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甜菜夜蛾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2023-08-12 15:22刘帆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洛宁县虫量习性

刘帆

2022年甜菜夜蛾在洛宁县玉米、大豆、小豆等秋作物田发生,部分地块发生严重,给秋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笔者分析了其重发生原因,及时指导农户开展化学防控,收效较好。

一、甜菜夜蛾的为害症状、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一)为害症状

甜菜夜蛾多为绿色,主要损害作物叶片,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陆续从绒毛中爬出为害。甜菜夜蛾1~2龄幼虫群集叶片背面,取食上表皮,留下下表皮,使葉片呈窗户纸状,干枯后纵裂,3龄后幼虫取食苞叶或钻入心叶内,咬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4龄以后食量增大,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为害严重。

(二)生活习性

甜菜夜蛾成虫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有很强的趋光性,对糖醋液有很强的趋性。成虫昼伏夜出,多在夜间交尾和产卵,卵常成块产于叶片背面,其上覆盖有松软白色绒毛,卵期3~5 d。幼虫共分5龄,可迁移,有假死性,稍受惊扰,即卷成“C”形,滚落到地面。幼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植株下部或土缝中,早、晚、夜间或阴天取食。

(三)发生规律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寄主有玉米、大豆、白菜、萝卜、瓜类等170多种植物,甜菜夜蛾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通常以蛹在土室中越冬,少数以老熟幼虫在杂草及土缝中越冬。甜菜夜蛾喜温又耐高温,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对其发生非常有利。

二、甜菜夜蛾在洛宁县发生概况

笔者连续多年对甜菜夜蛾发生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2016—2021年甜菜夜蛾在洛宁县发生差异不大,均为轻发生。2022年8月调查,甜菜夜蛾在洛宁县玉米上发生面积0.35万hm2,平均百株虫量达到32头,最高单株虫量达到3头,主要发生乡镇有赵村镇、景阳镇等;在豆类上发生面积0.18万hm2,平均百株虫量36头,最高单株虫量达到5头。

三、甜菜夜蛾重发生原因

(一)外来虫源量大

2016—2021年甜菜夜蛾在洛宁县均为轻发生,当地越冬虫源较少,但由于甜菜夜蛾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外来虫源量较大,导致2022年洛宁县秋作物田部分地块严重发生。

(二)气候条件适宜

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甜菜夜蛾发生。2022年7—8月洛宁县无有效降雨,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为甜菜夜蛾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

(三)甜菜夜蛾特殊的生活习性,导致防治困难,防效较差

1.甜菜夜蛾产卵在叶背上,卵壳上覆有绒毛,孵化出的1~2龄幼虫在卵壳内结网,在网内取食,施药时药液不能与虫体接触,使得触杀性药剂防效不是太好。

2.由于甜菜夜蛾幼虫具有昼伏夜出习性,晚上为害,白天潜伏在枯枝落叶、土缝中,很难被发现,许多农户没有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3.甜菜夜蛾3龄后体壁加厚,耐药性较强,体壁光滑,药液喷洒时不易黏附其身体表面,导致防效不好。

4.甜菜夜蛾具有假死性,稍受惊扰,就滚落到地面上,不利于药效的发挥,导致防效较差。

(四)认识不够,防治不力,错过防治适期

许多农民对甜菜夜蛾缺乏足够的认识,防治用药不太对路,导致防效较差。另外,施药时间偏晚,没有抓住在3龄前用药这一有利时机,待到发现时已错过防治适期,导致防效不好。

四、防治对策

(一)农业防治

1.加强田间管理。秋作物收获后,对土壤进行翻耕,并及时清除土壤中的枯枝落叶,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冬灌,可以消灭部分越冬蛹。

2.清除杂草。甜菜夜蛾也在杂草上产卵,杂草是甜菜夜蛾的前期寄主,因此,春季应该清除路边和田间的杂草。

3.人工摘除卵块和捕杀幼虫。甜菜夜蛾卵块多产在叶片背面,结合田间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卵块和有幼虫的叶片,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4.利用其趋光性、趋化性诱杀成虫。可用糖醋液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或用杨柳树枝诱集成虫,带出田外销毁。也可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公顷可放置3盏灯。

(二)药剂防治

1.适时用药,有针对性用药。一是甜菜夜蛾在傍晚时向植株上部迁移,故应在18:30以后用药。二是要在3龄前用药,甜菜夜蛾3龄前,抗药性较弱,易防治,要做到早防早治。三是施药时还应对叶片背面进行喷雾,使药液尽量喷到虫体上。

2.选用农药。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500~1000倍液,或5%甲维盐乳油3000倍液,或15%甲维·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农药应交替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责任编辑   刘素芳)

猜你喜欢
洛宁县虫量习性
螳螂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是怎样的呢?
习性养成要趁早
河南洛宁县中河银多金属矿区三维可视化及资源量估算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洛宁县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乌桕大蚕蛾的生物习性之初探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