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2023-08-14 23:02孙冬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孙冬梅

【摘要】在小学学科课程教育工作当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任务在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提升学生对于法律法规的正确认知,同时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处于重要的核心素养背景之下,而思想道德素质、法治修养本身就是每一个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保持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和素养的提升,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7-0040-03

在国内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法治意识水平的提升,需要从儿童开始进行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工作主要目标就是如此。2016年9月发展我国学生核心素养被正式提出,道德与法治意识、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学校和教师需要保持高度重视,同时切实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水平。再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小学生本身就处于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符合当代核心教育理念和背景。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首先对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进行概述,其次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重要性,再次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策略,希望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早在2016年我国就提出了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伴随时代发展脚步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在中国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中,主要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组成部分,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生活和法治观念等方面进行培养,久而久之会对小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1]。

核心素养的提出,其实是我国时代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生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除此之外,从小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其本身就处于自身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的基础形成阶段。小学道德與法治课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且核心素养理念下,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工作能够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和效果,更有助于小学生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发展规律, 做到解决问题时处变不惊,对于小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重要性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中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振兴。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工作需要保持高度重视,其中,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更加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高度严谨的法治国家,法治理念理应是每一个人的基础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亦是如此。而在小学正常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方面难以起到作用。而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循序渐进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得学生明白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久而久之,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在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得到强化之后,可以对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积极的正向引导,促使小学生对法律具有基本认知的同时,也为后续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份可靠的保障,这一点对于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是比较重要的。

(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近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小学生在互联网世界中寻得了一方天地。不得不说,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促使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变得更加丰富,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中的一些负面信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小学生群体,包含小学生在游戏中的过度消费等等,这些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网络中的法律、法治为基础进行教学,促使小学生意识到网络世界也不是“非法之地”,使得小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也可以具备思想、意识和行为,这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思政素质的提升,同时可以使得小学生生活在法治意识的规范之下,有效预防了未来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和行为[3]。

三、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教育事业是在应试教育制度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导致小学教育工作侧重于学科课程知识教育,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学方式滞后

目前来看,在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灌输式、讲解式教学法,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内容一味地进行讲解,这使得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和乏味,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不仅难以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教学和小学生的学习都会变得困难重重。另外,在灌输式、讲解式教学为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师的命令进行学习,长此以往,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就会过于依赖教师,一旦脱离教师的指导和指引,小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成效并不理想,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4]。

(二)教学深度不足

道德与法治是一个具有深度的学科,具备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范围,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程度有限,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本身就需要完成深度教学,从而深化小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治社会的认知,这样最终才能使得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成为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来看,国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教学深度不足现象和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直抒胸臆”地对不同的课程知识内容进行讲解,但是却忽略了实践性教学,这导致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局限于知识理论,并没有与自身的现实生活、所处的世界进行有效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并不是十分深刻,也难以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譬如,小学生在这种教学深度不足的情况下,对于课程知识内容背后的人文情感信息的理解就不是十分深刻,不利于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和发展[5]。

(三)教师综合素养的不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与以往的教学工作相较,差异性明显,这种差异性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目前来看,在我国小学中还缺乏高素质的道德与法治师资力量,甚至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其他任课教师代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难以实现高效教学。据相关研究和调查,这一问题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小学中的出现概率比较高,不仅难以完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并且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日后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化过程中,教师综合素养方面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6]。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教学

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亦或者是“双减”政策,其实都对教学工作提出了统一要求,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名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其实是一生需要坚持进行的学习,在这一前提之下,就更加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教学,传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基础知识内容的同时,注重小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法,促使小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可以先让小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使得小学生对相关的法律具有基础了解,后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具体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小学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理解,并且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能力。在以小学生为主体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强小学生课程知识内容学习的体验感和成就感,由此后续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发展循环[7]。

(二)教学方式的优化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之所以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和作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方式滞后性严重,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優化和完善,进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中,多媒体教学法就是一个良好的选择,有利于促使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内容学习更加直观和具象化。例如,在“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文本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视频内容,教师可以先展示正常的、井然有序的遵守交通规则的视频内容,后续再展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负面视频内容,并且让小学生说出自身学习和观看的感受,通过这样的直观、对比教学,可以培养和深化“规则”意识,了解社会上“规则”产生的重要价值,同时可以主动遵守规则,发展此项综合素养,久而久之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行为习惯,这本身就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工作主要目标之一[8]。

(三)实践教学的强化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属性特征就是“实践”属性特征比较强,通过实践学习,也可以让小学生知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样也有利于小学生日后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进程当中,同时小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这样也就有效解决了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深度不足的问题。例如,在一些节假日期间,学校可以同相关的社区、养老院进行积极合作,让小学生亲身到社区中,到养老院中开展公益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强化小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尊重老人的道德素养,以及关怀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人生观,实践教学的加入,也可以使得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四)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综合素养

但凡是教育性质的工作,教师在其中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并且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自身和学校需要重视起来。例如,不同小学学校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和交流,邀请具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成功经验的教师,以讲座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培训,促进先进的、成功的教学经验得到流传、得到共享,从而快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和教师综合素养,这也可以避免不同教师和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走上弯路”,并且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时代背景下,这一策略和方法的可行性也比较高,不同学校和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起来。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教育工作当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也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在新时期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教育效果,需要强化教师综合素养,并且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袁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0):130-131.

[2]何正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A]//.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三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22:86-89.

[3]翁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26):123-125.

[4]杨丽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学周刊,2022(16):126-128.

[5]李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形式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阐述[J].天津教育,2022(10):170-172.

[6]付成青.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2(2):90-92.

[7]薛智渊,杜小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思考[J].考试周刊,2021(A2):130-132.

[8]霍秀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82):139-141.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