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3-08-14 10:22王冰花
循证护理 2023年15期
关键词:性健康妇科宫颈癌

瞿 佳,王冰花,刘 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430030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妇科癌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5%,近年来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倾向,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2]。本研究旨在运用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妇科肿瘤护理领域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护理专业相关科研人员的选题及护理工作者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检索对象,采用主题检索,检索式为:TS=gynaecolo* OR ovar* OR uter* OR vagin* OR adenomato* OR cervica* OR vulvar OR fallopian tube AND tumour OR neoplasm OR cancer OR oncology OR malignancy OR carcinoma,进一步筛选学科类别为Nursing,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并筛选妇科肿瘤护理领域相关的文献,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22日。

1.2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一种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工具,能够对领域的热点领域及研究前沿和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将检索的文献数据(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导入CiteSpace 5.2.R2,以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为网络节点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时间分布

共检索到951篇妇科肿瘤护理领域的文献,从文献的发表年份可见妇科肿瘤护理领域的文章呈上涨趋势。至2005年发文量逐渐增长至23篇,2006—2011年可以看作是该领域文献发表的第1个活跃期,2012—2014年文献数量有所回落,2015—2019年是文献发表的第2个活跃期,2020年发文量下降。2021年截至检索期限已有44篇文献发表。具体见图1。

图1 妇科肿瘤护理研究发文量分布

2.2 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分布

图2为国家及机构合作共现图,妇科肿瘤护理领域文献分布于58个国家/地区,其中美国发表文献最多,为357篇,占总文献数的37.5%,其次是中国(92篇)和澳大利亚(66篇)。我国发文量排名第2位,但数量远不及美国。研究机构中,香港中文大学、悉尼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发文量最多,均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机构群,其中香港中文大学与湘雅大学合作最多。此外,悉尼大学与伊迪斯科文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亦合作较多。我国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区的研究机构与国内外地区合作较多,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为与耶鲁大学等的主要境外机构合作较多。

图2 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的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分布

2.3 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中的聚类功能对妇科肿瘤护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选取2011—2021年文献,以关键词作为节点,对每年频次排名前30%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共形成有意义的5个聚类,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标签及主要研究内容见表1。近10年该领域共有20个突现词,这些突现词代表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及热点。由表2可见量表、性、宫颈癌、风险因素等关键词突现度最大。

表1 近10年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及聚类标签

表2 近10年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突现词

2.4 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的内容

以2011—2021年的被引参考文献为节点,对每年被引频次排名前30%的引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按被引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共2 486篇引文。表3显示了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妇科护理领域高被引文献。由高被引及突现文献可见有关“流行病学”“症状群”“心理”“癌症筛查和预防”“支持性照护需求”等主题的文章被引最多,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

表3 近10年妇科肿瘤护理研究高被引文献

3 讨论

3.1 妇科肿瘤护理研究的现状

文献计量学的奠基人之一普赖斯将文献增长分为学科诞生阶段、学科大发展阶段、学科日益成熟阶段及学科日益减少阶段。学科进入大发展时期,专业理论迅速发展,较严格地服从指数增长[3]。结合图1可以看出,妇科肿瘤研究处于大发展期,2015—2019年是本领域文献发表的活跃期,可能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2020年发文量下降,但2021年有增长趋势。我国虽在Web of Science收录该领域的发文量排名在第2位,但与排名第1位的美国仍存在极大差距。从合作机构来看,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区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较多,提示中西部等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对近10年妇科肿瘤护理研究进行聚类,共发现5个关键聚类:宫颈癌、妇科肿瘤、未满足需求、性健康、腹部手术。

3.2.1 关注宫颈癌预防

超过90%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早期筛查、接种HPV疫苗对于宫颈癌预防具有重要价值[4]。2015—2019年HPV疫苗、行为、管理等突现词强度较大,提示相关主题的研究在该时间段较为集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HPV疫苗的主要的接种目标人群为未暴露于疫苗相关HPV基因型的青春期女性,并且实践指南推荐,成年女性应尽早行宫颈癌筛查[5]。不少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探讨影响宫颈癌预防行为及行为决策的障碍,探究年轻女性宫颈癌筛查及依从性的因素,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女性宫颈癌预防的知信行的影响[6-8],但针对宫颈癌预防的干预性研究相对较少[9]。此外,有研究还发现成年妇女和性少数群体的低疫苗接种率同样较低,提示有关该群体的关注度较为不足,应同样关注相关人群[10]。最新研究显示我国宫颈癌筛查覆盖度和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率较低[4]。未来可根据已知风险因素,采用计划行为方面理论模型,提高宫颈癌筛查及疫苗接种普及度。

3.2.2 关注妇科肿瘤病人生活质量

该主题的研究着重关注于妇科癌症病人尤其是化疗后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研究者在不同时间点对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痛苦进行调查,并且探究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11]。随着对癌症症状研究的深入,癌症病人化疗期间出现的多症状反应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研究重点从疾病的单一症状转向为多种症状困扰的症状群,研究者多从化疗后症状群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研究,根据化疗进程对症状群进行追踪,并发现不同时期应重点关注的症状问题[12-14]。此外,生活质量与症状间的中介因素如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心理等的作用也有所探寻[15-16]。同时,有关癌症复发恐惧的相关研究也逐渐获得关注[17-18]。目前,针对改善癌症病人尤其是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性研究开展有限[19]。未来应基于循证证据,采用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改善病人化疗期的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3.2.3 基于未满足需求,探讨生活质量提高方式

未满足需求(unmet need)是指病人想要的与其实际所获得的治疗或照护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与乳腺癌病人相比,妇科癌症病人对获得的信息支持不太满意,报告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20]。妇科癌症病人生存期间会面临治疗决策、并发症、家庭关系及回归社会等问题,这些均会导致病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对病人的心理情绪、疾病认知、生活质量等均会造成影响[21-22]。因此,关注病人未满足需求,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支持性照护方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同样值得进一步探索。

3.2.4 关注病人性健康

妇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会对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识别性问题进而管理是关键。2011—2015年性是突现词,妇科肿瘤病人的性健康也是妇科肿瘤研究较多的领域,研究关注于晚期癌症如宫颈癌、卵巢癌病人性行为及性健康[23-24]。有研究开发了针对性的性健康调查问卷[24],辅助对妇科肿瘤病人性健康精确的了解。但目前相关研究集中于调查性研究,相关的干预研究较少,未来可联合家庭,开展针对夫妻二元性健康相关的干预。此外,有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应加强沟通能力以及他们在诊断和治疗与性有关问题的专业知识[25-26]。因此,对专科护士的研究也是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27-28],探讨专科护士在性健康的作用,了解护士对性健康管理的态度和信念及影响、分析引入高级癌症护理角色,为癌症病人提供支持性护理、提供个体化症状管理目标和策略。

3.2.5 关注癌症病人围术期照护

有关手术类病人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包括“照护”“生育保留”“依从性”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为代表的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如何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成为肿瘤治疗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目前研究聚焦于宫颈癌病人术后心理、术前决策、照护质量等方面,如何规范或提高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妇科肿瘤手术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29-31]。快速康复临床实践能有效减轻妇科肿瘤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诊疗费用、病人再入院率和病死率。研究者从早期康复、预康复等方向深入研究,探讨病人对于预康复的接受度[32]、病人参与预康复能力[33]、减少术后并发症如下肢静脉血栓等[34]。但目前国内研究在此方面开展的高质量实验性研究较少,未来可考虑采用标准化的照护计划提高病人参与预康复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能力。此外,手术病人生育决策及辅助决策的应用,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照护,也是该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近年来妇科肿瘤护理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目前我国妇科肿瘤护理相关研究发文量与美国尚有差距,且地域发展不均衡。关注癌症防治、病人症状群、性健康,了解围手术期及化疗期等关键节点的决策困境与需求,同时加强临床循证实践,发挥专科护士角色,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是妇科肿瘤护理研究可深入的方向。

猜你喜欢
性健康妇科宫颈癌
国内外培智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关注性健康教育 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