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文学的不等式

2023-08-13 02:02陈丽
初中生写作 2023年8期
关键词:自喻哲理风筝

陈丽

文学是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不同的生活。文学是我们对生活的再现,也是对生活的创造。在文学中,每一个固定的“我”不再只是单一的“我”。“我”可以变成浩荡天地之间的任何人、任何动植物、任何风景、任何生活物品……“自喻化”即是自喻修辞的文学形式,就是“我”在生活和文学的不等式之间,寻找一个相关的链接点,去抒写内心无限情感思绪,去表达人生种种哲理思考。

一、“我”可以是任何人

“我”可以更换原有的职业、身份,“我”也可以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变为一群人。如: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蕴含哲理,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蕴含哲理,在人生的困境面前不放弃,积极上进,活出浩浩荡荡的气势。)

二、“我”可以是任何动物

“我”可以变为大自然中的种种动物——天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草间的鸣虫、林中的野兽,等等。如:

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余華《十八岁出门远行》,抒写“我”离开家的喜悦兴奋。)

我看书时,就像一只跑进胡萝卜园里的小兔子,不吃到心满意足不罢休。(抒写“我”看书时的快乐满足。)

他看书时,我……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莫言《童年读书》,抒写“我”对读书如饥似渴的渴望。)

我像一只燕子,重新衔起理想的春泥。(抒写“我”重拾理想、重新拥有生活希望的快乐。)

我就像一只伏在玻璃窗前的鹰,明明看得到海阔天空,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抒写“我”受到困扰、理想可望而不可即的无奈。)

有一段时间,我时常觉得自己像某种贝类,终日昏昏欲睡,用最坚硬的外壳包裹着敏感柔弱的内心。(抒写“我”内心的敏感脆弱。)

三、“我”可以是任何植物

“我”可以长成任何植物,纯白的、碧绿的、嫣红的、淡紫的……植物的色彩氛围,就是生命的色彩氛围。如:

明镜里照见我憔悴的枯颜,像一朵颤动在风雨中凋零的梨花。(石评梅《墓畔哀歌》,表现“我”容颜憔悴、苍白,表达内心的极度悲伤。)

我是一粒小种子,就算被风裹挟,也会在任何降落的地方努力地生根发芽。(蕴含哲理,人生不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要坚韧勇敢不服输。)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三毛《如果有来生》,表达独立、坚强、淡泊、永恒的诗意人生追求。)

四、“我”可以是任何风景

大自然的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山川美景,城市里的街道小巷、碧瓦朱楼、亭台轩榭都可以是“我”。如:

我这个人就像一座雪下的火山。在平静的表面下,我隐藏了那么强烈的火焰。别人看见雪,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火。那火快要把我的内部烧尽了。(巴金《家》,表达“我”平静外表下内心的躁动焦灼、不平静。)

我平静得像故乡村落里那一泓池塘的水。(表达内心的淡泊宁静。)

我想我是海,宁静的深海,不是谁都明白。(表达内心不被理解、知音难觅的孤单。)

人到一定的阶段,自己就是自己避雨的屋檐了。(蕴含哲理,做独立坚强的自己,才能抵抗岁月的风雨挫折。)

五、“我”可以是任何生活物品

“我”可以缩小成一颗豆子、一颗玉米粒,可以单薄成一张白纸、一面旗帜,可以在天空做飘动的风筝,可以在地面做无言的雕像。如:

在某个不起眼的清晨,我不再困惑不再迷惘,像是封闭许久的一扇窗户被一阵风吹开。(表达内心突然豁然开朗、不再迷惘的畅快。)

此刻的我欢乐得像是一面四月微风里的小彩旗。(表达心潮摇曳的快乐。)

我孤孤单单,垂头丧气,就像从时间的玉米棒上掉下来的颗粒儿。(表达长时间的孤单、懊丧。)

毕业照就是最后的信息,此后杳无音信,我们再无联系。像一把豆子被丢进森林里,彼此分散,再无声息,我们只在那本语文老师自行装订的册子里才能齐刷刷地聚在一起。(表达毕业分离难再相聚的伤感。)

在漫天的风雪中,我像是要变成一张苍白单薄的纸了。(表现身体的单薄,表达心情的黯淡。)

我们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在妈妈手里。(王安忆《风筝》,表达对妈妈始终牵挂离家孩子的爱和感激。)

我的反应不是很快,但一旦我对什么感兴趣,我便能多年做这件事情,从不厌烦。我就像一个大水壶,要很长时间才能沸腾,但之后我能一直保持温度。(作家村上春树语,贴切表达其做事准备充分,能够持之以恒。)

我就像一颗洋葱,永远是配角戏。(表达不被重视的忧伤无奈。)

我是一架琴,每一条肋骨都是琴弦,拨弄它们就会发出声响。因疼痛而产生的呻吟也有它被听到的权利。(马雁《独自生活》,蕴含哲理,意为人应该让自己的铮铮铁骨奏出人生不同凡响的音乐。)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泥土》,珍珠之比喻告诉大家不要孤芳自赏自恃清高,以致给自己带来无穷痛苦;泥土之比喻告诉大家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对比之下,带来沉思。)

一个人要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谁也动不得。但是如果丢在路上,挡住人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蕴含哲理,人必须合众,要有集体主义思想,而个人主义者必将被抛弃。)

世界有多宽广,一个人的生活就有多宽广,自喻修辞的文学天地就有多宽广。“我”可以成为任何,“我”可以成为所有,在生活和文学的不等式之间画一个等号,去抒写个人思绪,去表达个性思考。愿你成为那个有创造力的、独特的、崭新的“我”。

猜你喜欢
自喻哲理风筝
名人自喻韵味长
温暖讲成语:栩栩如生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学做风筝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自喻“老牛”也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