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征,理顺序,明方法,炼词句,融真情

2023-08-13 02:02江张炎
初中生写作 2023年8期
关键词:弥勒佛事理佛像

江张炎

技法指津

技法一:观察细致入微,抓住事物特征

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在于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认真比较,从而找出事物的特征来。比如要写中华田园犬,就要对中华田园犬的形态、习性、饲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察,同时与其他犬种就上述方面进行比较,突显其特点。只要观察到位,你就能很容易找出它的特征来:中华田园犬身材匀称、容易喂养、性格温顺、顾家忠诚、抗病能力强,等等。季羡林在《一只老狗》中是这么描述其外貌的:它只不过是一条最普普通通的狗,毛色棕红,灰暗,上面沾满了碎草和泥土。说到忠诚顾家,又是这么描述的:它白天到村里什么地方偷一点儿东西吃,立即回到家里来,静静地卧在篱笆门旁。

如果写植物,如牡丹,就要调动各个感官,观察牡丹的颜色、大小、形状,闻一闻牡丹散发的气味,感受牡丹干、枝、叶、花带给我们的触感,还可以记录一下开花时的姿态、花期。乔羽在《牡丹之歌》中是这么写的:冰封大地的时候,你正孕育着生机一片;春风吹来的时候,你把美丽带给人间。说明文只有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才能使读者进一步对事物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

技法二:把握说明顺序,做到思路清晰

说明文通常按照说明对象本身的特征来安排写作顺序,说明事物的文章可采用空间顺序或时间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可采用逻辑顺序。

介绍某些事物发展历程时比较适合采用时间顺序,可以通过关键时间的词语的呈现,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比如叶圣陶在《爬山虎的脚》中是这么写爬山虎的: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再比如法布尔则是按照从蝉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顺序来写。

介绍静物时比较适合采用空间顺序,可以通过空间方位词语的呈现,介绍静物的特征。比如周定舫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是这么说明纪念碑的: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金水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介绍抽象事物或说明事理比较适合采用逻辑顺序,可按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顺序详细介绍。比如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中是按由主到次的顺序写影响物候现象来临因素的。首先谈最主要因素纬度,其次谈经度,再次谈地势的高低,最后谈古今的差异。按着这样的顺序说明,符合事物的内部规律。

需注意的是,說明顺序可单一使用,也可综合运用,比如介绍建筑物的历史变迁可用时间顺序,介绍结构布局可用空间顺序,介绍成因可用逻辑顺序。

技法三:巧用说明方法,增强表达效果

说明事物的特征是离不开说明方法的使用的。常用的说明方法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限制和作用,在说明文写作中合理和巧妙地使用,能使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体现得更加突出,强化文章的表达效果。

下定义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作用。如数学家华罗庚在《统筹方法》中写道: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分类别是按形状、功能等,把事物或事理根据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如《鲸》中写道: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举例子是列举一些通俗、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说明,能起到具体、通俗易懂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如《形神兼备中国画》中写道: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栩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打比方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能使说明更加形象、生动。如茅以昇《中国石拱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或事理特征,起到更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如《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中写道:“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

作比较是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能更直观、鲜明地说明事物。如茅以昇《中国石拱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技法四:讲究平实生动,达到表述清晰

说明文无论说明事物,还是阐明事理,都需要客观科学地来介绍,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明了,用词准确无误。但是并不意味着呆板无趣,也需适当运用生动的语言。比如用讲故事的方式在说明文中穿插奇闻趣事,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事物特征,用自述、谈话等方式来介绍事物,引用诗文俗语来增强诗情画意,以上方法都能让说明文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同时又颇具文采,增强可读性。

技法五:融入真情实感,强化人文象征性

说明文虽然理性层面较强,但是说明的事物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象征意义时,比如长城、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很高,人文性质非常明显;大雁、荷花、竹子等具有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写它们时可以融入你的真情实感,抒发和强化对所说明事物的缅怀、敬仰、慨叹等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如利奥波德在《大雁归来》一文中非常具有人文色彩地写道: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佳作展评

江南第一大佛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七星中学张轩宇

“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梁造像越国敦煌。”在浙江省新昌县南明山,坐落着一座寺院,名为“大佛寺”。寺中有一尊石弥勒佛,雕凿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全国上下信奉佛教,各地兴建寺院,供养僧佛,因此也就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慨叹。根据记载,南朝齐永明四年(486年),高僧僧护云游到新昌县南明山时,为这方山水折服,立下“原造弥勒,敬拟千尺”的宏愿。此后,他筑庐而居,花了十年时间募集资金,依山浅凿浮雕式的面部轮廓后圆寂。其徒弟僧俶继续雕凿,后因工程量大、资金不足暂时停工。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梁武帝和建安王萧伟鼎力资助,并派遣高僧兼造像大师僧佑主持续凿工程。天监十五年(516年),石彌勒佛得以完工,世称“三生圣迹”。

建成后的石弥勒佛,佛像雕刻精细,线条飘逸流畅,隐藏在山岩之中,岩是佛,佛是岩,可以说是造像史上的奇迹。大佛盘膝而坐,端庄慈祥,秀骨清相,身高13.74米,耳长2.8米,口宽1.28米,两膝相距10.6米,手掌摊开,手心向上,放在膝间,掌心可放下一张八仙桌,两只手掌心可容纳10多个人。

佛像各部分的比例运用了透视原理,头部特意放大,头高4.87米。按理,头部的高度达到了整个佛像的近三分之一,存在比例失调的问题,但是你抬头观瞻时,因为视觉差,发现不了任何异样,反而觉得很协调。

佛像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当你抬头看向他时,无论你是站在大殿左侧、中间还是右侧,大佛的目光一直都跟你的目光对视。据说,这尊佛像并没有眼珠,而是凿成两个深深的洞穴。不管你在他身前哪一个角度站立,你都会感觉大佛的眼珠在眼眶里转动,并且一直注视着你,这都是古人的智慧。

经过战乱和岁月的洗礼,石弥勒佛像成为中国南方早期石窟造像仅存的伟迹,比乐山大佛早200多年,被称为“江南第一大佛”,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有同样的历史价值。

《文心雕龙》作者,南朝大文学家刘勰赞叹它为“旷代之鸿作”。石弥勒佛不仅是一尊佛像,也是一座文物,是佛教文化的代表,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点评

作者开篇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石弥勒佛的历史变迁,并结合空间方位顺序介绍了佛像的基本构造,说明精练准确,使读者对石弥勒佛有了清晰的认知。在说明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巧引用的说明方法,且能将佛像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合起来,凸显“江南第一大佛”的人文性。文章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情感表达真挚,是一篇文质兼优的说明文。

猜你喜欢
弥勒佛事理佛像
游雪窦山
弥勒佛瓷雕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语 丝
打包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刘红卫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佛像面前的菩萨
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