示是否存在少计应税收入的“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收入的差异”风险提示,这类指标的特性是分析原理直接具体,数据源取值路径明确具体,即在增值税申报表和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上都可以直接提取数据,因此可直接借鑒参考并作为常规共性指标进行定期核查。

针对综合性较强的重点风险领域特定风险的识别指标可进行专项设计。如关联交易价格定价公允性的涉税风险提示,由于该类风险缺少直接可直接参考的定量参照,因此在指标设计上,需要综合考量如区域市场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系统设计,并结合企业实际还涉及需要进行动态维护。

除了定量指标外,增加定性指标的设计也很重要,定性指标可以提取敏感信息为系统分析提供基础支持,如是否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如享受则再进行后续有关风险分析。以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例,该优惠会涉及鼓励类收入占比分析,因此先识别出企业拟享受该项优惠,再核查收入指标进行判断,或先测算鼓励类收入占比再分析是否满足政策基础条件,都会涉及一些定性分析。

在指标设计完成后,企业不能盲目大范围扩展开展测试,可以考虑通过选取少数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初步试点,并结合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思考应对。

(三)加强企业涉税风险案例库搭建

涉税风险案例库,是指企业可以将已获悉的风险事项及其应对经验进行整合,为后续开展类似业务提供风险评估参考,可将各涉税业务、税收风险、对应税收法规、基本应对建议等重要且相关联的因素一一对应列出,可作为业务分析、培训等场景下的一项直观的涉税风险识别工具,供企业内需求单位使用,以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识别能力[6]。

涉税风险案例来源。关于案例来源方面,基于现在信息渠道的丰富性,可以为企业收集涉税风险案例提供很好的支持,如一些自媒体分享、专业税务机构的分享等,都是从外部获取风险案例情况的渠道。此外,基础档案管理做得好的企业,也可以考虑把自身历年发生过的涉税风险案例进行整理,这些案例往往直接与企业的业务相关,参考价值往往更高。

涉税风险案例整理。关于案例整理方面,重点是将政策的运用融入到具体业务分析中。该环节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一方面该团队需要熟悉和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同时还需具备对财税政策的领悟和把控能力,企业需考虑具备这些基础条件的人员来进行统筹。

涉税风险案例应用。关于案例的应用方面,针对可进行定性或定量风险识别的事项,可以考虑将其与涉税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结合,形成常态化的风险识别监控,高效推进风险案例的应用。针对常规且普遍的风险案例,企业可以考虑制作成小册子,发放至相关员工进行宣贯学习。

(四)加强组织保障

涉税风险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可考虑以财务部门作为归口管理单位重点组织实施,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中心、辐射各单位具体涉税业务人员的管理组织体系。

分管领导。为保障涉税风险识别机制可以在企业内部顺利运行,企业可通过加强分管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共同推进工作实施。有效的组织领导是确保取得实效的重中之重,也是将涉税风险识别从设计到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通过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涉税风险识别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措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明确,有利于压实各参与主体的责任,提高企业内部配合的默契程度,更有利于涉税风险识别工作的高效运行。

牵头部门。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根据企业纳税管理的需求,在做好有关税收政策的搜集、整理、分析,组织进行税收政策研究与宣贯等基础工作的同时,还应多方面思考扩宽风险识别方式方法的有效路径,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满足税法有关要求,防范纳税违法行为提供基础保障。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设置专职人员统筹企业纳税风险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企业涉税风险识别管理的总体体系设计、组织实施、效果评价方案、信息系统更新维护等涉税风险识别事宜。

其他部门。各具体涉税业务人员,则通过提供涉税业务信息、协助应对涉税风险等方式,共同参与涉税风险识别工作,协助按规范的程序进行涉税业务处理。其他部门往往是涉税风险识别后的重要实施主体,包括企业有关协议的签订、有关单据的完善等,都需要协同各部门共同参与推动。因此,在行文表达、信息逻辑等方面,都要多考虑其他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开展。

(五)加强企业专业人才培养

为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和纳税管理工作现代化需要,企业可以考虑培养一支推进涉税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紧密围绕企业战略规划,着眼我国税收发展前沿,坚持创新机制,不拘一格培养和使用人才,造就一支具有精通业务的现代化涉税风险管理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推进企业纳税管理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六)加强涉税风险识别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为我们批量、精准识别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涉税风险识别信息系统是企业纳税管理的重要支撑。企业可依据内外部监管要求,参照有关外部监管主体在线监管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标准规范,做好涉税风险识别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软硬件开发、运行维护和安全保密等工作,建立集成、智能、可靠的信息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等信息资源的集约、高效和安全管理。

结语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有力支撑了税务监管的精准性,对企业加强自身纳税风险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企业应将纳税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不断探索、完善自身纳税风险识别能力,做好纳税风险管理的應对策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俊玲.关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思考[J].当代会计,2021(24):67-69

[2]兰徐.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浅析[J].商展经济,2021(23):125-127

[3]葛钦艳.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J].纳税,2021(03):26-27

[4]赵小芬.基于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应用及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2(09):98-100

[5]姚君彦.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策略[J].中国中小企业,2022(03):148-150

[6]张西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质量与市场,2022(17):166-168

猜你喜欢
大型企业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当代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思路
浅谈新时期大型企业武装工作思路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本地化科技翻译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版GMP中质量风险管理实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