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水稻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3-08-13 09:54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7期
关键词:吡蚜飞虱稻飞虱

樊 曦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贵州 毕节 551700)

1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1.1 选种。根据其区域的地理环境和平均温度选择适应当地的水稻品种,高海拔地区选用耐寒性的粳稻品种,中低海拔地区多选用籼稻品种。尽可能优选品质好、抗病性强的品种,少用农家种。优选饱满度高、无霉变的种子,保证发芽率。

1.2 育苗。结合当年天气做好育苗计划。秧苗盘应配好土和营养肥料,播种后及时观察土壤湿度和出苗情况,在秧苗长到8 cm 左右时考虑移栽工作。插秧时注意入土深度和插秧密度,做到适宜深度和密度。插秧应从稻田下方开始,向上方移动。移栽后应注意查看缺苗情况,及时补苗。大苗在插秧后可深灌水,小苗浅灌水,保持3 cm 左右即可。

1.3 施肥管理。①施基肥,也就是在整地阶段施加底肥,此时以农家有机肥为主;②施分蘖肥;③施孕穗肥。依据水稻生长阶段进行施肥管理,分蘖肥和孕穗肥对水稻产量有很大影响,分别占总肥量的30%和70%左右。施肥要注意氮肥占比,生长前期氮肥不宜过高,过高的氮肥会导致水稻无效分蘖增加,中后期追肥可适当提升氮肥比例,促进灌浆。有条件的种植区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优化肥力控制。

1.4 灌溉管理。在追肥时要保证稻田的水分供应。在分蘖期要控制浅水,促进水稻分蘖,到了后期适当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稻田的通透性。在抽穗期,需水量增加,应注意增加水量供应,在灌浆后期至成熟时,要注意及时排水晾干土壤,以便后续收割[1]。

2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稻瘟病。稻瘟病是当前水稻常见病害,又以叶瘟病和稻瘟病为主,稻瘟病从侵染到发病,叶瘟需要5~7 d、穗颈瘟需要10 ~14 d。防治稻瘟病必须要防重于治,穗颈瘟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治。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时期是水稻破口期和水稻齐穗期,要进行2 次施药。水稻破口期和水稻齐穗期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时期。最好在第2 次喷药7~10d 后,每亩再喷施100 ml稻瘟灵防治1 次;或者亩用40%稻瘟灵100 ~120 g+75%三环唑40 g+25%吡唑醚菌酯20 g,兑水8 ~10 kg细雾喷施防治,7 d 后再巩固用药1 次。

2.2 纹枯病。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发生时会使稻秆干枯死亡。其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抗逆性较强,容易大范围传播。水稻田的湿热环境有利于其繁殖扩散。纹枯病重点在于早防治,特别是进入拔节孕穗期,要加强田间观察,在发病早期,可选用井冈霉素粉剂、苯甲丙环唑乳油、已唑醇悬浮剂等农药兑水喷雾,隔7 d 进行2 次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2.3 稻曲病。稻曲病主要为害晚熟水稻,发病部位为穗部,其病菌可释放有致癌性的黄曲霉毒素,严重影响水稻质量。抽穗扬花期是感染的主要时期,发病后难以防治,以预防为主。在水稻破口前7 d 施药防治,推荐使用氟环唑或者丙环唑等药物。

2.4 螟虫。通过钻蛀水稻茎秆来为害水稻。该害虫的幼虫一般在田间过冬,春季开始化蛹,防治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过春耕灌水泡田,将其幼虫杀死。②药剂防治:35%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26%甲氧·茚虫威、25%杀虫双+10%甲维·茚虫威、10%甲维·甲虫肼,喷药2 次以上效果更好。③机割时在入冬前耕翻种植或焚烧稻茬,清理稻田边杂草,切断传播途径[2]。

2.5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种植期间的主要虫害,按其发病时期不同,可分为灰飞虱和褐飞虱,灰飞虱在水稻幼苗期传播较多,褐飞虱在水稻中后期发生。稻飞虱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类似蝗虫,稍有不慎容易造成大范围蔓延。建议使用吡蚜酮、呋虫胺、三氟苯嘧啶等药剂来预防,亩使用25%吡蚜酮30 g,80%烯啶·吡蚜酮10 g,或10%三氟苯嘧啶10 ml 防治;水稻进入黄熟期后,可以用20%异丙威100 ml+敌敌畏50 ml+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颗粒10 ~15 g 防控。

2.6 水稻象甲。水稻象甲也是为害本地水稻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其虫可钻食稻苗茎秆或心叶,严重威胁水稻产量。近年大面积的免耕技术推广可能是导致其数量回升的原因。通过翻耕技术可大大降低幼虫存活率,提早灌水也可杀灭幼虫,必要时可用化学药品甲氨基苯甲酸盐、醚菊酯等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吡蚜飞虱稻飞虱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鉴定褐飞虱属3种飞虱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效果研究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