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沿黄优质食味粳稻的措施和建议

2023-08-12 15:22郭江琳郭永涛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稻农开封市稻米

郭江琳 郭永涛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22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2 945.01万hm2,约占粮食总种植面积的25%。河南省沿黄稻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万hm2左右,产量近3亿kg,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的新乡市、开封市、濮阳市、焦作市、洛阳市。近年,河南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把加快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作为新时期河南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撑“两个确保”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水稻品种推广上开展了优质食味水稻品种试验和产业提升,这给加快全省水稻优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开封市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开封大米素以粒大、光滑、色泽透明、营养丰富驰名省内外。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开封市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沿黄优质食味粳稻的措施和建议。

一、开封市沿黄粳稻生产现状

(一)区域布局

开封市水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金明区、龙亭区、顺河区、祥符区,面积稳定在6667 hm2左右,以种植粳稻为主,是闻名全国的优质粳米产地。开封市水稻生长期内以引黄河水灌溉为主,因黄河水肥沃,再加上所产大米晶莹剔透、白中透黄,故有“蒙金大米”的美誉。

(二)品种结构

2015年,开封市水稻种植面积为0.79万hm2,单产500 kg,总产量5925万kg,主要品种为苏绣10、新稻18、新丰2号、黄金晴等;到 2022年,开封市水稻种植面积为0.52万hm2,单产525.6 kg,总产量4100万kg,以获稻008、新稻89、五粳04136、水晶3号等品种为主。

(三)栽培技术

开封市水稻种植轮作方式为稻麦两季,一年两熟。技术措施主要有精确控种技术、毯苗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旱直播技术、旱育控水与依龄化控技术、“稳前攻中保后”施肥技术、“薄、露、浅、搁、湿”浇水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富锌技术等。开封市通过组装配套集成技术措施,每667 m2节约农资成本7.1%,每667 m2产量增长15%左右。

(四)稻米价格

近年,随着国家倡导绿色无公害食品,开封市部分稻农及水稻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黄金晴、水晶3号等优质水稻品种,每667 m2产量为350~400 kg。2022年,开封市普通水稻收购价格为2.5~3元·kg-1,黄金晴、水晶3号、天龙粳6号收购价格为3~4元·kg-1。因此,种植优质稻谷是稳定全市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稻农收入、提升大米品牌的必由之路。

(五)产业发展

开封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快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努力打响大米品牌,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研发、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稻虾混养、稻蟹混养技术在全市沿黄稻区已日趋成熟,效益显著;黄河优质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杜良水乡”品牌濛金地系列、御用粥米系列、宋礼系列、黄河农稻、豫秀、稻花香“水晶3号”品种加工的胚芽米等大米产品,深受消费者

喜爱。

二、存在问题

(一)引黄灌溉条件恶化

受小浪底调水调沙的影响,黄河引水口和穿堤闸门相对抬高,过去黄河水500个流量即可顺利引水,现在5000个流量引水也很困难,尤其是调水调沙的6—7月,正是开封市水稻需水之时,黄河水流小,难以满足水稻生产需要。此外,引水口和灌渠不配套、引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对水稻生产造成诸多不利。

(二)种植水稻相对效益较低

种植水稻与种植玉米相比,种子、化肥、农药、人工成本更高,育秧、插秧、喷药、收获等生产环节投入更多,水稻管理技术更复杂,病虫害比玉米多,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减产,而且水稻种植区域都在近郊,多数稻农认为还不如去打工。

(三)水稻费工费事

水稻生产包括整地、育秧、插秧、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晾晒等环节,历时182 d,特别是育苗、插秧、收获环节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虽然现在开展了水稻插秧技术,但是还没有完全普及。近年,开封市开展了简约化栽培即水稻直播技术,减少了育秧、插秧环节,极大地节约了成本,但是后期管理和普通水稻一致,稻农效益附加值不高。

(四)优质水稻新品种推广滞后

开封市在品种推广上过多强调高产,导致优质品种推广面积较少,高产品种推广面积大。从品质上来讲,这些稻米品种品质除个别能达到2级米,其余均是3级米。开封市稻田养殖小龙虾、蟹等模式已经探索了两年,市场需求强劲,但主要问题是产能不足。

三、开封市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水稻是沿黄特色大宗农作物,稳定水稻生产面积、改善品种种植结构对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布局

“十四五”期間,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发展由追求产量向提升质量转变。按照河南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开封市作为农业大市和产粮大市,同样在农业转型路上铿锵前行。开封市结合全市“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引黄蓄水工程和灌区改造,提升稻区引黄功能,确保稻田灌溉全部以黄河水浇灌为主,保持“开封大米”的品质。

(二)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1.大力开展新品种选育、引进、示范和配套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选育出适合全市种植的高产、优质、节水、抗病水稻品种;加快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增加水稻机械装备,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2.推进农科教一体化、无公害技术全覆盖,提升全市稻米品质和产量。

(三)做大做强“开封大米”品牌

开封大米同汴梁西瓜齐名,是农业上的土特产名优产品。开封市要做好品牌推广工作。

1.在推动产品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积极推广“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互联网+”等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支持“开封大米”品牌等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在提升水稻产业内涵上下功夫。政府要制订优惠政策,依靠祥符区沿黄水稻生产优势,培育组建“开封杜良大米产业集团”;建立黄河优质稻米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建设水稻品种培育及育苗基地,水稻恒温仓储、加工、包装及产品冷藏全链示范化透明工厂,大米产品创研中心(水稻云数据中心、大米工坊、沿黄水稻博物馆、沿黄水稻产品展示中心),循环农业及稻米衍生品体验中心,水稻创新产业导入示范区等,辐射带动村域周边的产业经济。

3.在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上下功夫。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开封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的申报和认定,做大做强“开封大米”品牌,实现开封水稻产业的升级与提升,让其真正成为提高稻农收入与乡村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张梦纳)

猜你喜欢
稻农开封市稻米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喷喷
晋源:育秧尽显“科技范”点燃稻农新希望
粮产区农户异质性视角下低碳生产行为决策机理
开封市
发挥内外因作用 促进稻米业发展
开封市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模式的构建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水稻生产环节外包决策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稻农水稻种植数据的研究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