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08-11 13:57凌华
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全方位面临问题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本文通过对二十大报告的学习,提出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一探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粮食新实践作出新贡献。

关键词:全方位 粮食安全根基 面临问题 夯实根基路径

粮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存问题,更关系到国家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问题,是一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建设的基础保障,只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才能更好地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提供更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我国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从4亿人吃不饱发展到14亿多人吃得好的良好粮食安全局面,但是面对当前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粮食供求格局的巨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同时面临更多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耕地面临考验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缺乏耕地保护意识,“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精神不能很好地得到贯彻落实,“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考验。

(二)种粮队伍薄弱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纵深推进,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进程,留下来种植粮食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导致我国种粮队伍缺失。此外,由于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的较少,使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偏低,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有限,严重阻碍了粮食高产稳产的推进。“谁来种粮”“如何种好粮”等难题始终困扰着我们,时刻考验着我国粮食安全。

(三)增产不能增收

近年来农民粮食增产但依然没有增收现象还没有彻底改观,主要是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包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以及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成本,另外灌溉、收割、运输等服务费用增长较多,价格上升较快,使种粮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种植粮食的亩均收益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挫伤了粮农积极性。

(四)节粮亟需深入

据央视网2022年11月报道,我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其中,生产和收获环节约占整体粮食损失和浪费的27%,储存和运输环节约占33%,加工和包装环节约占9%,消费环节约占31%。一年2000亿人民币的食物浪费量,能够满足2亿人一年的消费量。尤其随着淡水、耕地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

(五)进口风险加大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为了进一步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丰富粮食品种,激发产、供、储、销等各环节主体的积极性,以及满足不断增加的饲料用粮需求,我国每年仍进口大量的粮食。受极端天气、虫害、疫情以及地区冲突等事件影响,全球粮食生产端和供应链受到严重威胁,给我国粮食进口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2022年,我国大豆和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仍然比较低,大豆自给率不足17%,食用油自给率仅有30%左右,进口依赖程度较大,未来这些粮油进口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路径

当前,我国粮食中长期供求仍呈紧平衡状态,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极具战略性和重要性,需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高质量去推进,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中。

(一)树立粮安意识

首先要增强政治意识。粮食问题不能只算经济账,要算安全账,更要算政治账,必须从战略层面把握和研判,从政治高度考量和分析,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来对待。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其次要增强大局意识。要学会从全局高度把握端稳饭碗这个度,既要学会立足全局,又要兼顾局部,把粮食安全同经济社会、民生实事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再有要强化忧患意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决不能只看口袋里有多少钱,而要看清饭碗里有多少粮,是不是中国糧。虽然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了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但是粮食安全风险和挑战仍在,“让别人卡住我们脖子”的隐患仍在。在粮食问题上我们决不能高枕无忧,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有效应对重大风险考验。

(二)加强政策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强调:政府所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只增不减,鼓励大家多种粮,确保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粮成本高、收益低,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要不断完善综合奖励政策体系,加大奖励力度,不断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主粮保险作为一种机制性安排,在稳定农户种粮收益、支持乡村振兴、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扩大主粮保险覆盖面,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保障;要不断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在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同时,结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合理范围内动态调整和确定,逐步改变种粮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解决好产粮大县大多是财政穷县的现状,保障产粮大省、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不能让生产粮食越多者越吃亏。总之,各项涉粮优惠政策一直是我国粮食市场的风向标,只有把中央和地方各项种粮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做到既防止“谷贱伤农”,也避免“米贵伤民”,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三)稳定播种面积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要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现象,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只有进一步筑好耕地这个粮食安全的大坝,谷物基本自给才不会落空,口糧绝对安全才有保障,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守住耕地这个百姓“米袋子”的基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时刻铭记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性。在坚守耕地数量红线的同时,还要坚守耕地质量红线,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积极探索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等地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减少粮食种植对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高质量的土地做好藏粮于地这篇文章。

(四)推进种业振兴

种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和粮食高产的基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必须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把科学育种摆上突出位置,坚持自立自强,像重视芯片一样重视育种,培育出我们自己的良种。要不断完善种业管理体系,加强种业市场管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大良种补贴,深入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解决部分粮食种源仍然依赖进口的现状,确保咱中国人的饭碗里装的是咱中国粮,中国粮用的是咱中国种。

(五)赋能科技产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在向土地要粮的同时,还要做好向科技索粮这篇文章,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性,不断提升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许多环节还是严重依赖人工,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机器换人”步伐,不断提高粮食种植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要不断强化种植技术的应用,组织开展相应的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并借助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种粮技术;积极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不断探索推广稻鸭共作、稻龟共作、稻虾共作、稻鱼共作等绿色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调查、监测、鉴定、防治和预报,精准做好各类自然灾害的防止预报,及时发布农药信息和喷洒方法,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水平。

(六)培育种粮队伍

人的因素历来都是关键因素,推进粮食生产同样也离不开起关键作用的人。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其他行业人员向农业领域回流,与高等院校、科研所联合实施“新转业”计划,对拟转向从事粮食种植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及时掌握种植技术、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了解国内外粮食市场信息渠道;加大对从事粮食生产一线人员奖励激励力度,为有志于从事粮食生产、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有关人员提供相应津贴;粮食行政部门应该及时对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检化验知识培训和宣传,让种粮这些“新型农民”真正成为粮食生产的行家里手;农业部门要及时发布种植优质抗灾害粮食品种、预报病虫害、农药喷洒信息和农药喷洒方法,尽快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七)提升储备能力

充足的储备粮食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关键时刻能真正起到“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作用,不断增强各级粮食储备能力,是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高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强后盾。要高质量守护管好“大国粮仓”,充分发挥粮食储备“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确保平时备得足、储得好、有质量,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有保障,做到以储备的稳定性来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要在确保各级储备粮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调优储备粮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主要口粮稻谷和小麦的储备比例,关键时能有效提升粮油市场供应保障能力。要尽快改变粮食系统设施条件简陋、陈旧,收储人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科技含量缺乏、保管技术老旧等不足,不断提高科学保粮能力。

(八)注重节粮减损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只有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粮食节约,做到开源节流同频共振,才能真正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与增产和进口相比,节粮减损承担的风险更小,付出的成本也小,相当于增加了“无形良田”。要重点从加强生产源头管控、强化储运环节减损、提升加工利用水平、引导节约理性消费四方面着力,持续深化各项节粮减损行动,有效降低粮食各个环节的损耗。要不折不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依法遏制浪费粮食势头,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机械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手段,有效减少浪费,为提升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九)把握进口节奏

当前,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基础雄厚,但是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部分粮油仍有一定的缺口,而国际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我国依靠国际市场调剂的市场空间有限,必须要精准把握粮食进口规模和节奏,在立足自身不断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切实完善粮食进口配额管理制度,做到既满足国内口粮长远需求和饲料用粮需求,也要确保国内粮食生产安全不受大的影响。要不断增强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按照适度进口的原则和要求,加强国际合作,稳定巩固传统进口粮源地的同时,有效拓展新的进口粮源地,尤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产业合作,加快建立稳定多元的粮食进口渠道,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地和品种多元化,尽量避免形成对某一个进口来源过度依赖的局面,避免把国内粮食安全建立在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上,尤其要重点把握好自给率不足的粮油进口节奏,以维护好我国粮食进口安全,确保关键时刻也能买得到、运得进、吃得安,从而牢牢掌握粮食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性。

(十)根治涉粮腐败

粮食购销领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屏障,涉粮腐败严重影响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深入开展。近年来,我国在粮食购销领域开展了大规模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清除了一批“硕鼠”和“蠹虫”,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但是粮食购销领域违法违纪问题仍然时有发生,根治涉粮腐败,持续整治“靠粮吃粮”仍是当前和今后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内容。要巩固近年来涉粮巡视巡察行动成果,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清正廉洁氛围;要常态化加强对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结合查办涉粮腐败案件实际,查找制度漏洞、监管漏洞,同时要不断发扬民主,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健全经常性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机制,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氛围;对涉粮问题线索要进行清底式“回头看”,做到应查尽查,一查到底,从重从严惩处;要保持打“攻坚战”“持久战”“歼灭战”的政治定力,做到惩治涉粮腐败节奏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在打造安全粮的同时,不忘锻造廉洁粮,铸造出全新的粮食队伍,确保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到实处。

结 语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一项综合性的艰巨工程和光荣任务,涉及面广量大,当然还包括如何加强粮食立法、树立大食物观以及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等等,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一起全面、深入、系统、完整地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要求,长期不懈地审视和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和瓶颈,做到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创新思路理念、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确保“想在先”掌握主动权、“做在前”打好主动仗,以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为进一步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提供坚强支撑。

参考文献:

[1]颜波.加快提升“五种能力”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J].中国粮食经济,2022(12):15-18.

[2]凌华.高质量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路径探究[J].粮食问题研究,2021(06):31-34.

[3]杨尚钊,张宏胜,超芹,等.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粮食问题研究,2023(01):14-17.

[4]李元丽.粮食生产需做到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N].人民政协报,2022-12-20(06).

[5]陈锡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J].中国粮食经济,2023(01):28-31.

[6]程永波.把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实[N].人民日报,2023-01-20(13).

[7]尹成杰.新时代新征程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根本保证[J].农村工作通讯,2022(23):15-19.

[8]王亚.新加坡如何确保粮食安全[N].学习时报,2022-09-16(02).

[9]财政部金融司.农业保险提质增效  护航国家粮食安全[J].中国财政,2023(02).

[10]江维国.新型种粮主体的培育:实践意蕴、理论基础与政策跟进[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31-36+56.

[11]赵霞,中国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2023(01):1-9.

[12]宗成峰,迟文悦,确保粮食安全的全新战略要求[J].农村工作通讯,2022(23):23-24.

[13]王宪魁.提高政治站位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N].人民日报2022-02-25(09).

[14]王伟华.试谈如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N].学习时报,2022-12-05(04).

[15]刘慧.把握粮食进口主导权[N].经济日报,2022-05-26(05).

[16]赖应辉.如何理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个重要论述[J].中国粮食经济2022(12):9-10.

[17]刘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N].经济日报,2022-10-27(09).

[18]陈思强.不能到了“应急”时刻才匆忙“应急”[N].学习时报,2023-02-22(07).

[19]我國粮食全链条减损取得积极进展 一项项数据里看亮点[EB/OL].(2022,11,30)[2023,03,27]央视网,https://news.cctv.com/2022/11/30/ARTI8O65egwds6EB5lsEWf2R221130.shtml.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发改委)

猜你喜欢
全方位面临问题
全方位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漳州市对台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营改增的新形式下施工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油气开发专业定员工作分析及建议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搭建医院工会全方位服务职工平台的思考
全方位、立体化训练议论文写作的研究
新形势下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面临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